《非均衡: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動力與邏輯》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敏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非均衡: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動力與邏輯
- 作者:張敏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16186763
- 類別:政治類圖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非均衡: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動力與邏輯》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敏 。
《非均衡: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動力與邏輯》是張敏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8月。該書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方法為指導,遵循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在已有文獻對政治發展動力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非均衡是推動政治發展...
《非均衡: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動力與邏輯》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敏 。作者簡介 張敏,女,1975年6月出生,湖北黃岡人。先後在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就讀,2011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溫州大學商學院副教授,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省溫州人經濟...
二、民生政治發展進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民生法治化水平較低 (二)民生髮展程度整體不高 (三)民生治理方式相對單 (四)公共安全問題日益凸顯 三、民生政治的非均衡發展成因 (一)經濟發展不均衡 (二)體制機制不完善 (三)政府民生職能缺失 ……第四章 當代中國民生政治發展的價值目標體系 第五章 當代...
《當代中國政治改革的制度經濟分析》是劉務勇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0年8月。該書以當代中國經濟改革和利益分化的現實為背景,視社會成員最大化的利益追求為政治發展的基本動力,將政治改革理解為不同的利益追求相互博弈和公共選擇的過程。基於此,該書提出了一個由制度供需均衡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構成的經濟...
內容包括中外社會發展觀的歷史演變、社會發展目標論、社會發展階段論、社會發展動力論、社會發展代價論、社會發展戰略論、社會發展決策論、社會發展政策論、社會可持續發展論等,對制約和影響當代中國發展的國際環境及政治、經濟、文化、人口、教育、科技等變數作了深刻的透視和中肯的剖析,構築了一個邏輯框架新、現實...
《中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社會轉型》是丁忠毅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7月。該書以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需要理論為邏輯起點,吸收借鑑西方學者的發展型社會政策、新公共服務與新公共管理等理論成果,綜合運用政治學、新制度經濟學、公共管理學、社會學和歷史學等學科的理論資源和研究方法,力圖對中國基本...
現代金融體系的形成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需求——現代金融體系簡介——銀行業的發展及現代金融中介體系——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現代金融調控與監管體系 第二節 金融體系中壟斷的形成:金融資本 銀行業走向壟斷與金融資本的形成——新的歷史時期關於“金融資本”是否存在的爭議——重新認識當代金融資本 第三節 金融資本...
現代國家建構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 維漢關係中的族群意識與政治認同 再論作為非國家機構的政府 當代中國國家權力總量增長及其動因 第二篇 政治改革與政治發展 1989年到21世紀國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 從政治體制文化角度看中國政治發展 利益分化:中國漸進政治發展的推動力 後發展國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與政治...
四、當代調節模式 / 五、結論:均衡理論、非均衡理論……調節理論 / 第三章積累體制與歷史動力 / 一、從再生產圖示到積累體制 / 二、發展模式的特點研究 / 三、將福特製模型化以研究其可行性與危機 / 四、適用於多重體制的一般模型 / 五、結論:福特主義——重要但並非必要的概念 / 第四章危機理論 / 一...
鄧小平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思想根源於中國生產力總體落後、發展又極不平衡這一基本國情。所以實現共同富裕必然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歷史過程,並且它不等於同步富裕和同等富裕,與同步富裕之間有著根本的區別。從逐步富裕的方法上來看,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區域經濟發展上,要實行非均衡與均衡相結合的發展戰略,...
王文、劉錦濤:境外投資態勢及發展趨勢,《中國金融》2024年5期 [263]。 王文、劉錦濤:紮實推動金融業行穩致遠,《前線》2024年3月 [262]。 王文:春節的意蘊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當代世界》2024年1月 [260]。 王文:全球科技競爭進入“高科技冷戰時代”,《中國科學院院刊》2024年1月 [259]。 王文、蔡彤娟:建設...
由此可見,政治經濟學方法論只不過是理論經濟學方法論的“別稱”和“指導規範”。它指示了政治經濟學與理論經濟學、廣義政治經濟學與總體政治經濟學的工作關係,它以邏輯的特有方式為我們展開歷史自身的多維發展畫卷。1950年以後,經濟學變得愈來愈數學化。也就是說,經濟學只關心分析的數學基礎,而不惜犧牲經濟分析的...
《中國政府功能的經濟分析》一書的出版社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作者是毛壽龍,出版時間是1998-04。內容介紹 《中國政府功能的經濟分析》介紹了:一九八八年,我在北京大學教授謝慶奎先生的指導下攻讀碩士學位,主修方向是政府功能問題研究。初期研究成果就是我的碩士學位論文《當代中國政府功能保障分析》。該文著眼於理論...
《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35-36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就中國而言的,其實踐依據就是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
呂東升,1953年12月生於湖北黃梅,法學博士、經濟學研究員,武漢大學湖北發展問題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兼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兼職博導,湖北省政策研究會名譽會長。長期從事政策研究,先後服務五任省委書記文字工作。2011年2月被中共湖北省委表彰為全省勤政廉政十大先進典型之一。人物...
中國經濟治理的邏輯 高連奎《經濟研究信息》2013年 第10期 哈耶克的錯誤 高連奎 《經濟研究信息》2012年 第8期 用機制設計解決外部效應 高連奎 《經濟研究信息》2013年 第2期 經濟理論前沿 人文經濟學的魅力 高連奎 《經濟研究信息》2013年 第8期 細說“通脹感”高連奎 《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3年 第6期 政府...
首先,觀念變成了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影響政策發展和制度選擇的決定性變數,觀念分析逐漸變成了制度發展經驗性工作的重要成分。觀念是“政治合作的資源、政策行為合法化的手段、政策選擇結構的認知框架、政策工具和制度變遷的催化劑”。[14]在墨西哥,“輸入的”和國內的合法性觀念對民主化過程中政治制度化、公共...
《創新經濟制度的政治學分析框架》序 言 當代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社會轉型,在最本質的意義上表現為經濟制度及其相應體制的變遷,亦即實現由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濟學理論一直認為,作為市場經濟,其運行機制的原則必然是追求和提高經濟效率。而當改革進入“發展機遇期”與“矛盾凸顯期”並存交織的關鍵時期,政治學...
楊以文 鄭江淮 黃永春,2012,生產性服務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協調發展——基於生產性服務業市場的一般均衡分析,當代經濟科學,NO6 高彥彥 周勤 鄭江淮,2012,為什麼中國農村公共品供給不足?,中國農村觀察,NO6 曾世宏 鄭江淮,2012,中國服務業發展的驅動力:基於產業關聯視角的實證檢驗——兼論“後金融危機”時代...
因為這個“成套設備”是包含了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主導意識形態的有機整體,體現著經濟關係的本質內涵,規定著這個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向,而黨的領導正是“四個堅持”的集中表現。在當代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能夠按照最有利於生產發展和共同富裕的原則,不斷地分析和解決新情況、新問題,協調各方面的利益,正確處理現...
前者是一種經濟邏輯,通過開放空間與跨國傳媒集團分享利潤增長,依據主權原則獲取收益,並因此而推動本國的傳播工業發展;後者是一種政治邏輯,全球化語境下的國家主體合法性的反面是,空間封閉意味著國家游離於國際體系之外,是政治理念和國家發展雙重落後的代名詞。在這個背景下,國家主權要想繼續維護自身權威,必須尋找...
當代中國西部大開發採取的就是現代化跨越式開發模式。同樣有必要對西部大開發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進行一系列的創新,這也正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主要條件 區域經濟開發模式應當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內涵:(1)實現經濟發展目標的方式。對於一個地區來說,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去實現促進地區發展的目標,可以選擇的方式是多方面的...
27、《分權制衡與制度正義:轉型中國制衡資本權力路徑的若干思考》,載徐湘林主編《轉型期的政治建設與政府治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178~209頁。28、《村莊合併的政治社會後果分析:以AH縣為例》,《社會主義研究》2010年第6期,CSSCI,第一作者。29、《構建現代政治價值體系:當代中國政治發展的...
11. 保建云:《論當代國際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局限性、邏輯起點與微觀基礎》,載於《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0年第1期第74-80頁。12. 保建云:《區域發展差距、地方保護主義與市場一體化發展——基於區域非均衡發展經濟轉型大國的理論模型與實證分析》,載於《財貿經濟》2008年第8期第106-112頁。13. 保建云:《...
楊敏,(2018). 社會學中國學派及其話語體系創新機理探析. 黑龍江社會科學(3) [1] 楊敏,楊筱明. (2018). 知遇歷史:陸海雙軸的國家政略新均衡態勢——“一帶一路”蘊含的深度互構與新發展主義. 思想戰線(2) [1] 楊敏,楊向鵬. (2018). 涂爾幹社會學思想中的實在性與建構性及其當代價值. 社會科學研究(1...
一、全球結社革命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二、中國當代地方社團的發展 第二章 中國地方社團發展的制度環境 第一節 對制度與制度環境的理解以及地方社團制度環境的構成 一、對制度與制度環境的理解 二、中國地方社團發展的制度環境的構成 第二節 政治制度與地方社團發展 一、對政治制度的理解與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分析 二...
厚積薄發的“中國崛起”21世紀以來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世界多極化加速發展,國際格局日趨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正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新工業革命推動新興市場國家高速發展,為開發中國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尤其是以中國為代表的...
第十五章均衡與均勢理論重估與重建 一、均衡與最優境界 二、對稱均衡與不對稱均衡 三、機械均衡與活體均衡 四、非均衡路徑與經濟成長和發展 五、均衡與非均衡力系的結構性分析 第十六章經濟主體:三位一體人性說 一、三位一體的人性說含義 二、經濟人假設之依據:定義與褊狹 三、利他高於利己,神性優於人性 四、...
可以通過這種轉型的視角分析當代戰略問題,如他所分析的《戰略文明轉型中的全球治理》即此一例。中國結構性大戰略 段培君在《中國結構性大戰略》一書中首次提出並論述了中國結構性大戰略,是國內第一本從結構轉型的角度論述的大戰略著作。其中包含一系列已經影響中國發展和高層決策的戰略建議。結構性大戰略是以廣義的...
這種力量均衡的維持和發展,就不斷地消磨了原先的強勢群體主導力量。於是民主制度的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就成為一種社會發展必然的規律性趨勢。(八)之所以反覆地強調中國的民主制度建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並不是忽視和反對共和、法制與效率等其它社會要素,而是在中國,民主制度的建設,是嚴重地滯後的瓶頸,已經嚴重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