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橋(湖南省邵陽市青龍橋)

青龍橋(湖南省邵陽市青龍橋)

青龍橋坐落於邵水之上,東連東風路,西接紅旗路,是溝通雙清區於大祥區的交通要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龍橋
歷史,唐宋時期,元明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新中國時期,龍橋鐵犀,

歷史

唐宋時期

青龍橋跨邵陽市邵水兩岸。唐朝已建木橋,宋理宗時正式建成石墩橋。南宋寶慶初郡守宋仲錫為紀念遙領邵州防禦使的趙昀嗣位為理宗皇帝,命名“躍龍橋”。

元明時期

宋朝滅亡之後,不再使用躍龍橋一名。按八卦,此橋在城東“震”方,古代神話以震位之神為“青龍”,因此改名為“青龍橋”。明洪武三十年建為五墩木樑石橋。

清朝時期

清乾隆間重修東關城樓,此橋位於東關下,亦稱東關橋。邵陽方言“東關”與“冬瓜”發音相近,民間亦有“冬瓜橋”之說。由於常發大水,清代時期鑄了兩隻鐵犀牛蹲在石墩上以鎮壓水怪。 然而道光年間大水,鐵犀自身不保,雙雙沉於河底。1968年因修資江大橋,從河裡撈起一隻鐵犀,它沉於河底已經一百三十年了。資江橋離青龍橋有數百米之遠,不知這誠然大物,如何在水下運行。
龍橋鐵犀龍橋鐵犀
資料表明:當時,“青龍橋”長29.6丈,寬5.1丈,共48楹,中建濯纓亭,東西各建一閣,宏深壯觀。

民國時期

民國十三年,橋幾經修葺,不復舊觀。“青龍橋”之兩端為松竹樓與得月樓。兩邊56間鋪面,寓全縣56都;中置"獨角猙獰,勢若欲搏"鐵犀以鎮水魔,為寶慶十二景之“龍橋鐵犀”。抗日時,國民黨守軍為防禦日寇犯城,將橋炸毀。

新中國時期

1962年10月,市政府投資擴修加固,改為石墩鋼筋混凝土橋樑。那時,橋西南段(現在的邵水西路南段)為邵府街、北段(現在的邵水西路北段)為愛蓮巷;橋東南段(現在的邵水東路南段)為張家沖、北段(現在的邵水東路北段)為中河街。當時邵水沿河兩岸擠滿著破舊低矮的木板瓦房。1967年,青龍橋更名為東風橋。1992年冬擴建,復名青龍橋,碑刻《青龍橋重修記》。新橋比舊橋寬了近一倍,真是“覽斯橋也,瑰麗堂皇。水自南北,接三湘於洞庭;橋貫東西,迎四方之嘉賓”。如今,沿河兩岸一座座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青龍橋地段已經成為我市中央商務區。
1963年青龍橋通車1963年青龍橋通車
八百餘年來,青龍橋幾度廢弛,幾度興建。“龍橋形勝今為甚,車流人流奔小康”,在國泰民安的今天,青龍橋的車輛越來越多,越來越繁華。
夜幕降臨時,青龍橋華燈初上,橋如虹而彩溢,城不夜而輝生。
青龍橋青龍橋

龍橋鐵犀

1993年建24米寬85米長鋼筋混凝土新橋,“東風橋”又改名“青龍橋”。塑鐵犀以勝景,還雙江以清流。
龍橋鐵犀龍橋鐵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