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考察

青藏高原考察,青藏高原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迄橫斷山,北界崑崙山–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是全球海拔最高的一個獨特地域單元。

它在近幾百萬年以來的強烈隆起,對高原本身和毗鄰地區乃至全球的環境變化都產生深刻的影響。青藏頸抹希良高原研究是中國地學、生物學、資源科學和環境科學有特色的優勢研究領域,對解決岩石圈地球動力學和全球環境變化有重要意義,在實踐上應永煉凶對於高原區域可持續發展也有廣闊的套用前景。考察簡史 自19世紀下半葉起,一些外國探險家和科學家在青藏高原進行過各種考察和調查,內容涉及地質、地理、氣候、水文、冰川、植物歸酷凝、動物、風土民情和宗教習俗,以及測繪地形圖等。其中斯文·海定三次考察西藏西部、北部和南部,F.K.沃德對東喜馬拉雅山和高原東南部峽谷區的多次探險考察取得的科學資料和成果最為豐富。20世紀30年代中國科學家劉慎諤、徐近之、孫健初等曾分別前往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東北部和南部,對植物、地理和地質進行考察和調查,發表論文和報告。然而上述科學考察成果比較零散,考察地域也很零星,高原大部分地區仍處於空白狀態,更談不上綜合科學考察。自20世紀50年代起,中國科學家對青藏高原開展一系列大規模的系統的科學綜合考察,大致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50~60年代 1951年和1953年,中央文化教育委員會組織西藏工作隊,分兩批進入西藏,對其東部和中部進行考察。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的第一個綜合科學考察隊,地質、地理、氣象、農業、畜牧、水利、醫藥、社會和語言等方面的57名科學工作者參加。地質組編制考察地區1∶50萬路線地質圖和重點礦區詳圖,初步認識西藏中、東部的地層系統、構造歷史和礦帶分布,編著《西藏東部地質及礦產調查資料》。自然組和地理組劃分地形區、氣候區,調查植物分布和土地利用現狀,發表《西藏高原的自然概況》、《西藏高原的自然區域》和《西藏高原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等論文。農業組考察藏東、藏南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農、林、牧業的發展問題,提出西藏的土壤分類,建立農作物和園藝試驗場,編著《西藏農業考察報告》。在1956年制訂的國家12年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青藏高原綜合考察被列為重點項目。膠凶棗1959~1960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體委組織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科學考察隊,有地質、地貌、測量、氣象、水文、植物和動物等專業46名科學家參加,完成以珠穆朗瑪峰為中心的7 000平方千米範圍的科學考察,編寫出版《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較系統地闡述該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劃出自然垂直帶,確認其現代冰川處於強烈消融的退縮階段。1959~1962年中國科學院西部地區南水北調綜合考察隊,在川西和滇西北的橫斷山區範圍內,開展以引水路線工程地質條件和引水地區自然資源綜合開發為中心的考察研究,參加科技人員先後達488人;提出以西昌鋼鐵工業基地布局為中心的《川滇接壤地區自然資源開發及生產力發展遠景構想方案》,以農、林、牧業發展為中心的《甘孜阿壩地區遠景經濟開發意見》;編寫出版《川西滇北地區農業地理》、《川西滇北地區水文地理》、《若爾蓋地區沼澤》等專著。1960~1961年中國科學院西藏綜合考察隊,對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沿線、藏北黑河地區和藏南的日喀則、江孜地區的自然條件、地質、農牧、水利和經濟等進行考察;提出宜農荒地資源開發條件、擴大作物栽培以及發展畜牧業的報告,對雅魯藏布江水力資源及其開發條件進行初步評價,藏東地區礦產考察報告,藏北鹽礦資源評價與開發利用的意見;編著出版《西藏中部的植被》、《西藏的土壤》等成果。1964年中國科學院和國家體委組織的希夏邦馬峰登山隊科學考察隊,在海拔5 700米的新近紀地層中發現高山櫟植物化石,推測自新近紀末期以來希夏邦馬峰上升約3 000米;對探嘗影第四紀劃分三次冰期;發表《希夏邦馬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1966~1968年,中國科學院西藏科學考察隊,以“喜馬拉雅芝犁符山的隆起及其對自然界與人類活動的影響”為中心課題,對西起吉隆,東至亞東,南自國界,北及藏南分水嶺,總面積約5×104平方千米的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了地質、地理、氣象、測繪和高山生理等方面套趨的綜合科學考察。1972年中國科學院召開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學術會議,進行全面總結:在地質方面,對喜馬拉雅山系的形成和發展作出初步解釋,提出青藏高原的板塊構造模型;在自然地理方面,著重探討珠穆朗瑪峰地區垂直自然帶的分異規律,土壤微形態的研究,對揭示喜馬拉雅山的隆升及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有一定意義;在第四紀古冰川方面,確認珠穆朗瑪峰地區至少發生過三次冰期、兩次間冰期。這次考察出版《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包括地質、古生物、第四紀地質、自然地理、現代冰川及地貌、氣象及太陽輻射、生物及高山生理等7個分冊,還編繪珠穆朗瑪峰地區1∶5萬的地形圖。此外,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青海甘肅綜合考察隊、鹽湖科學調查隊、祁連山考察隊等,對青藏高原北部地區的資源、環境及其開發利用以及農牧業發展等進行綜合考察。20世紀70~80年代 1972年中國科學院制訂《青藏高原1973~1980年綜合科學考察規劃》,要求對整個青藏高原進行比較全面的綜合考察,積累基本科學資料,探討高原形成、發展的若干基礎理論問題,並結合高原經濟建設的需要,對當地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和自然災害的防治提出科學依據。1973年組建成立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簡稱中科院青藏隊),開始新階段的綜合考察工作。1973~1976年中科院青藏隊對西藏自治區進行全面系統的綜合考察,包括地球物理、地質、地理、生物和農林牧等學科領域50多個專業400多位科學工作者參加;編著出版《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叢書》34部(共47冊),在地理方面包括《西藏自然地理》、《西藏地貌》、《西藏氣候》、《西藏冰川》、《西藏河流與湖泊》、《西藏土壤》、《西藏植被》和《西藏農業地理》等專著。在地學、生物學以及對西藏自治區建設方面的主要貢獻為:①論證了青藏高原幾億年來的地質發展歷史、古地理環境的變遷以及地球物理場的特徵;②闡明高原隆起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比較全面地研究了高原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演變和分異規律;③系統記述了高原的生物區系,初步揭示其組成、發生與演化的規律,探索了生物對高原環境的適應特性;④結合高原經濟建設的需要,全面評價各種農業自然資源和地熱、水能等動能資源,提出資源利用保護的方向和途徑。1975年再次組成珠穆朗瑪峰登山科學考察分隊,對珠穆朗瑪峰地區進行地質、氣象、高山生理和測量方面的考察研究,出版包括地質、氣象與環境和高山生理3個分冊的《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80年中國科學院舉辦青藏高原科學討論會,除中國科學家外,有17個國家的80多位學者參加。會後編輯出版兩部英文版的青藏高原科學討論會論文集。由《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叢書》和《珠穆朗瑪峰地區科學考察報告》、《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等組成的“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影響的綜合研究”項目獲198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1~1984年,中科院青藏隊將考察研究的重點轉移到橫斷山區。橫斷山區地處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包括藏東、川西和滇西北一帶。在行政區域上含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地區,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彝族自治州,雲南省麗江、迪慶、怒江和大理等市(州),總面積約5×104平方千米。內容包括:橫斷山脈的形成和地質歷史,橫斷山區自然地理特徵及其與高原隆起的關係,自然垂直地帶的結構及其規律,生物區系的組成與自然保護,農業自然資源評價與系列製圖,地方能源資源與開發利用綜合評價,亞高山暗針葉林採伐更新,畜牧業戰略布局研究,乾旱河谷環境條件與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成果反映在已出版的《橫斷山區乾旱河谷》、《橫斷山區自然地理》等專著中。1982~1984年,中國科學院登山科學考察隊組織地學、生物學和大氣物理學等26個專業,共100餘人次,對南迦巴瓦峰(簡稱南峰)地區開展大規模的綜合科學考察。主要內容為:喜馬拉雅山的形成及地質發展歷史,南峰地區動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與遷徙規律,南峰地區氣象氣候規律,南峰地區自然地理特徵與高原隆起的關係,南峰地區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綜合利用。成果反映在《南迦巴瓦峰地區的自然地理和自然資源》、《南迦巴瓦峰地區的生物》、《南迦巴瓦峰地區的氣象氣候》等專著中。1987~1992年,中科院青藏隊對喀喇崑崙山和崑崙山地區進行綜合考察。考察地區西起帕米爾東緣,東到崑崙山口,南達喀喇崑崙山及羌塘高原北部,北抵崑崙山北翼,面積約4×104平方千米。參加考察的有地質、地理、生物等學科21個專業的50餘位科研人員。主要研究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地區各地體的地質特徵、碰撞機制與東特提斯的演化,晚新生代以來的隆起過程及自然環境變化,生物區系的特徵、形成與演化,自然地理環境特點、區域分異及演化趨勢。研究成果《青藏高原喀喇崑崙山–崑崙山地區科學考察叢書》包括古生物、地質演化、環境變遷、自然地理、冰川等專著。1989~1990年,中國科學院和青海省共同組建可可西里地區綜合科學考察隊,包括地質、地理、生物等27個專業68名考察隊員。該隊在崑崙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青藏公路以西的青海西南部以可可西里山為主體的廣大區域開展研究,成果包括《建立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的可行性論證報告》以及《可可西里地區自然環境》、《可可西里地區生物與人體高山生理》等專著。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國際合作考察研究青藏高原的新局面。如中法喜馬拉雅聯合考察(1980~1982)、中英青藏高原拉薩–格爾木綜合地質考察(1985)、滇西北玉龍山區自然環境及其變遷的合作考察(1985)、中德青藏高原冰川考察(1981,1985~1989)、中日西崑侖山聯合考察(1987)、中法喀喇崑崙山–西崑侖山聯合考察(1989~1990)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 1992年青藏高原的綜合考察研究被納入國家攀登計畫,“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環境變遷與生態系統研究”被列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從而展開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第二期的研究工作。與第一期研究工作相比較,它按對國際前沿領域的要求,以專題研究為主,強調四個方面的轉化和深入研究:從以定性為主的考察向定量研究轉化和深入,從靜態研究向動態研究轉化和深入,從單一學科研究向綜合研究轉化和深入,從區域研究向與全球環境變化相聯繫上轉化和深入。主要研究內容:①研究青藏高原岩石圈結構、演化和地球動力學。②研究青藏高原晚新生代以來環境的變化,通過湖泊岩心、冰岩心及典型天然剖面的綜合研究,獲得晚新生代以來特別是15萬年來氣候和環境變化的連續記錄,提出高原隆起和環境變遷模式。③研究青藏高原近代氣候變化、趨勢預測及其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對各要素的地面定位及衛星遙感監測,建立高原氣候及地理環境變遷的信息系統,預測高原氣候及環境的近期變化趨勢。④研究青藏高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演化分異,建立高原定位研究站和觀測數據信息庫,闡明高原生態系統的特殊性、生物量及其對全球變化的貢獻。⑤研究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對資源、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闡明高原隆起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及其與全球變化的聯繫,揭示高原自然地帶分異規律及其在全球的地位,開展高原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的綜合研究。承擔研究任務的18個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共有260名科技人員,已發表論文近500篇、《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與發展》(1997)等5部專著。研究進展 上述綜合科學考察在有關青藏高原的若干重大基本理論問題和重要套用領域方面積累了大量科學資料,發表了數以千計的論文、報告、圖件和專著,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與演化、高原隆起對環境變遷的影響、自然環境的地域分異、生物區系的組成和演化、自然資源的評價和利用,以及自然災害形成機理和運動規律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今後,將著重抓住若干重點地區和關鍵問題,進一步揭示青藏高原隆升機制和加強岩石圈地球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加強青藏高原與全球環境變化相互關係的研究,闡明高原對全球環境變化的影響及回響;更密切結合青藏高原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探討高原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模式與途徑;努力創立中國青藏高原研究的學說和科學理論體系。推薦書目 鄭度,楊勤業,劉燕華.中國的青藏高原.北京:科學出版社,1985. 孫鴻烈,鄭度.青藏高原形成與演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