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下的遠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展

雪山下的遠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展

2019年1月9日上午,“雪山下的遠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展”在中國古動物館開幕。 展覽集中展示了我國三代古生物學家歷時半個多世紀、在青藏高原發現的精品化石,76件展品及21幅繪畫作品,呈現出高原壯麗恢弘的演化歷史,帶領觀眾穿過億萬年的時空,領略獨特的自然之奇與生命之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雪山下的遠古世界——青藏高原古生物科考成果展
  • 舉辦地:北京
青藏高原曾分布熱帶森林,書寫人類極端環境探索紀錄,特設科考藝術單元,

青藏高原曾分布熱帶森林

距今兩億年左右,高原南部還在特提斯洋里漂流,這裡是魚龍,菊石的主場。巨大的喜馬拉雅魚龍是古脊椎所邱占祥院士匪白與同事1966年在珠峰地區考察期間,在定日附近採集的。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早期青藏高原科考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在大批恐龍滅絕後不久,西藏地區經歷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在海洋里往北漂移的印度次大陸終於到岸,與歐亞大陸碰撞在一起。從此開啟了青藏高原自然環境變化的新階段。碰撞之初,喜馬拉雅山系還不存在,這裡還是一片平原,分布著熱帶森林,高原內部也存在著大片森林,鬱鬱蔥蔥。
經過十年的考踏殃詢寒察,科考隊在藏北色林錯附近找到了數以千計的化石,再現了那裡3千萬至2千萬年前的生態環境及其變化。化石中有熱帶魚,蛙類,鳥類,棕櫚,臭椿,浮萍類,顯示2千6百萬年前那裡還曾非常的溫暖濕潤,海拔不超過2000米甚至更低。在比這年輕幾百萬年的地層,科考隊還找到的犀牛化石和魚類化石,顯示那時海拔已達近3千米,氣候溫涼。高原古近紀與新近紀之交生態體系的重大轉折。

書寫人類極端環境探索紀錄

進入上新世,高原已隆起到接近今天的模樣,冰緣環境已成形。科考隊在阿里地區札達盆地發現多個冰期哺乳動物祖先類型的化石,說明冰河世紀生命傳奇的真正起點可能在世界屋脊。
科學家們還在青藏高原發現了大量人類化石和打制石器。遠古人類早在更新世中晚期就開始對高海拔高寒地區開發與探索。林芝人是1958年拉薩西藏社會歷史調查組在林芝地區偶然發現的,包括頭骨和肢骨,屬於青年女性個體,從體質特徵看,屬於蒙古人種現代人類型,有一些早期的現代人常出現的結構,比如較厚的頭骨壁,較為粗壯的下頜和牙齒等。
夏河人化石於上世紀80年代發現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甘肅南部夏河縣甘加盆地白石崖溶洞,該化石形成於至少距今16萬年前,說明該古人類在第四紀最為寒冷的時期生活於青藏高原。夏河人為古老型智人的一種,可以確定其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該研究不僅再次刷新了我們對青藏高原最早人類活動時間和史前人類高海拔環境適應的認識,而且為神秘的丹尼索瓦人的深入研究開啟了更廣闊的研究空間。
青藏高原舊石器文化遺物數量眾多、類型豐富。西藏那曲尼阿底遺址海拔4600米,距今4至3萬年,出土大量石葉技術生產的打制石器,是目前青藏高原腹地最早設企促的人類生存證據,也是世界上海拔最恥拔端高的史前遺址,書寫了史前人類探索與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紀錄。

特設科考藝術單元

展覽的另一亮點在於呈現了高原科考文藝的一面。展區辟出一個獨立的“科考藝術”單元,展出不同類型的與高原古生物科考直接相關的原創藝術品,多數作品屬首次公開展出。其中有精選的高原古生習項達匪物復原圖,還有職業藝術家以科考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笑檔閥,如高捉拳求原古生物科考宣言“演化千萬載,生命逐山高” 的刻印,以及中國國家地理專職攝影師、知名高原野生動物攝影師作品入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