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由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發布通知,檔案全文,

發布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的通知
青政辦〔2023〕12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1月31日

檔案全文

青海省食用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畫(2023—2025年)
為充分發揮我省氣候冷涼、環境潔淨等優勢,加快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步伐,助推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造和鄉村產業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思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建設,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促進農牧民增收為目標,進一步最佳化食用菌品種結構,全力推進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著力構建以常規食用菌生產為主導、野生珍稀食用菌開發為補充的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發展格局,促進全省食用菌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二)目標任務。做大做強現有食用菌生產基地,輻射帶動零星散戶發展,不斷壯大平菇、香菇、雙孢菇、杏鮑菇、金針菇、雞腿菇等為主的常規品種,著力培育羊肚菌、大球蓋菇、高原黃菇、柴達木大肥菇、荷葉離褶傘、雞樅菌等為主的稀缺品種。通過三年持續發展,全省食用菌規模穩步增長,品種結構更加合理,菌種研發、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發展基本形成,產業整體效益顯著提升。力爭全省食用菌種植規模發展到5000畝,產量達到2萬噸左右。
到2023年,種植面積發展到3000畝,在條件成熟的地區建設食用菌試驗示範展示基地,利用現有資源打造食用菌標準化產業園,產品標準化生產率達到65%以上。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或科研院所設立食用菌菌種研發機構,鼓勵引導企業從事食用菌菌種生產和繁育,菌種質量大幅提高,良種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到2024年,種植面積發展到4000畝,建成食用菌標準化產業園4個,支持建設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2個,配套建設食用菌集散中心2個,初步形成產加銷一體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25年,種植面積發展到5000畝,70%以上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實現標準化生產,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企業品牌2個以上及一批產品品牌。
二、區域布局
依託自然條件和資源稟賦,最佳化食用菌區域布局,加快建立食用菌優勢區,打造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基地,提高產業發展水平。食用菌常規品種主要布局在東部農業區,兼顧其他地區,稀缺品種分區域集中布局。重點在西寧市、海東市、海北州、海西州、黃南州的10個縣(市、區)發展食用菌,其中對湟中區、平安區、民和縣、樂都區、貴德縣、門源縣現有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進行提升改造,在大通縣、互助縣、尖扎縣、德令哈市等積極性高、有發展潛力的縣(市、區)新建一批食用菌生產基地。在基礎條件好、技術力量強的湟中區、樂都區、貴德縣、門源縣4個生產優勢區利用現有資源,積極打造食用菌標準化產業園,著力構建“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民”的產業發展模式。在海北、黃南、玉樹、果洛4州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加快名貴野生食用菌資源開發利用。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菌種研發。依託省農牧業科技創新平台,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和技術優勢,支持有基礎設施設備、有基礎的科研院所或企業設立食用菌菌種研發機構,聯合攻關“卡脖子”問題,開展新型基料、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以及精深加工、保鮮運輸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的集成創新和試驗示範。加大菌種培育擴繁力度,鼓勵引導企業從事食用菌菌種生產和繁育,開展食用菌種質資源開發利用,篩選適宜我省種植生產的食用菌品種,加強適應性廣、種植技術易掌握、需求量大的食用菌品種推廣,推進食用菌菌種規範化、集約化生產,輻射帶動全省食用菌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二)加強基地建設。建設省級食用菌試驗示範基地,對食用菌菌種研發科技成果進行試驗示範和轉化套用。創建示範樣板基地,進行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試驗示範展示。建設特色食用菌標準化種植試驗示範展示基地,引進試驗和篩選示範食用菌新品種,撫育、馴化或選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適宜我省推廣栽培的優質菌種。建立野生珍稀食用菌仿生栽培基地,採取種質資源封育、人工促繁、包山養菌等方式開展管護育菌,集成珍稀食用菌仿生栽培技術體系。
(三)促進工廠化生產。堅持生態高效、質量安全、生產標準、結構最佳化原則,在食用菌生產優勢區,利用現有資源打造食用菌標準化產業園4個,開展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範推廣,集成各類食用菌綠色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提升食用菌產業標準化生產水平。
(四)推進產業融合。培育一批食用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扶持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2個,探索推行“公司+園區+農牧戶”“專業合作社+基地+農牧戶”等發展模式,開展集約化、工廠化生產,生產功能性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在東部農業區生產優勢區建設食用菌集散中心2個,構建保鮮倉儲、冷鏈物流配送、銷售為一體的農產品流通體系,打造集原材料購銷、產品分級、加工、包裝、保鮮、貯運於一體的食用菌產品交易市場,逐步形成“菌類種植(仿生培育)—精深加工—產品展示—菌宴康養”為一體的產業體系,推廣“集約化菌包生產+分散式出菇管理”的新型生產模式,推動全產業鏈循環發展。
(五)強化品牌建設。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充分發揮企業主力軍作用,鼓勵和引導食用菌向品牌化方向發展,培育一批叫得響、有特色的“青菌”品牌。以“淨土青海·高原臻品”省域公用品牌為依託,圍繞香菇、羊肚菌、雙孢菇等食用菌,支持企業申請自有商標3至5個,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打造企業食用菌品牌1至2個和一批產品品牌。發展“網際網路+”食用菌銷售模式,為食用菌產業智慧型化提供技術支撐,推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
(六)著力發展智慧農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食用菌產業深度融合,建設食用菌生產環境智慧型控制技術與裝備的集成套用,依託全省農業大數據服務體系,為食用菌產地管理部門、企業、經營主體、菌農等提供高效、精準的信息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保障。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鄉村振興局、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省市場監管局等相關部門,建立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協調配合,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凝聚食用菌產業發展合力。各地也要建立相關部門協作機制,結合實際制定本市(州)、縣(市、區)食用菌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明確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做好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工作,切實將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促進食用菌產業健康穩定發展。
(二)強化政策保障。各地各部門要強化政策配套,加大政策傾斜、項目資金、土地供給、技術研發、科技支撐、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引導有條件的地區因地制宜適度發展食用菌產業。強化資金整合,規範資金管理,提高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扶持產業的比例,對符合條件的且已納入縣級項目庫的食用菌項目給予支持。鼓勵採取貸款貼息、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等方式加大對食用菌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聚力扶持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探索將食用菌生產納入政策性農業保險範圍,鼓勵和引導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投保,提高抵禦風險能力。
(三)強化科技保障。堅持產學研、農科教相結合,組建全省食用菌產業科研團隊,與省農林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省內外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加強菌種育繁、功能開發、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研發適宜高原種植、市場適銷對路的食用菌特色產品。各級專業技術人員深入食用菌生產基地開展技術指導服務,加強基層農技人員和菌農培訓,集成示範推廣食用菌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充分發揮食用菌協會作用,提高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
(四)強化人才保障。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堅持和深化新時代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實施意見》(青政辦〔2022〕67號)和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等6部門下發的《青海省省級科技特派員服務管理辦法》要求,組建一支穩定的食用菌科研團隊,壯大一批懂技術、有經驗的專業推廣隊伍,培養一批懂生產、會管理、善經營的“鄉土化”“複合型”人才,以“走出去、引進來”方式,加大食用菌育種、栽培、經營、銷售等人才隊伍培養力度,為推進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