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小港碼頭

青島小港碼頭始建於1899年。該港位於大鮑島西北端,中港以南,在那裡興建了兩座防波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島小港碼頭
  • 始建時間:1899年
  • 地理位置:位於大鮑島西北端,中港以南
  • 設施:兩座防波堤
簡介,結構,

簡介

北防波堤長453米,頂部寬2.5米,底部寬35米,在基準水位上高度為5米,系二側坡式防波堤,以防西北風。南防波堤長142米,頂部寬2.5米,底部寬30米,基準水位上高度為5米,系二側坡式防波堤,以防西和西南風。港內1901年建成木碼頭1座,長150米,寬6米。木碼頭兩邊可停靠2艘小噸級海輪。碼頭上有鐵路和幹線聯接,配有起重機裝卸。1901年建成的小港口門寬100米,水域面積3.4萬平方米。建成初期,碼頭由德國殖民當局直接控制,主要用於裝卸軍火、建築材料等物資。此後逐漸為民船貿易港。 1914年日本侵占青島後,從掠奪目的出發,考慮到大港從事外貿活動必須由小港這樣的內貿港進行補充,以利膠濟鐵路影響不及的沿海貨物的吸收和進出口物資的疏散,把小港建設放到重要位置。1916年12月開工興建的小港堤岸工程,沿小港的北、東、南筑堤。1918年5月竣工,共建北岸740.7米,東岸481米,南岸526.7米,總長度達1748.4米。1920年,日占當局對小港進行了大規模疏浚,使較大型帆船安全停泊拋錨。同時興建1座長158英尺、寬30英尺的浮碼頭,1921年4月完工。 南京國民政府第一次統治青島時期的1932~1936年,在小港新建二號、三號浮碼頭。 1949年青島解放後,人民政府陸續修建了南北防波堤,疏浚港池航道。1953年,在小港新建一號浮碼頭,港口初具規模。

結構

一號碼頭與二號碼頭結構式類同,其主要結構及尺寸以一號碼頭為例:橋面為混凝土方塊重力式結構,頂標高+5.5米,頂寬9米,長5米;底寬9米,長6.8米,底部為拋石基床。鋼引橋,兩架並放,鋼結構,木板面,每架寬2米, 長15.4米,高1.5米。浮碼頭為鋼結構,長47.6米,寬10米,高1.9米,排水總噸位200噸。繫船橋墩1座,混凝土方塊結構,頂標高+5.3米,頂寬7米,長2米;底芝9.4米, 底部為拋石基床。一號碼頭設計底標高-3.70米,兩邊可同時停靠100噸左右客貨輪4艘,或300~600噸貨輪2艘。 1958年以後,隨著青島市國民經濟的發展和海上運輸的需要,在小港原來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工程。小港莘縣路岸壁碼頭擴建工程於1958年底開工,將原斜坡岸壁改建為直立岸壁,並增設裝卸機械,擴大貨場。加快場地周轉,以滿足轉運膠南礦石的需求。工程共改建岸壁478米,概算總投資10.01萬元,整個工程從勘探到設計施工均由山東省海運局築港工程隊承擔。為加快施工進度,採取邊設計、邊施工的方法,工程至1959年初完工。改建後場地面積增至7500平方米,年礦石吞吐量設計能力為90萬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