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明長城

靈武明長城

寧夏自古就是中國北部邊防前線,素有“關中屏障,自隴咽喉”之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戰國時期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幾乎都在寧夏修築過長城等不同歷史時期,寧夏境內修造長城長度達1500多公里,加之長城沿線建造的眾多城堡和不計其數的烽火台,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因此寧夏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靈武明長城
  • 外文名:Lingwu Ming Great Wall
  • 地理位置: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靈武市臨河鎮、寧東鎮 
  • 文物級別: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年代:明代
  • 建築類別:黃土夯築古遺址
歷史背景,建築歷史,建築特色,

歷史背景

明初到明神宗萬曆年間,幾乎沒有間斷過對長城的修建。明代中葉以後,遊牧於北方的韃靼、瓦剌等蒙古部落相繼興起,侵擾邊境,殺掠人畜。明王朝為加強北部邊防,不僅加緊了長城的修築步伐,還沿邊防線先後設立九鎮,號稱九邊,派駐重兵進行守御。
寧夏境內明代長城又稱“邊牆”,全長400多公里,主要由西長城、北長城、東長城連線而成,東長城即指靈武境內的明長城。據《資治通鑑》記載:“開皇五年(585年),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於朔方、靈武築長城,西距河,東至綏州,綿歷七百里,以遏胡寇。”明代長城系在隋長城基礎上大規模修築和加築而成。

建築歷史

據《靈武市志》載:明成化九年(1473年),巡撫餘子俊、王越等率士卒4萬餘人,於靈州北部清水營向東修築“河東牆”,又稱“二道邊”。據《弘治寧夏新志》載,這道長城自黃河嘴起(今橫城),途經花馬池(今鹽池)進入陝西定邊,全長190公里。如今,二道邊遺址因長年風雨剝蝕,加上人為因素的破壞,幾乎傾圮殆盡,只有每隔1~1.5公里高大的墩台,依然聳立在殘垣之上。墩台底寬12米、頂寬5米、高約12米。長城上修築敵台和垛牆,可有效防禦敵人進攻,敵台突出長城牆體,高於城牆,一旦兵臨城下,城牆上射口無法控制,兵士可從敵台上垛口居高臨下進行側翼射擊,控制來敵架梯攻城,也可指揮牆頂兵力迎擊敵人,這種旁敲側擊是“兩台相應,左右相救”兵法在軍事戰略上的運用。
弘治十年至十四年(1497~1501年),寧夏巡撫張禎叔先後於城牆外側挖四萬四千多個“品”字形深坑,以加防守。後因傾坍毀壞,嘉靖九年(1530年),在花馬池北側修築27公里長的一段“邊防東關門”牆,外挑壕塹,內築牆。因寬大的壕溝與高壘的關門牆對防禦蒙古騎兵效果很好,嘉靖十年(1531年),三邊總制尚書王瓊命僉事齊之鸞放棄原來的河東牆,在其南自橫城起至花馬池,按“深溝高壘”之法,調集長城沿線守邊軍隊沿“東關門牆”向東西兩側延伸,修築了東至陝西定邊180公里長的“深溝高壘”,又稱“橫城大邊”、“頭道邊”。這道長城在橫城至興武營之間地段,利用了成化年間的城牆舊基。由於這裡土質呈紫黃色,如同黃河水的顏色,所以這段長城又被稱為“紫塞”。

建築特色

靈武境內明長城蜿蜒37.4公里,是寧夏最長也是保存較好的一段長城,這段長城西起黃河東岸橫城堡,向東南行經水洞溝、紅山堡,施家窯、將家窯、清水營、東灣、楊家莊等地,穿過鹽池縣進入陝西定邊縣。長城牆體為黃土夯築,基寬5至8米、殘高3至6米、夯層10~13厘米,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
雄偉壯觀的明長城,蜿蜒起伏橫亘萬里,在經歷500多年風吹雨蝕後,從昔日刀光劍影、烽火狼煙的戰火中一路走來,以一股金戈鐵馬、橫掃千古江山的豪情,以一腔刺穿雲天、氣吞萬里的浩然正氣,堅定而安然地守望在荒漠邊緣。正如陳毅同志在《長城詞》中所述:“此地屢見血殷紅,登臨憑弔感慨中,陰霾盡消見碧空……”迄今,靈武明長城僅殘留頹垣殘壁,但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見證,它將永遠載入華夏民族光輝的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