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江西上饒靈山風景區)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江西上饒靈山風景區)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地處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景區面積160平方公里。靈山被道家書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

因山脈連綿起伏猶如一位側躺著入睡的江南美女而被世人讚譽為“睡美人”。據清同治十一年的《上饒縣誌》所記,靈山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山中還有山雞、鰈魚、石耳等名貴動植物及鉭、鈮、重晶石、鋅、鐵等地下資源。歷代名人王安石辛棄疾韓元吉等對靈山多有讚美,現代文學家馮雪峰1941年曾作《靈山歌》抒發胸志。

2006年10月,靈山獲批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規劃總面積為101.5平方公里。2009年12月,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成功,2015年12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靈山位於上饒市中心旅遊區域,自然環境獨特,地質構造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是道、佛二教聖地,道教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一個集度假休閒、觀光體驗、宗教朝覲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
  • 所屬地區:江西省上饒市廣信區
  • 景區面積:160平方公里
  • 著名景點:石人殿、百穀峰、天梯峰等
  • 類別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所屬城市:江西省上饒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自然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人文歷史,古文明,文化記錄,傳統習俗,醫學,道教文化,佛教文化,景點景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旅遊精品路線,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橫亘於廣信區北部,跨越茗洋、湖村、清水、汪村、石人、望仙、鄭坊、華壇山等鄉鎮,西界橫峯縣葛源鎮,北與德興市饒二鎮接壤,高南峰村在靈山最核心區,距廣信區城和上饒市25公里,坐落在上饒市中心旅遊區域,距離三清山85公里,圭峰90公里,龍虎山155公里,武夷山121公里,地處三清山、圭峰、龍虎山和武夷山四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間,是四山輻射的交織點,浙贛電氣化鐵路、滬昆高速公路、320國道可達。
靈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圖靈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圖

地形氣候

整座靈山屬侵蝕構造的中低山地貌區,主脈海拔1000米~1400米,地形陡峻。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氣候溫和,年積溫在3600℃~4800℃之間,平均氣溫15℃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超過2000毫米,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豐富,形成了櫧溪、茗洋河、石人溪、望仙河等8條溪澗和龍泉、珍珠泉、天泉等上百處名泉,年平均日照時數達1939.5小時,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10647.6卡/平方厘米。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上饒靈山風景名勝區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為動植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據林業部門調查,景區內有樹木類植物72科204個種類,竹類12種,中草藥221種,古樹名木遍布景區各地,貢茶、茶油、彌猴桃、石耳、大蒜、土紙等農、林產品。動物有鳥類20餘種,獸類20餘種,兩棲類9種,蛇蟲類30種,山羊、雲豹石雞黃麂鯢魚黃瓜魚鷹嘴龜等珍稀動物。註:圖冊資料來源

礦產資源

約8億年前的震旦紀早期,靈山地區開始沉降,形成了多層重要的含礦建造。礦藏有花崗石、螢石、水晶、鎢、錫、銅、鉛、鋅、鈮、鉭、、稀土、磷、重晶石、石煤等。以花崗岩、鈮、鉭、釩等儲量為最,其中花崗石儲量約5億立方米,芝麻白、上饒紅、望仙綠等不僅紋理、色彩美觀,且具抗壓、耐磨、耐酸等特點,已開發的石材運銷滬杭等地。以水晶最為珍貴,且開發歷史悠久,漢《神龍本草經》有“上饒水晶”記載,北宋因過量開採而破壞山林,引起當朝首輔王安石重視,並作詩對此現象加以批評。靈山水晶有白色、茶色、墨綠色三種,尤以茶色、墨綠色為珍。註:圖冊與概述圖片資料來源

人文歷史

靈山是道、佛二教聖地,道家書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信州府志》稱之為“信之鎮山”。是江南頗具影響的民間宗教名山。胡昭葛洪張道陵張繼元劉太真李德勝、松月禪師等人均在靈山結廬修真、收徒傳道,靈山石人殿有1800多年的歷史。上饒籍的達官顯宦和客(隱)居上饒的歷史名人,如王貞白韓元吉辛棄疾徐元傑夏言鄭以偉、高明、王庚言、蔣士銓徐謙等人,為靈山留下了300多首名篇佳作。其中南宋辛棄疾讚美靈山“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明朝宰相夏言盛讚靈山“九華五老虛攬結,不及靈山秀色多”。當代詩人馮雪峰讚美靈山是“神奇的山,不屈的山,誘人的山”。
(圖冊資料來源

古文明

早在新石器時期,靈山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從望仙橋頭、茗洋廟背山、鄭坊平伏腦等古村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鏃、石錛、網墜及數以百計的陶罐陶片證明,早在公元前20世紀前後,靈山人就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進行農牧生產活動。從靈山東南麓的煌固鄉馬鞍山無塘穴形墓出土的青銅器、青釉瓷證明,這一地區在西周時期的農業、手工業生產就具有一定的規模,吳越文化達到一定的水平。

文化記錄

始建於東漢建武年間的石人殿,刻有明代宰相夏言所提的“秀水奇山信郡無雙福地,佑民護國江南第一名神”和大學士鄭以偉 “背面而朝萬古石人心不朽,鞠躬而立千秋鷹武氣如生”等對聯,殿內香火鼎盛,自唐迄今,歷經千餘年,久盛不衰,每年陰曆九月初一到初十,閩、浙、皖、贛4省鄉民雲集於此,每天人次高達數萬人。除石人殿外,靈山古建築、古遺址及石刻、匾額眾多,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石人古街、石人廟會,望仙橋頭古村遺址,黃巢起義軍古戰場遺址,紅軍老鴉尖戰場遺址,東山岩畫、朱熹手書“忠孝持家”等景點。
相關著作有唐王貞白《靈溪集》,宋韓虎《洞泉日記》,徐元傑《梅野集》均收入《四庫全書》。明鄭以偉《靈山藏》,鄭日奎《望靈山》及縣人編纂的《靈山遺愛錄》,清翠屏散人等創作的大量詩文,展現了靈山的風光。新中國成立後,展示靈山風光的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攝影、剪紙等作品更是數不勝數。余劍波的《靈山梯田》,李土根的《靈山風光》,謝名榮的《茗湖晨曲》,楊學貴的《靈山睡美人》,邱敬登、郭佐民的《靈山雪松》等。靈山吸引了自漢唐以來的歷代文人墨客前來觀光,並有文學著作傳世。唐危仔昌,宋王安石、辛棄疾、陸游、韓元吉、姜夔,明夏言,夏尚朴,清王賡言等創作的佳作數以百計。抗日戰爭期間,著名文藝理論家馮雪峰在“上饒集中營”的囚室里創作的《靈山歌》。

傳統習俗

隨著文學藝術創作的繁榮,戲劇演出和燈彩等藝術活動也遍及靈山各地。公元1465—1505年(明成化、弘治年問),戲劇演出頻繁。據官網顯示,石人殿戲台、汪宅戲台和煌固章宅橋白雲殿戲台及戲台上的“佐佑扶持逢八月神仁堪詠,生旦淨醜賀千秋風雅可歌”等楹聯保留完好,可見當時演出之盛,燈彩活動以石人橋燈為最,每年元宵佳節,“衢街張燈,喧闐達曙”,數十班橋燈在石人殿“團燈”,燈山燈海。

醫學

靈山有豐富的藥物資源,靈山人對中草藥的研究和利用成就卓著。醫藥學也悄然興起,許多醫藥學家深入靈山採訪山民,對靈山中草藥和民間驗方進行研究,出現了許多名醫。清王祖仁精於內外科,著有《內外科治驗法》一書。廖麟醫術高明,著有《醫學偶纂》四篇。近代劉明海劉正松父子,被譽為骨科神醫,飲譽江南數省。

道教文化

靈山是全國著名的道教洞天福地之一,《雲笈七籤》二十七卷《福地》載:“靈山在信州之上饒縣北,墨真人治之”,被列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唐代道教被尊為國教,先後建有宮、觀、殿宇99座。宋、元間道教極為興盛,各地擴建道觀,修道者日眾。明以後,道教日趨衰落,至清同治年間,全縣僅存宮、觀、殿宇70座,全真道士日趨減少。民國期間,僅存石人殿仍有道教的朝香活動,修道煉丹的全真道士已鮮為人知,僅有正一道士散居各地,以驅鬼降妖、超度亡魂為業。
歷史興衰
靈山道教歷史悠久,已有1700餘年。此教始於漢末,鼎盛於唐、宋。明以後逐漸衰落,至民國全真派道觀殿宇僅存石人殿一處,全真道士已鮮為人知。正一派雖不如前興盛,但仍有不少道士以超度亡魂和驅邪降妖為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人民大眾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農村正一派道士已無法事可做,紛紛改行經商、務農,藉以為生。
東漢末年,三國紛爭,河南潁川名士胡昭隱居陸渾山中,潛心道學。曹操屢聘昭為中書令,昭婉言拒之,並悄然南下,隱於靈山百穀峰之養真岩,繼續悟道,採藥煮茗,並結爐煉丹,以濟鄉人沉疴。公元251年,昭無疾而終。鄉人稱昭已得道成仙,並建祠塑像祀之。昭專注自身修煉,不收徒傳道,但仙逝後屢受皇封,影響很大,並有劉太真、李德勝等信仰道教的朝庭命官步其後於祠中立化成仙,故為靈山道教之始祖。
胡昭之侄胡超,字惠璉,隨昭南下,隱於靈山擁筆峰修煉。超家學厚實,受伯父影響,一心悟道,少壯時便遍游名山大川,並得一道士傳以長生之術,得一高僧授以辟轂之法。昭仙逝後,超避諱改為惠璉,號拔俗,繼續在擁筆峰修煉,並為鄉人滅祟治病。超暮年後不知去向,鄉人說他已肉身成仙,並在全國各地發現他的仙蹤。由於胡昭伯、侄仙跡遍傳,靈山各峰各洞結廬修道者日眾。
與胡昭伯、侄隱於靈山悟道修煉同時,有一至德道人云游靈山,見東台峰南風光秀麗,數洞穴呈太極圖樣分布,便於此處結廬修煉,收徒傳道。至德道人仙逝後,其徒募資修建道觀,命名為至德宮。道觀建成後,道徒日眾,道觀也隨之擴建。唐、宋期間,至德宮道教極為興盛,道徒達百餘眾,道觀建築面積達3000餘平方米。
東晉昇平年間(357—361年),葛洪遍游靈山,先擇麒麟峰結廬傳道,因水源不足,後擇葛仙峰為址,結廬煉丹,並收徒傳道,洪著有《抱朴子》一書,推闡仙道。師從葛洪的歷代弟子,均以葛洪之神仙導養之法修煉,兼演煉醫術,為附近鄉民治病。嗣後,葛洪弟子於靈山各處普建道觀,收徒傳道,靈葆派道教盛極一時。
東漢建武至元和年問,正一派祖師張道陵於貴溪龍虎山創教。此教道徒可娶妻室、可食葷腥,為人祈福降妖,超度亡魂可收取酬金,實為一種謀生職業,因此人教者日眾,遍布靈山域內各大村莊,雖歷史上有“抑道揚佛”影響,正一教卻長盛不衰,活動一直延至民國年間。
靈山地區道教始於東漢,鼎盛於唐、宋。唐尊崇道教,封老子為太上玄皇帝,《道德經》等為真經。唐德宗年間,諸邑旱,敕劉太真、李德勝拜祀胡昭祈雨,先後立化於胡征君祠。劉、李仙逝後,與胡昭一道,均受皇封為將軍,隱君祠改為將軍廟,從此,石人殿興盛逾千年。宋尊奉道教,以真宗、徽宗為最,先後封胡昭為靈助候、靈助威濟候、靈助威濟顯惠正佑王,劉太真封助順將軍,李德勝封助靈將軍和西濟宏道護國崇興真君,胡惠璉封玄壇紫極洞真天師胡真人。據唐《雲典》記載,上饒共有宮觀99所,絕大部分建於靈山的奇峰秀谷之中。元代,道教在教派爭論中失利,上饒道教受到沉重打擊,開始衰落。明代道教繼續走下坡路,域內僅存道觀2所。清代繼續“揚佛抑道”,加之道士居觀清苦,羽化成仙又不能見之現實,大部分道士不斷還俗,或棄道皈佛,至民國全真道士競無一人,正一道士也日益減少,繼續活動的多為一些迷信職業者。
著名道觀
石人殿: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奉詔在石人峰下建征君祠,以祠胡昭,俗稱胡隱君祠,又稱石人峰祠。唐貞元六年(公元790年)劉太真、李德勝相繼於祠胄享貨。並矗像於祠中與胡昭同祀之。宋宣和年間御賜“鷹護”殿額,因李德勝被塾多助靈將軍,人稱李將軍廟。明萬曆年間李德勝被封為西濟宏道護國崇興真曼:稱石人殿。石人殿擁有龐大的建築群,氣勢雄偉,道徒眾多,威名遠播。
至德宮:位於靈山東台峰南東角山的一塊台地上。漢末至德道人在此建宮修道,道徒眾多。後經歷代道人擴建,道觀分前後兩殿,極其雄偉,兩旁有墮數幢,可見當時鼎盛之況。宮後有太極岩洞穴群,宮觀周圍有水田十餘畝。後,道教衰敗,改為佛教寺院,僧侶多達百人,也盛極一時,今道觀已廢,遺址、石磉、石臼、石香爐、老道墓塋尚存。

佛教文化

宗教活動
靈山域內各寺庵的佛教宗教活動,主要有早晚功課、功德課、朝山進香三種,小廟為籌集經費,有叫夜彌災活動。
早課:每天凌晨,全寺僧人聚集佛殿,搭衣持具,擊鼓敲馨,列班做早課。開始由班首僧向全寺佛像拈香,繼而列班殿前跪拜,集體念頌經文。念經特點是念唱合一,以木魚、銅磬擊點。早課做到天亮結束。
晚課:吃過晚齋後,擊鼓,全寺僧人聚會大雄寶殿,搭衣持具做晚課,為時約2小時,內容和方式與早課大致相同。
功德課:即為僧、尼、居士、施主壽晨及達官貴人小孩出生、獲得功名、誥封等做功德課,禳災祈福;為僧、尼、施主做追懺功課,超度亡魂;為村坊做祈年功課,祈天下太平,風調雨順。1979年後,開放寺廟也開始為施主做功德課。
朝山進香:朝山進香是佛教寺廟一年一度盛大的宗教活動。朝山進香會期各寺廟不一,大致以佛祖誕辰、彌勒誕辰、觀音誕辰為期,三天、七天、十天不等。各地的善男信女,大部分以村為單位,選有頭首,成立進香組織,俗稱“香會”。出發前吃齋禁慾,出發時身穿潔衣列隊由會旗導行。香會中儀仗:擎傘蓋、抬匾額、捧佛衣,放火銃,吹打十番鑼鼓,熱鬧非凡。進入山門,有寺內知客僧人迎接,香客拈香化紙朝拜眾佛像,祈求禳災降福;至觀音像前,女香客祈求觀音送子;在大雄寶殿求懺,禱告佛祖指點迷津。香客將自己上年朝拜時許的願(錢、物)交給寺內管理僧人,朝香進香基本結束。是夜,各香會的串堂在大雄寶殿開場唱戲,直至天亮。
叫夜:又稱“打更”。舊時,一般僧人較少的寺廟,為籌集經費,有叫夜活動沿襲。叫夜,即寺廟派出僧人,穿麻衣草鞋,背彌勒佛像,手執木魚,深夜沿村念經,念完四十九夜結束。叫夜完畢後,叫夜僧人又身背佛像,挨戶上門念經,化緣收取錢米,以資寺內開支。
著名寺庵
天心寺:位於望仙鄉圓山峰絕頂。明以前為員山庵,創建年代不詳。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浮梁僧如倫雲遊至此,見峰圓如覆杯,風光秀麗,且有水田、旱地十餘畝,遂化緣創建天星寺,供奉如來諸佛和十八羅漢。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天星寺再度擴建,因有康熙御書“天心禪林”寺額,改稱天心寺。改建後的天心寺極為興盛,僧侶眾多,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曾辦經學一所,有師生20餘人,專門研究和教授佛學。1930年寺廟毀於兵燹,僅存“天心禪林”和“舍利殿”匾額。1949年重建一小院,1986年又重建大雄寶殿,供奉如來等佛,並有居士住寺管理。
石城寺:位於靈山甑峰南石城山台地中央。台地三面環山,如城如廓,故名石城。傳說東漢有尼在此結廬悟禪,圓寂後骨灰建塔存放,當地居民稱草廬為石城庵。唐初,普陀山一高僧雲遊至此,驚嘆人間竟有此福地,遂化緣建寺,名石城寺。寺有三殿,樓、台、亭、塔等附屬建築錯落有致,經十餘載經營,廟產達千畝,僧侶多達百人,盛極寺宇。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修葺,至嘉慶年間,廣信知府王賡言親選妙機為主持,並題寫“妙明清澈”寺額,寺廟處於鼎盛期,僧侶多達百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寺廟盡毀,僅存明嘉靖年問所立石碑和清順治九年(1652年)所建立旨壽塔以及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所立放生碑和刻有“日出朝陽千古秀,月現雲山萬壽燈”楹聯的石柱。1997年,三寶弟子募資重建古寺,1999年大雄寶殿竣工,建築面積765平方米,正殿供奉如來等三尊大佛,兩旁供佛文珠、普賢、慈航和十八羅漢。據相關資料顯示,古寺正在復建中,計畫建築的有天皇、三聖、觀音、伽竺、地藏等五大殿及齋堂、膳堂、僚房、賓館、舍利塔等附屬建築,占地50畝,總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
寂照院:清同治《上饒縣誌·寺觀》載:“在石人鄉,宋淳祜間建”。後廢。
白鶴山寺:位於清水鄉靈山支脈白鶴峰。明嘉靖年間,常有群鶴翱翔其巔,因建寺,並以白鶴命名。塑佛祖和白鶴仙翁像供於大殿。清蔣士銓書“鶴伴慈雲”寺額。寺成後極為興盛,香客如雲。後因火三圮三修,最後一次修建於1996年。新寺因山勢而建,三個大殿拾級而上,巍峨壯觀,仍供佛祖和白鶴仙翁像。蔣士銓所書寺額,仍赫然嵌于山門之上。
峰頂院:位於石人峰右鷹嘴峰下山谷中,建於明,盛於清。寺廟雄偉,僧侶眾多,且有千畝山場和40畝水田等豐厚廟產。清末衰落,國民初期,有一王姓和尚(又稱王齋公)任寺內主持,併兼管靈鷲、靈峰二處庵堂。今遺址尚存,並改建為“金石山莊”,林木蔥籠,風光秀麗,常有遊人觀光。
橫峰寺:位於清水鄉靈山支脈橫峰上,是縣城通往靈山首寺。始建年代不詳,公元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為寺立碑,稱為古建築,供韋陀神像。寺外設茶肆,供來往行人飲用,稱大士茶庵。嘉慶五年改稱橫峰寺,1991年,靈月師太主持寺務,重塑佛像,新禱千斤銅鐘,香火鼎盛。1990年嵌“清溪仙境”額。
白雲寺:位於石人峰下上天堂,始建年代無考,明、清時香火鼎盛,僧侶達數十人。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進士程士俊為寺立碑,後圮,選天堂自然村建新寺。

景點景觀

自然景觀

水晶瀑布
水晶瀑布位於水晶山景區之東南隅,因其位於水晶峰下且“飛瀉映日,遠望之若水晶”,故名水晶瀑布。水晶瀑布在石屏,水晶諸峰之下,集石屏峰的龍池水,水晶峰的潮水及其它山泉聚於“三潭映月”之第一潭,再從潭口溢出形成了瀑布。水晶瀑布落差達244米,寬幅達50米。
水晶瀑布的恢宏秀美,使古往今來不少名人學士慕名前來觀光,並揮毫潑墨,寫下了不少吟詠瀑布的詩文。清朝詩人方洋有《水晶山瀑布泉》詩一首:“萬山深處見飛泉,直瀉河流下九天,亂石驚沖珠佩碎,輕雲高擁玉龍懸。雨花晴灑蒼苔潤,冰溜寒重碧澗連。袒褐縱觀情自樂,水晶簾外坐神仙。”
華表峰
華表峰位於甑峰西,海拔1345米,此峰圓形,上下一般粗大,高達百餘米,峰壁平削光滑,人不可登,仰視至帽落才能見其頂,峰體條紋縱橫,峰間石縫中長有古松。華表峰四周山巒重疊,而華表峰鶴立雞群。有石城嶝道可登華表峰,南起清水鄉石城古剎,經麻石包,斜上夾層靈山東面谷口,嶝道南陡北緩,險處麻石包,兩翼虛空,攀登者易上難下,人稱“景陰陽隔張紙”。沿途點有回音壁、天女散花、一線天、八卦石、貓鷹石。
南峰塘
南峰塘位於石人殿南5公里,它是一個海拔800餘米,面積不到1平方公里的台地。因此台地似盂,集百穀、岩前諸峰山泉成塘,水清見底,波光粼粼,群峰倒映,故名南峰塘。
南峰塘四周絕壁如削,僅有古人開鑿的東西兩條古道可登,由岩底古道拾級而上,沿途可賞神蛙鳴耕、老嫗浣紗、飛天神龜等怪石。由神蛙石再拾級往上,岩前、百穀二峰被一雄關緊鎖,關口狹小,僅容一人通過,故先人建成此關後命名天險,並由邑內書法家寫“天險”二字勒石。進入天險關也即進入了南峰塘腹地。南峰塘邊關口廟,建築古樸。註:圖冊資料來源
夾層靈山
在靈山西脈單峰西馳至甑峰,分二脈繼續西行,于海拔千餘米處形成一塊長2000餘米,寬500餘米的高山台地,史稱東台,當地人稱“夾層靈山”或“山外靈山”。上夾層靈山,山道崎嶇,絕壁險峻,四周青蜂數以百計。有貓兒翻甑峰,天女散花峰,華表峰,貓鷹峰等。台地上橫臥、斜出、卓立、倒掛的萬千顆奇石。夾層靈山上,峰峰有泉,怪石下處處有泉。其中天瓢泉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飲用可生津止渴,防暑降火,止瀉化痰,外用(沖洗)可消炎化瘀,活血生肌。夾層靈山還是鳥獸生息繁衍之地,有百鳥離窩、歸巢,山羊在絕壁處縱跳,群猴在林中嬉戲等鳥獸活動。註:圖冊資料來源
太極岩
太極岩位於東台峰南面平溪峽谷中,海拔861米。此處怪石成群,叢林茂密,以太極岩為中心的1平方公里範圍內岩洞密布。太極岩是峭壁中一塊巨石向東南方向懸伸形成,洞高5米,面積約40平方米,洞口矮窄,需躬身方能入內。岩容寬敞,圓若巨球,岩壁縫線和凸起部分,似太極之雙魚圖,故名。太極岩洞內有洞,洞洞相通,並呈八卦方向排列,進岩探尋,極容易迷失方向。
東漢末,至德道人在太極岩修真,成為名噪一時的真人,後歷代修道之任接踵而至。太極宮的斷牆、石香爐,“太極岩禪堂”門匾尚存。太極岩附近有水仙岩乾坤岩、相傳都曾有道人得道成仙。
茗洋湖
茗洋湖位於距廣信區城50公里的茗洋鄉,前身為茗洋關水庫,後改稱茗洋湖。建成於1959年,是一個面積近3000畝,蓄水達4240萬立方米的高山平湖。由水庫大壩往右至東靈村,有陡峭山道可登老鴉、龍頭、龍鬚、方石、圓墩諸峰。
東靈瀑布群
靈山峰高壁峻、隘口眾多,大部分隘口處都有飛瀑直瀉而下,其中以茗洋鄉境內的居多,三疊瀑布、回龍瀑布、無盤墩玉階瀑布、高塍絹瀑、西龍崗銀球瀑布都是靈山上較有名的瀑布,因其位於靈山東部,故統稱為東靈瀑布群。
茗洋三疊茗洋三疊
三疊瀑布位於茗洋水庫西側山上。春夏山洪爆發,洪水順崖飛流直下,因山勢跌伏,瀑布成為三疊,總長約300餘米,直注茗洋水庫。
回龍瀑布位於茗洋鄉壇頭村下,由溪澗落差而成。潭頭溪至潭頭村側,順懸崖直瀉而下,形成第一疊瀑布。沖入深潭的瀑布,遇巨石阻隔,掀起丈余高的巨浪,向後捲起,再從巨石旁奔流而下,形成第二疊瀑布。因一疊瀑布遇石阻隔形成回卷巨浪,故稱回龍瀑布。
無盤墩玉階瀑布,位於茗洋鄉姜山村無盤墩。溪水潺潺流至無盤墩上,從一側向山下飛流。高120米,寬30米,流水經三級階狀巨崖,一跌再跌三跌,形成三疊瀑布。遠遠望去,瀑布在陽光照耀下如同三級登天玉階,故稱玉階瀑布。
高塍絹瀑,位於茗洋鄉的高塍小溪,在至下東村前水口處,突然向百丈斜崖降落,形成瀑布。兩側樹林、竹林等隨風搖曳,時而將瀑布遮掩一部分,時而使瀑布全部展現,如同掠過天際的一匹巨大白絹隨風飄動,故稱高塍絹瀑。
西龍崗銀球瀑布,位於茗洋鄉的西壠溪澗流至黃荊彎,順一直徑數十米半圓巨石而下,遠望似一白球鑲嵌在萬綠叢中,晶如玉,白如銀,故稱銀球瀑布。
圓墩峰
圓墩峰位於靈山西脈睡美人之秀鼻處,海拔1324米,峰圓似墩,渾然一體,故名圓墩峰。圓墩峰南北懸岩萬仞,石縫中橫長的古松,形狀各異。峰側雨汛壁,雨前一兩天即有泉涌。圓墩峰因峰岩皆異奇險合一,為歷代釋道高人云游之地,明代建有三仙宮於絕頂,鑿壁為牆覆以鐵瓦,供三仙神像。峰腰間有嶝道。當地居民常登峰膜拜,傳說曾有不肖道徒,猥褻進香少婦,官宇立即倒塌,三仙即化成三制巨鳥飛去,今尚存殘壁,壁上“乾隆六十年”石刻依稀可辨。峰北石壁上,有人物花鳥岩畫,畫中有一巨大箭頭向山灣指去,傳說是黃巢留下的藏寶圖,峰下有古道,寬可列騎而行。
天梯峰
天梯峰位於老鴉峰南,海拔1496米,為靈山最高峰,峰脊有天然石階如天梯,故名。明貢生周紹斗游此峰時寫有“摳衣攜履上天梯”詩句。峰頂怪石數以萬計。
天梯峰雖有天然石梯,但險處卻猿猴難攀,傳說北宋名將孟良在險處鑿石百級,並刻石以志,今題刻風化,不可辨認。又傳說古時曾有一樵童,經階梯爬上峰頂,建有二仙人坐於雲端下棋,遂疊起3塊石頭,踏石觀棋。至暮,仙人曰:“爾在此觀棋,可知家中變故?吾等將去蓬萊赴會,爾可速回。”言罷袖袍一揮,將樵童送下山去。樵童回到村里,家裡房屋早已倒塌,父母早已亡故,摸摸腰間的柴刀,已經柄腐刀銹。樵童和鄉親們說起自己的經歷,鄉親們都尊他為太祖公,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據說,樵童觀棋的疊石尚存。註:圖冊資料來源
迷仙壇
迷仙壇位於世永亭西面,此處是一塊數千平方米的高山台地,傳說仙姑因迷路,而夜宿於此,故名迷仙壇。迷仙壇被四周鋸齒形的山峰環抱,有奇峰、怪石、龍泉、古寺等諸多景點。
迷仙壇中部有一岩洞,由兩塊手掌形巨石合成,洞高丈余,內空近20平方米,石稱觀音合掌石,洞稱迷仙岩。洞中有天然石神龕,供奉迷仙像,常有山民到此祀拜。石龕旁的岩壁上有一小孔,傳說古時每日流米數斗,供九龍寺僧眾食用。
雙龍松
雙龍松位於水晶山景區水晶嶺外側,因此松在離地面2米以上處分成兩根軀幹,橫空出世,斜上雲天,像是兩條出水蛟龍,故名雙龍松。雙龍松的樹齡已達800餘年,高25米,樹冠60平方米,胸徑120厘米。清晨,站在樹側,看東方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一輪紅日,正好鑲嵌在樹幹之間,就如同一副二龍戲珠圖。
水晶嶺古道側是靈山最長、最高、歲月痕跡最深的一條花崗岩石級古道。古道全程30華里,最高處海拔948米。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高南峰深路村胡仕連出資開鑿水日石梯。公元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南塘老道邀縣治孫時集資在嶺頂卷石為亭,名“永世亭”,亦稱水晶石洞。翌年,清水五都,高南峰十六都兩地居民,捐巨資將全部路段鋪上石級。萬曆六年(1578年),汪勝絲、祝伯英、汪仕填等人,捐資鑿寬水晶石梯,並鋪上石級,石壁上明萬曆六年石刻猶存,水晶嶺古道溝通靈山南北,糧食、山貨、土紙等物品進出均靠此道,因此鄉民來往絡繹不絕,輔助挑擔的“打杵”篤篤有聲。1992年起,古道兩端修築盤山公路,徒步石級道縮短為15華里。

人文景觀

東山岩畫
東山岩畫刻於茗洋東山後的岩洞壁上,線條縱橫交錯,有山有路,類似地形圖,有一箭頭指向山灣。相傳此圖為黃巢藏寶圖。
公元878年(唐乾符五年),黃巢起義軍與官兵作戰,一路追殺到茗洋關,古稱寨門洞,見鐵門緊閉,無法攻入,便兵分兩路向茗洋包抄。一路上烏鴉弄,一路上西山尖,才攻入茗洋。黃巢起義軍與官兵在黃茅地展開激戰,雙方傷亡慘重,茗洋關內血水成河,屍橫遍野,當地老百姓把被亂軍所殺的屍首就地掩埋,後流落他鄉。相當一段時間,茗洋關內成了絕無人煙之地。茗洋一帶一直流傳著黃巢軍攻打茗洋的民謠:“攻不破柴門洞,挾馬上烏鴉弄;打不進茗洋關,拍馬上西山”。相傳東山岩畫為黃巢將領撤退時用刀劍刻劃而成,圖像隱示藏寶玄機。
道士仙峰
道士仙峰原名擁筆山,位於望仙鄉儒源村後,海拔910米,北宋皇上敕封為道士仙峰。東漢初平元年,胡超隨伯父胡昭南下至邑之靈山,胡昭隱於卜谷峰養真岩,胡超隱於擁筆峰,均在隱居之地精研道學、築爐煉丹、為名噪一時的道教真人,胡超常雲遊各地,傳道施藥,仙去後,被晉武帝封為“胡公真人”。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太子疾,召天下良醫,忽一道士赴金閣,聖上問其來由,道士曰:“貧道居江右信州靈北大濟之西五羊山前擁筆峰”。奏訖,留下一丹,騰空而去。太子服丹,豁然病癒,帝其興曰:“果真仙醫也!”聖上遣使謚詔賜封胡超為“玄壇紫極洞真天師胡真人”,封擁筆山為“得道真仙道士仙峰”。道士仙峰由此得名。今胡超煉丹遺址尚存。
世永亭
世永亭位於水晶峰頂,因建此亭費工三千有餘,落成後命名為世永亭,又因此亭遠望如穿山岩洞,故當地人又稱為“水晶洞”。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南塘老道思誠呈報縣衙倡議在水晶嶺古道最高處建亭以利過往行人翻越靈山時歇息,經縣治孫時同意,在民間募集資金,鑿石建亭,並由明監察御史桂榮撰文勒石於亭內石壁中。
世永亭由花崗岩條石砌成,頂成拱形。頂及兩旁覆以泥土,西北東南走向,長4.6米,寬3.4米,高3.3米,兩側有兩條石凳,遠望如穿山岩洞,因著名的水晶嶺古道穿洞而過,南北坡鄉民山貨貿易常成群結隊在亭內小憩。
世永亭建成後屢經戰亂,彈痕刀印累累,仍堅固完好。亭內冬暖夏涼,空氣清新,是靈山水晶山一個極其重要的景點。
明清一條街
明清一條街位於石人峰下,石人殿旁,距縣城38公里,原名呂家墩。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奉詔建石人祠。後改今名。北宋宣和年間徽宗帝御封后,石人殿聲名遠播,來自閩、浙、皖、贛四省香客如雲,香菸鼎盛,商業漸興,店鋪林立。明代形成“弓”字形街道。街分五段,即溪底街—下街—中街—廟門—馬家店,全長1.5華里。有“四弄”、“三橋”、“二殿”、“二閣”、“一亭”等古建築。街道全有條石,鵝卵石砌成,店鋪為石木結構,走馬樓居多。有周氏大宅,董氏大宅,姜氏大宅,余氏大宅等始建於明代的大宅樓,有600餘年的溪底古樟和500餘年的中街古銀杏等古樹。石人殿、文昌閣、萬安橋等歷史悠久的古建築和明清走馬樓式民房及鵝卵石街道保存完好,店鋪依然,有“里街百店”之稱,被文物工作者稱為“明清一條街”。
明清一條街明清一條街
芳殿
芳殿,土名木勺棚,在清水鄉夾層靈山高石壁下,一脈勺柄狀伸出,群山簇擁,鶴立雞群,氣象軒郎。初為棚庵,1834年,雙溪王氏春榮隨夫居此,採茶花蕙草治病救人,施清茗淡飯來者不拒,設道堂,吃長齋,銖積寸累,廣做善事。1986年無病而終,謂之仙逝,1988年,鄉民將其遺體塑身,建廟祀之,四方信徒稱其像為“靈山媽媽”。2002年3月,中科院王錚教授在考察時將靈山媽媽譽為靈山睡美人的化身。
芳殿廟分三殿,串斗式木質結構,建築面積500平方米。正殿葛仙殿,望葛仙公像,東殿地母殿,供地母娘娘像。西殿觀音殿,神龕上端坐靈山媽媽像。殿楣楹聯,字型剛柔兼備,奇逸酣暢。殿側有新建的齋堂,禪房和數十間客房。每逢靈山媽媽誕辰日,閩浙贛皖,數千香客紛至沓來。尤以浙江新安江一帶信徒,百餘人乘專車專程頂禮膜拜,每年兩次,年年如此。芳殿廟與石城古剎上下毗鄰,幽林仄徑,佛道相依。平日裡,鐘鼓噌吰,丹氣熏蒸,鞭炮聲不絕於耳。
古戰場遺址
烏鴉弄古戰場遺址位於烏鴉、中台二峰之間的峽谷中,南寬北窄,長逾百米,當地人稱烏鴉弄。烏鴉弄峰石峭削,弄口狹長,形成一個隘口,隘之南北,全石懸崖峭壁,古人挖鑿的古道彎曲蜿蜒,地形複雜,極為險峻。隘內怪石林立,岩洞遍布。此處歷史上發生過多次戰爭,“黃巢挾馬過烏鴉弄”的傳說一直流傳下來,隘之高處堡壘遺蹟尚存。
1933年10月,方誌敏紅軍臨時指揮部設此,並在弄口兩端修築了炮台。1934年秋,紅軍主力北上抗日,為掩護指揮部安全轉移,紅軍以一個連的兵力在烏鴉弄阻擊敵人,戰鬥異常殘酷,在糧盡彈絕後全部遇難。烏鴉弄可見成堆的彈片彈殼,並埋有烈士忠骨。弄口清泉,長年不涸,百餘人飲之不盡。隘口嶝道,隱伸於南北坡峭壁叢林中,路段險峻,易守難攻。

旅遊精品路線

第一條:左溪——平溪——攀登靈山最高峰天梯峰——平溪——左溪
第二條:石城——華表峰——夾層靈山——金雞潭——芳殿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