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風景區(遼寧省北鎮市靈山風景區)

靈山風景區位於醫巫閭山中麓,東臨國道102線,西與義縣各景區相通,北連大觀音閣風景區,南通大蘆花風景區、與青岩寺風景區接壤,海拔678米,總覆蓋面積為5000畝。這裡景區、景點相連,交通十分便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靈山風景區
  • 地理位置醫巫閭山中麓
  • 占地面積:5000畝
  • 著名景點:白蓮松,龍盤松
景區介紹,標誌門,功能 門,停車場,管理中心,白蓮松,龍盤松,遼代廣陵郡王耶律墓,接待寺,松風水月,天橋瀑布,曬經台和面壁石,千 佛 石 洞,地藏王洞,仙露泉,靈山寺,塔林,老祖洞,老祖峰,洞爾寺,姊妹古松,聖水潭(洞爾寺瀑布),大石棚,地圖信息,

景區介紹

靈山,自古以來就是佛家和廣大信士所尊崇和敬仰的神山。靈山的靈字是人傑地靈的靈,是靈氣萬千的靈,是靈芝仙草的靈。從佛教的意義上講,靈山是佛主釋迦牟尼的弘法道場,是佛教的發祥地。所以靈山這方神山的仙靈、神靈、佛靈。可謂有求必應。
靈山,群峰爭霸,陡崖托天,嶺高林密,古松成片,奇花異草,布滿山間,飛禽百種,走獸常見,溝谷溪流,清澈碧透,古剎遍布,神秘幽靜。
靈山,歷史悠久,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星羅棋布。古今傳奇數不勝數。她孕育著三大古剎、六座奇峰、六大幽谷、六座古洞、六大奇絕、六大景點,有七百年的古剎、八百年的遼墓、九百年的高句麗城遺址、一千年的唐代古井。包含著48處景觀景點。其中自然景觀31外,人文景觀17處。在這裡流傳著千百個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
靈山,這裡生態良好,植被茂盛。有三百年的銀杏、四百年的古松、五百年的香柏、六百年的古槐。有吃不盡的山葡萄、山核桃、山櫻桃、山梨、山棗、山榛子、山托巴、山桑力、山菜、山藥,是純天然綠色食品。還有狍子、山兔、松鼠、野豬、狼、狐狸、蛇、鷹、雉雞等百種的飛禽走獸在靈山五千畝的叢林中棲息活動。
靈山,她峰高、石怪、谷幽、松奇、廟久、花艷。自然形成了一種雄渾、蒼勁、古樸的風格。古往今來來讚美靈山、謳歌靈山的文人墨客絡繹不決。有一首詩詞是這樣描繪靈山美景的:海露清風聚此間,天生奇境人康安,先君國主修身地,眾草千峰塵不沾,日月星光經奇路,山川流水落基寬,春新景麗芳香氣,今游神山樂無邊。

標誌門

這座標誌門是靈山的標緻性建築,它代表著靈山的靈氣,靈山的神韻和靈山的整體建築藝術。它建築宏偉,雕梁畫柱,造型獨特,精美大方,是一座上乘的仿明清建築。

功能 門

景區功能門是一座高大仿古建築,是靈山風景區的二道門。這座功能門擔負著靈山景區的警衛、監管、指揮及接待遊人的任務。由這裡開始,遊客才真正的進入靈山風景區的懷抱。展現在遊客眼前的是靈山的靈氣、靈山的秀美,靈山的古韻,靈山的奇特和無限的魅力。

停車場

南北長250米,平均寬度60米,總面積為1.5萬平方米。可容納各種不同型號的車輛2000多台。這裡原來是一塊荒廢的河灘地。中國遼寧醫巫閭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為了減少占用農民的耕地,投入巨資在河灘地上修建了這座停車場。同時方便了到靈山風景區觀光旅遊、禮佛上香的旅遊團隊和自駕車車隊。

管理中心

這座大樓就是靈山風景區的管理中心。它集辦公、會展、值班、執勤、管理等功能於一體。商業小區(服務區)靈山風景區的商業服務區,占地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分布著150多個攤位。為了系統化管理、標準化服務,中國遼寧醫巫閭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管理,全面打造國家四A級旅遊風景區。商業小區貨物種類齊全,商品價格低廉、質量上乘,商品的種類多達上百個品種。

白蓮松

這株遠近聞名的白蓮神松在靈山風景區很有名氣,說起這株白蓮松來,在靈山這裡實屬罕見,據當地的老年人講,還有一段故事呢!那是在很久很久以前,這裡天氣乾旱,幾年沒下過一場透雨,老百姓們都無法種地,苦不堪言。沒有糧食吃,就上山挖野菜充飢,後來野菜吃光了就刨草根扒樹皮來添飽肚子。再後來草根樹皮也吃沒了,人們最後把生存的願望就寄託於佛主和神明身上了。於是人們都上山朝拜佛主和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突然有一天夜裡,人們從夢中被一種特殊的聲音驚醒,一睜眼睛發現滿空霞光萬丈,就紛紛穿上衣服,成群結隊來到山上,人們當時都大吃一驚;有一株聯體大雙叉白蓮松樹,托天蓋地長在山泉邊上。那種呼呼聲響和萬丈霞光都是從那裡發出來的。大家黑壓壓的跪了一大片,嗑頭的嗑頭,祈禱的祈禱。這時只見這株大白蓮松樹晃頭搖乾,不一會工夫,就下起了傾盆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從那以後靈山地區風調雨順,再也沒有發生任何災害。
這株聯體雙叉大白蓮松,乾粗一米有餘,主幹高度也有3米上下,在3米以上部位並立分出兩個立乾,直插雲霄。分支兩乾相應圓直、挺拔。兩支主幹腰間在相等部位各向外長出傘形枝框。兩支幹的頂端又合二為一,交織著成為一株頂部,在半空中遮光擋雨,真乃是天造地設之物。
古往今來,到這株樹下朝拜上香的人依舊絡繹不絕。人們總是把心底里的願望、要求託付於此神松之上,又有相關傳說:有兩位修煉千年的神仙附於此松乾之中,藉助於松精氣韻在修行。當然,這都是民間口頭傳出來的神話故事而已。但人們信仰她、供奉她、保護她那是千真萬確的事,直到今天,白蓮松雖歷經千年磨難,但仍毫髮未損。

龍盤松

這株古松,枝幹粗壯,長勢蒼勁。在伸向西南方的側幹上有兩個洞穴,直徑約為15厘米左右。其實是兩座松門。因為在這株松樹的松體內有兩位得道成仙的龍蛇,藉助於古松之精氣,盤踞在樹洞裡。不論春夏秋冬從不離開此松半步。每年農曆5月過後至8月份,每日午時兩龍蛇必出松門,順樹勢趴於古松支幹之上,依松采陽。無論是狂風暴雨,還是烈日炎炎,從不間斷。[據幾位隔輩老人說,在清朝末期的光緒年間,也就是公元1878年,接待寺的香火非常旺盛,為寺廟做供養的老百姓每天多達幾十人。有的管理農田,有的管理菜園。一天中午,為廟上拿梨狗子的(梨樹上的蟲子)十幾個人打算回寺里吃午飯,剛推開山門,發現有兩條近百斤重的大蛇對盤于山門內,閉目凝神一動不動,不論你用木棍挑它、拍它、撥它,這兩條蛇就像睡著了一樣,仍舊一動不動。後來人們用牛頭大筐每4隻算一組,費了很大的勁總算把這兩條巨蛇送到山上去了。可等人們一進山門,見兩條巨蛇還是原封沒動的盤在那。這下子誰也不敢再動了。寺里僧人就給龍蛇上香頌經,半個時辰過後,兩條巨蛇才慢慢的睜開眼睛,張了張嘴,然後才一點一點的順路爬到這株古松邊。說也真是奇怪,有大碗口粗的蛇身,一到這株古樹洞下就變成只有斡麵杖粗細了。不大一會就上樹鑽進松樹洞裡去了。像這樣的神話傳說很多。]由於古松形狀又像騰飛的巨龍,所以後人就把這株古松稱為龍盤鬆了。

遼代廣陵郡王耶律墓

這座遼代古墓,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葬於此墓內的墓主人叫耶律宗教。他姓耶律,名宗教。契丹名字的譯音叫驢糞。他生於遼代聖宗統和九年,也就是公元991年,死於重熙22年6月2日。也就是公元1052年,享年62歲。他是大契丹國景宗皇帝耶律賢的孫子。是聖宗皇帝耶律隆緒的侄子。皇帝的弟弟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的兒子。耶律宗教有兄弟5人,那就是魏國王查葛(耶律宗政)、豳國王遂哥(耶律宗德)、陳王謝家奴(耶律宗允)、廣陵郡王驢糞(耶律宗教)、漆水郡王蘇撒(不祥)。他娶妻蕭氏,為他生有二男二女四個孩子。男孩在遼國為官,女孩嫁於二位國舅。
古墓位於向陽坡崖下,背靠虎頭崖,東西青山環抱,南逢開闊之地,是一塊極好的風水寶地。這座古墓是由青磚券頂建造。它由墓門、甬道、左右耳墓和主墓室組成。
耶律宗教一生中功績卓越,他先後任:彰國軍節度使、俄換崇義節制、宜州崇義軍上節度、宜州節度使、左夷離畢、東北路領將軍、征釋宣徽使、忠義軍節度使事、大內惕隱等重要職務。為了弘揚和保護民族文化,發展旅遊經濟,中國遼寧醫巫閭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於素英女士,投入巨資積極開發靈山風景區,同時重點修繕遼代廣陵郡王耶律宗教這座千年古墓。對今後進一步研究醫巫閭山的遼文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接待寺

這座龐大、宏偉的古代建築廟群,就是靈山風景區規模最大的寺廟----接待寺。這座古剎始建於公元1368年的明太祖洪武年間。多經戰火劫難,原貌以蕩然無存。今逢盛世、喜象萬千、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下邊我就把這座殿宇和所供奉的佛聖向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座廟是前殿,東側這座廟是財神廟,殿內供奉著三國時期名將關羽關雲長。首先請大家看這幅對聯:財金八斗奉諸公心誠來拜。下聯是:富運九江送各位行善積德。橫批是:有求於心。這幅對聯的意思是說:這裡有很多的財寶可以送給大家,但來此朝拜者必須心態虔誠。關公一生仗義凜然、大公無私、忠貞不二。來求財者也必須像他那樣忠厚赤誠和以公待人。下聯是說,你求財萬千,成為赫赫有名的百萬富翁,但你必須行善道、積公德、扶貧救困、施捨於人。或建造廟宇、或雕塑佛像弘揚佛法。這樣才能廣積功德、福報現示。大家隨我進殿,請看這位就是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關羽關雲長。因他一生忠烈、公正無私、人們總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像關羽關雲長那樣忠正義氣。特別經營買賣之人,都希望公平合理、不欺不詐、不騙不壓。久而久之人們把這種想法就化成了關公來從心靈上解脫。就把關公推到了財主的寶座上。諸位要想發家致富、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來,千萬不要錯過機會就此祈禱、燒上幾柱香,準能獲大利大財。保你發財八斗,獲利萬千。
西邊這座大殿是劉伯溫殿。大家請看對聯。上聯是:腑乾坤滿宇宙玄機指掌。下聯是:善未來識過去迷茫點津。橫批是:心正其驗。大意是說,劉伯溫這個人滿腹五行八卦,深握道家陰陽秘訣。有求者能算出你過去所經歷的善舉惡報。推算你今後吉凶之應驗。大家隨我進殿。這位就是明代著名的天文學家、軍事家劉伯溫之像。你看他面容和藹、滿腹經綸、胸懷萬象。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很少見有劉伯溫廟,這裡為什麼會有劉伯溫廟呢?原來,這座接待寺廟是劉伯溫執監而造的。那是在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揮馬定天下以後,於甲子年東征高麗,班師還朝,派軍事劉伯溫沿疆土山川查看地理風脈。以除干擾政權之隱患。劉伯溫率眾人這一天就來到了靈山,發現這裡是最好的風水寶地,就上奏洪武帝。旨下:命伯溫用官庫白銀修廟一座,以壓其靈氣。所以在原接待寺廟前兩根明柱上各雕塑青龍一條。以示為官廟。從此這個地方風調雨順、萬事如意。百姓們為感謝劉伯溫之真情,特為他修建了這座劉伯溫廟,這裡的香火一直是十分旺盛。請大家隨我來。
這裡是中殿,西邊這座廟宇始地藏王殿,請看對聯,上聯是:發菩提度眾生無盡無止。下聯是:化地獄唯空時才能成佛。地藏王菩薩有一大宏願:不把眾生度盡,不把地獄罪鬼度盡誓不成佛。請大家進殿,這位就是主管陰世要度盡罪鬼的最高權威者---地藏王菩薩。他的前身是目犍連。在《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中說:相傳王舍城傅羅堡、法名叫目犍連。嘗師事如來,救母於餓鬼民眾,作盂蘭勝會。歿而為地藏王。七月三十為所生之晨日。目犍連簡稱目連,為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神通第一”。目連救母的故事非常出名,比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救母的名聲要大的多。地藏王為金蟬子。他是一位大長者之子,是過去久遠不可說劫之前,千佛廣嚴而發願,證得此身相,他自發誓說: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地藏王菩薩未出家時為一國王,因國人民多造眾惡,於是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人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大家如有消災免禍、超度超拔,請上香迦侍。大家隨我到這邊來,這座廟宇是藥師佛殿。請看對聯是:度眾生除病魔永除疾苦,下聯是:使生靈安康樂吉祥壽長。橫批:緣者求應。大家請進殿,這位就是藥師佛,他的全稱是:藥師琉璃光王佛。又稱大醫王佛。還有一個名字叫消災延壽藥師佛。
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教主。他曾立下十二條誓願求度眾生,其中最令人矚目的一條是:除一切眾生疾,令身心安樂。這點正是人們所企求的莫大功法,藥師佛身背藥囊,以醫療為職業,因而大受敬仰。藥師佛還有兩個化身:一個是藥王樹,一個是如意珠王。
他身邊有兩個脅侍,一位是左脅侍日光菩薩,一為是右脅侍月光菩薩。合稱為東方三聖。或藥師三尊,。諸位如有求者上香祈禱,良機難得,切莫錯過。
大家步上台階,這裡就是接待寺廟的上層殿宇,這兩側廂房是禪房、齋房和僚房。正面這座大殿氣勢磅礴、莊嚴古樸、工藝精湛、結構合理嚴謹,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明代造築。請看這座廟上聯:開智示慧滿乾坤眾生皆喜,下聯是:文墨揮筆化宇宙生靈同歡。橫批:妙智妙慧。大意是說:要想大開智慧成才於天下,人們都是喜於祈求文殊護持。特別是勝仕進祿,文化筆墨是基礎的基礎,要想升官發財,孩子進取,只有文殊菩薩才能保護。請進殿,這裡是神韻迷離,古彩繽紛。佛像彩繪和布局合為一樣,仿佛把我們帶回遠古時代。盡情去享受和欣賞著遠古時期濃厚的文化底蘊,這尊主佛就是文殊菩薩,他是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者,與右脅侍者普賢合稱為,〈華嚴三聖〉。而觀音、文殊、普賢合稱為〈三大士〉。文殊的梵文全稱是文殊師利菩薩。意為妙法、妙吉祥。據佛經說,早在許多年前,有一個金焰光明世界,當時教主叫無垢日焰光明如來。在這個世界中有位名叫最善辯才的國王,他深信佛法,有一天大慧公主跪在如來面前哀求說:“祈求如來慈悲,教我如何把女兒身邊為男身,而速證菩提勝果。”無垢日焰光如來說:“你的扇根深厚,我就告訴你一個法門吧,只要你能深發無上菩提心,圓滿十善功行,就能轉女為男。”大慧公主聽了如來的話,居然立刻變成了男身,他又祈求如來:“我希望出家修行。”如來和高興,說:“善來比丘,我今為你證明出家!”說完,大慧的頭髮自行脫落,身上不知何時穿上了袈裟,經過長期的修行,終於成為文殊師利菩薩,大家看文殊菩薩穩坐在獅子背上,頭結五髻,手持寶劍,象徵著智慧,辯才犀利和威猛。被譽為〈大智菩薩〉。今落座於靈山接待寺文殊殿中,乃是我方之福,百姓之幸,眾生之運。大家如有求子求學、求官求利、求平安福至,機遇就在眼前,請趕快上香禮拜,無不靈驗。再請到殿外,在這東側有一株參天大樹,你們看它乾挺筆直,枝葉茂盛,乾粗需二人合摟,著就是銀杏樹。據有關人士斷定,這棵銀杏樹距今足有八百年左右,一到深秋金果倒掛,閃閃發光,好象金株在半當搖動,十分喜人。在西側有一株古槐樹,在兩千零二年突然死亡,它和銀杏樹為同年所栽。於兩千零五年五月二十日突然又發新芽。已經死亡三年之久的大槐樹又長出了新枝葉。據高起堡的老百姓說:“中國遼寧醫巫閭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於素英女士,開發靈山接待寺,感動了上蒼,佛主降甘露於靈山,使枯死的大槐書得以復生。

松風水月

這塊天然巨石,它威嚴雄壯,古老而滄桑,它是乾坤宇宙的開天產物。巨石上的這塊石匾,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上面書寫著四個正楷宋體字:松風水月。請看這四個字蒼勁有力,筆峰順挺。這是清代翰林院大學士王爾烈的手跡。王爾烈,清代遼陽人,字君武、號瑤峰,生於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他在乾隆三十六年考為進士,公元1771年任翰林院編修。他先後任會試同考官,陝西道監察御使,順天府丞,內閣侍讀學士,大理寺少卿等職務,享年75歲而終。這塊松風水月石匾就是他在清乾隆年間來靈山尋游攬勝時,被靈山的美景所震撼,揮毫潑墨留此佳句,但由於當地的工匠雕刻水平比較低,將四個字雕的有大有小,比例很不協調,留下歷史遺憾。

天橋瀑布

這座拱式古石大橋,它依山石崖掘地而起,飛空凌架,示意接天蓋地。這座古橋始建於明初的洪武年間,它設有三十三個石階,意味著登上此橋三十三階就仿佛登上了三十三層天,然後才能進寺朝拜佛主,才能得其正果。古橋的西面是懸崖絕壁,順山勢而下的清泉從這懸崖狂泄而下,形成九天銀河落凡塵的磅礴氣勢。一到雨季山洪狂泄,這瀑布猶如萬馬奔騰之勢,瀑布落差可達15米,寬可覆蓋30米,巨大洪水衝擊著石壁和阻攔它的一切障礙物,發出地動山搖的轟鳴聲,可傳出數里之外。

曬經台和面壁石

這塊天然臥地巨石,南北長10米有餘,東西寬有8米左右,它露天石面平整光滑,由東南傾斜於西北,這件事還得從頭說起:那是在明朝末年的天啟年間,崩山老祖的前身智成老和尚接到師兄智化禪師的飛鴿傳書,要他立即趕往五台山迎請佛主經文。經過兩個月的旅途奔波,他終於回到靈山。剛過天橋,忽然天降大雨,老和尚忙脫掉外衣遮蓋經文,等雨過天晴時他忙打開衣服一看,有部分經文已被雨水澆濕。老和尚便把被雨淋濕的幾十部經文放在石面上晾曬了起來。說也奇怪,這塊大平面石頭慢慢的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不一會就看見經文中的雨水順著石面流進溝中。智成老和尚見此情景,忙面南而坐,把這塊立地頂天的巨石化意為佛主,懺悔祈禱自己的過失。後人們就把這塊平面大石稱為曬經石,把南邊這塊立石稱為是面壁石。

千 佛 石 洞

這座千佛古洞始建於遼代,洞中珍藏千年的佛經度化了有緣人成千上萬,所以故稱千佛洞。千佛洞香火旺盛,萬眾朝拜。這座古洞南北長14米,東西寬7米,占地總面積為98平方米,它的建築面積進深8米,闊5米,總面積為40平方米。從這裡現存的遺蹟來看,歷史上的僧人都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為什麼這么說?在清理遺址的過程中,景區人員發現了寺廟僧人使用過的小磨,搗米用的臼和樁,這裡還有一口常年積水的山泉古井,還有幾處平整的菜園,土質十分肥沃,也可以說這裡是靈山寺僧人的生活區。

地藏王洞

這座地藏王古洞是幾塊天然巨形扁石搭接而成,實屬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它洞寬6米,進深10米,總洞容為60平方米。最為奇特的是這北方石縫是此洞的唯一進口處,一株天然連根雙乾小樹,其根長在進口中心,而兩條樹幹分左右緊貼其縫的兩壁。人要進出此洞必需由此而過,好象天意在測試你的菩提之心。如愛惜生靈你就大步從小樹兩乾中側身而過。如你沒有菩提心腸,就用雙手搬扶兩根樹幹,腳蹬其根而進出。洞內供奉著地藏王菩薩聖像,來上香朝拜的人川流不息,洞內整日是香菸繚繞,佛聲陣陣。地藏王菩薩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地藏王菩薩有宏願之前,他立誓說: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佛陀說他是:“安忍不動狀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他的職能是“救渡地獄中的所有罪鬼,他是主管教化陰鬼的幽冥教主,也是冥界地獄的主宰者”。

仙露泉

俗話說“從善如登山”,遊人每登一階,心地離靈山佛主就近了一步,每往上進一步,就意味著脫離苦海一步。經過左盤右拐,舉步維艱,就來到了靈山聖水泉的源頭——仙露泉,這仙露泉的泉水內含27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成份,這是遼寧省和錦州市衛生部門經過多次取樣化驗而得出來的結論,閭山地區的廣大信士經常來仙露泉定期取水,仙露泉的泉水對冠心病、高血壓、胃腸等疾病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這眼仙露泉是觀音菩薩把淨水瓶內的甘露灑入此泉中,才落的現在這樣神奇。此井深三尺,水清如鏡,喝一口甘甜爽身,回味無窮,它冬不結冰,夏不渾濁,是難得的玉液瓊漿。

靈山寺

這座深山古剎就是閭山地區著名的寺廟之一——靈山寺。它始建於唐代,幾經戰亂和滄桑,今又獲得重修,這裡也是崩山老祖入道、修道和出道的佛門聖地。傳說崩山老祖就出家修行在這座寺廟裡。那是在明國末年,有一位智成和尚在此山修道,他收養了一位傻徒弟。當他100多歲的時候突然感到自己已要壽中正寢,就一連不停的問他傻徒弟山崩了沒有。在年三十的晚上,外邊下起了鵝毛大雪,他拿出自己的畫像交給傻徒弟,告訴他,我圓寂以後,你就拿這張畫像去週遊找我,這畫上的人就是我,少了一枝左眉,如果有人能給添這隻眉,他就是我,無論我在哪裡,我在乾什麼,你可用佛法普渡,我會與你繼續修道悟法的。接著他還問傻徒弟山崩了沒有!傻徒弟正在想剛才師父說的話,便順口說“崩了”。話音剛落,只聽驚天動地一聲巨響,你們大家看:這東面的劈石,南邊的劈石和這西面的劈石,這樣巨大劈力使人不得不相信這個傳說是千真萬確的,除天地神力以外,還有誰能把這么大的天然巨石立劈四半呢!這個傳說由古至今越傳越遠,無論是嚴寒的東北三省,還是溫暖如春的大江南北,就連四季酷暑的江西、福建、海南等地都知道東北有一位崩山老祖。寺院占地1452平方米,東西寬22米,南北長66米。建築面積南北為28米,東西為36.5米,殿宇分前、中、後三層。後殿大雄寶殿,殿內供奉三如來,居中而坐的是佛主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琉璃世界教主藥師佛,西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順甬道往南行,兩邊原有石碑4塊,記錄著本寺院始建、維修、重修以及捐款贊助人姓名,現僅存一塊清道光年間的“四方領袖”維修碑。左側有鐘樓一座,右側有鼓樓一座。中殿,殿內供奉彌勒佛,韋陀菩薩和四大天王,前殿內供奉的是伽藍菩薩(關羽)。前殿右前方有一株千年古香柏樹,它乾粗約70公分,挺拔、壯觀,樹高約15米,它枝繁葉茂,樹蔭遮地約10米,最為壯觀的是這株古柏神奇般的長在百丈崖頭,使人甚感神奇,這株古柏是當年智成老和尚親手所栽。這裡是當年智成老和尚所鑄的佛家古鐘,高1.5米,直徑為0.7米,重899斤,歸佛門九九歸真之數。這裡有一口直徑為2尺5寸見方古井,如果低下身子仔細聽一會,就會聽到呼呼的音響,這不是水井,而是一口神奇的風井,這裡的玄妙就在於從井中不斷的傳出涼風,就是盛夏的三伏天也是如此,如果你把手帕或帽子扔進井中,約3到5分鐘便從井口給拋出來,原來此井深約80米,井口與谷底的石縫相通。遊客看這裡,每個腩子的直徑2尺,四邊用青磚鑲邊,這樣的腩子一共是二十四個,據說古時老和尚每年在每個腩子裡只種一株高粱,這二十四個高粱穗所打的糧食,不論有多少人吃飯正好吃一年,也就是吃到第二年新糧下來,此二十四個腩子是佛家天龍護法中二十四位護法神,用這種神奇的現象來教渡眾生歸佛、歸法、歸於僧,從而真修向善,脫離六道。這是劍劈石,那是1400年前的大唐時期,有一次兵馬大元帥薛仁貴東征高句麗獲勝返回途中,見這裡風光如畫,就在此地息兵修整,遍游靈山,當他來到此石旁,不覺被四周聖境所動,一時興起,便拔出青鋼落葉寶劍向巨石劈去,只見一股冷風過後,咔嚓一聲巨響,一塊巨石被一劈兩半,成為如今這個樣子。

塔林

這裡就是靈山寺由遼至今,歷代長老的圓寂塔,靈山寺先後歷經十位長老,而在塔林中只有八座圓寂塔,怎么還少兩位呢?原來智成長老的圓寂塔在這座山峰上,因此這座山峰就被後人稱為老祖峰,另一位是靈山寺最後一位長老,在解放後雲遊在外,至今下落不明。所以和尚墳中只有八座圓寂塔。

老祖洞

在這幽深的山間小路兩側,到處都長滿了山野菜,有山菠菜、苦碟子、山蘿蔔菜等,像這樣的山野菜這裡能採到幾十種,它們都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沒有一點污染,這些野菜的味道非常鮮美,可以生著蘸醬吃,也可炸熟了蘸醬吃。來到老祖洞,這裡山高崖陡,峰聳谷幽,古松成片。順著這陡峭的石階往上攀,將是另一番府地洞天。進入山門,有棵楓樹,它根扎於院內,其乾順地面爬行,從牆縫中把頭和雙臂伸到牆外,好像點頭搖手歡迎各位遊客來老祖洞觀光旅遊。再看這裡,這就是傳說中智成和尚面壁打坐修煉的地方,相傳他白天在靈山寺廟裡接待眾生,一到晚上就來到這裡打坐修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無間斷,所以這裡得名老祖洞。這裡是他用手指年復一年而寫下的“佛”字。有人多次想把它盜走,但都沒有成功。這一排鑿痕,就是偷盜者留下的痕跡。這裡就是智成和尚用來搗藥為眾生救離苦難的石臼。當時老和尚不知救渡了多少善男信女。站這裡往下看,順石階下到4米處,左右各有一天然洞穴,右邊這座洞穴人們能走進去,深約40米,可以從另一端鑽出去。左側這座天然古洞人可以直進直出,洞內寬闊,但黑暗潮濕,嚴重缺氧,至今尚無人敢進入裡面。穿過洞左側小角門,又來到了一處府地洞天,這裡呱啦雞成群,黃雀成幫,灌木蔽日,古松托天,崖高百丈,氣勢磅礴,力壓群峰。在那千米的山崖上,有幾棵蒼松,它們根扎石縫,挺乾附崖,是那樣的堅挺、頑強,所以叫靈山勁松。這塊掌擊石,它就是當年智成老和尚習武、健身時用掌擊崖,從半山間被擊落的一大塊崖石。這裡就是崖頂小服務區,餐飲、住宿一應俱全。

老祖峰

沿著這曲徑通幽的羊腸小道,順坡式左轉右拐,便來到了這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靈山老祖峰。此峰陡壁千尺,似沖地而出的利劍直插雲霄,遊人站在峰頂似身在九天雲外,令人心曠神怡,心境萬千。這裡就是智成老和尚的圓寂塔,遊人每當游到此處,都要到智成老和尚的圓寂塔前進行祭拜。

洞爾寺

爬越東梁,這是一條當年由接待寺廟修建的橫山古道,它直通洞爾寺廟。一路觀賞靈山美景,一路談論靈山的神奇和古老文化,便來到洞爾寺古剎。它地處兩山相映的山谷中,始建於公元1845年清代的道光年間。依東山樑底部天然石洞、用自然河光石塊造成。這座坐北朝南的大殿是彌勒殿,內奉未來佛主彌勒佛,這座殿宇是肅穆的,這尊彌勒佛法像:坦腹跌坐,腰肢極粗大,他笑口常開、慈容滿面、神情很溫和,使人感覺親切、和睦、包容和慈悲。
彌勒佛他原是天竺南部人,他姓彌勒,名叫阿逸多,他出身於婆羅門貴族的一個家庭。他跟隨釋迦牟尼佛傳道多年,受盡了磨難,最後終於修成正果,立地成佛。
據佛經介紹說,彌勒佛僅次於釋迦牟尼佛尊位的。他是處於續補地位的佛。在中排行是第五位。彌勒佛在西方的兜率天內院經歷了四千佛歲,的劫難,於公元前 五百餘年輪迴下界到了人間,輔弼釋迦牟尼。後來,他因緣已盡,跳出三界外,在,以化了一切,成了。
彌勒佛的彌勒,在古竺國的語言中是慈和,慈祥之意。其名阿逸多,是無人能勝,無往而不勝的意思。佛如其名,據說此尊最著名的功法便是《慈心三昧》。他在人間傳道時,總是笑嘻嘻的,令眾人產生好感。彌勒佛也是佛教中的《未來佛》。
彌勒佛的笑容有幾分神秘,據一些大清高僧說,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從不同的方位角度,固觀佛容的人不同心境,看彌勒佛的笑容都不一樣,佛會呈現出微笑、略笑、歡笑、冷笑、嘲笑、苦笑、假笑等不同表情。
許多廟宇供奉彌勒佛時都會寫出這幅對聯:
腹大可容人間難容之事,
口闊以笑世上可笑之人。
東側有禪房二間、齋房二間、庫房一間,都健在東側山洞內,西部露天光地是僧人菜園,由這佛殿至山門有石板鋪成的甬道約20米長,古剎占地南北30米,東西10米左右,占地總面積300平方米,西北南三面有一丈二尺高圍牆,正南有山門及內護門兩座、兩門相距約5米,內設有土地廟一座和哼哈二將。這是山門外平台,供僧人休息觀賞風光之用。
古剎幽古、樸實、靈雅而又帶有神氣。與四周自然風範和古代那種工藝精良、設計合難、結構大方的建築風格,使後人看完讚嘆不止。

姊妹古松

這株聯體雙叉古松,叫姊妹松。樹主幹周圍長約有3米左右,高度在25米左右。乾粗,枝壯、針葉繁濃。據林業專家認定為1000年。關於這棵古松還有一段傳奇故事呢!相傳在清代中期,這裡下了一個整年的大雨,到處是山洪暴發,急流奔瀉。河漲溝滿一片汪洋。到處是山體滑坡,莊稼顆粒不收。百姓們都背井離鄉四處奔逃,以求生路。病殘老幼死亡過半。在南海紫竹林里,由一對肉體修道的姐妹。見靈山此狀,大發慈悲之心,駕彩雲來到這裡解救萬民疾苦。姐妹倆人到這一看:天連水、水連天、到處都是水漫金山。兩姐妹連忙念動真言,展施道家玄功:收起三江水,聚集九江龍。剎時雨過天晴,積水無跡。眾百姓歡呼,跪在地上黑壓壓一片。當時這姐倆實在是太累了,姐姐就站在這個地方,妹妹依在姐姐身上,兩個閉目養神,一動不動站在那裡。這觀世音在彩雲里看得一清二楚,口念阿彌陀佛,觀表相這姐倆慈悲無限。看內性以到脫凡出六道以證菩提。觀世音菩薩用法點化,使姐妹二人轉凡成聖,當時倆姐妹真情出竅,回南海去了,觀世音用楊柳甘露點點兩具肉體化為一株古松,永遠屹立再此,保佑這一方風調雨順,萬事祥和。

聖水潭(洞爾寺瀑布)


  
順石鋪小路,到一處神秘的地方。這裡古松托天、灌木叢林、到處岩石裸露,與別處相比,又另有天地,遊人所走的石鋪小路就是原洞爾寺僧人所修,這裡就是靈山的聖水湖,也叫洞爾寺瀑布。這座聖水潭地處兩坡夾溝處,北面像刀削一樣石砬子高5米,常年流水不斷,特別一到雨季洪水奔瀉,形成一個約有8米落差,像一條勇猛的巨龍扎到潭底,扎到山石上發出驚天動地的巨響,據此五里以外能聽到響聲。這個水潭四壁是天然山石相圍結構而成,東西長10米,南北寬6米,潭中常年水伴蘆葦,潭水深約1米。這座聖水潭一年四季清澈透底,雖然水中滿布蘆葦,但從不混濁。喝一口甜香美味,滋肝補腎,利腦清肺,使人回味無窮。

大石棚

這座天然巨石斜插山腳中而形成的天然石棚南北長約100米,寬平均20米,高度平均在3――5米左右。純花崗岩結構、石質堅硬、由於百萬年前地殼變遷而自然形成一個石棚。至今在棚內壁上還留有〈洞天福地、仙境〉等古人手跡。凡來此觀光的人都有一種宏大、雄偉、神秘的感覺。在這裡傳出去的神話故事,傳奇故事一棕棕、一件件,都帶有濃厚的神韻仙鳳之意味。洞前北部有一株參天古松,用全力支撐此棚,如果不是這株古松支撐,這座石棚早就趴在地上變成大片石頭了。

地圖信息

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北鎮市鮑家鄉高起堡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