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紀大冰期

震旦紀大冰期

震旦紀大冰期,晚元古代發生大規模冰川作用的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震旦紀大冰期
  • 測定方法:冰磧岩、紋泥岩、冰蝕形態
  • 分布:澳大利亞中部、非洲中南部
  • 時代:晚元古代
世界許多地方都發現有該冰期的冰川活動遺蹟。從冰磧岩、紋泥岩、冰蝕形態及同位素年齡測定、古地磁等方面的分析認為,冰川主要活動區分布於澳大利亞中部、非洲中南部和西北部、北美西北部、南美中部、歐洲西北部及西伯利亞和中國東部。冰川活動的年代在距今8.4~6.45億年前,其中可能包括3個冰期,在距今大約7億年前的冰期中冰川活動最廣泛。冰川作用區大多處於古緯度的中、低緯度地區,推測當時的氣候可能比第四紀冰期時更為寒冷。中國震旦紀大冰期的冰川作用遺蹟見於湘、鄂、黔、滇等省,劃分為兩個亞冰期:長安亞冰期和南沱亞冰期。年代分別為距今7.5~8億年前和6.4~6.8億年前。據地層研究,在新疆也劃分了兩個亞冰期:特瑞愛肯期和貝義西期。此外在豫、陝、甘、青等省也有震旦紀冰磧岩的發現。有人認為,中國多處發現的震旦紀冰磧岩可能是海下土石流沉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