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震旦大學始於馬相伯創辦的震旦學院,1902年末,
蔡元培 等請馬相伯建學院,馬相伯捐三千畝地產予以資助,並請
天主教 法國耶穌會協助。
震旦大學 1903年—1912年,校名為震旦學院,校址在
徐家匯天文台 舊址,設“文學”、“質學”(即科學)兩門課程。1908年起設文、理兩科。
1903年2月,震旦學院正式開學,馬相伯自任總教習,親定章程,確定震旦辦學宗旨。
1905年2月,法國耶穌會傳教士篡改原定章程,學生憤而集體退學,馬相伯辭職,震旦學院停辦。
1905年8月,震旦學院在法國耶穌會主辦下重新開辦,成為天主教法國耶穌教會直接控制的大學。
1912年—1928年,校名為震旦大學院,遷址
盧家灣 呂班路(今重慶南路)。1914年起,分設法政法政文學科、算術工學科、博物醫藥科。後改稱法政科、工程科、醫學科。
1912年,法籍傳教士孔道明任震旦學院院長。
1914年,正式設博物醫藥科,學制四年。
1915年,改為醫學科,學制六年。畢業授醫學博士學位。
1928年—1952年,校名為震旦大學,1932年起分設醫學院、法學院、理工學院。1947年增設文學院。
1932年,震旦大學獲教育部批准立案,將醫科改為醫學院。院長由法國駐華使館醫師貝熙業兼任。增設牙醫學系,學制四年。
震旦大學 1937年,創設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名義上從屬於震旦大學。
1938年,富萊梅傳教士(法國
里昂大學 醫學院病理學博士)繼任院長。
1948年,牙醫學系改稱牙醫學院,學制六年,該系的創始人、系主任沈國祚任院長。
1949年,因國家急需口腔醫務人員,牙醫學院學制從6年改為4年。
1950年,牙醫學院復稱牙醫學系。
1951年,據華東軍管會高教處指令,將司徒博
醫師 主辦的上海牙醫專科學校併入震旦大學醫學院牙醫學系。同年,經華東教育部批准,震旦女子文理學院併入震旦大學。
抗戰時期 被稱為“中國
辛德勒 ”的德國商人拉貝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的人道主義行動廣為中國人民所知,但是,有一位“上海
拉貝 ”卻知者寥寥:這就是第一位為中國難民建立安全區的國際友人,上海國際紅十字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震旦大學教授、法國
神父 饒家駒。
上海國際救濟會第一收容所工作人員全體合影 饒家駒 (1878—1946),原名Robert Charles Emile Jacquinot de Besange,出生於法國桑特市。1894年入耶穌會,後在英、比修道,獲碩士學位。1913年到滬傳教,初在
徐家匯 學習中文,同時任
徐匯公學 監學,兼教法文和化學。這年
聖誕 前製作煙火時不慎引起爆炸,失去右臂。1914—1934年間,他在
虹口 聖心堂管理外僑包括日本教徒;期間,兼任公濟醫院(現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 )理事會主席、天主教所辦各外僑子弟學校
童子軍 的指導員;還兼任駐滬法軍和
萬國商團 的隨軍神父,軍銜中校;還擔任大上海建設委員會委員。1934年,任震旦大學舍監和英語教授。
1937年“八·一三”
淞滬抗戰 爆發後,日軍轟炸燒殺所造成的難民潮從未止息,大批外地的戰爭難民也湧入上海,其中既包括江蘇、浙江等上海周邊地區的民眾,也有國際難民如來自德國或歐洲其他地區的猶太難民等。在饒家駒的斡旋下,上海市政府批准設立
南市 (華界)難民區;饒家駒還與日本政府和軍隊交涉,要求勿對難民區進行攻擊。
震旦大學教授饒家駒 期間,震旦大學校園(現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校園)內先後建立了上海國際救濟會第一到第三難民收容所。國際一所由法租界
公董局 華洋義賑會撥款,饒家駒任主任,律師
陳志皋 任副主任,中共地下黨員
黃定慧 (原名黃慕蘭)、潘達為總幹事和副總幹事,所長為法國友人喬丹夫人。1937年8月15日始設,陸續搭有8個大竹棚,每棚寬9米、長40米,約住400人。另搭總辦公室、辦公室、儲藏室、醫務室和病房。難民多閘北、虹口居民,僅10月18日一天,國際救濟會從
閘北 援救難民1.2萬人,其中一半安置於震旦大學內的國際一所、二所和三所內(題圖“上海國際救濟會第一收容所工作人員全體合影”,地點很可能為交大醫學院西院“老紅樓”門前)。
難民所至1939年10月上旬結束,前後收容約4萬人次。該所曾掩護陳忠華、周康、曹荻秋等一批從反省院內釋放的中共黨員;1938年春節前後,有50多名青壯年到
浦東 參加游擊隊,之後,先後3批約200人參加
新四軍 。1939年又用“遣送回鄉”名義去蘇南加入新四軍,此次還獲得饒家駒支持、每人發給路費5元。
饒家駒在南市難民區內的工作點 國際一所內設有10多張病床的小醫院(震旦大學病房),由廣慈醫院兩位中、法籍
修女 管理,每天由廣慈醫院派醫生、護士四五人來所義診施藥,病情嚴重者送廣慈醫院治療。震旦大禮堂也開辦臨時傷兵醫院,先後收治傷員14l0人。國際救濟會還在盧灣設立中央病房(呂班路149號,原安當醫院,現址為重慶南路149號瑞金醫院盧灣分院),與震旦大學病房共收容患者2500餘人。
1937年11月起,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駐中國代表卡拉姆(L.P.Calame)多次參觀饒家駒設立的難民區。經他提議,1938年,第16屆國際紅十字大會通過了《安全區決議案》,因為上海難民區的案例證明了這一理念的可實踐性。1948年,第17屆
國際紅十字大會 通過了《戰時保護平民的公約草案》;1949年,63國的代表在此基礎上制定了日內瓦公約及附屬檔案,第四公約就是《
關於戰時保護平民之日內瓦公約 》。
此外,1932年“
一·二八事變 ”後,震旦大學醫學院20多名學生也曾冒險奔赴前線救治傷員,震旦大禮堂西宿舍闢為傷兵醫院,共收容傷兵300餘名;
宋國賓 教授還率部分學生於安當醫院開設第18傷兵醫院。“八·一三”抗戰爆發後,震旦醫學院畢業生、在校師生與法醫研究所籌劃建立了“中國紅十字會上海市救護委員會第三救護醫院”,在校本部和廣慈醫院設立250張床位(後增設為370張)。從1937年8月14日到1938年4月15日,救護醫院共收治傷兵達142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