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捕獲檢測器

電子捕獲檢測器

電子捕獲檢測器(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簡稱ECD。 電子捕獲檢測器也是一種離子化檢測器,它是一個有選擇性的高靈敏度的檢測器,它只對具有電負性的物質,如含鹵素、硫、磷、氮的物質有信號,物質的電負性越強,也就是電子吸收係數越大,檢測器的靈敏度越高,而對電中性(無電負性)的物質,如烷烴等則無信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電子捕獲檢測器
  • 外文名: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ECD)
  • 性質:離子化檢測器
  • 產生信號物質:具有電負性的物質
發展過程,特點,工作機理,分類,

發展過程

自從ECD問世以來,人們不斷地改進和完善它,使其結構和性能更加理想。幾十年來,最實用的兩大進展是用63Ni 放射源代替了 3H放射源和用固定基流脈衝調製電壓供電代替了其它供電方法。採用63Ni源主要優點是可使檢測器溫度在350~400℃下工作,從而降低了操作過程中的污染問題,提高了檢測限。採用固定基流脈衝調製電壓供電,使線性範圍擴展到104,動態範圍擴展到105,並增加了檢測器的穩定性。

特點

1. ECD在1961年問世,它與FID、色譜程式升溫分析稱為色譜儀發展中三大突破;
2. 它是一種高靈敏度、高選擇性檢測器,對電負性物質特別敏感;
3. 最小檢測量可達10-13克( γ —666),對四氯化碳正己烷靈敏度的比為4×108倍;
4. 它主要用於分析測定鹵化物、含磷(硫)化合物以及過氧化物、硝基化合物金屬有機物、金屬螯合物甾族化合物、多環芳烴和共軛羥基化合物電負性物質。另外也能分析1PPM氧氣;
5. 採用化學轉化方法,使其具有強電負性的衍生物而擴大電子捕獲檢測器使用範圍;
6. ECD已成為目前在食品檢驗、動(植物)體中的農藥殘毒量和環境檢測(水、土壤、大氣污染等)領域中套用最多的一個檢測器之一。

工作機理

ECD簡明機理
ECD是放射性離子化檢測器的一種,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放射的具有一定能量的β-粒子作為電離源,當只有純載氣分子通過離子源時,在β-粒子的轟擊下,電離成正離子自由電子,在所施電場的作用下離子和電子都將做定向移動,因為電子移動的速度比正離子快得多,所以正離子和電子的複合機率很小,只要條件一定就形成了一定的離子流(基流),當載氣帶有微量的電負性組分進入離子室時,親電子的組分,大量捕獲電子形成負離子或帶電負分子。因為負離子(分子)的移動速度和正離子差不多,正負離子的複合機率比正離子和電子的複合幾率高105 ~ 108 倍,因而基流明顯下降,這樣就儀器就輸出了一個負極性的電信號,因此和FID相反,通過ECD被測組分輸出,在數據處理上出負峰。
電負性物質在離子室中,捕獲電子被離解的類型有四種以上。但實踐表明:主要電離形式是離解和非離解型兩種。在離解反應中,當一個多原子分子AB進入離子室時,樣品的分子AB與一個電子反應,離解成一個游離基和一個負離子,例如:脂肪烴的CL、Br、I化合物就屬離解型; 在非離解式反應中,樣品AB與一個電子反應,生成一個帶負電的分子,如芳烴和多芳烴的羥基、F、 CH3、、ON 、OCH3等的衍生物就屬於非離解類型;離解型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要吸收一定的能量,電子吸收截面將隨溫度而增加,因此,離解型在溫度較高時,有利於提高靈敏度。而非離解型則釋放出能量,電子吸收截面將隨檢測器的溫度升高而減小。因此較低的溫度有利於提高靈敏度。另外,從理論上講,氧氣對電子有強的捕獲能力,氧氣的存在,將干擾ECD的工作,然而有人發現,被氧氣污染的載氣,能提高ECD對鹵化烴的靈敏度;在載氣N2中摻入N2O也會獲得相似結果。若在N2中摻入百萬之幾的N2O時,ECD還對甲烷、乙烷、苯、乙醇和CO2等產生較大響。
ECD機理十分複雜,這是因為在ECD分析過程中:
1.雜質的形式太多,含量也不同,在各種情況下又是變化的,這些雜質在ECD信息中所占比重尚不清楚;
2.正離子由於空間電荷擴散而損失的速率,以及這些正離子在ECD電流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十分清楚;
3.對於特定的池體結構對各種池反應現象的影響,以及改變池結構所引起的附加變化程度,還有待於實踐總結。
鑒於以上原因,有時同一台儀器分析的結果也常出現差別,所以人們常稱ECD是最容易引起誤會的一種檢測器。實踐證明:在操作ECD之前,熟悉它的工作基本原理以及操作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掌握了它規律性,常規操作可能會比TCD或FID還要簡單一些。

分類

用於ECD的分類方法很多,熟悉這些分類方法,可以更加了解它們的操作特性,以便在不同分析需要時合理選用。
1.按使用離子源分類
用於ECD的電離源,有放射性同位素源和無放射性兩大類。非放射性ECD雖然已有商品,並有無放射性的優點,但在操作中要用高純度的He以及加添某些稀有氣體作載氣,ECD結構和電子設備也較複雜,操作特性上還有一些不足,故目前處於完善推廣使用階段。
2. 以放射源的種類分類:可分為63Ni和3H兩種 。
⑴ ECD對放射源的要求
① 使用安全
放射性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可能產生α 、β、γ三種射線。α 是高速氦核帶正電;
β射線是一種高速電子帶負電;γ射線是波長極短的電磁波。這三種射線都具有一定的能量,可使氣體和其他物質電離,其中以α 射線電離本領最強,α 射線每厘米行程能產生105離子對,β射線每厘米能產生102~103離子對,而γ較弱,每厘米僅產生一對離子。雖然α 射線離子化效率高,但噪聲太大。而γ射線要求獲得足夠的離子流,需選用大劑量放射性物質,γ射線貫穿本領強,對人體有較大危害。β源其電離、貫穿強度均適中,所以最合適做電離放射源;
② 源的輻射能量要足夠大,以便提供必要的離子流;
③ 射線的射程要足夠短,有利於結構設計與安全,雖然這與對輻射能量的要求是相矛盾的,所以使用中要互相兼顧;
半衰期要足夠長;
⑤ 使用溫度要高;
⑵ 曾用於ECD比較理想的放射源有63Ni和3H兩種,下表 給出了它們的性能比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