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低能量的情形
高能量的情形
用途
逆過程
相關條目
- 成對產生
- 粒子列表
電子對湮滅是指電子和正子(電子的反粒子)碰撞後湮滅,產生伽馬射線或是其他更高能量粒子的過程。簡介電子對湮滅是指電子和正子(電子的反粒子)碰撞後湮滅,產生伽馬射線或是其他更高能量粒子的過程。此過程滿足以下的守恆定律:電荷守...
正負電子對湮沒後可以產生一對光子,在能量足夠高時也可以通過一個虛光子轉化為正負μ子對,或正負τ輕子對,可以用量子電動力學來計算這類電磁相互作用過程的截面。一直到幾十吉電子伏能區,計算值仍然與實驗結果相符合,按電弱統一理論,正負電子對也可以通過中性中間玻色子轉化成其他粒子。名詞介紹 這樣就會產生電...
正電子湮沒 正電子湮沒是指正電子射入凝聚態物質中,與周圍達到熱平衡後,與電子湮沒的同時發射出γ射線。正電子湮沒技術對原子尺度的缺陷十分敏感,因此,它是研究納米微晶材料結構和缺陷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納米材料中如果含有空位、位錯或空洞等缺陷時,由於這些缺陷會強烈吸引正電子,使得正電子湮沒產生一定的時間...
反物質的原子核是由反質子和反中子構成的“反核”,外有正電子環繞。反物質一旦同我們世界的“正物質”接觸,便會在瞬間發生爆炸,物質和反物質變為光子或介子,產生“湮滅”現象。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把量子力學與高速運動所必須的相對論力學相結合導致產生了反物質的概念。而後我國著名物理學家趙忠堯的發現驗證了...
一個正電子和一個電子碰撞後湮滅,通過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這一過程仍然滿足電荷守恆定律,因為湮滅前後電荷總和保持為零。物質 物質是一個科學上沒有明確定義的詞,一般是指靜止質量不為零的東西。物質也常用來泛稱所有組成可觀測物體的成分。所有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而原子是由互相作用的次原子粒子...
電子對湮滅是指電子e和正子e⁺(電子的反粒子)碰撞後湮滅,產生伽馬射線或是其他更高能量粒子的過程:e+ e⁺→ γ + γ 此過程滿足以下的守恆定律:電荷守恆定律,反應前後的總電荷均為零。動量及能量守恆,因此不允許產生單一個伽馬射線。角動量守恆。和其他有帶電的粒子一樣,電子和正子也可以彼此影響(...
對湮滅中微子過程是化學化工術語。對湮滅中微子過程(pair annihilation neutrino process)宇宙溫度下降到10K,宇宙時約為1.2s的輕子時期,電子e和正電子e⁺相互碰撞發生湮滅而產生一對中微子和反中微子,它是一個通過中介玻色子傳遞的弱作用過程:,和 分別代表中微子和反中微子。當星體溫度高於十億度以上,對湮滅中微子...
正電子湮沒譜學是一種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方法。正電子湮沒譜學已成為一種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新手段。方法介紹 一種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方法。正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兩者除電荷符號相反外,其他性質(靜止質量、電荷的電量、自旋)都相同。正電子進入物質在短時間內迅速慢化到熱能區,同周圍媒質中的電子相遇而湮沒,全部...
自由湮沒是指正電子慢化後以自由態與電子發生湮沒,在彼此相反的方向放出2 個5.11×105 電子伏的光子,有1/372 的幾率放出3 個光子,極小的幾率放出1 個或4 個光子。根據狄喇克推導的二光子湮沒截面的非相對論極限,得出二光子湮沒率λ , 是電子的經典半徑, 是光= r cn r c 2 p q q q速,nθ...
⒊人們用相對論性效應解釋6s2惰性電子對效應。作為20世紀物理學發展的里程碑,關於電子無窮海的狄拉克理論現在已被普遍認為是粒子物理基礎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它曾有過一段難以被人們接受的時期。是1932年正電子的發現,以及隨後對於電子對產生和湮滅過程的理解,最終扭轉了對它不信任的潮流。事實上,在比1932年...
正電子湮沒技術(Positron Annihilation Technique,PAT),是一項較新的核物理技術,它利用正電子在凝聚物質中的湮沒輻射帶出物質內部的微觀結構、電子動量分布及缺陷狀態等信息,從而提供一種非破壞性的研究手段而備受人們青睞。現在正電子湮沒技術已經進入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金屬物理、原子物理、表面物理、超導物理、...
這種測量湮沒輻射的線路在PET中被廣泛套用。套用 用湮沒輻射法可以測量煤的灰份。按反散射法(這時,射源與檢測器都設定在煤樣的同一側),對湮沒輻射和康普頓散射同時進行測量,就可得出煤樣的灰分含量。大量測試結果表明,這種方法的均方差僅為0。40%-1.37%。採用電子對湮沒輻射法測量煤的灰分,具有下列三大優點...
各種成對的粒子與反粒子一旦相遇,一般情況下便會釋放出γ射線,這就是所謂“湮滅”效應。所謂特殊情況,以正反電子為例,當正反電子擁有比較高的能量的時候,他們湮滅就會產生一個Z玻色子。因此,在基本情況下,湮滅就是完全的質量-能量轉換,湮滅的兩個粒子會釋放全部的能量同歸於盡,同時,釋放出兩束頻率相同,...
由於當前製備正電子的方式仍停留在對撞機實驗階段,將正電子作為彈藥仍不具備可行性,存在很多問題。因此這種武器仍處於構想階段,並無實物被製造出來。不過在很多包含未來科技世界觀的文學、影視作品中都有出現這樣的武器。殺傷機理 陽電子炮從物質的本質原子著手,利用正反物質湮滅原理髮射正電子與目標構成物質中帶負電的...
物理學中,湮沒算符是將處於特定狀態中的多個粒子,其粒子數下降1的算符;產生算符則是將處於特定狀態中的多個粒子,其粒子數增加1的算符,產生算符也是湮沒算符的伴算符(adjoint)。按照不同的課題,問題中的粒子類型也各有不同。舉例來說,在量子化學與多體理論中,產生與湮沒算符的作用對象常為電子。公式:湮沒...
於1923年,沃爾特·海特勒Walter Heitler和弗里茨·倫敦Fritz London套用量子力學的理論,完整地解釋清楚電子對產生和化學鍵形成的原因。於1919年,歐文·朗繆爾將路易士的立方原子模型cubical atom。加以發揮,建議所有電子都分布於一層層同心的(接近同心的)、等厚度的球形殼。他又將這些球形殼分為幾個部分,每一個...
通過平台原理仿真模組中的PE動畫學習,學生能描述電子對湮滅、符合探測、正弦圖填充等知識點的基本原理。(3)掌握PET探測器的結構及數據採集過程 通過平台原理仿真模組中的探測器仿真,學生能描述探測器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能準確描述數據的採集過程和圖像重建過程。2.能力目標 (1)能完成PET掃描過程中患者病史採集...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趙忠堯先生在1930年也在該校做R.A.密里根的研究生,但比C.D.安德森高一年級,他用統計方法發現了Y射線的反常散射現象,由於當時尚未發現電子,所以他不了解實際上這就是後來人們了解的正負電子對的湮沒現象。與他鄰屋工作的C.D.安德森有時到他的屋中看他做實驗,從中受到啟發,用雲室檢查宇宙線...
對湮滅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內容簡介 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該...
《用正電子湮滅技術研究低介電常數材料的微結構》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葉邦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用Cu/ Low-k替代Al/ SiO2 是超大規模積體電路中套用中的一個趨勢,國際上投入巨額經費用於開發k<3的低介電常數材料。目前在積體電路工藝中,低介電常數材料存在諸多問題限制了其發展和套用,如...
這樣的過程在物理學上叫作“電子對的湮滅”。這樣狄拉克又提出正、負電子對能由光子在真空中產生出來,當正電子和負電子碰撞時,就湮滅變成光子。學說爭議 其他學說 在磁單極子的理論研究方面,除狄拉克最早提出的磁單極子學說外,還有其他一些科學家也曾提出過多種的學說,各有其特點和根據。如著名的美籍義大利...
趙忠堯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並觀測到正負電子對的湮滅現象。2024年8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機構的科研人員參與RHIC-STAR國際合作實驗研究,首次在相對論重離子金金碰撞中觀測到一種新的反物質超核——反超氫-4,這是迄今實驗上發現的最重的反物質超核。相關成果於8月21日發表在...
產生的正、負電子對互相吸引,二者繞共同質心運動,形成電子偶素,大約經過10s,電子偶素中的正、負電子對又彼此淹沒,產生兩個光子。這裡似乎沒有正負電荷的轉移,而是由光子產生正、負電子對,由正負電子對湮沒而產生光子。但在實驗能達到的精度內證明,正負電子的電荷量大小精確相等。成對產生和成對湮沒的正、負...
1948年他指出,由正負電子對湮滅後所生成的一對光子應該具有兩個不同的偏振方向。不久後,吳健雄和薩科諾夫成功地實現了這個實驗,證實了惠勒的思想,生成了科學史上第一對互相“糾纏”的光子。目前,世界上有關“糾纏”實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是,2015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貝爾格勒大學...
2. 中微子生電子效應 3. 中微子韌致輻射 4. 中微子對湮滅生成光子 5. 中微子對湮滅生成電子對 6. 電子俘獲 快中微子或者說高頻率的中微子反應截面較小(不易與物質作用),當中微子被減速,使其運動速度(或頻率)慢到與原子核內的中微子相近時(此時中微子就變成了熱中微子),它便更容易參與反應(弱相互作用)...
陽電子炮的原理就是通過γ光子殺傷敵人。正電子是電子的反粒子,除帶正電荷外,其它性質與電子相同。正電子是不穩定粒子,遇到電子會與之發生湮滅(Annihilation),根據質能方程:E=mc²,2個電子的質量完全轉換為能量放出兩個γ光子(gamma ray photon),每個能量為0.511*10^6 eV。通過γ光子殺傷敵人,這就是...
問題是,那些電子和正電子從何而來?科學家曾假設,其來源是宇宙中的“超級”超新星爆發的衝擊波和中子星或黑洞相撞。然而,那些解釋似乎無法令人滿意。英法暗物質探索團隊的科學家們轉而構想,那些電子和正電子也許是由星系中央的暗物質粒子和它們的反粒子相互湮滅後產生的。而要產生在511keV能量段的那種特殊圖像(...
其中基本粒子對撞主要包括正負電子對湮滅、輕子一強子或強子一強子的單舉半單舉深度非彈性散射過程,而重離子碰撞則是核核的高能碰撞反應。如圖3所示,高能重離子碰撞過程可作如下描述:首先,兩個加速到近乎光速的原子核相向運動,由於兩核在其質心繫中運動速度近乎光速,在洛侖茲收縮作用下被收縮為兩個圓盤,此後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