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再浩起義

雷再浩起義是清末道光年間湖南發起的農民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再浩起義
  • 時間:清末道光年間
  • 地點湖南
  • 起義發起人:雷再浩
1847年10月16日 (農曆九月初八),湖南雷再浩起義。
雷再浩,瑤族,黃卜峒(今窯市鎮)人,生年不詳,以佃耕、砍樵為生,信青蓮教,入天地會。清道光十六年(1836),瑤民藍正樽起義失敗,株連甚廣,許多瑤民被殺,瑤寨被燒。雷再浩毅然接過義旗,於黃卜峒承天堂籌劃再次起義。
李輝,新寧人,生年不詳。道光十六年,始在白蓮教中以誦經為名,暗地聯絡會眾,與雷再浩共謀起義。
雷再浩、李輝並廣西全州李世德,共創“幫幫會”,組織平民反清。李世德於全州結會,雷再浩、李輝分別於新寧八峒、瑤市、盆溪及縣城等地發展會眾。幾年後,這些地方都有“幫幫會”組織,會員2萬餘,眾推雷再浩、李世德為總大哥,李輝為元帥,擬於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十八日(1847年10月26日,距今171年))起義,攻新寧城。因走漏風聲,知縣李博召鄉勇千餘人守城,並與江忠源、鄧樹堃、鄧新科等商議,內外戒嚴,保甲連坐,搜捕會眾。九月六日,4名會員被捕,形勢嚴峻,李輝奔黃卜峒告雷再浩。雷速與李輝、李世德商議,提前起義。李世德回全州聚眾,雷再浩、李輝一邊制旗造矛,一邊分頭組織人員。九月八日(1847年10月16日),雷再浩在黃背峒,李世德在廣西滑溪宣布起義。十二日,知縣李博、地主團練首領江忠源、鄧樹堃帶官兵鄉勇2000人,圍攻黃背峒。雷再浩設防未固,急率部往全州莊塘與李世德部會師。李博撲空,燒毀雷再浩住房,大掠一陣回城。義軍一路劫富濟貧,貧苦民眾紛紛參加,隊伍增至千餘人。雷再浩當即設營紮寨,兵分5營,各營設首領。十四日,義軍進攻廣西全州鹹水口,大挫官軍。十五日,復回新寧,擬攻縣城。因城內兵馬眾多,戒備森嚴,難以逾越,決定另闢廣西五排新根據地。於是兵分兩隊:雷再浩、李輝率一隊先行,二十二日攻克瓜里,入五排;二十五日越小池山嶺,與廣西官兵相遇,殺官兵千總劉春林、外委陳國雄及兵丁40餘人,奪大批軍火;乘勝攻占白洞,梅塘、石門坪、茶坪、大托等地,隊伍發展到3000人。起義軍聲勢日大,朝廷令廣西、湖南巡撫力堵速剿。在李世德戰敗自縊後,雷、李收留其餘部,轉戰廣西,十月十二日至把火市,斃官軍守備李廷楊、外委馬瑞春、馬學謙,額外彭文志及兵丁80餘人,擊傷都司何廷標,繳獲抬炮22台、鳥槍數十支,起義軍取得重大勝利。此後,官軍加緊圍剿,雷再浩接連受挫,只得迴轉新寧八峒固守,待機進擊。二十二日黎明,乘大霧由黃瓜沖分兩路擊敗官軍入深沖峒,掘塹設卡。八峒山高林密,到處懸崖峭壁,易守難攻,官軍、鄉勇望而生畏。
不久,義軍將領陳新進、李尚開叛變,二人詭勸雷再浩棄八峒,攻武岡,而暗中約官軍預伏途中。二十六日雷率軍出峒攻武岡,軍至毛安,突遭伏擊,起義軍倉猝應戰,傷亡甚重。叛徒陳新進、李尚開乘雷不備,將其綁縛,送清營邀功。次日,官軍、鄉勇搜山,李輝亦被俘。年底,雷再浩、李輝一同就義於長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