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紋鼎

雲紋鼎

雲紋鼎為夏代晚期的雲紋鼎。高21.2厘米。1966年山西忻縣連寺溝出山,此器立耳、折沿、鼓腹圜底,素麵柱足較短,口下飾寬條勾曲雲紋,裝飾風格獨特,頗具地方色彩。現藏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紋鼎
  • 出土地點:山西忻縣連寺溝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夏代晚期
形態,考察確認,

形態

此器斂口、平折沿、立耳、深腹略鼓,圜底,空錐足,腹飾斜角雲紋。

考察確認

上海博物館青銅器收藏和研究水平國際領先。館藏銅器數量目前已超過7000件,青銅器專業著作也接連出版。在待變上博青銅器研究成果的青銅館,陳列意見標識為夏代晚期的雲紋鼎(以下簡稱上博鼎),半環狀立耳,侈口,飾雲紋,圓底,錐足中空,造型古樸,線條勁健。一耳於一足相垂直。這也是育成期青銅器鼎、鬲等三足器的普遍特徵。耳足在同一垂直線上的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耳足相垂直在視覺上產生的不平衡感,不會再長達二三百年的時間裡不被工匠察覺,況且這在制范工藝上更為繁瑣。從一些耳足垂直的器耳殘存范線來看,至少有一部分器的器耳在製販時候被分割在兩塊范上。所以,是由於技術意識、手段的落後與原始,是當時的工匠無法在較短時間內摸索出新方式去改變這種現實。筆者在對上博鼎進行細緻考察後認為在斷代上存在可商榷之處,理由如下:
1、通覽二里頭文化出土之銅禮器,無論是為平底,唯上博鼎為圓底,且甚為明顯。
2、二里頭文化出土之銅禮器,大部分為素麵,僅有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一例銅鼎,鑄有粗淺並十分原始的格線紋。而上博鼎鑄有更加複雜抽象的雲紋,線條流暢有力,絕非信手拈來之作。
3、上博鼎為建國後自冶煉廠揀選,無確切出土地點記錄。
綜合以上三點疑問,認為上博鼎並非夏代晚期器物。根據其器壁較薄,分範數量少,耳足垂直,三足中空,無墊片,又補鑄痕跡的特點,併兼及整體形制風格,定為商代早期是恰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