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房山石經由隋靜琬(即智苑)發起,靜琬繼承其師慧思遺願,自公元605年~617(隋大業年間)開始刻造,634年(唐貞觀八年)刻《
華嚴經》和嵌於雷音洞四壁的《
維摩經》、《
勝鬘經》等經石146塊,至639年(唐貞觀十三年),刻完《
涅槃經》後靜琬圓寂。
繼承靜琬刻經事業的弟子可考者還有導公、儀公、暹公和法公四人。
唐開元年間,在皇室的支持下,靜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在雷音洞(石經堂)下辟新堂兩戶(即今第一、二洞),鐫刻石經。中晚唐時期,由於地方官吏支持和佛徒的施助,先後刻經100餘部,經石4000多塊,分藏九洞之中。五代戰亂時期,石經的刻造陷於停頓。從
遼代開始續刻。
據1058年(清寧四年)趙遵仁《續鐫成四大部經成就碑記》載,涿州刺史韓紹芳曾清點石洞中的藏石經數量:自1027年(太平七年)至1057年(清寧三年),持續鐫造《
般若經》80卷,計碑240塊;刻《
大寶積經》1部120卷,計碑360塊。此就所刻般若、寶積二大部經而言。實際上依石經拓片題記看,僅道宗自1056年(清寧二年)至1093年(大安九年)的30餘年間所刻石經,應是161部,656卷,經石(缺佚除外)約1084塊。
此後有僧通理繼續刻有佛經44帙,小碑4080通(片)。其門人善銳、善定在1118年(天慶八年)於雲居寺西南角,穿地為穴,將道宗和通理所刻石經埋藏其中,
並造壓經塔。其後通理弟子善伏等又有續刻。金代續刻石經始於1132年(天會十年)。後1136年(天會十四年)有燕京圓福寺僧見嵩續刻《大都王經》1帙(10卷);1138年~1149年(天眷元年至皇統九年)間,有奉聖州(今河北涿鹿)保寧寺僧玄英暨弟子史君慶、劉慶余等續刻密宗經典39帙;1149年~1190年(皇統九年至明昌初年),有金章宗的皇伯漢王、劉丞相夫人、張宗仁等續刻阿含等20帙。
此外還有不知名的刻經者所刻《金剛摧碎陀羅尼經》、《大藏教諸佛菩薩名號集》、《釋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羅尼集》等。金刻石經,除《大教王經》藏於東峰第三洞外,余均埋於壓經塔下地穴內。
元代石經的鐫刻又告停頓。明代朝廷修葺雲居寺和石經山,萬曆、天啟、崇禎年間,有吳興沙門真程勸募京官居士葛一龍、董其昌等續刻石經。計畫有《四十華嚴》、《
法寶壇經》、《
寶雲經》、《
佛遺教經》、《
四十二章經》、《
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
梵網經》、《
阿彌陀經》等十餘種。因原有石洞均已藏滿封閉,故另在雷音洞左面新開一小洞,砌石為牆,將所刻經碑藏入,著名書法家董其昌為題“寶藏”二字,俗稱“寶藏洞”(第六洞)。雲居寺的石經刻造,至此結束。據近年統計,石經山九個洞內和洞外共藏石經1.4萬餘塊。
主要建築
佛塔部分
雲居寺的唐塔有五座是七檐式,兩座是單檐式,分別座落在寺內和對面的石經山上。在北塔四角的四座方形小塔,是七檐式唐塔。這些塔為方形,高4米有餘,塔頂為重檐七層,所以又稱七級浮屠塔。其中西北角的小唐塔,建於景雲二年即公元711年,是北京市目前最古老的一座唐塔;東北角是開元十年唐塔,塔門朝北,兩旁 兩尊力士雕像分列左右,肌肉突兀,相貌威武剛健。龕內正面浮雕一佛二協待像,為盛唐風格。東西兩壁分別雕有供養人像,其中有高鼻深目,豐髭重須的胡人形 象,反映了當時幽州地區政治格局和民族團結的關係。塔檐輪廓線刻,刀法圓熟流暢,造形生動傳神,生於深海的海葵花被雕刻的十分精美,尤其是四腿騰空的奔象,弛鹿極度誇張,全身充滿動感。
雲居寺標誌建築物北塔,34.2米,磚瓦結構,建於遼代,塔剎及塔身由相輪、覆缽、樓閣式構成鐘、鼓、樓形外觀,塔基是八角形須彌座,在束腰周圍雕有表現遼代樂舞人等,反映出了遼代文化遺風,為研究遼代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在北塔下部的八面基座 上一共鑲嵌了176塊佛像磚,佛像磚上,每一塊都有“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的偈語。
北塔北側的三座古塔,自北向南分別是圓通、了塵、雲光師徒兩代,三位雲居寺清代主持的墓塔,所以又稱三公塔。三座墓塔的建築風格屬於喇嘛塔,每座塔身上均有塔銘,塔銘記載了三位主持在清代對雲居寺的修復工作做出的卓越貢獻,後人為了紀念他們的功德,建了三座墓塔。
石經部分
石經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經”。這部石經始刻於公元605年,創始人為隋末高僧靜琬。刻經事業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綿延1039年。現發現完整的大小經版共14278塊,計佛經1122部、3572卷,鐫字總量達3500多萬字。房山石經分兩地保存,有4196塊存放在石經山九個藏經洞內,有10082塊存放在石經地宮中。房山石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極其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享有“國之重寶”、“石經長城”的美譽。
研究價值
明清以來,房山石經引起學者的廣泛關注。明代
周忱,清代
查禮、
石景芬、
葉昌熾等的遊記和著述中,都曾介紹了它的價值。但僅從碑刻書法著眼,很少從佛教角度研究。1956年起,中國佛教協會開始進行全面整理與拓印。這些經碑,對校勘木刻經本的錯訛,是可貴的實物依據。有些刻經題記還保存有唐代幽州、涿州地區的行會名稱和政治、社會、經濟情況,對研究當時華北社會狀況有參考價值,同時也是研究古代金石、書法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
《房山石經》集聚多重價值於一身,彌足珍貴,主要體現在:首先,從《房山石經》的學術價值來說,它是校勘歷代木刻藏經字句脫誤的最好版本。據唐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守泰撰《山頂石浮圖後記》記載,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唐玄宗第八妹金仙公主奏請唐玄宗賜大唐新譯經4000餘卷,送往石經山作為刻經底本之用,而且是由當時的佛教版本目錄學專家、長安崇福寺沙門智升親自護送。這一年正是智升撰述開元大藏經的目錄《開元釋教錄》完成之年。所以這4000餘卷用作刻經底本的賜經,就是早已佚失不存的《欽定開元大藏經》,而《房山石經》的唐刻部分保留了這部唐代宮廷大藏經的原貌。
從《房山石經》的文化價值來說,絕大部分的石經鏤刻技術精湛,書法秀麗嚴謹,不僅是最有價值的文物,而且也是我國書法和雕刻藝術的寶庫之一。通過歷代不同書法風格的石經,可以看出我國書法變遷的歷程。有些經版上出現的線刻佛、菩薩、天王、脅侍、飛天、花草等藝術形象,生動而豐富地表現了當時幽州地區民間藝術的風格。
再次,石經經文後附刻有約6000則施刻人題記,反映了當時幽州、涿州、范陽等十餘州郡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和工商業發展情況。在施刻人中,有不少是歷代的文武職官。他們的職稱和官銜,有的可補史籍記載之缺,有的可和史籍相互印證。題記中所附施刻人的籍貫和居住地的城市、村鎮、城坊等的記錄,為研究古代幽、燕、涿等地區的政治區域規劃,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資料。
保護措施
1961年3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把房山雲居寺和石經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石經進行保護。
20世紀90年代,在原址上改建了一座現代化地宮,面積達400平方米,底板、側牆和頂板均採取了防水設施,室內空氣置換為純度達99%的惰性氣體,溫度保持在25攝氏度。
1999年9月9日,在舉行了一場盛大的佛教儀式後,雲居寺石經重新回藏地穴。回藏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人們依然可以通過參觀廊的大玻璃瞻仰地宮裡的石經。
2014年9月9日,歷經五年的修復,雲居寺地標“
南塔”終於復建完工。2014年9月9日上午,雲居寺舉行南塔落成觀瞻儀式。由於是全國首例復建古塔,沒有先例可循,唯一的依據就是老照片。經過8次方案修改和5年艱苦復建,雲居寺南塔恢復了民國時舊貌。
旅遊信息
地址
北京市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
交通
雲居寺距離市區70公里,沿京石高速到京周路下高速,向周口店方向行駛8公里左右,上京昆高速,再走20公里,到雲居寺路下高速,再走6公里左右就到了目的地。
開放時間
夏季8點半開門,冬季9點開門
票價
門票40元,60歲以上半價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