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蒙古人(雲南蒙古族)

雲南蒙古人

雲南蒙古族一般指本詞條

雲南蒙古人是以喀卓人又譯卡卓人,即中國雲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的一支蒙古族為主和分布雲南其他地區的蒙古族的統稱,人口主要集中在興蒙蒙古族鄉。13世紀時,蒙古可汗蒙哥在位時發兵大理國(今中國雲南),忽必烈建國後則正式將雲南併入元朝版圖。雲南隨即成為元梁王屬地,也是蒙古出兵中南半島的地方。喀卓人先人即為13世紀蒙古軍隊征戰至雲南時所留下的基層官兵。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卡卓人識別認定為蒙古族,人口約13000多人。雲南多年的生活使得這支蒙古族的文化風俗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獨特的卡卓文化。通用卡卓語,一種蒙語與白語彝語的混合語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蒙古人
  • 別名:喀卓人
  • 又譯:卡卓人
  • 主要集中興蒙蒙古族鄉
  • 起源:蒙古民族支系
發展歷史,人口,文化,語言,信仰,飲食,歌舞,服飾,娛樂,

發展歷史

據歷史學者成吉思汗三十四世裔孫雲南會澤包世福保存的清朝康熙至民國年間的《包姓族譜》記載:雲南省昆明市、宣威市、昭通市、東川市、曲靖市 會澤縣等地的一萬多蒙古族裔包姓,祖籍蒙古歸化城土默特美岱召,是元太祖十七世子孫俺答汗後裔明末清初土默特部長俄木布長子包羅皇台吉的後代,奇源部包爾熾君氏(明朝人侮辱貶稱為乞顏部孛兒只斤氏)包羅,包爾熾君.包羅於清朝順治元年從山西大同邊外隨伊拜所率清軍追擊李自成大順軍,順治二年鎮守西安,包羅次子包承祚在康熙十二年隨西安將軍瓦爾喀三藩入四川阻擊吳三桂,後與趙良棟征雲南,康熙二十年克昆明,後屯田曲靖鎮守宣威,後人分布於曲靖宣威等地,包承祚長孫包振德世襲戍牧長君(滿語稱蘇木章京,漢語稱戍牧將軍)雍正八年與游擊將軍紀龍至雲南省東川府會澤縣者家海平定祿承爵夷亂,改土歸流進行軍屯,開拓包堡地,在南銀崖採辦銀礦,富甲一方,後裔世居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者海鎮,為避免被孤立仇視隱瞞蒙古族籍,與漢人世代通婚,宣威曲靖等地的包姓族人受包公文化影響,崇敬包拯,冒稱是包公後人,與包拯後裔宣威漢族包姓聯宗修譜,昭通包姓與貴州遵義漢族包姓聯宗修譜漢化,融入包拯後裔漢族支系,近代蒙古族裔包姓,生活習慣與漢族一樣,解放後政府沒有調查,直接登記為漢族,少部分與回族通婚融入回族,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已不知道自己是蒙古族裔了。
會澤蒙古族裔有包姓保姓卯姓余姓木姓官姓等分別融入漢回彝各族。
元朝以後,遠離大草原的雲南蒙古族居民,離開了馬背,過著上山而樵,下水而漁,緣田而耕的生活。他們利用杞麓湖豐富的水產資源,捕魚撈蝦,以發展漁業而著稱,並打樁壘埂,移石築壩,把湖邊大片沼澤地變成了數乾畝良田,使蒙古族聚居地變成了魚米之鄉。

人口

雲南省共有蒙古族1.04萬人(1998年末),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的0.106%,據2000年雲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蒙古族有2.811萬人,主要居住在玉溪市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少量分散在其他地區。融入其他民族的蒙古族裔約數十萬。

文化

語言

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蒙語支。幾百年來,雲南蒙古族語言、文字隨著當地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生了變化。文字已全部採用漢 文,使用的語言是一種特有的、獨立的語言。這種語言的語音系統,大多數的短元音和輔音、語法結構與北方蒙古族語相同,辭彙只有少數與北方蒙古族語一樣。在 姓氏中,仍保留著旃姓、期姓奎姓華姓等具有民族特點的姓氏。

信仰

雲南蒙古族信奉多神,所謂萬物有靈萬物有神。家內堂屋樓上供奉“天地君親師”牌位和祖先牌位,廚房供奉灶王爺,每個族姓有宗詞。在5個自然村內有觀音、三 聖宮、財神天王、魯班、龍王、山神、土地等10多座廟宇,大的廟宇還有定期廟會,其中農曆二月十九日的觀音會最為盛大,會期5天5夜,舉行宗教祭拜活動, 搭台唱戲,具有民眾文藝活動的特點。由於本地蒙古族建築業發展較早,中國建築業的祖師魯班也是蒙古族民眾崇拜的對象,農曆四月初二這一天是蒙古族的“魯班 節”,在外地搞建築的人都要趕回來過節,襯裡殺豬宰羊,抬著魯班雕像,載歌載舞、巡遊各村,同時進行耍龍、跳蚌殼、劃彩船等活動。80年代初,恢復過“那 達幕”節,全鄉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如民族舞蹈、體育活動等等。雲南蒙古族也過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火把節等節日。

飲食

在飲食方面,他們已經完全本地化了,習慣與通海一代的漢、彝等民族相差不多。問到村裡的男女老少,他們都能明確地告訴你:他們是蒙古族。他們很為自己是蒙古族而自豪。

歌舞

雲南蒙古族喜歌善舞,傳統的樂器是龍頭四弦琴,平時另女青年普遍都參加的娛樂活動是“跳樂”,青年們圍成圓圈,用四弦琴伴奏,踏足擊手,邊歌邊舞,舞姿健 美,歡快有力。平時演出的還有雲南花燈滇劇等。蒙古族的民間文學主要有民間傳說、民歌民謠、故事等,主要是以緬懷祖先的事跡、與黑暗的封建勢力鬥爭的人 物故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傳說以及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和憧憬為主要內容,具有代表性的是民間長篇故事《阿扎拉的故事》。歌謠則保留在“打樂”活動中,歌 謠大致分為跳樂歌、對歌、講詞三類,表現手法簡練、含蓄、充滿智慧,具有較強的音樂性。

服飾

過去,蒙古族男子穿的是長袍,腰間扎腰帶,與北方蒙古族相似。建國後,男子服飾已與漢族一樣,而婦女服飾和頭飾則很有特色。婦女上裝一套共三件,第一件是 貼身衣。高領、袖長至手腕,衣長及臀;第二件衣服居中而無領,手袖、衣長與第一件相同,穿著時衣袖反卷至肘和臂之間;第三件外衣是無袖無領,衣長只及腰部 的對襟小褂,小褂左右兩邊各釘一排大小不一樣的圓型銀扣,腰間扎一條布腰帶,在衣袖、高領和腰帶兩端都繡著精美鮮艷的圖案和花邊,三件衣服長短搭配,穿上 後頗為美觀大方,這種衣飾的高領、彎尖、袖口及花邊圖案還保留著北方蒙古族服飾的一些風格。 過去的蒙古族婦女都會做自己的民族服飾。她們按照老一輩傳下來的式樣做,立領,胸襟上鑲銀扣,但也有了一些變化。過去的蒙古族衣服要長得多,一直到膝蓋,後來因為要下水打魚撈蝦,就短了,衣服更是越來越短。她們認為這是時尚,穿著方便勞動幹活。
婦女的頭飾,在青少年時,戴鳳冠帽,兩條髮辮繞在帽邊上,辮尾扎紅纓,成親後的婦女不戴帽子,用包頭圍在頭上,生過孩子後,頭髮要全部盤繞在頭上,用包頭帕蓋起來。
這裡令人稱道的風俗是“接柴”。當有人上山砍柴,家裡的人必須按照古規到路上去接,並替挑柴人挑一程,表現了蒙古族人民文明和睦、互相關心的美德。

娛樂

雖然離開了草原幾百年,雖然遠隔千山萬水,但白閣村依然保持著蒙古草原的傳統節日。最為熱鬧的是“那達慕盛會”,那是蒙古族最為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蒙語的意思就是娛樂或者遊戲,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盛會。白閣村的“那達慕盛會”中有驚險刺激的賽馬、摔跤、射箭,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和激情飛揚的篝火晚會。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