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地名由來,民間藝術,
建置沿革
元朝時代,興蒙蒙古族鄉境域是蒙古騎兵後勤部隊沿鳳凰山分布而形成的村落,分為上營、中營、下營,老本營設在下營(下村)。
明朝時期,河西縣劃分為東、南、西、北4里,興蒙歸東里管理。
清朝時期,河西縣劃分為東、南、西、北、中5區,區下設鄉,四街片為東區,興蒙為東區下屬的東浦鄉。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縣改設八鄉(鎮)制鳳凰山(杞麓山)片為仙岩鄉。
1951年,河西縣設四區一鎮,興蒙鄉屬第二區稱為新蒙蒙古族自治鄉。
1956年11月,通海、河西2縣合併,改為第二區下漁蒙古族鄉。
1958年,區改為公社,鄉改為管理區,興蒙鄉屬西城公社下漁管理區,後改為生產大隊。
1962年,改公社、生產大隊制為區、社制,興蒙鄉改為下漁公社。
1969年,改下漁大隊。
1980年,下漁大隊改名興蒙大隊
1984年1月,興蒙大隊改為興蒙蒙古族鄉。
1988年1月興蒙蒙古族鄉由河西鎮劃出,保留鄉建制,由縣政府直接領導,鄉直轄村民小組。
行政區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興蒙蒙古族鄉轄今解家營、石山嘴、興蒙。
截至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下轄興蒙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村民小組。有5個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興蒙蒙古族鄉下轄3個行政村:白閣中村、下村、桃家嘴村;鄉人民政府駐興蒙二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興蒙蒙古族鄉地處通海縣城西,東與河西鎮毗鄰,南與
河西鎮及
九龍街道接壤,西與
河西鎮相連,北與
河西鎮相接。鄉人民政府距縣城10千米,區域總面積4.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興蒙蒙古族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脈有鳳山,境內最高點位於鳳山山頂,海拔1800米;最低點位於興蒙六組桃家嘴,海拔1792米。
水文
興蒙蒙古族鄉境內河道屬珠江流域。主要河道有紅旗河、暴導溝、西乾溝、清水溝、中村河5條河流。河流總長度6.8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紅旗河,境內流長3.6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興蒙蒙古族鄉有耕地面積3312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轄區總人口561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984人,城鎮化率35.3%,另有流動人口64人總人口中,男性2751人,占48.97%;女性2867人,占51.03%;14歲以下1020人,占18.2%;15至64歲3496人,占62.2%;65歲以上1102人,占19.6%,總人口中,以蒙古族為主,達5383人,占95.8;漢族175人,占3.1%;另有彝、哈尼、回、傣、拉祜、瑤、布依7個少數民族,共60人,占1.1%。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1個民族,達5383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8.9%。
截至2019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戶籍人口5871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興蒙蒙古族鄉財政總收入116萬元,比上年下降32.9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1萬元,增值稅17萬元,烤菸稅6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4.91%、13.33%、0.2%、2.5%。人均財政收入206.5元,比上年下降33.06%,農民人均純收入5038元。
2019年,興蒙蒙古族鄉有工業企業14個,規模以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2011年,興蒙蒙古族鄉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4351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業增加值725萬元。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生產糧食165.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甜瓜、葡萄等,蔬菜種植面積5723畝,產量19115噸;甜瓜種植面積973畝,產量2347.1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4306頭,年末存欄1680頭;羊飼養量284隻,年末存欄134隻;牛飼養量510頭,年末存欄328頭;家禽飼養量90070羽,上市家禽85600羽,生產肉類447.8噸;畜牧業總產值1050萬元。2011年末,義務植樹10000株,林木覆蓋率15.49%,水果種植面積109畝,產量262噸,主要品種有梨、柿子、桃、葡萄,大型農業機械45台(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甜瓜、葡萄。
工業
2011年,興蒙蒙古族鄉工業總產值達到12089萬元,比上年增長14.06%;工業增加值1548萬元。
金融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9078萬元,比上年增長26.5%;人均儲蓄16176.58元;各項貸款餘額3839萬元,比上年增長18.1%。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幼稚園1所,在園幼兒162人,專任教師0人;國小1所,在校生360人,專任教師31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教育經費達16.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3%、43%。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各類科技人才56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4人,技能人才195人,農村實用人才343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文藝隊18支,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個,藏書1.3萬冊。舉辦的節日有那達慕、憶祖節、魯班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4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7.1張。專業衛生人員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6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78萬人次,出院病人89人次,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81/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376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9.62‰、7.9‰、19.6‰。
社會保障
2011年,興蒙蒙古族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戶,人數4人,支出1.0023萬元,比上年增長53.3%,月人均208.9元,比上年增長15%;城市醫療救助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5人次,共支出0.7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26戶,人數126人,支出13.662萬元,比上年增長29.9%,月人均90.36元,比上年增長50.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人;農村醫療救助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5人次,共支出8160元,比上年增長440%;農村臨時救濟81人次,支出1萬元。社會福利費14.55萬元,比上年增長12%;社會福利單位1個,床位24張,其中收養機構床位24張。
基礎設施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6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千米,鄉村通郵率100%。
交通
2011年末,興蒙蒙古族鄉有319省道玉通公路過境,境內長3.74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玉溪、昆明。有218省道過境,有縣鄉(鎮)級公路4條,總長10.36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興蒙,原為“新蒙”,1984年更改為“興蒙”,意為希望蒙古族興旺發達。
民間藝術
興蒙蒙古族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煙盒舞、四弦舞、色哩嚕舞、磨皮彝族花鼓舞、草墩舞、筷子舞、彝族傳說《赫白租大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