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改革開放30年,新聞媒介的迅猛發展對新聞傳播領域複合型與套用型人才培養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適應這一發展趨勢,通過“211”建設,雲南大學建立了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習實訓相互配合,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實驗教學中心,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培養新聞傳播領域專門人才的重要基地。
雲南大學新聞傳播學科實驗教學的發展歷程可以歸結為三個時期:
1990——1997年:實驗教學探索初期
專業建立之初,教學團隊就把實驗性課程的建設放在首位,同時重視學生的業務實踐活動指導。為適應新聞傳播專業教學套用性、實踐性和操作性強的特點,90年代初成立了新聞影像與電教實驗室。隨著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與完善,陸續增加了實習和實訓環節的學分與學時,形成了我校新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雛形。
1997年——2006年:實驗教學思路確立時期
1997年新聞系成立,制定了專業發展規劃,確定了“為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培養創新型、複合型的傳媒專業人才”的辦學思路,把“厚基礎、精專業、重能力、強創造”作為人才培養目標,逐漸形成了民族文化傳播的教學科研特色。
1999年,新聞系獲得雲南省第一個新聞傳播類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民族發展與傳播”和省院省校合作研究項目“雲南少數民族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由專任教師帶隊,組織學生赴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了調查實踐,以此為開端逐步建立了一套既符合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普遍規律,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傳播特色,同時突出實踐教學,適應民族地區實際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
2002年出版的課題成果《傳播與民族發展》(新華出版社)奠定了民族傳播研究的基礎,也為後來特色專業的建設奠定了方向和基礎。通過多年積累,創建了集圖書、視頻、數據、圖片為一體的“少數民族傳播教學資源庫”,為實踐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支持。
結合這些成果我們進一步加強了本科學生在民族文化傳播領域內的實訓,並將部分研究成果逐漸吸收進入本科實踐教學當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既符合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普遍規律,又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傳播特色,同時突出實踐教學,適應民族地區實際需要的人才培養體系。
2006年至今:實驗教學初步成熟時期
2004年11月,在原有“新聞影像與電教實驗室”的基礎上,整合校內電教中心、新聞中心等資源,開始籌建“雲南大學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經過建設,於2006年3月正式掛牌成立,同年6月通過教育部驗收。
中心簡介
2008年,“雲南大學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被評為雲南省高校唯一的文科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獲得“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項目資助,對原有實驗室功能進行了擴展,使之更加適應傳媒人才培養的需要。目前,新聞傳播實驗教學中心下設包括電視實驗室、廣播實驗室、廣告設計與報刊編輯排版實驗室、社會信息調查與研究實驗室、數字媒體實驗室和攝影實驗室等6個實驗室和少數民族傳播教學資源庫。
中心占地面積約1250平方米,擁有實驗教學器材設備及固定資產1839台件,資產總金額1591萬元,設備先進,與媒體技術發展接軌。中心有專兼職實驗教師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副高)6人,中級職稱9人。
中心為我們教學、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與保障。以此為契機,中心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構建了一個以課程實驗教學為起點、以校內課外模擬實踐為輔助、以校外專業實戰型實習為延展的新聞傳播學“拓展型實驗教學體系”,建設課程、打造校內模擬媒體、建設校外實習基地,並根據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對傳媒人才的實際需要,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開放式創新實踐活動,形成了特色鮮明、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充實、教學手段多樣、教學環節相互配合的實驗教學梯級結構,充分發揮和挖掘實驗教學在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樞紐作用。
中心教師積極開展科研活動,並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學,使我們的特色更加鮮明。中心專職實驗教師積極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主持、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涵蓋少數民族地區媒介接觸、網路傳播、媒介與認同、媒介素養、少數民族文字媒介等重點、熱點理論問題,對雲南少數民族新聞傳播予以全面、深入、持久的理論關注與探索,獲得的成果又成為我們實現特色化辦學的豐富資源。< 中心發揮了作為新聞傳播類實驗教學中心的示範和輻射功能,利用本中心特有的功能,為學校、為社會提供了高品質的服務,為企事業單位、地方政府等提供了宣傳、策劃、諮詢等服務,為西部高校提供了新聞傳播類實驗教學的示範性作用。
由於本中心在民族傳播學科與專業建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2007年,新聞學專業獲得國家教育部二類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同年,新聞學專業獲得省級重點專業的稱號。
今後,中心將在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省級重點專業建設的帶動下,進一步最佳化實驗教學理念和體系,完善軟硬體建設,發揮和利用民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努力把中心建設成為集實驗教學、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為一體的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實驗教學中心。
師資隊伍
隊伍結構
中心實驗教學隊伍學歷職稱結構分布科學,尤其是許多學科帶頭人親自從事基礎實驗課的教學工作,為課程保持較高教學水平提供了保障。
中心主任張宇丹教授、中心副主任單曉紅教授和實驗教學帶頭人郭建斌教授長期關注民族地區新聞傳播實踐,推動民族傳播研究這一特色鮮明的研究領域的發展與繁榮,並承擔實驗課程教學。帶頭人通過傳、幫、帶,定期教學研討等方式,培養了一批對實驗教學有熱情、專業素質過硬的年輕教師隊伍。
中心現有各類人員24名,其中教師 20人、專職實驗技術人員4人。實驗教師隊伍有教授9人、副教授5人,講師9人,高級職稱教師占62.5%;實驗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6人、碩士學位者12人,75%以上的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
從整體來看,實驗中心的人員構成合理,覆蓋了新聞與傳播學、民族學、文藝學、教育技術等所有相關專業,實現了各個專業方向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形成了專職與兼職相結合,老中青傳幫帶的教師團隊。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無縫聯接,保證了實驗教學的技能性、創新性、前沿性。
師資隊伍
單曉紅,女,1965年3月生人。教授,新聞系主任,中心副主任。承擔《廣播製作》、《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廣播電視採訪》等實驗課程的教學工作。
1987年任教以來,擔任新聞系《傳播學引論》等多門本科專業課和研究生課程任課教師。其中傳播學引論2001年獲學校第八期主幹課程建設項目,獲優秀獎,2008年獲評校精品課程。
科研方面,在傳播學理論、主持人理論和廣播電視學方面論述頗豐,出版了專著《傳播學:世界的與民族的》、《媒介素養引論》,發表相關論文十餘篇。
羅宏生,男,1958年10月生人。高級實驗師,中心副主任。承擔《廣告攝影》等實驗教學課程教學任務。
1991年起,主管實驗室建設,負責實驗室管理及技術指導。著述有《影視藝術》等。
尤偉光,男,1955年生人。研究員。中心實驗教師。承擔《影視人類學》等實驗課程教學任務。
中國民族學會影視人類學分會理事、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理事、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 雲南省教育技術專家諮詢委員會大學組組長。出版及獲獎影視作品:主持製作了《畢摩與祭壇》、《羅婺婚俗》、《滇南彝族祭龍儀式》、《彝家篝火情》、《納蘇彝歌》等5部電視片全國公開發行,《滇東北的儺面具》、《師宗瑤族受戒儀式》、《拉祜族葫蘆笙的製作》、《傣族的喪葬》等12部電視教材獲雲南省省級電視教材獎,《雲南大學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課程》多媒體網路課程獲2008年全國多媒體大獎賽二等獎。發表論著論文40萬字。
郭建斌,男,1969年1月生人。教授,中心實驗教師,獲雲南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承擔《社會信息調查與研究》、《新聞採訪寫作》等實驗課程教學任務。
200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傳播學博士學位,獲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在傳播民族志和媒介人類學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編著和論著有《鄂倫春族:黑龍江黑河市新生村調查》、《獨鄉電視:現代傳媒與少數民族鄉村日常生活》、《中外傳播學名著導讀》、《國家發展與大眾傳播》等多部。發表論文十餘篇。承擔《雲南邊境民族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多個國家級重大課題子課題負責人,主持多個省級、校級課題。
莊曉東,男,1961年4月生人。教授,中心實驗教師。承擔《新聞採訪學》、《文化傳播》、《媒介經營管理》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2002年6月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承擔多個國家級、省級社科基金科研項目,主編著作《文化傳播:歷史、理論與現實》等多部,發表論文《文化的傳播與傳播的文化》十餘篇。科研成果多次獲雲南省人民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鄭思禮,男,1948年8月生人。教授,中心實驗教師。承擔《新聞評論學》等課程教學。
1982年雲南大學中文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著有論著《現代新聞報導:理解與表達》和《中國古代論辯案例》等。發表論文《旅遊與傳播的互動》等多篇。
王紀春,男,1965年1月生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心實驗教師。擔任《紀錄片》、《套用電視學》、《影視藝術》等實驗課程和校素質課《非線性編輯》、《DV電視製作》、《影視藝術》、《影視鑑賞》授課教師。
先後在北京煤炭管理幹部學院、遼寧工程技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學習。任教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5年調入雲南大學新聞系。擔任多門學院課和專業基礎課、素質選修課的教學任務。以自己嫻熟的電視製作能力,先後製作了學校教務處、生命科學學院和新聞系的專題片多部,完成了國家級名師、國家級精品課程、雲南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的申報教學片,在短短的2個月內拍攝製作完成了35門課程、總計1050分鐘的電視教學片。科研論文獲得雲南省新聞理論最高獎的特等獎和遼寧省新聞工作者協會期刊新聞學優秀論文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8篇。
楊星星,男,1972年6月生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心實驗教師。承擔實驗課《新聞傳播基礎》、本科專業課《中國新聞史》、《體育新聞》、《當代新聞史》課程的教學工作。
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將案例教學、研討教學、作業教學等方式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並探索開闢教學“雙師模式”。科研方面,在新聞理論及業務研究、教學研究等領域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不僅在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而且還連續兩年獲得了雲南省新聞理論最高獎的一等獎。
孫信茹,女,1976年6月生人。副教授,中心實驗教師。承擔《網路新聞學》、《民族學調查方法技能》、《影視人類學》等實驗課程和本科課程《公共關係學》《影視文化》教學任務。
1998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新聞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雲南大學中文系,獲法學碩士學位。2001年至今在雲南大學新聞系工作。2005年就讀於雲南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攻讀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新聞系本科生的教學及科研工作。所授課程主要圍繞電視學、影視文化、公共關係學和網路新聞學等內容。除正常教學工作之外,主要承擔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工作。科研方面承擔了雲南大學校內社科項目和雲南省教育廳課題,同時參與了一些其他的課題。發表了十餘篇相關論文,內容主要涉及媒介文化、鄉村文化產業等方面。
曾文蕊,女,1968年1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承擔《報刊編輯學》等實驗課程教學工作。
1990年7月,雲南大學中文系新聞學專業畢業,1990至1998年擔任《民族文化報》編輯和記者,1999年擔任都市時報總編室副主任,2000開始任教。
趙淨秋,女,1969年1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擔任《招貼設計》實驗課程和專業課《新聞法學》、《新聞倫理學》、《中外廣告史課程》的教學任務。
在教學中,嘗試進行教學改革,借鑑國外法學專業的“診所教學法”教學模式,在新聞法學教學中引入其重案例、重實踐的教學理念和問題診斷法,對新聞法教學進行改革,用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和辯論、社會實踐等形式開展多樣化教學,強化學生對新聞法律理論和司法理念的理解,培養學生養成公平、公正分析新聞事件或糾紛的中立作風,授課得到了聽課學生和院、校教學督導團的肯定和好評。在科研方面,針對新聞法學、禮儀文化進行了研究,對新聞報導中的肖像侵權、公眾人物的隱私權、學術批評與名譽侵權等新聞法律問題進行了探討,論文曾獲得2007年度新聞理論研討論文一等獎,2006年度新聞理論研討論文二等獎。參與編寫、翻譯了多本專著,積極參與新聞系的系列公益調查,並撰寫調查報告。
曹雲雯,女,1974年7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擔任《廣告文案寫作》實驗課程,和專業課《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讀》、《實用美學》、《現代漢語》等授課教師。
1997年雲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2000年雲南大學中文系文藝學碩士畢業留校任教,參與編寫論著《成人教育教學論》,發表論文《對若干“傳播學研究反思”的理論文本的反思》、《“娛樂”與“被娛樂”:大學生媒介教育的核心問題與對策》、《雲南傳媒發展歷史與現狀研究報告》、《從媒介素養的角度淺析媒介影響的“四種意義”》等多篇論文。先後獲雲南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第一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 ,雲南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比賽一等獎。
張靜紅,女,1975年3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承擔主要實驗課程:《廣播學》、《套用電視學》。
1997年從新聞系本科畢業後,在昆明電視台工作了四年,後又回到學校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2006年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公費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自己的從業經驗與學科知識融合起來,認真尋找資料、書籍,積極備課、實習,帶給學生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經驗的知識,保證了課程的教學質量。
晉群,女,1976年2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承擔實驗課程《新聞採訪寫作》講授任務。
1998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聞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分別擔任新華社雲南分社和《體育快報》記者; 2003年8月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在職研究生班結業,2004年獲紐卡斯爾大學跨文化傳播碩士學位。2005年開始任教。擔任我系“新聞寫作”課程的任課教師,將“新聞寫作”課程改造成為由“訊息寫作”、“深度報導”和“專題報導”組成的符合型課程, 這在國內新聞院系的寫作教學中,應屬首創。在做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新聞實踐,堅持在國內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文章,在業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提高了自己的新聞業務素質的同時,為教學—實踐良性互動做出努力。
陳靜靜,女,1980年8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擔任實驗課程《社會信息調查與研究》、專業課《外國新聞史》、《傳播學引論》、《新聞心理學》等課程教學工作。
200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獲碩士學位,2005年開始在雲南大學任教。將雙語的教學方法運用於“外國新聞史”、“傳播學引論”課程的教學中。注意拓展跨學科研究的理論視野,在傳播理論和文化研究方面發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包括《大眾傳媒中的文化衝突建構》(收入2006年中國傳播學論壇)、《廣告中的民族主義解讀》(《新聞大學》,2004年冬季號;《媒介素養讀本》,清華出版社,2008年7月)、《移民報刊與文化適應》(收入《文化適應與傳播》論文集,雲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認同的空間——少數民族網路媒介與文化認同》(《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2月)等。
陳宇,男,1972年10月生人。講師,中心實驗教師。擔任《套用電視學》實驗環節的教學工作。承擔《套用電視學》實驗教學。輔助《電視製作》、《報刊編輯學》、《社會信息調研》、《報紙編輯》、《廣播製作》等課程的實驗教學。
1993年從雲南師範大學畢業,分配到昆明教育電視台工作,先後但任教育電視台編輯、編導,欄目負責人,新聞部副主任,總編室主任。2003年在雲南電視台公共頻道《天天資訊》擔任總編,2004年任昆明教育電視台《師恩難忘》的製片人及編導,2006年調入雲南大學新聞系。對電視節目製作的各個主要環節都有了較深入的實踐,積累了許多的經驗;也不斷的嘗試挑戰不同類型節目的製作,努力探索電視語言的不同表達方式;從1998年起在電視台的核心部門擔任管理者,得以站在一定的高度審視節目的運營,並經常思考電視傳媒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其轉軌的方式,並為如何建設有核心競爭力的團隊進行探索與構建。進入雲大後,完成了學校迎接評估的專題片《雲大巡禮》,參與了迎評晚會的大螢幕的視頻創作。
李元昭,男,1969年1月生人。助理工程師,實驗員。輔助《網頁設計與製作》、《電視製作》、《報刊編輯學》、《社會信息調研》、《報紙編輯》、《廣播製作》等課程的實驗教學。
1986年到1990就讀於雲南工學院,先後在雲南省玉溪汽車運輸經貿總公司、玉溪有線電視台、雲南紫外線影視廣告公司、昆明電視台發展研究室工作,2006年調入雲南大學新聞系。有長時間三維動畫、非線性編輯、廣告、影視製作、影視編輯、網站技術等操作和設備維護管理、及設備管理、維護工作的經驗。
施惟達,男,1950年11月生人。教授,兼職實驗教師。兼職講授《社會文化人類學》實驗課程。
雲南大學文產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雲南大學出版社社長,《雲南大學學報(社科版)》主編,《民族藝術研究》主編。雲南大學“211工程”重點學科民族學建設項目理論研究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及產業化研究”課題負責人。主要研究方向為民族文化學、民族藝術學、民族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近期主要成果有:《雲南民族文化的理論闡述》、《變遷中的雲南少數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闡述與建構中發展》、《現代化語境中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意義層面與市場層面》、《論民族文化的品牌化》、《略論民族精神》、《文化資源評估研究》、《民族文化學》(合著)等。
王亞南,男,1956年5月生人。教授,兼職實驗教師。 兼職講授《民族學調查方法技能》實驗課程。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哲學研究所所長,文化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主要學術方向為民俗學和文化研,兼及文化人類學和民族社會學。參與完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七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1項,主持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項,執筆完成2001年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文化藍皮書”雲南報告部分,牽頭完成2002~2005年國家重點課題“中國文化藍皮書”雲南報告部分;獨立完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1項,參與完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2項,主持完成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1項。迄今出版著作及文集《口承文化論》等約20部;發表論文和研究報告《口承文化:文明的淵藪》等逾200篇。
李昆,男,1956年3月生人,著名攝影家,副編審,兼職實驗教師。兼職講授《新聞攝影基礎》、《民俗攝影》等實驗課程。
畢業於雲南大學歷史系,現供職於雲南省文聯,雲南攝影家協會會員,攝影作品曾在國家級、省級和州級各種影賽中獲過獎。兼職擔任新聞攝影基礎等課程實驗教師。
魏國彬,男,1974年生人。副教授,兼職實驗教師。兼職講授《廣告設計與製作》、《影視廣告創意製作》實驗課程。
保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中文系副教授、學科帶頭人,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在讀博士。曾在《藝術百家》、《電影文學》、《中國電影市場》等刊物上發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的現代轉型》、《雲南民族電影的產業化之路》、《文化人類學視野下的哀牢犁耙會》等多篇有關民族藝術、影視藝術、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等方面的論文。出版了學術專著《電視劇市場體系研究》,參與寫作《態與勢:2006雲南文化產業研究》、《行銷傳播:經營與策略》等著作。獨立負責雲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電視劇收視的評判標準體系研究”、“人類學視野下的雲南民族電影”、雲南省民族研究院立項課題“民族電影的產業化:雲南的歷史、實踐與理論”和保山市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保山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與對策”研究課題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電視劇市場研究、民族影視藝術與產業研究、民族文化旅遊產業研究。
中心主任
張宇丹,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教育部新聞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廣播電視學分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少數民族新聞工作者協會副會長,雲南省新聞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