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雪藕,蓮藕的一種,因其“色
白如雪”而得名。藕身肥大,外表細嫩光滑,呈銀白色,肉質脆嫩多汁,甜味濃郁。詩人韓愈曾有″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之贊。中國各地著名的雪藕品種有蘇州的
荷藕,品質優良,在唐代時就列為貢品。
雪藕含有澱粉、蛋白質、
天門冬素、維生素C以及氧化酶成分,含糖量也很高,生吃鮮藕能清熱解煩,解渴止嘔;如將鮮藕壓榨取汁,其功效更甚,煮熟的藕性味甘溫,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故主補五臟,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藕的營養含量
水分77.9克、蛋白質1.0克、脂防0.1克、碳水化合物19.8克、熱量84千卡、粗纖維0.5克、
灰分0.7克、鈣19毫克、磷51毫克、鐵0.5毫克、胡蘿蔔素0.02毫克、
硫胺素0.11毫克、
核黃素0.04毫克、
尼克酸0.4毫克、抗壞血酸25毫克。
[性味歸經]中醫認為,生藕甘,寒,無毒。熟藕甘,溫。
藕含有多種營養及天冬鹼、
蛋白胺基酸、
葫蘆巴鹼、乾酷基酸、蔗糖、葡萄糖等。鮮藕含有20%的糖類物質和豐富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鮮藕既可單獨做菜,也可做其他菜的配料。如藕肉丸子、藕香腸、蝦茸藕餃、炸脆藕絲、
油炸藕蟹、煨燉藕湯、鮮藕
燉排骨、
涼拌藕片等等,都是佐酒下飯,膾炙人口的家常菜餚。
藕也可製成藕原汁、藕
蜜汁、藕生薑汁、藕
葡萄汁、藕梨子汁等清涼消暑的飲料。
藕還可加工成
藕粉、蜜餞和糖片,是老幼婦孺及病患者的良好補品。
藕還具有藥用價值,生食能清熱潤肺,
涼血行瘀;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老年人常吃藕,可以調中開胃,益血補髓,安神健腦,具有
延年益壽之功效。
蓮藕原產於印度,後來引入中國。在
南北朝時代,
蓮藕的種植就已相當普遍,迄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栽培歷史。蓮藕適於在炎熱多雨季節生長,適宜在中國南方諸省栽培,北方少有種植。2000年,
南斯拉夫雪藕引入我國,該
藕澱粉含量、糖份含量均為世界藕類最高,且具有皮薄、脆甜、生食不澀、顏色雪白透亮,故名南斯拉夫雪藕。近年,經固店林場雪藕基地引進,結合北方實際,經過基地人員科技攻關,使得南斯拉夫雪藕在北方地區的
茌平縣種植成功。
雪藕栽培
普通種植
南斯拉夫雪藕適用於淺水栽培,如稻田、人造水池、混凝水池、平房頂上鋪塑膠布淺泥種植等。雪藕桿粗,葉大,藕桿平均高2.5米。大的可達2米。藕桿底部直徑平均4.5公分。主體藕4至6節,該藕通體雪白平滑,平均畝產商品藕2萬多斤的產量。 適應性強,抗病能力強,抗凍,抗倒伏,品質優良,經濟效益可觀,全國各地均可種植。
山區丘陵種植
在總部指導下該基地的36畝藕池通過一年的實驗表明:每畝丘陵地可生產池藕9000—11000斤,按平常最低價每斤1.5元計算,每畝可收入135000—16500元,是傳統種植糧食作物的8—10倍,不但效益好,而且省工、省力、易管理,空閒時間還可以開闊深加工市場,增加收入。
針對藕池怎樣建設,栽培技術重點有以下兩點:一、藕池要選在陽光充足、沒有樹木蔭蔽的山頭空地或村頭荒地、荒宅、廢舊坑塘以及鹽鹼地、澇窪地等。藕池面積一般200-300平方米,即每畝2-3個,池身60cm,池壁斜度60度或直壁。將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2-3遍,深20cm,土灰混合均勻後,用機械將池底整平壓實,用3:7
灰土將池壁壓實夯實。鋪底砸邦後,用薄膜將池底、池壁鋪平鋪好,鋪膜後,用2-3cm厚的混凝土抹平,將準備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將縫抹好,立壁藕池,可用水泥將壁面封嚴、抹平。每畝造價4000—5000元左右。二、藕池選擇富含
有機質的粘壤土。種藕之前,將麥秸、玉米秸或雜草鋪入池內,厚度30-40cm。
繁殖技術
整藕繁殖
即採用上年的整枝藕,按照適宜的株距、行距栽種。具體方法是:將藕頂端按20°~30°斜插入泥中,尾梢露出泥面,每畝用種藕250~500千克。該方法的優點是操作方便,成活率高,並且穩產高產;缺點是用藕量大,生產成本高,是現在普遍採用的繁殖方法。
藕尖繁殖
藕尖繁殖技術注意事項
1、選擇藕種,切取藕尖。在3~4月份,春季氣溫回升至12℃時,將留種田藕種挖起,選擇符合本品種特徵,且生長健壯、無病蟲的種藕,用利刀將藕尖帶1厘米基節切下,清洗後再挑選頂芽飽滿、無損傷的藕尖作為繁殖材料,藕身做商品銷售。一般每畝需藕尖500~550支。
2、雙膜覆蓋,保溫育苗。選疏鬆、肥沃,避風向陽、保水性良好、排灌方便的水田作為育苗場所,冬前施足農家肥,深翻炕垡。春季將其灌水、
翻耕耙平後,按照2米寬開溝起廂,廂面淨寬1.5米,溝寬0.5米、深0.2米。將廂面用
地膜覆蓋,然後按行距10~15厘米、株距5~10厘米在膜面開口,將藕尖(提前用多菌靈消毒)基節插入鬆軟的泥中,插時注意頂芽朝上,深度以節埋入泥中、頂芽微露出泥面為宜。插完後用竹弓搭小拱棚,覆蓋薄膜保溫。
用藕尖做種,由於種苗自身攜帶養分較少,苗前期生長較弱,因此插後要注意加強管理。其具體措施,一是加強保溫,儘量使苗床溫度保持在15℃以上,若遇特殊低溫,可在拱膜上再加蓋一層拱膜(或草簾),防止藕芽或蓮苗受凍;二是注意保濕,發現苗床缺水及時添加,保持床面有淺層水;三是防止
燒苗,特別是遇烈日
高溫天氣,要及時揭開上層拱膜,通風降溫。
3、覆膜移栽,
合理密植。當氣溫穩定在15℃以上,藕尖的基節上已長出不定根,頂端長出2~3片小葉時,需及時將蓮苗移栽到藕田。
移栽前先將藕田施肥、深翻、耙平,按2米寬起廂,廂面寬170厘米,溝寬30厘米、深20~25厘米,然後緊貼廂面覆蓋地膜。栽苗時將地膜劃一小口,把
藕節與新發的蓮鞭小心地埋入泥中,蓮葉露出泥面,將廂面抹平,用泥將地膜破口處壓好。每廂栽一排蓮苗,穴距1.3米,每穴栽蓮苗兩株。
4、加強管理,促進生長。用藕尖繁殖,蓮苗移栽初期生長較慢,需加強管理。其具體措施,一是抓好前期水分管理,保持溝中滿水、膜面有“薄皮水”即可,其目的是發揮
地膜覆蓋的增溫效應,提高泥溫,促蓮苗快速生長,擴大綠葉面積;二是及時追肥,特別是肥力較差、底肥不足的藕田,應在蓮苗移栽後10~15天畝追尿素10公斤左右,促進蓮苗生長;三是注意除草,將蓮苗周圍及廂溝內滋生的雜草拔除踩入泥中,防止影響蓮苗生長。
用藕尖繁殖的蓮藕,生長一個月即可趕上用整藕繁殖的藕田,此後管理與一般藕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