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與蓴菜》就現代作家葉聖陶於1923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物抒情,作者將自己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藕與蓴菜”上,借對故鄉“藕與蓴菜”的懷念,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熱愛之情。縱觀全文,作者直抒胸臆的文字很少,只是順著他的思路,聽他把一些藕和蓴菜的瑣事娓娓道來,細細品味,那平實的一字一句才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使整篇文章韻味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藕與蓴菜
- 創作年代:1923年
- 作品出處:《未厭居習作》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葉聖陶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名家點評,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藕與蓴菜
同朋友喝酒,嚼著薄片的雪藕,忽然懷念起故鄉來了。若在故鄉,每當新秋的早晨,門前經過許多的鄉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軀幹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健康的感覺;女的往往裹著白地青花的頭巾,雖然赤腳,卻穿短短的夏布裙,軀幹固然不及男的這樣高,但是別有一種健康的美的風致;他們各挑著一副擔子,盛著鮮嫩玉色的長節的藕。在產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邊,他們把這些藕一再洗濯1,所以這樣潔白。仿佛他們以為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這是清晨的畫境裡的重要題材,倘若塗滿污泥,就把人家欣賞的渾凝之感打破了;這是一件罪過的事,他們不願意擔在身上,故而先把它們濯得這樣潔白了,才挑進城裡來。他們要稍稍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里的過嫩的藕槍或是較老的藕朴2,大口地嚼著解渴。過路的人就站住了,紅衣衫的小姑娘揀一節,白頭髮的老公公買兩支,清淡的甘美的滋味於是普遍於家家戶戶了。這種情形差不多是平常的日課,要到葉落秋深的時候。
在這裡上海,藕這東西幾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從我們的故鄉運來的。但是數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華公子碩腹巨賈3的幫閒茶房們把大部分搶去了;其餘的便要供在較大一點的水果鋪里,位置在金山蘋果呂宋香芒之間,專待善價而沽4。至於挑著擔子在街上叫賣的,也並不是沒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和腿,便澀得像未熟的柿子,實在無從欣羨。因此,除了僅有的一回。我們今年竟不曾吃過藕。
這僅有的一回不是買來吃的,是鄰舍送給我們吃的。他們也不是自己買的,是從故鄉來的親戚帶來的。這藕離開它的家鄉大約有好些時候了,所以不復呈玉樣的顏色,卻滿被5著許多銹斑。削去皮的時候,刀鋒過處,很不爽利。切成片送入口裡嚼著,有些兒甘味,但是沒有一種鮮嫩的感覺,而且似乎含了滿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興,他把這許多片嚼完,居然有半點鐘工夫不再作別的要求。
想起了藕就聯想到蓴菜。在故鄉的春天,幾乎天天吃蓴菜。蓴菜本身沒有味道,味道全在於好的湯。但這樣嫩綠的顏色與豐富的詩意,無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在每條街旁的小河裡,石埠頭總歇著一兩條沒篷船,滿艙盛著蓴菜,是從太湖裡撈來的。當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而在這裡上海又不然。非上館子就難以吃到這東西。我們當然不上館子,偶然有一兩回去叨擾朋友的酒席,恰又不是蓴菜上市的時候,所以今年竟不曾吃過。直到最近,伯祥6的杭州親戚來了,送他幾瓶裝瓶的西湖蓴菜,他送給我一瓶,我才算也嘗了新了。
向來不戀故鄉的我,想到這裡,覺得故鄉可愛極了。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會起這么深濃的情緒?再一思索,實在很淺顯的:因為在故鄉有所戀,而所戀又只在故鄉有,就縈7繫著不能割捨了。譬如親密的家人在那裡,知心的朋友在那裡,怎得不戀戀?怎得不懷念?但是僅僅為了愛故鄉么?不是的,不過在故鄉的幾個人把我們牽著罷了。若無所牽繫,更何所戀念?像我現在,偶然被藕與蓴菜所牽繫,所以就懷念起故鄉來了。
所戀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
作品注釋
1.濯(zhuó):洗滌。
2.藕朴:藕在池塘底里的淤泥中,是一節一節橫向生長的。藕槍:是尖頭上新長的一節,雖然嫩,卻沒有甜味;另一頭長得過於老的叫“藕朴”。第二節,第三節最好,賣藕的人是捨不得自己吃的。
3.碩腹(shuò fù)巨賈:大腹便便有錢的商人。賈:做買賣。
4.善價而沽 (gū):比喻有才幹的人等到有賞識重用時才肯出來效力。沽:買或賣。
5.被(pī):通“披”,覆蓋。
6.伯祥:原名王鐘麒,字伯祥,葉聖陶的朋友。
7.縈:一圈一圈地纏繞、圍繞。
創作背景
1922年,作者的第二個孩子將要出生了,便於該年秋初從故鄉角直搬回蘇州市。這年葉聖陶已經有兩個孩子,大兒子至善四歲半,女兒至美剛出生。1923年春,葉聖陶遷居上海,由朱經農介紹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同顧頡剛合編國文教科書,此地離作者故鄉更遠了。
此文寫於1923年9月7日,當時作者遷居已上海半年左右,睹物(薄片的雪藕)思鄉,情緒的一時湧現而作。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美文,最幸福的時光是過去的時光,最真摯的友誼是過去的友誼,最難得的情感是已成往事的情感,最讓人留戀的美食是兒時的美食,這差不多是人皆有之的一種共同心理經驗和情感體驗。在此文中,作者將自己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藕與蓴菜”上,寫了對故鄉“藕與蓴菜”的懷念,但是這裡懷念的,不僅是瑩白的玉節,清甘甜美的口感,而是隨之而至的故鄉的情味、故鄉的聲色。借對故鄉“藕與蓴菜”的懷念,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熱愛之情。
藝術特色
此文是一篇樸實自然,語言清新優美的散文,是作者散文中的典範之作,顯示了作者高超的寫作功底。
其一,體現在寫作手法上。
思鄉之情,人皆有之,但如何很好的表現,各人有各人的方法。作者選取的角度有其新穎的一面。
此文作者用的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篇幅不長,卻耐人尋味。一次喝酒小聚,吃著雪藕,“我”由此想到故鄉的“藕”,自然又想到故鄉的“蓴菜”。“藕”不貴,“蓴菜”本身無味,但作者卻牽掛著它們。所以牽掛它們其實是在牽掛故鄉,牽掛故鄉的人,作者以故鄉的“物”寄託自己的情。
作者用精練的筆墨給人們描繪出的一幅圖畫裡,一個個勤勞、淳樸、健美的男女藕農,用自己的辛勞,為人們奉獻了“鮮嫩玉色的長節的藕”。他們把這些藕放在家鄉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彎彎的小河邊,一濯再濯,使這些藕變得潔白,一口咬下去非常誘人。讀到這裡,人們好像也在品嘗一節新藕,它的清香甘甜充斥了人們的心房。
作者由藕聯想到故鄉,由故鄉再聯想到藕,再由故鄉的藕寫到城裡所見的藕,作者成功地運用聯想和對比手法,將故鄉的“藕與蓴菜”與“這裡”的“藕與蓴菜”作對比,形象地說明了兩者之間的差別,從而突出了故鄉的“藕與蓴菜”的甘美滋味和令人心醉的味道,同時進一步表達思鄉,以及自己離鄉之後而生的愁懷。在家鄉,經池塘或小河裡的一濯再濯變得潔白鮮嫩的藕,是供人品嘗的好東西;可是在城裡,藕卻成了珍品,大部分被人們搶去,至於挑在擔中叫賣,“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腿,便澀得象未熟的柿子”。作者也僅僅是吃過一次,“還是送入嘴裡嚼著頗有點甘味,便沒有一種鮮嫩的感覺,而且似乎含了滿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也只有作者才能刻畫得如此細緻不能不令人嘆服。接著作者又由藕想到了故鄉的蓴菜。作者運用家鄉與此地、往昔與今日的對比手法,進一步抒發了作者無可遏止的思鄉之情。
作者在運用了種種對比之後,終於將隱在心底深處的情感抒發出來:“向來不戀故鄉的,想到這裡,覺得故鄉可愛極了”。這裡作者不是真的向來不戀故鄉,這只是作者含蓄的說法,那么“故鄉可愛極了”便有了依據。作者今日所迸發的思鄉之情要比過去迸發的思鄉之情強烈得多,過去自己的思鄉之情顯得蒼白、無力。這就是作者對比寫作手法的高超之處。
其二,體現在語言文字上。
全文用語平實樸素,親切自然。作者無須用華麗的言辭、精巧的結構、俏皮的文風,就可以撩動讀者思鄉、懷舊的情緒。語言越是親切自然,便越能打動人,給讀者留下精誠之至的印象。
文章開頭寫因喝酒吃藕而想到故鄉,起筆自然,平實,為全文確立了樸實、親切的基調,這種興之所至,隨物賦形的文風,給人以良朋話舊,任意而談的印象。又如“一濯再濯”“他們想要休息的時候,就把竹扁擔橫在地上,自己坐在上面,隨便揀擇擔里的過嫩的藕或是較老的藕,大口地嚼著解渴”中,“濯”、“橫”、“坐”、“揀擇”、“嚼”等平時動作的描寫,一群憨厚、質樸的農民躍然紙上。那“鮮嫩玉色的長節的藕”,沒有華麗辭藻鋪陳,卻早已讓人垂涎。葉聖陶的散文以寫實為主,很少直接抒情,也很少直接表明作者的觀點。
“若無所牽,便何所戀?”“所戀在那裡,那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這段清新雋永的結尾顯得詩意盎然,情意切切,並富於哲理,就像繆斯手中的琴撥動著人們的心弦,又好像一塊石頭落入人們的心湖中,泛起一圈漣漪,令人們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李朝全《散文百年經典·1917-2015》:“這其實是一篇思鄉的散文。作者不直白故鄉的苦苦思念,而專門談論故鄉富於特色的物產。故鄉的藕是鮮嫩的,蓴菜是嫩綠的、富於詩意的。故鄉的許多東西都令人心醉,包括那些優美的風情畫和淳樸善良的人。故鄉有著太多令人眷戀、魂牽夢縈的東西。正如篇末的點題:‘所戀在那裡,那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即所愛在哪裡,父母妻兒親人在哪裡,哪裡便是我們的家和故鄉。故鄉就是牽繫我們情感的家園。”
中國屈原學會會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評析·現代散文》:“它是圍繞藕字來作文的,思鄉的情懷自然流露出來,‘一切景語皆情語’,誠然!”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院長、教授董小玉《中國散文名篇賞析》:“有些滋味無以言表,甘甜爽口又餘韻綿綿,譬如蓮藕與蓴菜;有些思緒,似有還無又欲訴說,譬如初戀與鄉情。鄉之於人,如同藕斷而絲連,縱使相隔天涯,只要這根絲線被輕輕觸碰,心便忽飛到鄉之所在。只因鄉有愛人與親友,童年與回憶。於是,這深濃的鄉愁,便成了無味之味的遊子最戀。此文便充斥著這種似淡還濃的鄉情,仿佛作者就坐在面前,娓娓講述著他清新如畫的故鄉,以及他的悠悠鄉情一樣結構縝密,富含詩意。”
當代作家朱曉琳《今文觀止鑑賞辭典》:“人皆有情,物我相依。葉先生的鄉愁,我們又何嘗未有?鄉愁,是淡之又淡的一絲牽掛,是濃之又濃的一縷心魂;是心之所倚,是情之所牽,是魂之所系,是夢之所縈……鄉愁,是一曲無韻之歌,是一份無味之味的人間至情。正如作者所說:‘所戀在哪裡,哪裡就是我們的故鄉了’。”
後世影響
《藕與蓴菜》後被收入滬教版七年級《語文第一冊》第八課。
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0.28—1988.2.16),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後改字聖陶。漢族人,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會活動家。1912年中學畢業後,開始當國小教師,並從事文學創作。1921年與沈雁冰、鄭振鐸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文學為人生”。1928年,他創作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建國後,他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副署長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輯、教育部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全國人大代表、五屆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主席、名譽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