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1)雕鏤交錯分明貌。
《玉台新詠·古詩八首·四坐且莫喧》:“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聯。”
吳兆宜 注引
賈誼 《虡賦》:“妙雕文以刻鏤。” 宋
王禹偁 《月波樓詠懷》:“平遠無林木,一望同離婁。”參見“ 離樓 ”。
(2)謂刻意修飾。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誌·效難》:“故淺美揚露,則以為有異;深明沉漠,則以為空虛;分別妙理,則以為離婁。”
劉昞 註:“研精至理,狀似離婁。”
章炳麟 《東夷》詩:“下讀更上移,文采相離婁。”
(3)猶糾纏。
(4)傳說中的視力特強的人。
《
孟子·離婁上》:“ 孟子 曰:‘ 離婁 之明, 公輸子 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焦循 正義:“ 離婁 ,古之明目者, 黃帝 時人也。 黃帝 亡其玄珠,使 離朱 索之。 離朱 ,即 離婁 也,能視於百步之外,見秋毫之末。” 漢
王褒《聖主得賢臣頌》:“如此則使 離婁 督繩, 公輸 削墨,雖崇台五層,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唐
韓愈 《明水賦》:“形象未分,徒騁 離婁 之目。”
藥物
氣味 (根)辛、寒、有小毒。
主治
1 癰疽腫痛。用閭 茹一兩,研為末,每服一匙,
溫水送下。
2疥瘡。用閭 茹研為末,加輕粉、香油調勻敷塗。
3傷寒咽痛(毒氣上攻發腫)。用指甲大小的閭 茹一塊,放口中嚼汁咽下。
文獻資料
白話解
1.孟子曰:“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圓);
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
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白話解:孟子說:“像從前離婁那樣精明的眼睛,公輸般那樣的巧匠,如果不使用圓規、曲尺等工具,就不能製成圓形與方正的器具;還有像師曠耳朵那樣的靈敏,假使不用六律的音符做標準,就不能訂正宮、商、角、徵、羽等五個音;因此以堯、舜那樣賢明的君主,他們治理人民,如果不以仁政為準繩,也不能平定天下。”
2.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白話解:空有善心而不行,仍然不能夠治理國家;只有法律,也不能叫它自己施行。
※ 善心還要有善行,善法還要人實行。
3.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
◎白話解:孟子說:“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由於有仁德;傳到後來會失去天下,是由於失去仁德。一個國家之所以會興盛、衰敗、存在與滅亡,原因也都是一樣。”
※ 夏桀、商紂、周幽王、周厲王,以致於中國歷代的君主治國,莫不如此,重蹈覆轍者何其多,“小心!歷史是會重演的。”慎哉!
◎白話解:凡是所做的事,有不如願的,都應該自我反省,求自己改過。等到自己的身心都純正了,天下的人自然都來歸附了。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白話解:孟子說:“大凡一個人,必定是自己先有輕慢自己的行為,然後別人才會來侮辱;一個家必定是自己先不珍惜、自己先破壞,而後別人才會來破壞;一個國家必定是內部互相爭鬥攻打,然後他國才會乘機來攻打。《書經.太甲篇》說:‘上天降下的災禍,還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災禍,那就不能活命了。’說的就是這種情形。”
6.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
◎白話解:孟子說:“觀察一個人,沒有比觀察他的眼神更好,更清楚了;眼神沒有辦法遮掩他的惡念,存心正直善良,眼神就明亮;存心邪惡,眼神就混濁不明。所以只要聽他所說的話,再看看他的眼神,哪一個人能隱藏呢?”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權也。”
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
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白話解:
淳于髡問:“男生和女生彼此不能直接用手接受,這合禮節嗎?”
孟子說:“合於禮節。”
淳于髡說:“假使嫂子掉到水裡,能不能用手去救她?”
孟子說:“嫂嫂掉到水裡不伸援手救她,簡直就是豺狼禽獸的行為。
男生女生不能直接用手接或受,這是禮節;嫂嫂掉到水裡
伸以援手,用手救她,這是權宜之計,是變通的方法。”
淳于髡說:“現在天下大亂,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老師不肯伸援
手救他們,是何緣故?”
孟子說:“天下大亂,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要用仁義的大道去救
他們,嫂嫂掉到水裡,要用手來救她,你要我用手來救天下的百姓嗎?”
※ 用手僅能救一人,用
仁政能救天下百姓,千千萬萬人。
8.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
◎白話解:孟子說:“事奉尊長,以哪一項為最重要?應當以侍奉父母親為最重要。守護的事,以哪一種為最重要?應當以守護自身,潔身自愛不作壞事為最重要。”
◎白話解:孟子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歡當人家的老師。”
※ 自以為是,喜歡指導人。
10.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白話解:孟子向齊宣王說:“國君看待臣子像手足一樣的親切,臣子就會把國君當成心腹一樣的愛護;如果國君看待臣子像犬馬一般的卑賤,臣子就會把國君當成路人那般的疏遠;如果國君看待臣子像泥土、
草芥一樣隨意踐踏,臣子對待國君就會像仇人一般的痛恨了。”
※ 讎與仇通。
◎白話解:孟子說:“
孔子處事待人,從不做過份的事。”
1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白話解:孟子說:“有德行的君子,能永遠保持像嬰孩一般,純真無邪的心。”
13.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白話解: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不同於他人的地方,是因為他的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也以禮存心。以仁存心的人能愛人,以禮存心的人,能尊敬人。能愛護別人,別人也常愛護他,能尊敬別人,別人也常尊敬他。”
14.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
◎白話解:君子有終生的憂慮,沒有一時的災難。
※ 終身之憂:憂不能致堯舜,不能行仁道;故非仁不為,非禮不行。至於一時災難的來臨,既不是自己的過錯,也不是自己能力所能避免,內省不疚,也就坦然接受了。
15.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其他信息
◎白話解:
孟子說:“世俗所說不孝的事有五種:手腳懶惰不肯做事,又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一種不孝;喜歡賭博下棋,又好飲酒,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二種不孝;貪愛財物,偏愛妻子,不能夠奉養父母,是第三種不孝;縱情於耳目之欲,涉足聲色場所,使父母受辱,是第四種不孝;喜歡逞血氣之勇,與人打架爭鬥,連累到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離婁章句下
作品簡介
本篇仍然是短章居多,內容涉及政治、歷史、教育和個人立身處世等諸多方面。全篇原文共33章,本書選18章。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
鄒縣東南人),距離
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
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
仁政”思想,被稱為"
亞聖"。
小恩小惠,不知為政
原文
子嚴(1)聽鄭國之政,以其乘輿(2)濟人於溱洧(3)。
孟子曰:“惠而 不知為政。歲十一月(4),徒杠(5)成;十二月,輿梁(6)(3)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7)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濟之?故為政者,每人而 悅之,日亦不足矣。
注釋
(1)子產:名公孫僑,字子產,春秋時鄭國的賢宰相。
(2)乘輿:指子 產乘坐的車子。
(3)溱(zhen)洧(wei):兩條河水的名稱,會合於河南 密縣。
(4)十一月:周曆十一月為夏曆九月,下文十二月為夏曆十月。
(5)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橋。
(6)輿梁:能通車馬的大橋。
(7)辟:開闢,即開道的意思。
原文翻譯
子產主持鄭國的政事時,曾經用自己乘的車去幫助人們渡過 溱水和洧水。
孟子評論說:“這是小恩小惠的行為,並不懂得從政. 如果他十一月修成走人的橋,十二月修成過車馬的橋,老百姓就 不會為渡河而發愁了。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門 鳴鑼開道都可以,怎么能夠去幫助百姓一個一個地渡河呢?如果 執政的人要去討得每個人的歡心,那時間可就太不夠用了。”
本篇賞析
諸葛亮說:“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三國志》)裴注引 華陽國志》)
子產用自己乘坐的車子去幫助老百姓過河,這事在一般人看 來是屬於愛人民的美德,因此傳為美談。但孟子從政治家的角度 來要求子產,則認為這是小恩小惠的行為,治末而沒有能夠治本, 於事無補。與其你這樣一個一個地去幫助老百姓過河,倒不如利 用你手中的權力為他們把橋修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使他們 再也沒有過河的煩惱。
也就是說,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當以大局為重,而不應以小 恩小惠去取悅於人,更不應以此來沽名釣譽。
從這個角度來說,孟子的觀點是很有啟發的。
君臣之道,恩義為報
原文
孟子告
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王曰:“禮,為舊君有服(1),何如斯可為服矣?”
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裡。此之謂三有禮焉。如此,則為之服矣。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 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2)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 田裡。此之謂寇讎。寇讎,何服之有?”
注釋
(1)為舊君有服:指離職的臣子為原先的君主服孝。
(2)極:窮困,這裡作使動用法,意思是使其處境極端困難。
原文翻譯
孟子告訴
齊宣王說:“君主把臣下當手足,臣下就會把君主當腹心;君主把臣下當狗馬,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巨下當泥土草芥,臣下就會把君主當仇敵。”
齊宣王說:“禮制規定,已經離職的臣下也應為過去的君主展孝。君主要怎樣做才能使他們為他服孝呢?”
孟子說:“臣下有勸諫,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議,君主聽從.政治上的恩惠下達到老百姓。臣下有什麼原因不得不離去,君主打發人送他出國境,並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 離開了三年還不回來,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這就叫做三有禮. 這樣做了,臣下就會為他服孝。如今做臣下的,勸諫,君王不接 受;建議,君王不聽從。政治上的恩惠到不了老百姓身上。臣下有什麼原因不得不離去,君主把他捆綁起來,還想方設法使他到 所去的地方窮困萬分,離開的當天就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這種情況叫做仇敵。君臣之問像仇敵一樣,還有什麼孝可服呢?”
本篇賞析
所謂投桃報李,士為知己者死。又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賢明的君主總是懂得這個啟發,所以待臣下如手足,臣下必把君主當腹心,以死相報。比如說劉皇叔用關羽、張飛、諸葛亮, 至今傳為美談。
其實,何止君王用臣下如此,現代的用人之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說得通俗一點,也就是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
不然的話,反目成仇,兩敗俱傷,也就君不君,臣不臣;領導不領導,被領導不被領導了。
那又能怪誰呢?只能怪自己不會做領導人罷。
中養不中,才養不才
原文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1),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2)。”
注釋
(1)中:指無過無不及的中庸之道,代指品德好的人。養:培養、薰陶、教育。
(2)其間不能以才:省略了“以寸量”的“量”字。
原文翻譯
孟子說:“品德修養好的人教育薰陶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教育薰陶沒有才能的人,所以人人都樂於有好的父親和兄長。如果品德修養好的人拋棄品德修養不好的人;有才能的人拋 棄沒有才能的人,那么,所謂好與不好之間的差別,也就相近得 不能用寸來計量了。”
本篇賞析
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三字經》賢者為師,團結大家一道進步;能者為師,幫助大家共同提高。一言以蔽之,人人都有教育薰陶他人的義務。否則,所謂的 “好人”又好在哪裡呢?
模擬西方聖哲的話來說:“人啊,你們都是上帝的子民。要互愛,不要拋下任何一個兄弟姐妹不管!”
所以我們要搞“希望工程”,要搞“心連心”、“手拉手”的活動。
有所不為,而後有為
原文
原文翻譯
孟子說:“人要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為。”
本篇賞析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 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如果事無巨細,事必 躬親,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所以,一定 要捨棄一些事不做,然後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為。 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現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 也。”(《論語子張》)正是孟子這裡的意思。 總起來說,儒家所說的“不為”是為了“有為”,只不過是要 有所選擇而為,與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
言人不善,如後患何
原文
原文翻譯
孟子說:“說人家的壞話,招來後患如何是?”
本篇賞析
“誰人背後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 人的劣根性的確如此。 不過,如果有人專以背後說人家的壞話為樂趣,嗜痂成癬,那 么個個專用名詞賞給他(她)了,叫做--長舌婦!
孔子曾經說過:“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我們也曾給這種道聽途說者送了一個稱號,叫做“小廣播”。 與小廣播相比,長舌婦如何? 小廣播不一定是長舌婦,但長舌婦八九不離十是小廣播一個。 小廣播免費直銷訊息,義務廣告,以先聽為快,以訊息靈通 為榮。無聊! 長舌婦東家長、西家短,以窺人隱私為快,以暗箭傷人為樂。 可惡! 小廣播愚,長舌婦惡。 如果說,對小廣播,我們要告之以“且住,且往!”那么,對 長舌婦,就應該“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了。
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原文翻譯
孟子說:“通達的人說話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結 果不可,只要合乎道義就行。”
本篇賞析
在《論語子路》里,
孔子與子貢討論士的標準時已經說過: “言必信,行必果,任任然小人哉!”這是從反面來否定“言必信, 行必果”的行為。孟子這裡則是從正面來告訴我們“言不必信,行 不必果。”可見,孟子的學說在很多方面都的確是與孔子一脈相承 的。
關於“大信”與“小信”的問題,亦即“信”的通權達變問 題,我們在《論語》的有關讀解中已說得很多。這裡只作簡單重 申,即,一方面,“信”是儒學的核心觀念之一,最典型的強調就 是孔子所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但另一 方面,又不能拘泥固執於“信”而不知變通。用我們所說的最為 極端的情況就是,難道對你的敵人也要講“信用”嗎?所以.要 根據具體情況而通權達變。通權達變的標準就是
孟子這裡所說的 “惟義所在”。這是最基本的不能放棄的東西,也是指導我們在實 際生活中掌握的原則。
有了原則,當然就要好辦得多了。
大人不失赤子之心
原文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注釋
(1)赤子:嬰兒。
原文翻譯
本篇賞析
老玩童么?
當然不是。
偉大的人胸懷寬廣,“宰相肚裡能撐船”。而童心純真不偽,本色自然。
宰相肚裡之所以能撐船,是因為他不斤斤計較於一得之利,一孔之見,而能夠保全自然無偽的本色,永遠以一種童心般的新奇 和純真面對這個世界,生機蓬勃,以至於無的不知,無所不能。 這裡面的關鍵其實就是兩點:一是純真,二是大度。正是在這兩點上,我們可以找到真正偉大的人物與童心的相通之處。
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老子》第二十章)
又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 如嬰兒之未孩。”(《老子》)第二章》你看那眾人應對攘往,好象趕赴豐盛的筵席,又像春天去登台眺望。只有我淡泊而無動於 衷,就像那不知笑的嬰兒一樣。
老子的本意是宣揚歸朴返真,淡泊寧靜。不過,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致遠。與
孟子這裡的思想倒有異曲同工之妙。
歸結起來說,真正偉大的人,倒不像我們一般小雞肚腸的人那樣想得複雜,患得患失,所以,反而能夠保持一分童心,有時候表現出來,就像是一個童心未泯的人。
深造的目的在於自得
原文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1)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2)。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
注釋
(1)資:積累。
(2)原:同“源”。
原文翻譯
孟子說:“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來加深造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穫。自己有所收穫,就能夠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夠積累深厚;積累得深厚,用起來就能夠左右逢源。所以,君子總是希望自己有所收穫。”
本篇賞析
深造的目在於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穫,而不是為了炫耀給別人看。簡言之,自得是內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濫竽充數,招式是做夠了的,但內功卻一點也沒有,所以,一旦過硬檢驗起來,就只有溜之大吉。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現代學者莫不以南郭先生為恥,而其行為類似南郭先生的卻不在少數。他們或是“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裝點門面。其招式花樣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於不求自得而求得之於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沒有才能,與
孔子所說“不惑人之 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的精神恰恰相反。
總而言之,還是“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論語 憲問》) “欲其自得之’就是為己,反之則是為人。孔、孟論學問之道, 用心良苦。你我讀書人理應深省,以免誤入歧途。
博學詳說,將以返約
原文
原文翻譯
孟子說:“廣博地學習,詳盡地解說,目的在於融會貫通後返歸到簡約去。”
本篇賞析
真理原本是至簡至約的,一半是因為我們理解的需要,一半是因為所謂“飽學之士”的炫耀門楣,使它們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深奧了。
“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這是我們時常可以聽到的抱怨,或者說幽默。如果這抱怨發自一位勤勉的學生之口,那老師恐怕真要腋下出汗,恨無地洞可鑽哩。
其實,在很多問題上,我們都是要恨無地洞可鑽的。比方說, “人是什麼?”“文化是什麼?”不說人人都明白,一說人人都糊塗。 所以,博學詳說不是為了炫耀淵博,故作深刻,而是為了深入淺出,出博返約。
教學如此,演說如此,舞文弄墨也莫不如此。
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博學詳說歸於簡約。
博學評說是手段,歸於簡約才是目的。
以善養人,能服天下
原文
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能服大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原文翻譯
孟子說:“單憑善就想陵人心服,是不能夠使人心服的;要用善去培養教育人,才能夠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而想統一天下,這是不可能的。”
本篇賞析
關鍵是“養人”。
服人服心,教育的潛移默化功能是不可估量的。
作為教育家,無論是
孔子還是孟子對於教育的作用都非常重視而身體力行。
因為,無論你有多么好的思想,多么好的治國平天下方略,一言以蔽之,多么“善”。不通過“養人”--培養教育,怎么能夠讓人們理解而化為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呢?
就是我們今天,不也仍然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嗎?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原文
徐子(1)曰:“仲尼亟(2)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3),不捨晝夜,盈科(4)而後進,放乎四海。 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5)。苟為無本,七八月之問雨集,溝澮(6)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7)過情,君子恥之。”
注釋
(1)徐子:孟子的學生徐辟。
(2)亟:屢次。
(3)混混:通“滾滾”, 水勢盛大的樣子。
(4)科:坎。
(5)是之取爾;“取是爾”的倒裝句,“取這個罷了。”
(6)儈(kuai):四間大溝渠。
(7)聲聞:名聲,名譽。
原文翻譯
徐子說:“
孔子曾多次讚嘆水,說:‘水啊!水啊!’他到底覺得水有什麼可取之處呢?”
孟子說:“水從源泉里滾滾湧出,日夜不停地流著,把低洼之處--填滿,然後又繼續向前,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這種特性啊。試想,如果水沒有這種永不枯竭的本源,就會像那七八月問的暴雨一樣,雖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滿大小溝渠,但也會一下子就於酒枯竭。所以,聲望名譽超過了實際情形,君子就會感到羞恥。”
本篇賞析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闡發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擬人的道德品質,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斷進取,自強不息。
其實,我們在《韓外傳》里發現了
孔子自己對於為什麼要 “亟稱於水”這個問題的詳細回答。
問題是由子貢提出的。子貢說:“君子看見大水總是要觀察,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回答說:“君子是用水來比擬人的道德啊!水到處給予而無私,這不是像很有德行嗎?所到之處萬物生長,這不是像很有仁愛嗎?流向總是循著一定的啟發,這不是像很有正義嗎?淺處 流淌,深處莫測高深,這不是像很有智慧嗎?奔赴深淵大谷而毫 無疑懼,這不是像很有勇氣嗎?任何細微之處也不放過,這不是像很明察嗎?遇到險惡地勢也不避讓,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嗎?髒東西進去,乾乾淨淨出來,這不是像很善於化育嗎?水面永遠是平的,這不是像很公正嗎?不求一概滿盈,這不是像很有節度嗎? 無論經過多少曲折,始終向東流,這不是像意志很堅毅嗎?正因為水有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見大水就一定要觀察。”
這簡直就是一首水的讚美詩啊!生動而深刻。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觀水去呢?
人與禽獸的差別有多大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注釋
(1)幾希:少,一點點。
原文翻譯
孟子說:“人和禽獸的差異就那么一點兒,一般人拋棄它,君子卻保存它。舜明白一般事物的啟發,了解人類的常情,於是從仁義之路而行,而不是為行仁義而行仁義。”
本篇賞析
人與動物的差別何在?
在今天,這已是一個人類學的命題了。可
孟子卻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孟子說,人與禽獸的差異就那么一點兒,至於那一點兒到底在什麼,他在這裡沒有說。不過,我們在《滕文公上》)里曾聽他 說過人之所以為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養,那就和禽獸差不多。可見,在孟子看來,人和禽獸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教採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沒有精神方面的東西。這和我們現在一般的看法是基本吻合的,即,人的動物 本能方面,亦即其自然屬性是動物性的,但其精神文化方面,亦即其社會屬性是非動物性的,而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後一方面。既然如此,高尚的人當然就應該發展人與動物相區別的一方面。所以,
孟子說:“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一般人往往容易 忽視這一點,只有品質高尚的人才注意保存和發展這一點。比如說有的人認為“人生在世,吃穿二字”,那就是標榜“飽食、暖衣、 逸居而無教”,自然是“近於禽獸”了。當然,孟子也並不是要完全否定“飽食、暖衣、逸居”,要求人們不食人間煙火,苦行禁慾。而是認為應該像舜帝那樣,“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從一般事物的啟發和人類的常情出發行仁義之道,而不是為行仁義而行仁義,不顧人之常情。
從各方面的情況來看,
孟子的主張,應該是“飽食、暖衣、逸居而有教”,既不排除人之常情,又強調教育的重要性。物質生存與精神追求都不可廢棄。這一點,當然也是符合我們今天的基本觀點的。
兩可之間,最是為難
原文
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可以無與, 與傷惠;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
原文翻譯
孟子說:“可以拿取,也可以不拿取的,拿取了有損廉潔;可以給與,也可以不給與的,給予了有損恩惠;可以死,也可以不死的,死了有損勇敢。”
本篇賞析
與著名的“魚與熊掌”二者必居其一選擇不同,孟子在這裡擺給我們的,是一種兩可之間的選擇,而且要為難得多。比如說,殺人越貨還是遵紀守法?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是 難題,可是,吃回扣還是不吃?收紅包還是不收?這對很多人來 說,卻是相當考人的難題了。
就
孟子所舉的情況來看,“取傷廉”是比較好理解的,可“與傷惠”和“死傷勇”卻有些令人費解。揣摩起來,所謂“與傷 惠”大概是說,在可以給與,也可以不給與的情況下,還是不給與的好。因為,“濟人須濟急時無”,也就是
孔子所說的“君子周 急不繼富”(《論語雍也》)的意思。不然的話,給予了反而有濫施恩惠的嫌疑,反而於真正的恩惠有所損傷。這就是“與傷惠”。至於說“死傷勇”,則是指我們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有 時候活下來比死去需要有更大的勇氣和更強的戰勝困難和恥辱的毅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了死,很可能給人以輕生的感覺, 當然就是於勇氣有所損傷的了。這就是“死傷勇”。
有人認為,
孟子之所以舉出“與偉惠”和“死傷勇”,是因為戰國時代豪俠風氣盛行,四豪濫施恩惠,荊(軻)聶(政)刺客 輕生,所以孟子針砭時弊,引以為戒。(毛奇齡《聖門釋非錄》引全履祥語)
如此說來,倒是一個時代性的話題了。那么,對我們來說,仍然具有時代意義的是什麼呢?
恐怕就是“取傷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