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離域電子
- 外文名:delocalized electron
- 別名:游離電子
簡介,分子軌道理論,例子,反應當中的游離,另見,
簡介
離域電子(英語:delocalized electron),也稱游離電子,是在分子、離子或固體金屬中不止與單一原子或單一共價鍵有關係的電子。 游離電子包含在分子軌道中,延伸到幾個相鄰的原子。一般來講,離域電子存在於共軛系統和介離子化合物中。人們漸漸地了解到,σ鍵中的電子也會游離。例如甲烷中的成鍵電子是由五個原子共享的。更多細節詳見分子軌道理論。
分子軌道理論
分子軌道理論(英語:Molecular orbital theory),簡稱MO理論,是處理雙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結構的一種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學鍵理論的重要內容。它與價鍵理論不同,後者著重於用原子軌道的重組雜化成鍵來理解化學,而前者則注重於分子軌道的了解,即認為分子中的電子圍繞整個分子運動。
式中的cij係數可由將等式代入薛丁格方程以及套用變分原理求得。簡單地講,該方法意即,分子軌道由原子軌道組合而成。原子軌道波函式各乘以某一係數相加或相減,得到分子軌道波函式。組合時原子軌道對分子軌道的貢獻體現在係數上,組合前後軌道總數不變。
利用分子軌道理論與價鍵理論通常只是從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去看問題,常常會得到相同的結論。只是有時分子軌道理論的思想與計算過於複雜,在研究簡單問題時,價鍵理論反而更顯得簡單明了。或者說,價鍵理論對於分子定態的性質(鍵長,鍵角等)的解釋和分子軌道理論相近,而分子軌道理論在研究和電子激發相關的性質時(分子顏色,光電子能譜等)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