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東鎮

雞東鎮

雞東鎮隸屬於黑龍江省東南部雞東縣的一個大鎮,是雞東縣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全鎮15個行政村,5個社區,總人口20790人(2017),土地面積131.72平方千米。2003年全鎮實現工農總產值17489.5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實現5280萬元,農村人均收入3200元,糧食總產8132萬噸,蔬菜總產8169.4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雞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黑龍江雞東
  • 下轄地區:轄15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雞東縣雞東鎮銀峰大街215號
  • 電話區號:0467
  • 郵政區碼:158200
  • 地理位置:雞東縣中部
  • 面積:131.72平方千米 
  • 人口:20790人(2017)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 著名景點:大頂山,長壽山,東山烈士陵園
  • 機場:興凱湖機場
  • 火車站:雞東站
  • 車牌代碼:黑G
簡介,基本信息,名字來源,地理位置,行政區劃,自然資源,發展依託優勢,自然優勢,區位優勢,水資源優勢,發展現狀,特色產業,相關數據,

簡介

雞東鎮隸屬雞東縣管轄。位於縣境西部,穆稜河南岸,西與雞西市毗鄰,為雞東縣城。黑龍江省雞東縣雞東鎮,地下礦藏豐富,有煤炭等礦藏,有人參、黃芪等藥材,蕨菜、松茸、蘑菇等山珍品。
雞東鎮,原屬雞西縣銀峰鄉管轄。1957年1月,劃歸密山縣管轄。1958年8月,改稱銀峰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劃回雞西市,同時更名為平陽公社。1964年8月,設定雞東縣,定為縣址。同年11月,將平陽公社的城鎮部分和銀豐、銀東、德勝3個生產大隊及宏勝生產大隊的4個生產隊劃為雞東鎮;平陽公社的其餘13個生產大隊改稱銀豐公社。後稱雞東鎮為雞東鎮公社。1980年恢復雞東鎮稱謂。
雞東鎮轄境屬丘陵地帶。全鎮總面積131.72平方千米。縣屬工商企業集中於鎮內,鎮街工業有刺繡廠、扎花廠、綜合廠等,1992年鄉鎮企業總產值1072萬元。城郊有耕地7230畝,以生產蔬菜為主。全鎮共轄3個街道和銀豐、迎春、石河北、靠山、沿河等5個村。總人口20790人(2017)。鎮政府駐地銀峰大街。

基本信息

雞東縣轄8個鎮、1個鄉、2個民族鄉:雞東鎮、平陽鎮向陽鎮哈達鎮永安鎮永和鎮東海鎮興農鎮雞林朝鮮族鄉明德朝鮮族鄉下亮子鄉八五一零農場。雞東縣面積3753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4年),縣人民政府駐雞東鎮。郵編:158200。代碼:230321。區號:0467。拼音:Jidong Xian。

名字來源

雞東縣,因地居雞冠山之東而得名。雞東縣轄境原屬雞西市和密山縣管轄。1964年6月5 日,為了解決密山縣範圍過大和雞西市縮小郊區問題,經省人民委員會呈請國務院批准,設定雞東縣。將雞西市的哈達、銀豐(原平陽)公社、張家街農業大隊和密山縣的雞林、下亮子、平陽、永安、綜合、東海、興隆、永和、向陽、明德10個公社劃歸雞東縣,為雞東縣的行政區域。縣址設於平陽鎮。歸牡丹江專區管轄。經過設縣的籌備工作,1965年1月1日,雞東縣正式成立,開始辦公。1967年專區改稱地區,隸屬牡丹江地區管轄。1983年9月3日,國務院批准,劃歸雞西市領導。
雞東鎮雞東鎮

地理位置

雞東縣北與七台河市勃利縣接壤,東與密山市為鄰,西北與林口縣分界,西與雞西市毗連,西南與穆稜縣相連,南與俄羅斯接界。中俄陸地邊界線108公里。全縣總面積3243平方公里。全縣共轄4鎮、11鄉。1992年末全縣總人口27.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5萬人;朝鮮族滿族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10%。縣政府駐地雞東鎮。

行政區劃

2000年,雞東縣轄8個鎮、7個鄉:雞東鎮、向陽鎮、永安鎮、平陽鎮、哈達鎮、東海鎮、興農鎮、永和鎮、前衛鄉、下亮子鄉、綜合鄉、新華鄉、銀峰鄉、雞林朝鮮族鄉、明德朝鮮族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8548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雞東鎮20790人(2017),平陽鎮19901人, 向陽鎮19243 人,哈達鎮23338人, 永安鎮21100 人,永和鎮17340人, 東海鎮16481 人,興農鎮18035人, 雞林鄉7269人, 新華鄉12656 人,綜合鄉11027人, 銀豐鄉21565人, 前衛鄉3235人, 明德鄉8214 人,下亮子鄉7900人, 八五一農場虛擬鎮14739 人,雞東煤礦虛擬鎮11906 人,雞東林業局虛擬鎮3659人。

自然資源

雞東鎮是雞西地區發展最快的縣城。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環境,地下礦藏豐富,有煤炭等礦藏。植物資源有人參黃芪等藥材,蕨菜松茸蘑菇等山珍品。
雞東鎮雞東鎮
雞東鎮水產站在縣水產局及鎮政府的幫助和指導下,積極探索新思路,發展特色養殖,在養殖品種上改變了單一的鯉魚品種,增加了鯽魚鯰魚河蟹等品種的養殖面積。另外,他們還採取水產業與畜牧養殖業相結合的方法,實施立體養殖技術,立體養殖面積達到總水面的三分之一。2004年,雞東鎮政府落實了國家對漁民柴油漲價的補助款7萬多元,使漁民養魚積極性得到保護,湧現出一批水產養殖先進典型,紅勝村朱玉艷、勇鮮村王正憲、新峰村楊林分別被評為市優秀休閒漁業科技示範戶、馴化養魚科技示範戶、河蟹養殖科技示範戶。上年年全鎮漁業養殖各項指標在全縣綜合評定中均名列前茅,總分獲得第一名。
鯰魚鯰魚

發展依託優勢

幾年來,雞東鎮鎮黨委、政府從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重點,依據雞東鎮的自然條件和圍城靠市的地緣優勢,我們發揮區域農業的比較優勢,積極培育區域主導戶業,初步形成了一村一業,一屯一品的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的生產格局。

自然優勢

一是利用自然優勢,在南部半山區建立環山經濟園。主要開發經濟林和依託永和萬壽菊加工廠、雞東世紀村、雞西廣益城大市場,種植萬壽菊,硬質玉米及粘玉米、甜玉米。栽植經濟林2600畝、硬質玉米8600畝、粘玉米、甜玉米950畝。

區位優勢

二是利用區位優勢,中部平原區發展繞城經濟群體,主要發展瓜菜和牧業經濟。全面沿雞密南線公路建立雞東鎮萬畝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取得了省綠色證書,效益達1500—2000元/畝。全鎮保護地栽培面積達21600畝,其中複種面積6300畝,百頭養牛大戶4戶,萬隻蛋雞場2戶,500隻絨山羊大戶1戶。

水資源優勢

三是利用水資源優勢,在北部發展優質水稻和漁業。全鎮種植優質水稻28000畝,其中綠色水稻12000畝,養魚水面1600畝,養漁戶139戶,已建成15處集垂釣、休閒、餐飲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區。

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雞東鎮黨委、鎮政府緊緊依託城郊地理優勢,順應縣域居民消費需求,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結合實際,加快發展瓜、菜、牧、漁、勞、特色餐飲6大支柱產業,把中央一號檔案落到實處,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鎮裡進一步落實鎮機關幹部幫扶結對責任,幫扶到戶,一幫到底,與年度綜合考核掛鈎。鎮農技、畜牧、多經等涉農幹部,積極深入村屯舉辦科普、實用技術培訓班,提升產業發展科技含量。在發展特色產業過程中,堅持科學規劃,最佳化布局,構建四大經濟園區;一是建立南部靠山經濟園區,重點發展經濟林和依託永和萬壽菊加工廠、雞西廣益城、雞東世紀村大市場,引導農民種植萬壽菊、優質玉米、粘玉米、甜玉米。在榮華村、雞東村發展果樹面積3100畝。二是建立中部環城經濟園區,重點發展瓜菜和畜牧業。該鎮在雞密公路兩側建立了雞東鎮萬畝無公害瓜菜生產基地,種植瓜菜達1.2萬畝,喜獲好收成,畝收入達2300元以上。同時,採取大戶帶動,小區拉動的辦法,大力發展畜牧業,當前,全鎮各類養殖大戶發展到780戶,畜禽存欄量同比增長32%和40%。三是建立城北綠色水稻和漁業經濟園區,全鎮依託城北豐富的水利資源優勢,種植優質綠色水稻2.8萬畝,同時,發展水產養殖水面2600畝,養魚戶達139戶,此外,還建立32處集垂釣、休閒、餐飲於一體的旅遊觀光業,年收入頗豐。四是建立東北部特色餐飲園區,在明俊、新峰2個朝鮮族村發展具有朝鮮族風味的特色餐館達幾十家,生意紅紅火火。同時,雞東鎮還通過招商引資,新上工業項目2個,引進資金達3000多萬元,如今,均正在緊張建設中,達產後,年可實現產值4300餘萬元,利稅420萬元,還可就地安置260餘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此外,這個鎮從完善健全勞務信息、技能培訓等入手,組織剩餘勞動力分期分批參加縣就業部門舉辦的8期培訓班,累計實現勞務輸出達4000多人,創勞務收入達3700多萬元。
西香瓜西香瓜

特色產業

雞東鎮黨委、鎮政府以科技為支撐,從加強水產養殖管理入手,增加科技含量,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2004年全鎮漁業養殖各項指標在全縣綜合評定中均名列前茅,總分獲得第一名。
雞東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鎮情,圍繞市場,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呈現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喜人景象。2005年,該鎮實現農業總產值達9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80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15%和20%,創歷史最好水平。
特色經濟作物迎來豐收年。這個鎮以市場為導向,引導農民種植萬壽菊蔬菜、西香瓜、白瓜等特色經濟作物面積達1.64萬畝,喜獲豐收,為農民帶來1740萬元的收益。同時,該鎮還大力發展果樹生產,全鎮建成百畝苗圃1處,千畝果樹場2處,果樹面積發展到3100畝,年為農民帶來收益達620餘萬元。

相關數據

雞東縣雞東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村經濟。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達9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80元,分別比2004年增長15%和20%,創歷史最好水平。
糧食生產創新高。該鎮通過組織農業科技人員走村串戶,普及農業先進實用技術,推行標準化生產,全鎮6.6萬畝優質水稻、玉米大豆均獲得好收成。2005年,該鎮糧食總產達2328萬公斤,比2004年增長15%,農民收入達3650萬元。
養殖業登上新台階。該鎮圍繞市場,大興畜牧業,採取大戶帶動、分散飼養的辦法,促進全鎮畜牧業快發展、大發展。2005年,該鎮、禽出欄量分別達1.4萬頭、450頭、480隻、7.9萬隻,實現銷售收入達1140萬元。與此同時,這個鎮還大力發展漁業生產,從省內外引進名、優、特品種,全鎮養魚水面發展到2600畝,養魚專業戶發展到178戶,還興辦集垂釣、休閒、餐飲於一體的旅遊點達32處,總收入達500多萬元。
勞務經濟異軍突起。這個鎮積極引導富餘勞動力走出家門,奔赴省內外闖市場。鎮裡相繼組建了鎮、村勞務輸出服務中心、勞務信息網路,還與縣有關部門聯合舉辦勞務技能培訓班10多期,培訓外出務工農民達2300多人次。2005年,這個鎮已累計轉移富餘勞動力達4717人,實現勞務收入達3800多萬元,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