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雞林朝鮮族鄉隸屬
雞東縣管轄。位於縣境中部,穆稜河南岸,西臨雞東鎮。鄉政府駐地距縣城6公里。雞林鄉名源於駐地雞林村名。因地居雞冠山附近,又是一片林地,故稱“雞林”。雞林一帶,中華民國時期,由延吉和朝鮮等地流入的朝鮮難民墾殖,成為朝鮮族聚居的地方,屬密山縣管轄。東北淪陷後,1941年9月,劃歸雞寧縣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建立人民政權,設定雞林村。1949年7月雞寧縣改為雞西縣後,設定雞林區,1950年7月改為第六區。1953年建立區級雞林朝鮮民族自治區。1956年5月,撤區劃鄉,設定雞林朝鮮族鄉。1957年1月,劃歸密山縣管轄。1958年1月,將前進鄉併入雞林鄉,同年8月改稱雞林人民公社。1965年1月,正式劃歸雞東縣管轄。1983年9月,進行政社分開試點,撤銷雞林公社,設定雞林朝鮮族鄉。
地理與建設
雞林鄉轄境屬穆稜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是盛產水稻的“魚米之鄉”。鄉辦工業有造紙、農機、制磚廠和煤礦等,1992年鄉企總產值2102萬元。全鄉共轄雞林、東興、進興、東林、團結、永光、前進、東光、東明、學模等10個村。
文化生活十分活躍,有中學1所,國小1所,外語學校2所,鄉有衛生院、廣播站、
電影院、老年協會等。
歷史沿革
朝鮮族流入與開墾
一九二0年初。富饒遼闊的雞冠山下,穆稜河南岸,還是一片荊棘叢生、楱莽遍地的荒涼原野。數千年的歲月,使穆稜河流域雞冠山下的幾十處沙丘長滿了槲木。枝葉茂密,蔚然成林。由此取名“雞林”。即雞寇山下槲木樹林的意思。
這時的雞林只散著幾戶漢、滿族農民,他們全種旱田。
在穆稜河南岸住著一戶姓馮的漢族農民,在他的西邊住著一戶姓金的滿族農民,再往西是一戶姓馬的漢族農民;河南屯(現在的永光村)南邊住著姓李的,北邊住著姓付的農民;幸福三、四隊一帶住著姓徐的、姓艾的、姓胡的農民。共八戶人家。一九二二年春,由海林流入七戶朝鮮族農民,第一次在雞林上船屯(現在的進興村)定居。他們用樹棵子和草垡子等築起攔河壩,堵黃泥河水,開墾草原,種植水稻。從此,朝鮮族人民開始在雞林定居。
開始流入雞林的朝鮮人民,大多數是一九一0年因日本吞併朝鮮,不願做亡國奴,毅然奮起抗日的人們。他們志願加入“朝鮮獨立軍”,轉戰在北間島(現在的延邊一帶)和蘇聯沿海川一帶。後來不幸受挫轉為農民,逐步來到雞林。也有少數人是逃荒謀生來到雞林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和對自己國家的熱愛。
二十年代初期,一些朝鮮族農民,由蘇聯向中國境內流入。他們先到興凱湖、白泡子、饒河等地。一九二五年開始陸續向雞林搬遷。一九二七年在進興、永光、東明,東升等地、初步形成了朝鮮族小村子。僅一九二六年,就有以白鐘和、白相俊為首的四十多戶朝鮮族農民,由白泡子遷入船口村。一九二七年建立了第一所朝鮮族國小校。據船口國小校史記載;第一任校長是基督教信奉鄭結浩,教員是金周浩和申永福(女),還有一名不取報酬的兼職教員李光國負責軍事、體育科目。學校向學生們宣傳反日愛國思想,後來因為發生了一起中蘇邊境衝突事件,即攻打
平陽鎮,在船口村一帶的蘇軍里發現有部分朝鮮族軍人,所以學校只辦了一年半的時間。
一九二二年至一九二六年間,由饒河、瀋陽等地流入的朝鮮族農民,在現在的東明、東升村、幸福一隊附近陸續建立了村莊,分別起名為新安屯、士永屯、河深屯等。共有二百多戶,一千多口人。
漢 朝民族兄弟結緣
帶瓢率眷,逃難生流入雞林的朝鮮族人民,上無片瓦,下無寸地,手無工具,他們得到了當地漢、滿兩族人民的同情和支持。沒米,他們給送米,沒錢,他們給送款。他們和朝鮮族人民一起揮鍬舞鎬,起草皮子,伐樹棵子,蓋草堂,挖水壕,開荒地,讓朝鮮族人民順順噹噹地種上水稻。據三十年代初住過河深屯(永光)的太萬石老人,和一九二九年住過雞林一帶的安國柱老人講:那時漢族人,不僅幫助朝鮮族種地,還保護朝鮮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一九三四年陰曆五月二日,四百多名土匪突然武裝襲擊新安屯(東明村),燒光了十三戶的房子,抓走了十三名壯丁,搶走了四十多匹馬。給朝族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是好。附近漢族得知這個訊息後,立即到新安屯慰問,並想方設法找這個土匪目交涉,要回了壯丁和馬匹。使新安屯農民順利地種上了水稻。
春天,朝鮮族農民誰家沒有牲畜翻地,漢族農民就套著馬牽著牛來幫助誰翻地撒種。秋天,朝鮮族農民豐收了。就背著打糕和酒回訪漢族兄弟。真是親如手足,勝似兄弟。朝、漢兩族人民結下了深厚兄弟結緣。
一九三一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施展了萬惡的民族分裂政策,破壞了漢、朝兩族人民的兄弟友誼,直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才使朝、漢兩族人民的友誼得到了恢復和發揚。
朝鮮族特色
雞林朝鮮族鄉
朝鮮族(조선족),
韓國稱為韓民族(한민족),東亞地區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朝鮮半島的朝鮮、韓國、
中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及其他原屬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其餘散居
美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總人口約7461.68萬。
朝鮮族(韓民族)的族源的主體是朝鮮半島南部的土著居民
三韓人(馬韓、辰韓和弁韓)。
對於三韓人,《後漢書·東夷列傳》第七十五:“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雖然朝鮮半島古代國名多變,但是“韓人”、“韓民”之稱一直在民間延續,在古代的法律文書中也時有出現,比如:19世紀80年代的《清·朝水陸貿易章程》中就有“華民”、“韓人”之稱,19世紀90年代中期清朝皇帝對日宣戰詔書中也有“著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厚集雄師,陸續進發,以拯韓民於塗炭”之稱。
在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後,中國被迫在《馬關條約》中放棄對朝鮮的宗主權,承認朝鮮獨立,1897年,李氏朝鮮高宗李熙改國號為“韓”,建立“大韓帝國”,“韓”第一次從民間進入國號,“韓”在朝鮮語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絕大多數民族都喜歡選寓意好的或者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作為國名、族名。中國朝鮮族(英語:KoreanChinese;羅馬拼音:Chosen),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其餘則散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成都、濟南、西安、武漢等內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多數居民使用朝鮮語和朝鮮文。雜居地區的朝鮮族通用漢文。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朝鮮族總人口為1,923,842人〔最新的數據是2,043,578人〕。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朝鮮語,一般認為屬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屬音位文字類型,有40個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寫時,把同一音節的音素迭成字塊構成方塊形文字。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擅長在寒冷的北方種植水稻著稱,生產的大米潔白、油性大,營養豐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稱譽為“北方水稻之鄉”。長白山林區的特產人參、貂皮、鹿茸角,被譽為“東北三寶”。延邊地區還是中國主要的烤菸產區之一。延邊黃牛是中國五大地方良種黃牛之一,人參、鹿茸均馳名中外。
勞動力轉移
為全面貫徹落實團省委“服務新農村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團建基礎工程”會議精神,雞東團縣委大力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特別是針對雞林朝鮮族鄉這樣一個具有地緣、人源和親緣等多種優勢少數民族鄉,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大膽的實踐,使一大批勞動力轉移到國外或國內沿海發達地區謀求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提高認識,創新思路,把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工作作為重大戰略
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認識是前提,領導是關鍵。我們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作為充分發揮自身職能作用,促進縣域農民增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性任務,納入團縣委工作的總體規劃之中,不斷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健康發展。一是深入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宣傳教育工作。樹立有代表性、說服力強的典型,組織新聞媒體廣泛宣傳農民走出土地、發家致富的事跡,使其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同時充分發揮好團組織的職能作用,積極參於推進勞務輸出工作,進一步轉變農民思想觀念,在全縣範圍內迅速掀起了外出務工經商的熱潮。二是建立了強有力的組織體系。成立了由團縣委書記任組長的促進勞動力轉移領導小組,在鄉、村兩級團組織建立健全了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服務小組,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組織、指導、協調等項服務。實行目標管理、層層落實、嚴格督辦、確定獎懲、常抓不懈。三是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將勞動力轉移工作納入團縣委的目標考核體系,作為團縣委的中心工作來抓,制定下發了《共青團雞東縣委員會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工作實施辦法》,確保推進工作到位。
二、拓寬思路,發揮優勢,拓寬農村剩餘勞動力輸出渠道
一是充分發揮朝鮮族鄉的人緣優勢,拓寬到韓、日等國務工的渠道。雞林鄉是朝鮮族鄉,不少人在國外有親屬,特別是在韓國親屬較多。針對這一特點,我們便從其原有的海外關係中挖掘潛力,將勞動力輸出目標定位在中韓、中日合資企業和韓、日獨資企業上,努力拓寬到韓、日等國及其在我國投資的合資、獨資企業務工的渠道。通過主動與國外的親友聯繫,到國外探親、度假、商務考察、研修等多種形式,組織勞動力赴國外務工經商。幾年來,出國的幾百人中有80%是利用親緣關係到國外務工的,這些人出國後由於有親緣關係,並且精通當地語言,很快都找到了合適的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毗鄰周邊國家的地緣優勢,將勞動力輸出到俄羅斯等國家。充分利用中俄邊境貿易發展迅速、雙方經濟互補性強這一優勢,組織一部分人到
俄羅斯務工和做服裝、蔬菜、水果等生意,使一些人很快走上富裕之路。三是發揮外出創業成功人士的導向作用,帶動並影響勞動力加快轉移。通過多年的勞動力境外轉移,有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已經先富起來,在外面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們團縣委積極與這部分外出創業成功人員聯繫,通過他們帶動和影響家鄉人積極投入到勞務輸出的隊伍中來。如雞林村的青年南日外出打工12年,在青島開辦了一家襪子廠,該廠擁有固定資產800多萬元,職工120人,年盈利達到100多萬元。南日致富不忘從鄉親,在他的職工隊伍中有38人是自己的家鄉人,他們的年收入都在2萬元以上。
三、統籌規劃,創新機制,在服務保障上推出新舉措
一是依託外語專業教育培訓基地的優勢,輸出高素質套用型人才。韓資企業和日資企業在我國逐漸增多,我們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首先在韓資企業打開勞務市場,利用韓日語相近的特點,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抓緊培養日語人才,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同時為解決勞動力文化水平偏低、不適應現代企業工作需要這一問題,積極與大真外國語專科學校、東洋外國語學校進行溝通成立了團支部,不斷加強對團員青年勞動力的教育培訓,並根據市場的需要,設定專業,定向培養。幾年來共培養外語等專門人才500餘名,這些人多數都在國外或外資企業找到了合適了工作,人均年收入達到4萬餘元。二是建立勞務輸出信息服務中心。信息是實現勞動力轉移的橋樑和紐帶。我們對此十分重視,成立了信息服務中心,購置了
微機,建立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掌握完整準確的勞動力就業結構、文化程度、專業技能等狀況,並經常與國內外有關組織取得聯繫,收集信息,不斷發布勞動力就業信息,同時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管理,避免因勞動力盲目流動帶來不穩定因素和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實現勞動力合理有序的流動。三是建立完善勞務輸出網路。協助雞林鄉團委制定了《全鄉富餘勞動力輸出轉移調查表》,組織人員深入到村屯的農戶家中,進行逐戶調查,對全鄉勞動力集中建檔立卡,掌握可供輸出的人力資源市場的客觀情況。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在外地創業成功的本鄉人士建檔立卡、編輯成冊,利用他們春節返鄉之際召開座談會,動員號召在外地的雞林人,報效家鄉從輸出安置家鄉農村勞動力做起,得到了國內外雞林人的積極回響。雞林鄉已形成了一帶十、十帶百、百帶千,遍布國內外的勞務輸出網路,營造了潛力巨大的市場空間。四是成立勞務輸出人員同鄉聯誼會。經過努力,相繼成立了赴韓同鄉聯誼會、赴日同鄉聯誼會,在國內的
深圳、
青島、
大連等城市也建立了相應的組織。通過定期召開聯誼會,保持與境外勞務輸出人員的聯繫,收集勞務輸出信息,直接介紹親友出國務工,帶動並幫助家鄉人實現了致富的夢想。截止目前,全鄉外出務工勞動力達到1650人,占全鄉勞動力總數的45%,其中青年893人,團員675人。輸出到國外的務工人員600餘人,平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每年外出務工人員為家鄉賺取收入基本穩定在9600萬元左右,占全鄉農民總收入的80%以上。
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