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文制

雙文制指一種語言,意思是使用兩個文字系統的狀況。雙文制可分類為兩種。第一為共時性雙文制,在共時性雙文制下兩個書寫系統可同時用在同一個語言上。第二種為歷時性雙文制,歷時性雙文制則可理解為書寫系統轉換期間的過渡時期。

基本介紹

共時性雙文制,歷時性雙文制,

共時性雙文制

南斯拉夫時期,領導人狄托為了解決民族和語言問題,以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為官方語言,並同時以拉丁字母(適用於今日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科索沃)與西里爾字母(適用於今日馬其頓、黑山),而相當於今日的塞爾維亞有西里爾與拉丁字母混用的情形;後來在南斯拉夫內戰後,各民族先後脫離貝爾格勒中央政權紛紛獨立,並回復了各民族的語言;目前仍只有塞爾維亞語同時使用拉丁字母與西里爾字母書寫,並可相互轉換。
蒙古國內蒙古自治區兩地的蒙古語族人,最早在元朝時期的中古蒙古語使用了從西藏引入的八思巴文字;而外蒙古獨立後,由於外蒙曾在蘇聯勢力範圍內,蘇聯當局在外蒙境內使用西里爾字母,並成為今日蒙古國的官方文字。現今內蒙的察哈爾族、科爾沁族、巴林族使用的察哈爾語、科爾沁語、巴林語以從八思巴文字改良蒙古字母的書寫,而外蒙的喀爾喀族人使用的喀爾喀語則以西里爾字母書寫;但兩種版本的衛拉特語可共通。
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了國共內戰在中國大陸的全面勝利,後來在1950年代末,為了解決教育水平偏低的農工階層識字率不足的問題,當局提出了“漢字簡化方案”,並創立了簡體中文;後來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曾試辦了“二簡字”的推廣,但二簡字的變化過於離譜且不普及,最後仍未被接受。同時,當時仍在中共控制外的香港、澳門與台灣,繁體中文仍使用至今。不過隨著兩岸三地交流頻繁,部分的書面和影視出版品、電腦軟體都可相容於繁簡體中文,以供兩岸不同文字用戶使用。

歷時性雙文制

土耳其鄂圖曼帝國統治時期,鄂圖曼土耳其語阿拉伯文書寫;後來在一次大戰後,凱末爾為求土國現代化並與國際接軌,引進了拉丁字母轉寫系統,後來拉丁字母取代了阿拉伯文,成為土國的官方文字,但民間亦有希臘字母或西里爾字母的巴爾幹加告茲語。
中亞的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亞塞拜然等國,早年受伊斯蘭文化影響,曾以阿拉伯文書寫當地語言;後來併入了蘇聯控制範圍,蘇聯當局也向這些國家推廣西里爾字母;最後在蘇聯解體後,各國回復了自己的語言,亞塞拜然、烏茲別克與土庫曼改用了拉丁字母,而哈薩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則使用西里爾字母。
越南曾在早期從中國引入了漢字並依照越南國情改良為喃字,後來在法國殖民時期,法國殖民當局將原本的越南喃字全面改良為拉丁化書寫方式,並成為今日的越南文
滿族人與其前身女真人,先後建立了金國滿清。在完顏阿骨打創立的金國時期,使用了模仿漢字的女真文,後來於蒙古人消滅金國後逐漸沒落;女真人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並採用了改良自蒙古文字的滿文做為女真人自女真文之後的書寫方式,而北京的清朝古蹟,如紫禁城雍和宮等地,都有滿漢雙語並列書寫的牌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