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側上頜竇炎

簡介,典型症狀,全身症狀,治療方法,細菌學,

簡介

雙側上頜竇炎就是鼻竇中的上頜竇炎,區別於普通的單側上頜竇炎主要為雙側鼻竇發炎、前後鼻滴涕,有時鼻分泌物隨頭部姿勢改變而流出,患者自訴痰多且臭,分泌物為粘液膿性或膿性。患者常有頭昏或膿性。患者常有頭昏頭痛,記憶力減退,思想不能集中。但有一部分患者忘記了自己的症狀,及至鼻部檢查才發現有慢性上頜竇炎

典型症狀

頭痛、鼻堵、流鼻涕、發燒、嗅覺減退等;

全身症狀

記憶力下降食慾減退、工作效率降低等。 目前對於鼻竇炎的治療主要是作鼻內窺鏡手術,可以擴大鼻竇的開口,以利鼻竇內分泌物的引流,從而消除鼻竇的炎症。

治療方法

雙側上頜竇炎急性發病者,要注意很好地休息。慢性者要增強體質,避免過度疲勞,吃富於營養的食物。其次,對上頜竇局部的治療,是促進鼻竇通氣和引流,可用有血管收縮和黏膜消腫作用的藥物,如1%麻黃素等。還可以加入各種消炎抗感染的藥物滴鼻,如卡那黴素、呋喃西林等。也可以用局部熱敷、紅外線照射,以利促進血液循環的改善。千柏鼻炎片,藿膽片、辛夷合劑、蒼耳子散等,也有些效果。必要時,可作上頜竇穿刺手術,洗除上頜竇腔內的粘液膿涕。同時,再注射各種抗菌藥物,如青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等。屢次穿刺無效的,可做上頜竇根治手術,清除或刮除上頜竇腔內的各種病變組織,改善它的通氣及引流情況

細菌學

在急性鼻竇炎向慢性鼻竇炎轉化過程中,鼻竇中的細菌也會產生變化。研究對象為對抗生素治療無效的急性鼻竇炎患者,對其在首次發病的34~50天內進行動態細菌培養研究。首次抽吸培養細菌為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菌和卡他莫拉菌。在此後的抽吸培養中除原有的細菌外又出現了厭氧菌,包括梭桿菌、紫單細胞菌和消化鏈球菌。而且分離出的需氧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逐漸增加。提示厭氧菌感染繼發於化膿性細菌感染。化膿性細菌感染為厭氧菌感染提供了厭氧條件(粘液的滯留、竇口的堵塞和缺氧)。 慢性鼻竇炎的致病菌變異很大,導致消炎類藥物治療很難取得效果。
雙側上頜竇穴位按摩治療  
1、揉捏鼻部  用手指在鼻部兩側自上而下反覆揉捏鼻部5分鐘,然後輕輕點按迎香(鼻唇溝中,平鼻翼外緣中點處)和上迎香(鼻唇溝上端盡頭各)各1分鐘。每天用手指推迎香穴36~100下
2、推按經穴 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兩眉中間)50次,用手的大魚際從前額分別推抹到兩側太陽穴(外眼角與眉梢連線中點)處1分鐘,按揉手太陰肺經中府(胸前正中線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尺澤(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合谷(在一、二掌骨間,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各1分鐘,最後按揉風池(頸後側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處凹陷中)1分鐘。
3、提拿肩頸 用手掌抓捏頸後正中的督脈經穴,以及背部後正中線兩側的經穴,自上而下,反覆4-6次。再從頸部向兩側肩部做提拿動作。重占提揉肩井穴(兩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處),做3分鐘,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1分鐘。
4、揉擦背部 用手掌在上背來回摩擦按揉,感覺到皮膚透熱時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為一療程。
5.按揉腳下 按揉腳下的肺、氣管支氣管呼吸道、腎上腺和脾反射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