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人體腧穴)

中府(人體腧穴)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府是人體腧穴之一,出自《脈經》,屬於手太陰肺經募穴。此腧穴位於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線旁開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平第1肋間隙處。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咳嗽氣喘、胸痛等肺部病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府
  • 國際編號:LU1
  • 別名:膺中俞,膺俞,府中俞,肺募
  • 出處:《脈經》
  • 歸經:手太陰肺經
  • 類屬:肺之募穴、交會穴
腧穴釋義,腧穴定位,簡便定位,解剖定位,功用主治,腧穴功用,主治病證,常用配伍,養生保健,腧穴操作,現代研究,古文摘錄,

腧穴釋義

中府:中,中焦;府,聚。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穴為中氣之所聚;此穴又為肺之募,募是髒氣結聚之處。脾、胃、肺合氣於此穴,故名中府。

腧穴定位

簡便定位

兩手叉腰正立,鎖骨外側端下緣有三角窩,由此窩正中垂直向下平第1肋間隙處即是此穴;或者取仰臥位,自乳頭(男子)向外2寸處,再直線向上摸取肋骨,第一肋間隙處即是此穴。

解剖定位

當胸大肌、胸小肌處,內側深層為第1肋問內、外肌;上外側有腋動、靜脈,胸肩峰動、靜脈;布有鎖骨上神經中間支,胸前神經分支及第1肋間神經外側皮支。

功用主治

因腧穴部位多有神經分布,故不宜自行針灸。

腧穴功用

止咳平喘、清瀉肺熱、補氣健脾 中府穴為肺臟之氣聚積之處,位近肺臟,內通於肺氣,故有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宣肺平喘之效。又因中府穴與足太陰脾經交會,故還有補氣健脾的功效。

主治病證

  1. 肺部疾病:咳嗽,氣喘,少氣不得息,肺脹滿,胸中痛,胸中煩熱,咳吐膿血,傷寒,喉痹,鼻流濁涕;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膿瘍,肺結核等。
  2. 經脈循行部位疾病:肩背痛、腹脹等。
  3. 其他:皮膚骨痛,寒熱煩滿。

常用配伍

養生保健

每天順時針按揉本穴,再逆時針揉按本穴各1-3分鐘。每天堅持按摩,可以預防胸悶、氣喘、肩背痛。但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日常保健不宜用力過大,稍稍施力即可。

腧穴操作

  • 針刺
直刺0.3~0.5寸,或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禁止向內斜刺,以免傷及肺臟。
  • 艾灸
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15分鐘。
  • 按摩
按摩手法可以運用揉法、擦法、點法、揪法。

現代研究

實驗觀察表明,針刺中府穴對支氣管哮喘有較好的治療作用,針刺中府穴有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可使肺通氣量得到改善,哮喘緩解。有研究人員用同位素血管內注射法,發現針刺中府穴,可使肝血流量明顯增加,可改善肝的血液循環。

古文摘錄

脈經》:“寸口脈細、發熱、嘔吐、宜服黃芩龍膽湯。吐不止,宜服橘皮桔梗湯,灸中府。
針灸甲乙經·卷八》:“肺系急,胸中痛,惡寒胸滿,悒悒然,善嘔膽,胸中熱,喘,逆氣,氣相追逐,多濁唾,不得息,肩背風,汗出,面、腹腫,鬲中食噎,不下食,喉痹,肩息肺脹,皮膚骨痛,寒熱煩滿,中府主之。”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灸中府百壯。”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八》:“上氣咳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
針灸大成·卷六》:“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畹,咳逆上氣,肺系急,肺寒熱,胸悚悚,膽熱嘔逆,咳唾濁涕,風汗出,皮痛面腫,少氣不得臥,傷寒胸中熱,飛屍遁疰,癭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