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舍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脊柱區,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11、第12 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主治腹脹、腸鳴、嘔吐、腹瀉等腸胃疾病。操作方法為斜刺0.5~0.8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意舍穴
- 出處:《靈樞·經脈》
- 隸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 主治:腹脹、腸鳴、嘔吐、腹瀉
- 功能:利肝膽、清濕熱
- 主要配伍:配期門、陽陵泉主治黃疸
- 操作:斜刺0.5~0.8寸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
名稱釋義
意,脾之神也,脾氣也。舍,來源也。意舍名意指脾臟的熱燥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功能作用
外散脾臟之熱。
治法
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定位
在脊柱區,第1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解剖
有背闊肌、髂肋肌;有第11、第12 肋間動、靜脈背側支;布有第11、第12胸神經後支。
主治
腹脹、腸鳴、嘔吐、腹瀉等腸胃疾病。
操作
斜刺0.5~0.8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腸炎、胃炎、糖尿病等。
配伍
配期門、陽陵泉主治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