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
內容簡介
這是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寫就的一本“親孫教育”書籍。本書從什麼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產生的背景,隔代教育產生的原因,隔代教育的類型,隔代教育的有利因素,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的基本方法,成功隔代教育的條件和特點等方面,真實地隔代教育展現在讀者面前,並為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方法、對策和建議。
圖書目錄
總序 祖輩一定要突破的6大心理障礙
1.突破“行為”障礙
2.突破“放縱”障礙
3.突破“語言”障礙
4.突破“憂慮”障礙
5.突破“生活閉塞”障礙
6.突破“文化缺失”障礙
第一章 請不要替代包辦
導讀
1.不要事事包辦
2.尊重孩子渴望獨立的願望
3.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4.鍛鍊孩子單獨睡覺
5.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習慣
6.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第二章 請這樣和孩子溝通
導讀
1.祖孫的溝通障礙到底在哪裡
2.孩子到底在想什麼
3.到底怎么說,孩子才會聽
4.到底怎么聽,孩子才會說
5.最容易被忽視的溝通方式——非語言溝通
6.最讓祖輩費解的語言——另類語言
第三章 有些習慣一定要培養
導讀
1.培養孩子“誠實守信”的習慣
2.培養孩子與他人分享的習慣
3.培養同情心,養成樂於助人的習慣
4.培養孩子禮貌待人的習慣
5.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
6.培養孩子養成謙虛的習慣
第四章 有些性格一定要給予
導讀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2.培養孩子做事有計畫的性格
3.培養孩子愛思考、有主見的性格
4.培養孩子堅強勇敢的性格
5.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性格
6.培養孩子寬容他人的性格
導讀
第五章 有些話不能說
1.你媽媽小時候還不如你呢
2.你怎么這么笨呀
3.再淘氣,你爸媽不要你了
4.看你畫的,還不如玲子
5.沒事,奶奶去幫你認個錯
6.你以後不許和這種壞孩子一起玩
7.不要在這裡問個不停,煩死了
第六章 祖輩請當好配角
導讀
1.讓子女知道,他們才是真正的主角
2.讓自己成為親子之愛的“潤滑劑”
3.給孩子講故事要有選擇性
4.多和子女一起探討培養孩子的方法
5.和年輕父母在教育上達成共識
第七章 隔代教育,年輕父母應該做些什麼
導讀
1.當老人注重養育不注重教育時
2.當老人包辦代替過多時
3.當老人不注重孩子的習慣培養時
4.當老人嬌縱孩子時
5.當老人動作慢,制約孩子成長時
6.當老人不準年輕父母管教孩子時
7.當老人在孩子面前批評父母時
8.當老人懂道理,但過不了感情關時
9.當老人與父母“爭奪”孩子的愛時
附錄:祖輩應該知道的10個心理學規律
產生
背景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稚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據調查顯示,在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隨著社會
高齡化趨勢的形成,隔代教育現象愈來愈普遍。年輕的父母在生活、學習、工作壓力下,該如何承擔親職教育的責任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中國科學院心理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王極盛認為,做家長的,特別是隔代家長們的素質遠遠落後於時代發展和孩子成長的要求。
王極盛在數萬人中間做的一項調查表明,95%以上的家長沒有學習過如何教育子女這門學問,其中,隔代家長的這個比例接近100%。
如何看待中國的隔代教育,長遠看隔代教育弊大於利,但也不能全盤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親職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隔代教育的利與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認真克服種種負面影響,使孩子現有的親職教育狀況得以改進,使我們的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我們積極引導,通過開展大量的鮮活的、校本的隔代教育套用性課題,幫助更多的祖輩家長們成為與時俱進的合格家長,讓隔代教育成為“特色教育”,通過學校、社會與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
原因
原因一
祖輩家長有較多的育兒經驗,有充裕的時間和足夠的耐心。
原因二
由於祖孫的血緣關係,老人會本能地對孫輩產生慈愛之心,這就有了隔代育兒獲得成功的心理基礎。
原因三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兒童心理,特別喜歡和小孩玩樂,極易形成融洽的關係。因此,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機會和條件。
原因四
祖輩家長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為教育孩子提供了資本和權威性。然而,由於祖輩家長受歷史條件和自身年齡特點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影響
負面問題
類型一
過分關注型
孩子本來能自己做的,祖輩家長呵護備至,代為其勞。孩子本來在正常環境下能鍛鍊自己的能力,結果讓祖輩家長們取消了。
類型二
過分監督型
什麼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如此,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以及對自己的不信任感。
類型三
嚴厲懲罰型
這種教育方法因循了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對孩子的批評多於鼓勵,責罰多於獎勵。使孩子產生了嚴重的自卑、自閉或叛逆心理。
類型四
民主、溫暖和理解型
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全民教育成果的不斷提高,隔代家長的文化信仰水平的不管提高,通常會以一種較為民主、溫和以及理解式的教育方式進行教育,加之隔代家長的疼愛性更強,對孩子的教育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正面優勢
如果祖輩家長能夠具備一定的現代親職教育科學知識,祖輩家長帶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優勢。
優勢一:不少祖輩家長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願意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他們不僅照顧孩子的生活,提供
學習的條件,進行適當的指導而且能夠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敘述。一般說,祖輩與孫輩之間容易建立融洽、和諧的關係。
優勢二:祖輩家長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容易出現什麼問題,應該怎樣處理,他們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
優勢三:祖輩家長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的社會閱歷和人生感悟,是促進兒童發展和有效處理孩子教育問題的有利條件。
優勢四:祖輩家長自身有一種童心,極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為教育孩子創造了良好的感情基礎,利於祖孫兩輩身心健康。
不利因素
因素一:容易形成溺愛。
多數祖輩家長常有一種因自己年輕時生活和工作條件所限沒有給予子女很好的照顧,而把更多的愛補償到孫輩身上的想法。這種想法往往導致產生“隔代慣”的現象。祖輩家長對孫輩疼愛過度,處處遷就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依賴性強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過度疼愛孩子而“護短”,致使孩子的弱點長期得不到矯正。
因素二:思想觀念陳舊。
許多祖輩家長不顧時代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仍用老觀點要求孩子,教給孩子過多的老經驗,缺乏開創性精神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還有一些祖輩家長因文化低、思想舊,無意識地給孩子傳授不少封建迷信的東西,無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識的難度。
因素三:造成孩子與其父母的感情隔閡。
祖輩家長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造成孩子很難接受其父母的嚴格要求和批評,還容易形成感情隔閡和情緒對立,使正常和必要的教育難以進行。
因素四: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著極大影響。
因此,年輕父母不管怎么忙,也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把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有一項資料顯示,中國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與隔代教育有關。有不少問題少年從小都是由祖輩家長帶大的。當前在研究
青少年網路成癮綜合症時,結論也是在隔代教育和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呈高髮狀態。
解決方法
方法
方法一:祖輩家長和孩子的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思想認識應統一。
兩代人往往對教育孩子存在認識上的差異,如年輕一代比較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和個性發展,而祖輩家長們則看重做人的道德和艱苦奮鬥精神的教育(雖然祖輩家長對孫輩有溺愛嬌慣的毛病),這就需要兩代人相互溝通,統一認識,擇善施教。還應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教育方面的分歧,維護孩子父母的威信。
方法二:祖輩家長要注意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儘量用現代科學知識撫養教育孩子。
方法三:兩代人協商建立必要可行的家規,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和獨立性。
方法四:祖輩家長要以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要愛得適度,正確的愛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應積極創造機會讓孩子和其父母多接觸,疏通感情,兩代人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親職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方法五:年輕的父母首先要端正態度,不管多么忙,都要抽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不要把對孩子的教育權、撫養權完全交給祖輩家長——這是對孩子不負責任的做法。
方法六:作為孩子的父母,同時作為祖輩家長的子女,我們要經常與祖輩家長溝通,只有兩代人統一認識、明確目標、步調一致,孩子的教育才會通向成功,孩子也會從幸福的家庭中走向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條件特點
特點一:身體健康,精力較好,心態年輕,樂於養育孫輩。
特點二: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沒有精神障礙或偏差。
特點三:家庭和個人衛生習慣良好,不吸菸,不酗酒。
特點四:了解孩子的飲食營養和生活護理等常識。
特點五:性格開朗,人際交往能力強,不固執偏見,對孩子有耐心。
特點六:喜歡戶外活動,常帶孩子外出去認識周圍世界。
特點七:有一定的文化基礎,能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
特點八:待孩子慈愛寬容,但不縱容、不溺愛,善於引導教育。
特點九:能細心觀察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與孩子的父母交流溝通。
特點十:願意並善於吸收新知識、新觀念,用現代親職教育理念與方法教育孩子。
不良影響
1. 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產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2. 過分保護扼制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自信心的發展,增強了孩子的依賴性,容易使孩子變的更加嬌氣。
3. 祖輩深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接受新生事物較慢,影響孩子創新個性的形成。
4. 教育意識的缺乏和教育方法的不當使孩子錯失了形成諸如愛勞動、謙讓等優秀品質的良機。
揚長避短
1、發揮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優勢 隔代教育要儘量地發揮本身優勢,同時隔代教育對祖父母們自身也有利,不僅可以緩解老人的孤寂,從孫輩的成長中獲得生命力,與孫輩玩耍的天倫之樂對老人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心態也大有裨益。但是,我們從諸多兒童心理諮詢個案中發現,隔代撫養方式也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變異,產生某些心理問題,如心理老年化、社交恐懼症、性格怪異化、心理脆弱化等。
2、祖輩父輩協作最重要 隔代撫養和教育與父母親自撫養和教育各有利弊。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兩代家長的共同努力。祖輩與父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應當多溝通,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比如,在吃的方面,由於祖輩有更多的時間去料理孩子的飲食,餐桌上常會出現一兩道孩子的“專利菜”,孩子也就想當然地認為這是“我”的東西,不允許別人“染指”,一旦被侵犯就會大哭大鬧、不依不饒。此時,如果父母提醒老人,無論多么小的孩子,要學會在與別人分享中獲得快樂,這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吃“獨食”的壞習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應當儘早培養,讓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尤其學會自覺為別人服務,對於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至關重要。
而當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時,祖輩務必不要出面干涉,應努力維護孩子父母的權威,這樣孩子就不至於惟我獨尊,懂得尊重父母。要充分利用隔代撫養與父母撫育的各自優勢,兩代人經常探討孩子的培養方法,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開放的家庭環境。
年輕的父母要端正態度,做兒女的要把老人放在第一位,不要給他們增加負擔,養孩子是自己的責任,不是老人的責任。
3、“隔代家長”學習不放鬆 由於時代不同,老人的知識和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由他們撫育孩子,往往雖有良好願望,但效果卻未必好。而中青年的活動舞台越來越廣闊,到外地、外國工作、學習者與日俱增,“留守兒童”的大量湧現,成了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隔代家長”也被迫推上前台,而接受“隔代撫育學習”就完全有必要了。 對於“隔代家長”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確實更應該自覺學習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
“新型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輩相互配合,也是老年人自身保持生命活力,永葆精神青春,努力學習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老年人要當好“隔代家長”,就必須不斷接觸和學習新知識、新事物。才能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