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與揚州(2014年在揚州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隋煬帝與揚州是2014年在揚州舉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由中國唐史學會中國考古學會揚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

基本介紹

2014年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國唐史學會中國考古學會揚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揚州大學、揚州市文物局承辦的“隋煬帝與揚州”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揚州舉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會長王巍,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河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孫繼民,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玉麒,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院長吳善中,日本明治大學東亞石刻文物研究所所長氣賀澤保規等40多位中外歷史界、考古界的專家學者,各抒己見,討論了隋煬帝與大運河、隋煬帝與揚州、隋煬帝與隋朝和隋煬帝的歷史功過以及隋煬帝墓葬發現後的遺留之謎等議題。
2013年4月,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被發現,被確定為隋煬帝與蕭後的最終合葬之所。揚州市文物局研究員顧風說,根據隋煬帝墓和蕭後墓的發掘,可以確定蕭後和楊廣合葬時沿用了傳統的同塋異穴式的葬制,在施工過程中並未對一號墓室本體產生擾動。結合史料推斷,隋煬帝在初葬江都宮流珠堂之後,改葬的次數可能不會超過兩次。而吳公台和雷塘是隋江都宮西同一地域的兩個相鄰或相近的地標建築,隋煬帝的改葬從來沒有離開過這一區域。經過多年的考古勘探和試掘,已基本確認隋江都宮與漢、六朝廣陵城遺址基本重疊可能,就在今天的蜀岡揚州古城遺址的西半部。
隋煬帝開挖了通濟渠、永濟渠,並疏浚了邗溝和江南運河,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大運河的南北貫通。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孫新民表示,隋唐大運河各段出土的陶瓷器已經充分表明,北方陶瓷器南下和南方陶瓷器北上、白瓷和白釉彩瓷的外銷都經過這條南北水路,而唐代揚州更是中國南北水路的重要樞紐、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當時著名的對外貿易港口。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劍光認為,江南運河的開鑿促進了唐前期江南經濟的發展,江南農業生產、商品經濟的發展都與運河交通運輸有關。
孫繼民認為,隋煬帝總管揚州十年,標誌著六朝時期到隋唐時期的東南地區的政治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實現了六朝時期政治經濟中心由當時的建康(南京)向廣陵(揚州)的重要轉變,也是我們國家南方地區的重要演變。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徐俊祥認為,應該重新審視隋煬帝的大業夢。隋煬帝的“大業”夢主要有四點:改革弊政、南北貫通、文化大業、華夷一統。從歷史檢驗看,他的部分夢想是實現了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