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皇后蕭氏皇陵

隋煬帝皇后蕭氏皇陵

隋煬帝楊廣)皇后蕭氏,位於中國江蘇省揚州市。2013年4月12在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過程中挖出一塊石碑刻有““隋故煬帝墓誌”等字樣”2013年11月16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對外公布,位於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隋唐墓葬為隋煬帝皇后蕭氏的合葬陵。一號墓為隋煬帝,二號墓為蕭皇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煬帝皇后蕭氏皇陵
  • 皇陵主人:隋煬帝、皇后蕭氏(合葬)
  • 隋煬帝:公元(569年-618年4月11日)
  • 皇后蕭氏:公元(567年-648年)
  • 公布日期:隋煬帝真陵2013年11月16日
隋煬帝,墓穴,一號墓,二號墓,

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華陰人(今陝西華陰),隋朝第二代皇帝,618年在江都(今江蘇揚州)被部下宇文化及縊殺。由蕭後和宮人床板做了一個小棺材,偷偷地葬在江都宮的流珠堂下。唐朝平定江南後,於貞觀五年(631年),移葬於雷塘(今揚州市北15公里雷塘南平岡上,南距吳公台5公里)。
二十一年後合葬
蘭陵蕭氏在唐初是貴族力量的重要一支,活躍於政壇,頗具實力。專家認為,蕭氏的實力也是李世民善待蕭後,並在她去世後將其靈柩送至揚州與隋煬帝合葬的原因之一。
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淵下令將隋煬帝陵遷到雷塘。公元648年,蕭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將其屍骨送至江都與隋煬帝合葬。正是根據上述史料,專家推測另一座墓的墓主應為蕭皇后。

墓穴

一號墓

四件銅鋪首:通體鎏金,獸面直徑26厘米,與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的銅鋪首大小相近。其中玉器有白玉璋1件,質地瑩潤;銅器有編鐘、編磬、銅燈、銅豆等,成套的編鐘16件、編磬20件,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隋唐時期的編鐘編磬實物,填補了中國音樂考古史上的一項空白。一號墓發現兩顆牙齒:鑑定為50歲左右的男性個體。結合文獻記載,判明1號墓主人是隋煬帝。

二號墓

為腰鼓形磚室墓,由主墓室、東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組成。墓葬通長12.64米,寬5.9米,殘高1.6米。墓室東、西、北壁各有3個小壁龕;甬道兩側各有1小耳室。出土玉器、銅器、鐵器、陶瓷器、木漆器等200餘件(套)。出土玉器有白玉璋1件,質地瑩潤;銅器有編鐘、編磬、銅燈、銅豆等,成套的編鐘16件、編磬20件,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隋唐時期的編鐘編磬實物。一套女性用冠飾,工藝精巧,國內罕見此外,二號墓的墓主人身份也已經確定。經南京大學體質人類學專家鑑定,死者為大於56歲、身高約1.5米的老年女性。這座墓葬雖然沒有文字信息,但是根據墓葬形制、墓內出土高等級隨葬品和對人骨遺骸的鑑定,結合文獻記載,判明2號墓主人是隋煬帝的夫人蕭後。
隋煬帝陵在全國分布有四座
江蘇省揚州市此前公布的省級文保單位隋煬帝陵,位於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這種誤判之所以出現,在於唐代以後隋煬帝陵漸漸荒蕪。清代修整,修建。
河南省洛陽隋煬帝陵(假陵)
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東宋鄉洛陽村有一座“隋煬帝”陵。
隋煬帝皇后蕭氏皇陵
河南洛陽隋煬帝陵
陝西省鹹陽隋煬帝陵(假陵,屬衣冠冢)
陝西省鹹陽市武功縣武功鎮另一座“隋煬帝陵” 專家:或為衣冠冢。不過在武功縣武功鎮的村民口中,卻流傳著另一種說法——唐朝建立之後,李世民曾奉唐高祖李淵之命,將隋煬帝楊廣的墓遷到他父親隋文帝楊堅的泰陵陵旁。
江蘇省揚州隋煬帝1陵(誤判原因)
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有座清代發現的“隋煬帝陵”,國家之前批揚州市槐泗鎮“隋煬帝陵”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承認是誤判;國家稱:隋煬帝陵在唐朝漸漸就荒蕪了。隋煬帝陵,現為省級文保單位,位於揚州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隋煬帝楊廣(公元569-618年),在位十四年。初殯於江都宮流珠堂,後葬吳公台下,平江南後,以帝禮改葬雷塘現址。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大學士阮元為其立碑建石,揚州知府伊秉綬隸書“隋煬帝陵”。2013年4月,揚州市邗江區一處房地產項目施工時發現了兩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誌顯示墓主為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皇后蕭氏皇陵
江蘇揚州隋煬帝陵(國家誤判)
江蘇省揚州隋煬帝2陵(皇帝陵爭議)
2013年11月16日對外宣布國家文物局正式對外公布,位於揚州邗江區西湖鎮的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和皇后蕭氏的合葬墓。
11月16日,國家文物局和中國考古學會在揚州組織召開揚州曹莊隋唐墓葬考古發掘成果論證會,中國考古界專家黃景略、徐光翼、王巍等十餘人參加了論證會,專家一致認定,揚州曹莊隋唐墓葬為隋煬帝墓,是隋煬帝楊廣與蕭後最後的埋葬之地。當天下午,中國考古學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這一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