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指標與規範》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指標與規範
- 作者:潘賢章等
- 語言:Chinese 漢語
- 出版時間:2019年
- 出版社:環境科學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ISBN:9787511141415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指標與規範》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指標與規範》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指標與規範 《陸地生態系統生物觀測指標與規範》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首先敘述陸地生態系統土壤長期監測質量管理的目標、任務和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其次,從數據產生過程的關鍵環節著手,詳細描述了土壤長期觀測採樣地的設定和管理、採樣、分析等環節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措施;最後,根據CERN十餘年土壤長期觀測數據質量控制的經驗,歸納總結數據檢驗和質量評估方法,並制定了相關的數據規範。
《陸地生態系統大氣環境觀測指標與規範》的作者是胡波,劉廣仁,王躍思 ,是2019年中國環境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主要用於規範化和標準化CERN大氣環境長期觀測,適用於我國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建設的各類野外台站,也可作為大專院校生態氣象學的參考材料。內容簡介 生態大氣環境監測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生態系統中地氣間的能量流動...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規範 《陸地生態系統土壤觀測規範》是2007年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科學委員會。
《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是202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綜合監測技術》全面系統地梳理和總結了陸地生態系統質量監測指標與監測技術體系,基於中國生態系統觀測網路台站研究成果,闡述了生態要素水、土、氣、生觀測指標體系與技術規範;利用目前*為前沿的葉綠素螢光觀測技術、區域生態功能...
《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觀測規範》是一本 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科學委員會編制,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在2007-06-01出版的書籍。內容簡介 《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觀測規範》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地說明了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長期觀測規範所要關注的內容,包括長期觀測目標、觀測指標體系的選擇和長期觀測場地的特徵和分類等...
《 叢書: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長期觀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歸納和總結了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陸地生態系統研究站水環境野外長期觀測的質量控制方法和規範。分別從水環境長期觀測和數據管理的各個環節入手,明確了水環境觀測過程的質量管理措施,包括樣地的質量管理、野外現場觀測的質量管理、野外採樣的質量管理、室內...
第一條為加強河北省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網(以下簡稱“生態站網”)及其所屬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生態站”)的管理,保障科學持續發展和規範高效運行,結合相關發展規劃,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生態站是以森林、濕地、荒漠三大陸地生態系統類型為研究對象,開展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長期、連續、定位觀測...
加強國家野外站基礎設施、觀測場地、儀器設備和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野外科學觀測試驗能力,有效改善野外站生活環境條件,按照規範化的觀測指標和技術體系開展觀測研究。強化基礎,提升能力。加強國家野外站基礎設施、觀測場地、儀器設備和人才隊伍建設,提升野外科學觀測試驗能力,有效改善野外站生活環境條件,按照規範化的觀測...
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路是一個數據密集型的野外科技平台,各野外台站在長期的科學研究中,積累了豐富的科學數據,這些數據是生態學研究的第一手原始科學數據和國家的寶貴財富。這些台站按照統一的觀測指標、儀器和方法,對我國農田、森林、草地與荒漠、湖泊濕地海灣等典型生態系統開展了長期監測,...
第二十二條 綜合實驗樓抗震能力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築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50223-2008)和《建築抗震設計規範》(GB 50011-2010)的有關規定。第二十三條 輔助設施包括觀測用車、道路、供水、供電、暖氣、通訊設施和網路等方面,見表4。表4 森林生態站工程項目輔助設施建設 第二十四條 森林生態站供電系統的建設...
作物品種及農業經濟等數值信息的採集、輸入和加工,從而加速農業生態研究,達到數量化、模式化,為實現農業生產的預報預控創造條件;其次再發展中國的土壤資源信息系統,研究內容包括土壤信息的處理與套用、土壤信息處理中的模式識別和判斷、土壤信息的計算機模擬、土壤資料庫的管理、土壤信息採集和信息本身的標準化、規範化...
依據《國家林業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網路中長期發展規劃(2008~2020年)》,在國家林業局生態網路中心和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CFERN)的技術規範指導下,以長期野外定位觀測和數據積累為基礎,運用國內外先進的觀測技術和方法,對內蒙古賽罕烏拉森林水文、森林土壤、森林氣象和森林生物進行綜合觀測,為內蒙古...
第1章 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與研究綜述 1.1 生態系統長期定位觀測與研究背景 1.2 國際長期生態觀測研究回顧與展望 1.3 國內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發展狀況 第2章 雞公山自然資源概況 2.1 自然地理概況 2.2 社會經濟概況 2.3 森林資源概況 第3章 雞公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指標體系 3.1 河南雞公山森林生態...
水分分中心作為負責制定和實施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長期監測的職能部門,領導制定了CERN陸地生態系統水環境長期監測規範:確定了CERN台站長期監測的水環境指標、規範了監測的場地設定方法和監測頻率、統一了觀測方法和設施、提出了監測數據的質量控制標準和數據共享規範等。正在就長期監測數據的質量管理規範進行深入歸納和研究。...
強化礦產資源開發生態保護與監管,開展部分典型地區遙感調查和評估。三是自然保護區綜合監管得到加強。全國已建立各類自然保護區2740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28個),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14.8%,超過90%的陸地自然生態系統類型、89%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保護。規範和完善自然保護區晉升和調整的評審制度,聯合九...
核設施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核技術利用管理日趨規範,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完成制修訂,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等檔案陸續出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健全。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和環境保護綜合督察。全社會生態...
核設施安全水平持續提高,核技術利用管理日趨規範,輻射環境質量保持良好。生態環境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等完成制修訂,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等檔案陸續出台,生態保護補償機制進一步健全。深入開展環境保護法實施年活動和環境保護綜合督察。全社會生態...
會同杉木林生態站的建設目標是:依據科技部和國家林業局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的總體規劃與要求,借鑑國內外先進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站點的現有水平和發展趨勢,建立一個設備先進、觀測內容統一、觀測設施規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強大,並能與其他生態站進行數據交流共享的、具有區域特色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研究方向為:以...
開展多源遙感、實時監控等大數據協同分析,研究重要生態環境空間人類活動干擾快速識別技術,建立生態環境破壞影響評估技術方法;構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成效監測及評估技術體系;突破天空地一體化監測和數據融合技術,研究建立標準化、規範化的生態環境遙感和地面監測指標體系和技術方法;實現地麵點監測數據與遙感監測數據的有機...
(四)林業生態監測物聯網套用。林業生態監測主要對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的有關指標進行連續觀測,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通過引入物聯網相關技術,將有助於提高監測數據採集的實時性、多樣性和可靠性,為智慧決策提供依據。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綜合套用各種數位化智慧型感測及新一代移動通信...
而美國土壤分類系統由於其內容詳盡加上分類描述與界定範圍清楚等,在國際上的土壤分類體系已具備相當大的影響力。中國在此一學術界發展的新局下,也期許能建立一套既能適用於中國農業生態、具備中國特色,又能與其它國家土壤分類系統銜接的土壤分類系統。經過一系列的改制,於2001年修訂的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第三版)中...
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評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恢復重要自然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自然生境,強化監督管理。增強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綠色發展。規範野生物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特色生物資源、生態旅遊、康養、自然教育等生態產業發展和...
29、海南省林業局、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資助項目“霸王嶺森林生態站建設與監測研究”(2006~2007),負責人;30、廣東省地方標準“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建設技術規範”(2005~2006),負責人;31、廣州市地方標準“廣州市森林群落、土壤和生態系統健康監測指標體系”(2004~2006),負責人;32、廣州市林業局項目“廣州...
氣候變化方面,揭示了季風系統突變與全球增暖之間的密切關係,建立有效的區域環境系統集成模式,乾旱化發展趨勢預測報告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開展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獲得了中國10種陸地生態系統通量/儲量的連續觀測數據,闡明了中國主要生態系統的碳通量的日、季節和年際間變化特徵及其環境控制機制;定量分析了氣候...
清查法主要基於不同時期資源清查資料的比較來估算陸地生態系統(主要是植被和土壤)碳儲量變化,即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強度。如森林資源清查數據,計算木材蓄積量變化,再通過生物量轉換方程推導出森林生物量碳儲量變化。對於缺乏連續清查數據的生態系統類型,如灌木、草地等,則可建立植被碳儲量觀測值和遙感植被指數之間的統計...
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形成生態完好、類型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物種、特殊地質遺蹟和地質地貌景觀得到有效保護,彰顯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勘界定標,確保自然保護地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
全面加強自然保護地建設,形成生態完好、類型豐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規範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典型生態系統類型、國家級及省級重點保護物種、特殊地質遺蹟和地質地貌景觀得到有效保護,彰顯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到2025年,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勘界定標,確保自然保護地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功能不...
加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範化建設。最佳化自然保護區空間結構和布局,重點加強西南高山峽谷區、中南西部山地丘陵區、近岸海域等區域和河流水生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搶救性保護中東部地區人類活動稠密區域殘存的自然生境。到2015年,陸地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重穩定在15%。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繼續實施《中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