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德州黑陶燒制技藝,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
龍山文化,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先民們已掌握了嫻熟的黑陶製作技藝,快輪成形技術被普遍採用。其陶器造型豐富、器型規整、厚薄均勻,達到了中國古代制陶業的巔峰。薄胎“蛋殼陶”有“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的美譽。黑陶在1928年發掘出土後,曾引起考古界和文化藝術界震驚。
工藝特徵
德州黑陶燒制技藝,使用傳統式的手工輪製成型,器型勻稱、規整,做工精細,質地堅硬,保持著濃厚的民間特色,是一種無釉壓光陶器。陶器內外皆為黑色,色澤與形象和諧、自然,無釉壓光,使表面雖有光澤卻不浮艷,黑色陶體在不同光線角度下呈紫、靛、銀等不同光澤,晶瑩幻變,富有金屬感,可謂“叩之如馨,望之似金”,給人以高雅、簡潔、明快之感。
工藝流程
德州黑陶燒制工藝流程有選材、濾泥、練泥、成型、修型、挑沙壓光、軟刻、乾燥、燒制、出窯、硬雕刻等11個步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陶器燒制技藝,製作出的黑陶是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農耕文化的巔峰之作,擁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人文內涵,具有文化價值。蘊古老文化,融時代精神,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載體。
傳承狀況
隨著人們物質文明的發展,黑陶多以陳設藝術品形式出現,實用性逐漸減弱,無法融入生活,脫離了其使用價值,導致市場需求面非常狹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作品粗製濫造,如燒結溫度低、強度差、滲炭不勻、鞋油著色等工藝不規範問題;研發能力、設計創新及文化創意力度不足;缺乏自主智慧財產權及品牌化運作意識,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獲得“陶器燒制技藝(德州黑陶燒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陶器燒制技藝(德州黑陶燒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德州梁子黑陶文化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0年12月28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一批現代黑陶作品。
2019年的第八屆省文博會上,梁子黑陶展示了由毛軍、張務福、孫連偉等人特別製作的微雕《薪火相傳》、硬刻線條《盛世歡歌》等作品,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社會活動
2015年,首屆中國黑陶藝術創新設計大賽在德州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