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偉(原上海市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業偉 男,1933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紹興市,原上海市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國家認定註冊城市規劃師,高級城市規劃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業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簡介,著作1:《豫園》,基本信息,目錄,序言,後記,作品文摘,著作2:《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基本信息,編輯推薦,內容提要,目錄,序,前 言,後 記,作品文摘,

簡介

陳業偉 男,1933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省紹興市,原上海市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國家認定註冊城市規劃師,高級城市規劃師。1955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曾在大學執教和城市規劃部門工作。1987年4月-1993年4月連續兩屆擔任上海市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分管城市建設。曾為上海市第九、十屆人大代表及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委員、城鄉規劃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城市科學研究會和上海市房產經濟學會理事,上海市人類居住科學研究會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
20世紀80年代初起,致力於舊城改建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主持規劃大量的系列的上海市南市區舊區改建規劃。並發表了“舊城居住區改建中的一些問題的研究”、“舊城居住區的現狀調查”、“棚戶區居住質量的評定方法”、“上海舊區住宅改建的新對策”、“上海舊城區更新改造的對策”、“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新發展”、“建築群空間布局的藝術性” 、“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及“舊城改造要加強城市規劃的巨觀調控作用”、“舊城改造與可持續發展”、“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等數十篇論文,還參與中日規劃界合作研究的“上海蓬萊路地區改造規劃”。2009年1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建於明代距今已有450餘年歷史的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豫園》專著。(此書2010年被列入“全國大中專教學用書)
善於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具有普遍意義的規律性和本質性的問題並上升到理論。善於用超前和遠瞻的觀點巨觀地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結合實際,以多元化發展的理念,創新務實的精神,與時俱進地進行探索是其研究工作的最顯著的特徵。因工作中有突出貢獻,在1985年4月受上海市人民政府人事局和科委表彰,晉升獎勵性工資二級。
陳業偉

著作1:《豫園》

書名:豫園
陳業偉
簡介:被稱為“江南名園之冠”的豫園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中的瑰寶。走進豫園,就是走進歷史。園內許多優美的樓、閣、廳、堂、殿等傳統建築,猶如一幅幅優美的中國傳統山水畫,散發出中國古典園林迷人的魅力。筆者在多元理念的驅使下,在動態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視角和視點進行觀察,試圖從多側面演示其千姿百態的古雅、清幽、飄逸的美的形象。

基本信息

書名:豫園
原價:68.00元
作者:陳業偉 著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
ISBN:9787807402930
字數:
頁碼:23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目錄

第一章 豫園的歷史沿革/1
第二章 豫園的立意構思與總體布局/7
第一節 中國園林與文人·山水·傳統山水畫的關係/8
一、文人與山水/8
二、山水畫的藝術氛圍/9
三、文人與園林/12
第二節 中國園林的風韻/14
一、傳統山水畫的審美特徵及“淡”、“清”、“靜”的含意/14
二、傳統山水畫對園林的影響——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的風韻/15
第三節 豫園六個景區的立意布局與審美特徵/18
一、三穗堂景區/18
二、萬花樓景區/28
三、點春堂景區/36
四、會景樓景區/45
五、玉華堂景區/54
六、內園景區/68
第四節 豫園六個景區的總體布局特徵/83
一、突出群體和空間之美/83
二、六個景區可劃分成28個空間/85
第三章 豫園的建築及裝飾/91
第一節 建築/92
一、主體建築/92
二、小品建築/94
第二節 園林建築的色調/108
第三節 牆/110
第四節 “上、中、下”的立體化裝飾(含木雕、磚雕、石雕、泥塑)/112
一、上至屋頂/112
二、中至建築的木雕,牆上的磚雕、石雕、泥塑,雕花門樓上的磚雕/118
三、下至路面鋪地/137
第四章 豫園布局結構的藝術和美學特徵/149
第一節 自然/150
一、水/151
二、石/153
三、山(石)、水/156
四、以山水為中心的“院落”布局結構/157
五、置石/159
六、園林花木的種植與配置/177
第二節 唯美/196
一、調動多種因素營造美/196
二、從七個方面表達中國園林的唯美/197
三、重視構圖和形式美法則:對比/197
四、婉曲含蓄之美/201
五、雅/207
第三節 古意/216
一、深、厚、長的“古意”/216
二、充滿古意的園林建築的名稱/216
三、中國園林建築中的匾額與楹聯/218
四、中國傳統吉祥如意瑞福的圖案與寓意/221
第四節 意境/232
一、何謂意境/232
二、意境的構成/232
三、意境的美學特徵/233
後記/236
主要參考書目/238

序言

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上海市12個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有著七百多年歷史的上海老城廂居然名列其中,令人興奮不已。因為,這一塊被蒙上“陳舊、簡陋、落後”塵埃的土地,長期以來一直被看作“下只角”,是上海被“遺忘的角落”,老城廂內一些優秀的歷史文化建築、古蹟、遺址、歷史街區,富有地域特色的傳統小街小巷路格線局,成片樸實無華、飽經歷史滄桑的民居舊宅,充滿民俗文化和市井文化氛圍的區域形態,等等,這些眾多的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存,城鎮發展歷程的滄桑記錄,都被視為落後文化的形象,被認為拖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非得予以全部拆除不可,把歷史的記憶消除殆盡。那些錯誤的觀念存在了很長一段時期。
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驅使我要為這片故土陳壤發掘和弘揚一點有價值的歷史文化,並極大地激發我寫作的欲望。
經悉心研究,我在2004年夏天發表了《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論文(城市規劃彙刊,2004[5],同濟大學出版社),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剖析了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的價值;對為什麼要保護,保護什麼,怎樣保護,提出了系統的見解和建議。論文發表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關注,令人欣慰不已,更增添了我繼續深入研究的決心和信心。
在發表了《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論文後,我又萌發了研究豫園的構想。豫園建於明代,有著四百多年的歷史,是老城廂的瑰寶,江南名園之冠,蜚聲中外。起先只是從多視角、多方位拍攝豫園內亭台樓閣、廳堂軒榭廊及山水、林木等美景,自娛自樂、自我欣賞,僅此而已。但在拍攝了數百張照片後,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美景前,深受陶醉,感悟到在這秀美的形式之內和幽雅的表象之後究竟蘊含著什麼美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核心呢?於是激起了我研究豫園的欲望和激情,並為擬寫之書即興命題為《豫園》。在2005年8月正式啟動學習和研究豫園的艱辛旅程。
筆者學的是城市規劃,在古建築和古園林面前是門外漢。但在縱覽群書後發現,研究和撰寫中國古典園林專著的許多學者,都有不同的專業背景。有的是古建築和古園林專家,有的是中文、歷史、哲學(文史哲)和藝術、美學的學者,有的是搞文物、考古的專家,有的是建築行家。那么多的專家和學者,濟濟一堂,紛紛從不同的專業視角和知識領域來研究中國古典園林,是學術繁榮、百花齊放的可喜景象,也使筆者信心大增,在學術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願加入這支多元化專業成分的研究行列,從多元的視角為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豫園的研究,作出一份菲薄的貢獻。
從原先僅在古園林外徘徊、窺探、凝視,到走進園內賞析、思忖、研究,深感要了解傳統,得先廣泛深入地學習傳統、翻閱傳統、解讀傳統。在邊讀書、邊思考、邊研究、邊寫作的過程中,深為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傳統藝術、美學的博大精深所震驚和感動。
豫園雖同屬於江南園林體系,但並非與其他園林相雷同。筆者擬從“立意構思、空間布局、審美特徵”等視角來深入賞析這座名園,並擬儘量按照自己固有的、習慣的認識客觀事物的程式、方法和思路,不落俗套、不受束縛地發揮自己的分析和想像力,以創新務實的精神對這座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明代園林進行研究,擬拓展一些新的思考空間,形成一些新的概念。
城市山林
明代是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上海豫園也在這個時期應運而生。當時的文人十分喜愛和迷戀隱居山林,他們身在城市,心在山林,身居城市卻紛紛追求山林之意趣,於是就大建仿自然山水之私家園林,這是明代文人士大夫雅士這一類群體構建其生活雅趣和實現人生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山林就是指文人士大夫雅士在城市中隱居的住所。城市山林在當時已成為園林的代名詞。明文徵明為拙政園建設提供三十一幅畫並題詩三十一首,稱拙政園“雖在城市,而有山林深寂之趣”。
僅僅是一牆之隔,園林內外判若兩個世界。
園林外是車水馬龍,市聲喧囂,煩躁擁擠的鬧市;但被高牆圍隔的園林內,卻充滿了自然山林的野趣。當人們一跨進豫園時,眼前靜謐、幽深、古樸、飄逸、典雅、秀麗的氛圍撲面而來,並有裊裊暗香浮動,令人心曠神怡,神清氣爽,仿佛回到了歷史上某一段時空。在這山石池泉,小橋流水,鬱鬱蔥蔥的茂林修竹的山水、花木景觀,這亭台樓閣、廊舫榭堂軒台等典雅的建築景觀,這充滿了傳統文學氣息的詩、書、畫的環境和傳統的吉祥如意、瑞福氛圍的人文景觀中,人與自然,人與天地全然融匯於一體。
整座園林洋溢著清麗雋永、幽靜古雅、嫵媚疏朗的風韻,柔情如水,玲瓏婉轉,纏綿悱惻,令人陶醉。園林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意境,濃濃地釋放著迷人的東方藝術的含蓄婉曲之美。這園林精心的構思和營造,達到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小小園林卻給人一種深邃無盡的時空感,人既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又能有回歸自然的山水風光的遊憩之處。這些宅園式的江南園林是一座座小巧玲瓏、淡雅幽深的“城市山林”。歷代文人都對此有甚佳的吟詠詩句,如:
元·維則所云:“人道我居城市裡,我疑身在萬山中。”
明·文徵明云:“絕鄰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
清·乾隆皇帝云:“誰謂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
清·王賡云:“居士高蹤何處尋?居然城市有山林。”
豫園,就是一座精巧雅致的“城市山林”。
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趣,身居鬧市而享林泉之致,這就是江南名園豫園、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的永恆的藝術魅力。
當你游畢豫園時,會深切感到這裡不是一個地域上的概念,而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概念,欣賞到的是一幅幅靜嫻、高雅的傳統山水、花木畫面,感受到的是俯仰舒展自如的幽雅柔情的美感。在園林中,不僅看到的是形和質,更是經數千年歷史和文化薰陶及天與地哺育的中國傳統東方藝術和中國古典園林的精、氣、神。
故云:走進豫園,就是走進歷史。
如何欣賞豫園
為讓更多遊人切身感受到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所蘊含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深邃的東方古典藝術和美學的真諦所在,為使著作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知識的系統性,對書中所涉及的某些歷史文化的含意、一些經典元素、一些經典景點、一些有關章節,略加展開、稍作延伸,簡潔介紹其來龍去脈和發展的淵源,以避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園林中的一個個景致,猶如一幅幅繪畫躍入眼帘,好比一支支柔情優雅的樂曲在耳際環繞縈迴。
中國園林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感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無景不生情,無景不含情,無景不留情。常言道:看園如看畫,遊園如讀詩。這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園林,可觀可賞,能品能嘗,令人慾醉。
但園林再美,視何人來欣賞。如沒有一些中國傳統詩與畫的知識,如對傳統文化歷史一無所知,如對中國昔時的文人和傳統山水畫一無概念,則遊園只能是走馬看花而已了。這似畫似詩的美景,若無詩心、畫眼的基礎修養,怎么欣賞其蘊含的深邃的詩情畫意的意境呢?若無傳統的藝術、美學的基礎修養,又怎能欣賞中國古典園林所特有的婉曲含蓄之美呢?
但也別將問題看得太深奧。筆者本著在遊園、論園、析園的基礎上,深入淺出、雅俗共賞地將自己領悟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的造化之美、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的粗淺體會娓娓道來,與遊人共享學習和研究的成果。
需要提醒的是,中國傳統園林與現代園林不同的是,很有潛質,含蓄內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因此,須多次觀賞,反覆領略,才能感知和品味到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之美和東方藝術之魅力。如唐代畫家閻立本評張僧繇的畫時,初看認為“虛得名耳”,再看就變成了“猶如近代佳作”,第三天去看竟視為“名下無虛士”,甚至“坐臥觀看,留宿十餘日不能去”。欣賞豫園也得有這份興趣和專注。
總之,中國園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美學思維,及其多類性和多元性的表現形式,在豫園中得到了充分的詮釋和演繹。
多元的視角 多樣的形態
豫園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中的瑰寶。
優秀的古建築和優美的山水花木景觀,其美的表露是不會僅定格在單一的畫面上,或鎖定在單一的角度中,它必然會在不同的方位和視角、不同的距離和高度、不同的背景和氛圍下,呈現出迥異的形象和形態,演繹出多元的審美特徵和審美個性,折射出多種的光澤和異彩。筆者在多元理念的驅使下,在動態的過程中,從不同的視角和視點進行觀察,試圖從多側面演示其千姿百態的古雅、清幽、飄逸的美的形象。
豫園內許多優美的樓、閣、廳、堂、殿、觀、亭、廊、軒、榭、舫、台等傳統建築,在千姿百態的古樹林木花卉、假山奇峰堆石、池塘溪流清泉,蜿蜒的曲徑、步道、板橋、牆垣及色彩、光影、明暗等背景的映襯下,猶如一幅幅優美的中國傳統山水畫,散發出中國古典園林迷人的魅力,充滿了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意境,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給人以不同的自然、唯美、古意的視覺美的享受。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四大造園元素組合而成的綜合藝術品。各造園元素不論是單獨欣賞還是品味其各種千姿百態的組合形態,不論遠視近看,俯瞰仰視,還是正看側視,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藝術形象和審美感受,這正應了宋代蘇軾描寫廬山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清初名士李漁(笠翁)將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概括為“精”和“雅”兩個字;雅致的韻味,精美的氛圍,在豫園各景點和景觀中能充分地領略到。

後記

記得在大學畢業時,就想望將來能寫一本書,即著書立說。經數十年的努力,結合工作實踐曾撰寫和發表了三十餘篇文章,但著書這一目標和夙願終於至今才得以實現。
我非常喜歡學術,熱愛專業,想望事業。這也許是知識分子的一種本分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吧。回顧在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舊區改建,尤其是棚戶、簡屋、危房地區的改建。9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著重於探討舊區改建與巨觀調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近幾年來則致力於研究上海具有七百多年歷史的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及有四百五十年歷史、建於明代的江南名園——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豫園的研究。
寫這本書並非易事,書的內容涵蓋甚多的知識,包括中國歷史,傳統文化和哲學、藝術、美學,中國傳統建築和園林,中國繪畫理論和傳統山水畫等等,綜合性很強,非得具備一定的完整的知識結構才能勝任。一個人的知識總是有局限性的,書中涉及有關的專業知識該是胸有成竹,充滿自信,但一些跨學科的知識就得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學習和廣泛研究。在這一過程中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收穫頗豐,真正體會到了山外有山,樓外有樓,學到老,學不了,學無止境。
從2004至2007年,共38次到豫園攝影,拍照有時在上午,有時在下午,根據不同的光線多方位捕捉山、水、花木、建築等最美的姿態和獨特的視角。共積累了一千多張照片,經分類篩選到了三百餘張。
文字配以大量照片和圖片,使之圖文並茂,目的在於讓廣大讀者和遊人在游畢豫園後,再看拙著,結合遊覽時的記憶,圖文對照之,能更領略到豫園的美,加深對豫園美的欣賞深度。
最後,我要深深感謝關心、支持、幫助我寫成此書和順利出版此書的有關人士。在他們的鼓勵和幫助下,使我樹立了不達目的誓不休的信心,為保護和弘揚上海老城廂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遺產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還要深深感謝我的全家成員,夫人周美華女士包攬所有家政,悉心照應,創造了安靜整潔的環境,使我能集中精力研究和寫作。女兒陳蓓菲、兒子陳英奇,他們在繁忙工作之餘,不辭辛苦地為此書作繁複的電腦打字、編排、校對及大量照片的編存等工作,十分細緻、負責。連年僅十歲讀國小三年級的小外孫張博瀚也經常關心地問我:“外公,你的豫園寫得怎么樣了?”使我深感安慰。
最後,由於作者學識有限,難免在書中有不妥和謬誤之處,敬請有關專家和廣大讀者賜教指正,不勝感激。

作品文摘

這三曲板橋非同尋常,起著既分又合的作用,有三個特點:
1.此石板橋非直線形,而是隨意折、彎一下,形成“三曲”。
2.三曲板橋將水面劃分為二,形成兩個水體形態不同的景觀空間:外形輕快秀美的流觴亭突出於水池中,亭亭玉立,嫵媚動人,與牆外得月樓、浣雲假山形成一個圍合空間;會景樓與東側的折廊、玉華堂又形成一個圍合空間。以三曲板橋為界的東西兩個空間又構成一個以會景池為中心的、四周環繞以會景樓、流觴亭、玉華堂和牆外的得月樓、折廊、浣雲假山及柳樹、楓樹、梔子花、石榴、白玉蘭、香樟、羅漢松、黑松、五針松、梅樹、紫藤、芭蕉等濃密綠蔭覆蓋的“大院落”。
3.三曲板橋低於兩岸,橋、岸和水面形成三個平面的高低落差之勢。橋浮於水面,遊人貼近水面行走,有漂浮水面的凌波之感。這座平板三曲橋形態曲折自然,平易近人,並與水面和橋端的富有山路野趣之參差崎嶇的山石路面融為一體,三曲板橋為此景區的“點睛之筆”。
水呈多方向流動,或蜿蜒流人浣雲假山的山洞,或攢入流觴亭下,或流人長廊下,或流入四周岸邊的水灣和水口,形成流向莫測,水源無頭。水池雖小,似無邊,水的各種流向均不知其有多遠多深,增加了水的流動性和靈活性的感覺;水池呈現出一池活水之狀。

著作2:《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

基本信息

書名: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
原價:60元
作者:陳業偉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112144785
頁碼:278頁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陳業偉先生的這本著作《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匯集了作者30年來的30篇論文,內容涉及舊城改建、規劃理念、歷史文化、建築布局、園林藝術等多個方面。既有理論性的探討,又有實踐性的工作總結,顯示出作者理論知識的淵博、視野的寬廣、文化素質和功底的深厚。意涵深入淺出,文筆清晰流暢,對於讀者來說,無異於享受一次盛宴。
陳業偉(原上海市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內容提要

《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匯集了作者陳業偉30年來對上海舊城居住區改建和棚戶區改造由實踐到理論的比較全面、系統、梳理性的研究成果。 本書反映了上海舊區改建經歷的若干個發展階段,呈現出舊區改建內涵的不斷深化和豐富,認識的不斷提升和演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同時,也記錄了30年來上海舊區改建所走過的歷程和軌跡,以及發展的階段和脈絡。30篇論文涉及舊區改建、規劃理念、建築布局、歷史保護與文化傳承等幾個方面,但其主線是舊城改建。《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對從事城市規劃和舊城改建的領導者和實際工作者、廣大建築院校師生以及關心城市建設的廣大讀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實踐意義。

目錄

舊城居住區改建中的一些實例剖析/1
舊城居住區改建中的一些問題研究/15
舊城居住區的現狀調查/36
人·環境·城市——城市現代化漫話/44
對南市區舊區改建的幾點思考/50
探討加快舊城住宅建設的有效途徑/55
建設21世紀新外灘的構想/64
舊城改建中工業布局的用地調整規劃/66
高效率高質量城市環境的特徵/75
棚戶區居住質量的評定方法/84
住宅建設與社會效果/91
加快舊城住宅建設的思考/96
上海蓬萊路地區改建規劃/101
讓南市舊區煥發新的活力/108
環境保護要標本兼治/110
上海舊城改建必須立足於疏解/111
上海舊區住宅改造的新對策/118
要建立廣大中低收入工薪階層住房建設和供應的保障制度/124 要達到“居者有其屋”的目標必須切實提高中低收入工薪階層購買住房的支付能力/126
上海舊城區更新改造的對策/130
房地產開發要保障生態環境的權益/135
舊城改造要加強城市規劃的巨觀調控作用/141
建築群空間布局的藝術性/148
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新發展/161
舊城改造與可持續發展/173
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186
老城廂新容顏——舊區煥發新的活力/205
豫園(專著簡介)/208
中軸線·對稱/230
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244
附錄1 “民心工程”的呼喚/268
附錄2 不斷探索、求真是他一生的願望與追求/271
後記/277

陳業偉先生的這本著作,匯集了作者30年來的30篇論文,內容涉及舊城改建、規劃理念、歷史文化、建築布局、園林藝術等多個方面。既有理論性的探討,又有實踐性的工作總結,顯示出作者理論知識的淵博、視野的寬廣、文化素質和功底的深厚。意涵深入淺出,文筆清晰流暢,對於讀者來說,無異於享受一次盛宴。
陳業偉先生是我大學的同窗。學校畢業後曾擔任數年大學教師,後又在上海南市區負責城市規劃及建設管理工作,由於業績優秀受過政府表彰,1987年起連續兩屆擔任上海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並被選為上海市兩屆人大代表。陳先生始終堅持讀書、學習、思考、研究,在多種工作環境下,仍然在學術上不斷提高,不斷取得進步,獲得豐碩成果。這本論文集就是這些心血的結晶。
上海南市區是上海城區中密度最高、環境質量最差的地區,也是上海城市最早的發源地,上海的“根”,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如何進行改建,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適應現實的經濟技術條件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何在改建中保護歷史文化積澱,也是一個難題。陳先生在工作中通過大量調查研究,制訂對策,幫助政府切實解決改建的難題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論文中作了總結,這些都是十分珍貴的文獻,也是城市規劃學科中理論聯繫實際的範例。
又如,文集中陳先生對上海南市“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特色的分析由表及里,絲絲入扣。對歷史文化地區只有在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陳先生對此做出了榜樣。文集中對居住
環境、生態綠化、土地利用等的很多論述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新穎的觀點。
陳業偉先生的工作態度,對人民疾苦無限關心的精神,對理論學習悉心探索,不斷提高、不斷創新,以及理論結合實際的方法,值得城市規劃的領導者、工作者們很好學習。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名譽理事長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學術顧問 2011.10
鄒德慈

前 言

名人寫“回憶錄”與我輩編“論文集”,性質不一樣。前者是對輝煌一生的回憶,後者是對學術上所走歷程的回顧。
我的學習和研究的學術生涯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舊區改建方面的研究。昔日,南市區的居住困難、建築擁擠、舊住房集中、棚戶密集;工廠與居住犬牙交叉相互混雜、環境污染、市政設施落後、道路交通閉塞等一系列艱難的現狀,堪稱在全市各區中高居榜首。是一個改建任務繁重、財力單薄、基礎甚差、發展較慢的“下只角”地區。這些都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產物。因為,自1843年上海開埠以後,租界擴張蔓延迅速,城市建設的發展也較快。但作為上海發展之根、具有700多年歷史的老城廂仍保持著純粹是中國人居住的區域,城市建設發展相對較慢。
但南市優越的地理位置及眾多的潛在優勢和富饒的土地,蘊藏著必然會有美好未來的契機和希望。
所謂“一方土地養一方人”,作為一個城市規劃工作者應有的責任感及在學術上喜“尋根溯源”和弄清其“來龍去脈”的秉性,驅使我靜下心來面對現實,一頭扎進到南市的舊區中,多年來結合規劃的實踐進行了以下幾項工作:
1.深入調查和剖析舊區的現狀。 2.探索和研究舊區改建的途徑。 3 .發掘潛在優勢和獨特資源,積極構想、展望和規劃未來。
通過系列的南市區舊區改建規劃的實踐和多年來梳理性的研究,共撰寫和發表了《上海舊區住宅改建的新對策》等17篇有關舊區和棚戶區改建的文章。近日在整理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在大部分棚戶區都已改建、從地圖上消失的情況下,從有關文章中所列舉的各種現狀數據和相關文字,足以反映當時舊區和棚戶區的艱難情景,不失為具有“史料”的意義。
在後階段試圖用巨觀調控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來研究舊區改建中的深層次問題。 從舊城改建中所出現的不少問題和矛盾,使人日益感到舊城改建不是單純的“大拆大建”問題,而是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聯。為搞清其有關的內涵,整整化了一年半時間閱讀了40多本最新出版的經濟類著作。重點學習和研究:結構、調整、發展、增長、環境、資源、巨觀調控、可持續發展等概念,並與舊城改建連繫起來思考。終於寫成了《舊城改造與可持續發展》論文。之前在1997年曾發表《舊城改建要加強城市規劃的巨觀調控作用》一文。文章主要建議,上海中心城區各區的舊區更新改建和開發要避免雷同性、重複性、突出互補性和個性、特色。跨區的主幹道、景觀軸、黃浦江、蘇州河的濱水地帶、旅遊路線、跨區的重點區域宜整體規劃和統籌實施為佳。
我一直對美學和藝術方面甚感興趣。長期以來閱讀了不少美學著作,尤其喜看文學、繪畫、書法、戲劇、音樂、攝影、舞蹈等的欣賞和評析類的文章,以提高自己的美學欣賞水平和藝術修養。並從中汲取養料,借鑑、運用到住宅區建築群空間布局的理論中去。因為藝術是相通的。有時看到一些國內外住宅區建築群布局的佳作時,猶如享受一次優美的視覺盛宴,頓覺心曠神怡。在《建築群空間布局的藝術性》和《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新發展》二篇文章中,對國內外一些住宅區建築群空間布局的佳作,從構圖手法和形式美法則的視角對其空間組合和排列作了嘗試性的分析。
《豫園》專著,是從“立意構思、空間布局、審美特徵”這三個視角來賞析這座具有450多年歷史的明代古典園林。並從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的視野來詮釋這座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的詩情畫意的意境和自然、唯美、古意的視覺美。
在《豫園》的序言中,曾有這樣一段語言:“以創新務實的精神對這座具有四百五十多年歷史的明代園林進行研究,擬拓展一些新的思考空間,形成一些新的概念”。我確是用心領悟到了中國古典園林一些本質性的內涵和底蘊,如:
1.中國園林的完整學術名稱,應是“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
2.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以山水為中心的“院落”布局結構是中國園林空間布局的核心所在。
3.中國園林的審美特徵充分演繹和詮釋了:
(1)婉約之美、含蓄之美、柔曲之美。
(2)雅、靜、古、幽、柔、婉、清、文、秀、媚、逸、精的神韻。
(3)曲、藏、隔、隱的手法。
(4)多種對比,多樣統一和對立統一的和諧之美等傳統布局理念和形式美法則。
4.運用:小中見大,以小觀大,小中見多,以少勝多,以簡勝繁的藝術技巧。以獲取:小中見美,小中見靜,小中見雅,小中見幽的藝術效果。從而達到:在有限的土地上創造無限的空間之目的。
5.中國園林的立意構思還刻意追求一種人生境界:
(1)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道德、藝術、美學於一體的精神境界。
(2)人與自然、人與天地,全然融匯於一體的“天人合一”的天然境界。
(3)中國傳統的吉祥如意瑞福的古樸的藝術氛圍。
(4)充滿了自然、唯美、古意的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意境。
200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頒布了上海市中心城區《12片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具有700多年歷史的老城廂居然名列其中,使人興奮不已。筆者成長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已達半個世紀,深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任所激勵。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心頭涌動。經悉心研究,在2004年發表了《上海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論文。2009年1月出版了《豫園》專著。這一“文”一“書”的發表,了卻了我幾十年來的夙願——要為這片故土陳壤發掘和弘揚一點有價值的、優秀的歷史文化遺存。
後來,又認識到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有密切的關聯。上海世博會是世界多元文化和文化多樣性的大展示和大交流的盛會,世界各國的經驗和理念充分顯示,傳統歷史文化遺存與城市的現代化是可以並存共融,相輔相成,相互生輝的。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需要文化的支撐和提升,需要文化的滋養和驅動,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必須尊重多元文化和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在廣泛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於2010年寫成了《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一文。
1984年寫的《建設21世紀新外灘的構想》中,建議將南市區的新開河南路到陸家浜路沿黃浦江的濱江地帶,可作為美譽“萬國建築博覽會”的老外灘的延伸部分的構想。
當時僅從挖掘南市的潛在優勢和可開發資源的角度提出,文章內容較就事論事和粗淺,但有一定的前瞻性,看到了未來發展的可行性。隨著上海改革開放速度的加快,門戶廣開,圍繞“金融、經濟、貿易、航運”四個中心的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邁進。想不到時隔26年的今日,當時的構想竟成為事實。這塊沉睡了數十年的土地,終於被時代的腳步聲和現代化建設的號角聲喚醒,揭開了層層面紗,露出了廬山真面目,脫穎而出被委以重任,成為了上海外灘金融集聚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90年代中,上海房地產正值大發展時期,出現了只顧經濟利益,忽視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綠地建設的傾向。在《房地產開發要保障生態環境的權益》一文中,除呼籲房地產開發必須保障生態環境和重視綠地建設外,還提出了房地產開發商需要學習有關生態環境的土地最佳化配置、生態存在、可持續發展、可承受性開發和全面提高開發素質等五個基本理論。
上世紀90年代初時,居住困難、住房緊張已成為上海的“天字第一號”大事。發表《要建立廣大中低收入工薪階層住房建設和供應的保障制度》和《要達到“居者有其屋”的目標必須切實提高中低收入工薪階層購買住房的支付能力》二篇文章,純粹是為購買住房支付能力很薄弱的廣大市民向有關方面和社會呼籲和進言。
《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新發展》文章,主要闡述市場經濟對居住區規劃建設的影響。精品有市場,平庸無出路,已成為上海新一輪居住區規劃建設和房地產市場的特徵,並具體提出適應時代發展和要求的居住區規劃建設的開發意識和戰略思考的五點內涵。
《人·環境·城市—城市現代化漫話》所介紹的城市情景都是人口規模在5萬以下的小城市。國外早在上世紀40年代開始就問世,英國倫敦郊外的哈羅新城是一個典型的實例。
現在所云的“慢城市”與這種城市的規劃結構和內涵是相似的。其特徵是:
1.城市規模宜人,人口適中,有更多的公共活動空間和綠地供人休閒娛樂。城市掩映在優美的綠色生態環境中。
2.優質的城市規劃結構會提供一個步行、公共活動和綠化三者緊密聯結的綜合系統。人們上班,學生上學,母親送兒童去幼稚園和託兒所,居民上街購物和娛樂,老年人去休閒和健康鍛鍊,都可在綠色的步行道系統中進行,汽車都是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駕駛。而且車行系統和步行系統是相互隔離的。
3.河流、小溪、湖泊及樹木、森林、山坡等等自然的原生態環境都被嚴格保護,並組織到城市中去。
4.環境寧靜,空氣潔淨,景色優美,生活舒適,文明禮儀,節奏舒曼,城市和諧。居住質量、環境質量、生活質量堪稱逸品。
5.可提供一定的工作和就業崗位。非“臥城”。是一個在工作、居住、學習、商業、文化、娛樂、健康、休憩、交通等具有相對獨立和平衡的綜合體。
《高效率高質量城市環境的特徵》是《人·環境·城市—城市現代化漫話》一文的擴大和深化。企圖從“高效率”和“高質量”的城市環境來淺談城市現代化的特徵的一個方面。因為,城市現代化的內容非常廣闊,涉及多種內涵的組成,多家學科的綜合。非城市規劃所能獨當一面。城市規劃僅是其中的一個分支。因此,此文也應屬於“漫話”性質。
本“論文集”的內容是從發表第一篇文章的1980年開始到現在的2010年,時間跨度正好30年。
論文集的第一篇文章的題目是《舊城居住區改建中的一些實例的剖析》,到2010年寫的《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文章為止,共30篇。其中有1篇是2009年1月出版的《豫園》專著的簡介。再加上2篇採訪報導的文章(附錄1、附錄2),合計32篇。
32篇論文的分類如下:
1.舊區改建 17篇
2.建築群空間布局的藝術性 1.5篇
3.傳統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及文化傳承 2篇
4.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豫園》專著簡介 1篇
5.建設21世紀新外灘的構想 1篇
6.房地產開發 3.5篇
7.城市現代化漫話 2篇
8.環境保護 1篇
9.中軸線·對稱 1篇
10.採訪記 2篇
註:“2”與“6”中出現的0.5篇,系《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新發展》文章的一分為二,前半部分屬房地產開發,後半部分屬住宅建築群空間布局的分析。
為寫“豫園”專著,化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學習和研究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哲學、藝術和美學,傳統建築和園林,中國繪畫理論和傳統山水畫方面知識。深受其內涵豐富、博大深邃的精、氣、神所薰陶。中國傳統山水畫所呈現的淡(淡泊名利)、清(清雅脫俗)、靜(寧靜致遠)的境界,中國傳統文人山水園林中的山、石、水和古樹、名木、花卉所顯示的傳統人文精神和崇高品質,都令人肅然起敬。對進一步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提升人格的境界,冶煉情操和修養,無疑有很大的的啟迪和裨益。
整理“論文集”,重溫30年內所寫的每一篇文章,深深體會到學習無止境,事業無盡頭。在這悠悠的歲月里,在學習和研究時,看書是寂寞的,寫作時孤獨的,但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獨。思考、探索、論證、比較、構思、寫作,雖甚辛苦,但當有所感悟時,確樂在其中。重要的是要樹立淡定、執著和堅守的心態,要排除一切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干擾。要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有計畫地實施自己想做的幾件事情,了確心頭之願,不枉虛度一生。
我又領會到,學習和研究一定要創新務實、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動和城市節拍。21世紀是多元文化和文化多樣性並存的時代。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世界各國的展館形象和展示內容,以及許多對城市和文化的新理念和新實踐,所顯示的多元文化和文化的多樣性,得到了充分的詮釋和演繹。使國人大開眼界,擴大了視野。真所謂是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如,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遺存與現代生活並非分離、分立乃至對立;而是可以相融並存、共生齊榮、相得益彰、互為生輝,並可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總之,要不斷汲取新的理念、更新知識結構、調整思維方式,去認識和解讀前進中的城市不斷產生的新問題和新需求,並多元化地探索解決的途徑。
2011.1.15

後 記

《舊城改建與文化傳承》專著匯集了作者30年來對上海舊城居住區改建和棚戶區改造由實踐到理論,進行比較全面、系統、梳理性的研究。縱觀發表於不同年份的30篇論文,反映了上海舊區改建經歷了若干個發展階段,呈現出舊區改建內涵的不斷深化和豐富,認識的不斷提升和演進,理念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也記錄了30年來上海舊區改建所走過的歷程和軌跡、發展的階段和脈絡。30篇論文雖涉及到舊區改建、規劃理念、建築布局、歷史保護與文化傳承等幾個方面,但其主線是舊城改建。有些論文從不同的命題和角度,為進一步發掘舊城改建的底蘊,拓展舊城改建的視野,有感而寫。
回顧30年來對舊區改建的探索是循序漸進、有條不紊的研究過程,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了具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問題,並上升到理論的過程。如:
1. 從最基礎的問題著手:舊城居住區的現狀調查,棚戶區居住質量的評定方法。
2. 進行舊區改建的一些問題的研究和實例的剖析。
(1)工業用地布局的調整規劃。
(2)加快舊區住宅建設的有效途徑的探討。
(3)舊區住宅建設的新對策。
(4)舊城區更新改造的對策。
(5)上海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新發展。
3. 從早期只重視m2的數量指標,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主的大拆大建的粗放型舊區改建模式到要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必須兼顧,提高居住質量、生活質量與居住環境質量。努力提升居住區規劃建設的文化、生態、科技、藝術、美學的含量。舊區改建必須融入城市現代化的理念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 又要求舊城改建須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的巨觀調控作用。必須走“經濟·社會·生態(自然)”複合系統的相互協調,綜合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5. 要重視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區的保護,必須將優秀的歷史文化建築和遺存保留、保護和傳承好,並與現代城市和現代生活兼容並蓄,相得益彰,共融並存,互為生輝,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
由於充分展開了想像力,在某些論文中帶有預見性和前瞻性的構想和建議,在當前上海的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印證和實踐,如保障性住宅體系的建設,作為上海老外灘的延伸部分南外灘的開發等等。
舊城改建量大面廣,內容豐富複雜,任重道遠。需要作長期的努力去研究發展中所產生的新問題和面臨的新需求。要在創新思維,突破傳統觀念和已有知識的束縛,在與時俱進的精神推動下,不斷吸取新的規劃理念,探索多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2012.3.1

作品文摘

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最難忘的情愫是什麼?是文化,是這個地方的文化符號或是文化名片。它們不論是一個建設項目、一個視窗、一個地區或一個節點,所展示的城市風貌,所代表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價值,都凝聚著當代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深含著優秀的傳統歷史文化的內涵,並與周圍的現代氣氛相處和諧。如:上海的外灘、蘇州河、新天地、田子坊、思南公館、外灘源、徐家匯源、上海老碼頭……,都是一些富有鮮明特色的優美的城市文化名片。它們都是一種城市的文化力量,富有魅力、感染力、親和力及視覺的衝擊力。
人們又進一步認識到城市是一部歷史,城市與人一樣也有記憶。凡是有深刻歷史文化積澱的城市,其文化記憶都默默地蘊藏在城市的肌理之中,即承載在:一座座老的建築物、名人故居、老店舊鋪和無數的歷史遺址內,潛默在老街小巷組成的路格線局、歷史街區,地域形態、空間結構、環境風貌內。乃至沉澱於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居住形態,社會經濟及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觀之中。並形成:獨特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城市的個性和特徵,城市的氣質和品位,城市的風貌和景觀,建築的形式和風格。因此,保護優秀的歷史文化建築和遺存不單純是為了保護舊建築和老房子,而是要保護其歷史文化和城市記憶,保護其中隱含著的故事和傳說。而且,這些記憶是不可複製的,每一幢老建築的消失,每一個歷史地段或歷史街區的拆毀,都是一段文化記憶的喪失。
在保護傳統歷史文化遺存中,逐漸認識到,看一幢建築與看幾幢建築、一個建築群、一個街區時,其感覺會很不一樣。因為幾幢建築或一群建築會形成一個組合、一個結構、一種形態;會形成一個空間、一個環境、一個景觀、一種風貌。因此,保護歷史文化建築或歷史遺存不能僅保護一座單體建築,要儘可能保護與之相連的環境。因為,“一座歷史文物建築不可以從它所見證的歷史和它產生的環境中分離出來”。一個老建築之所以具有傳統的含量,就是因為它生長在相對原生態的氛圍里,之所以具有歷史意義,就是因為孕育在清晰的歷史脈絡的環境中。因此,要提倡成街成坊的保護,只有在整體保護中才能維護其歷史的文脈和肌理,保留它的特有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記憶。人們才能清晰地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石庫門舊式里弄住宅有其固有的平面布置、結構、層高、建材,及外貌特徵,與附屬的石庫門舊里的符號、元素和裝飾。以其獨有的品位和氣質、形式和風格,反映出獨特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建築價值、人文價值、社會價值和審美價值。
因此,保留石庫門舊式里弄住宅街區不能僅停留在保護建築及其外貌特徵上,而是要整體保護成排的舊里住宅及其毗連的大小弄堂所組成的總平面布局、空間形態與環境風貌;以及住在建築裡面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狀態、鄰里情結、風俗習慣等等。這樣才能綜合反映出石庫門舊里的生存狀態、市井風貌、人文景觀、人文環境、生活風景線和舊里風貌。以突顯舊里的原有的歷史記憶與文脈、肌理。
保護舊式里弄街區一定要回歸原生狀態,即:保留建築、保留居民,留住人氣、留住生活,保護環境、保護風貌。建築與環境,人與生活要一起保留,總之,要保留真正的“石庫門”文化。
從以上所略舉的上海石庫門舊式里弄住宅、花園別墅、工業遺產和外灘源等歷史遺存的保護、傳承、利用的實踐充分證明了:
(1)歷史文化傳統中含有現代生命力和發展力的內涵
(2)歷史的空間能承載今天的文明。
(3)傳統歷史文化遺存在保護和利用下能創造出屬於時代的城市新文化。
(4)歷史文化的留存與城市未來的發展可以找到完美的結合,可以得到連貫,歷史的記憶能保存,舊城的文脈能延續,舊區的肌理能保留。
(5)保護與開發雙雙驅動了文化的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