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清代將領)

陳嘉(1839—1885)字慶余,原籍福建詔安縣。父名陳灌,業農。陳嘉畢生與法軍作戰抗敵,歿後被清廷溢“勇烈”世襲騎都尉兼一雲騎尉

基本介紹

  • 本名:陳嘉
  • 所處時代:清代
  • 出生時間:1839
  • 去世時間:1885
  • 主要成就:將領
年幼逃荒,年少投軍,賞穿黃馬褂,重傷不下火線,病逝,

年幼逃荒

陳嘉6歲,隨父母逃荒到廣西,先在修仁縣建陵街居住,靠父母打工度日,因家貧無力入學,12歲便參加勞動,14歲喪父,母寡弟幼,他力負生活重擔,同年舉家遷居荔浦縣馬嶺五更地高頭廠。

年少投軍

陳嘉17歲時投軍,同治元年(1862),任楚勇秀字營百夫長,因參加進剿荔浦蓮塘張高友起義軍有功,同治二年,以把總拔補。後又隨湘軍劉坤一、蔣溢禮進攻貴縣平天寨,生擒黃鼎鳳,擢升千總加守備銜。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裁減兵員,陳嘉被遣送回家。同治七年,湘將席寶田奉命入黔平苗,委蘇元春在荔、修、永安招兵,陳嘉應招復出,帶精毅副右營入貴州,連年進攻苗寨,因功,從守備升都司、游游擊、至參將,以副將留黔補用。同治八年,在施碉口一役,陳嘉右眼受傷而盲,同治十一年在進攻烏鴉坡苗寨時,生擒苗軍首領張秀眉楊大六,陳嘉的腰、腳均負重任,清廷賞給訥思欽巴圖 魯 名號,加總兵銜。同治十二、十三年,又率部攻破丹江廳、凱里分縣各城,攻下擺羊等二百餘村寨 ,以總兵用加提督銜。光緒元年(1875),陳再次領兵攻打清水河北岸黃飄、白堡各苗寨,因敗績降職,以副將留黔儘先補用。是年六月,任凱里營都司,未及三月奉調回湘,接帶毅新營,分防湘西。光緒七年,移防寶慶。

賞穿黃馬褂

清光緒十年四月,蘇元春廣西提督,陳嘉隨調入廣西,五月,赴恩平定士官莫夢弼。
同年八月,法軍偷襲馬尾港,清政府詔令出關抗敵,陳嘉率領鎮南軍,與法軍在船頭沒河一帶激戰四天,他奮勇爭先,裹創力戰,擊潰法軍,十月,克陸岸縣城,清進賞穿黃馬褂,以提督交軍機處記名。十二月,陳嘉揮師與敵戰於紙作社,大敗法軍,斃敵軍官4人,士兵280餘名,清廷以其功,簡放貴州安義鎮總兵,再次賞穿黃馬褂。

重傷不下火線

光緒十一年初春,法軍大舉進攻鎮南關,關前隘陣地東嶺五堡被是敵占領三個,形勢十分危急,陳嘉奉命進援東嶺,搶入四、五號堡壘,接著再猛攻東嶺,反覆爭奪,七上七下,陳嘉身負四傷才把東嶺三堡攻下。接著,率軍出關,參加強攻驅驢,克復諒山的戰鬥,法軍全線潰退,清軍分路窮追,陳部為東路軍前鋒,連下堅老、威坡、山寨、谷松等地,清政府以功賞陳嘉頭品頂戴,雲騎尉世職。
此時,陳嘉傷痛日重,蘇元春強迫他回諒山治傷,可是一旦有敵情,他仍要士兵用竹轎抬到前線指揮。4月,越南戰場停火,清軍奉命撤退,陳嘉扶病回國,受命駐鎮南關,設營務處於關前隘。其時,蘇元春李秉衡等要他回龍州醫治,為防務事,陳不肯離營就醫。後經蘇元春屢次發函催促,才回龍州治療。當時陳嘉遍體傷痕,如刀刻畫,於各處傷口取出碎骨一碗有餘,未拔出的鉛彈尚有十多顆,加上在歷次戰鬥中流血過多,已傷重難治,重病期間,部下將士來探視,陳嘉仍念念不忘營中事。廣西提督蘇元春、廣西巡撫李秉衡每天都來看他,陳嘉仍向蘇、李談軍事構想,對身體和私事則不言及,深使兩人慨嘆不已。

病逝

由於醫治無效,是年8月13(家歷七月初四)陳嘉歿於龍州軍營,卒年46歲,葬於馬嶺鄉五鳳嶺。按其功勳,清廷溢“勇烈”世襲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並將他的生平戰績付國史館立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