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

“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是陝西省科學技術廳(原陝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1997年7月4日批准,文號“陝科計發(1997)69號”。依託單位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林學院,李新崗研究員為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
  • 性質:研究中心
  • 地點:陝西省
  • 研究內容:紅棗
概況,研究內容,運行情況,運行機制,機構特色,

概況

依託單位通過學校和國家林業局實驗室建設資金,以及地方有關紅棗基地縣的合作開發資金,項目經費合計約300萬元,投入“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裝備了棗組織培養實驗室、樣品測試實驗室等,加大了實驗室和研究投入,促進了我省紅棗研究的水平和質量。
近年來,“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在依託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後購置了組織培養接種用的雙人超淨工作檯、自動滅菌鍋,以及植物樣品粉碎機、壓力消解器、GTA—96自動注射器等儀器設備,裝備了紅棗組織培養實驗室和樣品測試實驗室,目前各類儀器、設備運行正常。依託單位在政策、人員和實驗室配備、項目傾斜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各種保障措施上給予保障,有效地保證了“紅棗研究中心”工作的正常開展。

研究內容

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林學院及相關學院的紅棗科技人員為主,並吸收省內有關專家,成立了“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設立了4個研究方向,分別是“區域規劃與良種選育”、“無公害栽培”、“儲藏保鮮與加工”和“新技術新產品研製”,並確定了各自的工作目標和任務。通過承擔各類科研課題和項目支撐研究中心的發展。通過執行項目,培養人才;採取聯合、合作等形式,促進人才交流,事業發展,也極大地促進了陝西及西北地區紅棗產業的發展。

運行情況

1.科研項目,近年來,紅棗中心科研人員先後承擔了國家科技部重點項目、國家攻關課題、國家林業局課題、陝西省課題等十多項,總經費近300萬元。
2.獲獎情況,該中心先後獲得9項科技成果,其中省部二等獎4項,省級三等獎5項;獲得國家科技部獎勵4次,1項成果科技部傑出貢獻獎。
3.科技論文,出版的圖書5部,1997年10月“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先後發表研究論文90多篇。它們分別代表良種選育研究;優生區及區域產業研究;抗裂性研究;組織培養及快繁;栽培技術研究;采後生理、貯藏保鮮與加工等6個方面,這也正是陝西紅棗研究的特色所在,並在全國樹立起自己的地位,成為我國紅棗研究中一支很有權威的團隊。
4.人才培養和開放共享,通過開放、流動、合作等方式,增加人才培養的活力。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加快人才培養及學歷教育的步子,先後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5人。同時,使50%的實驗室固定人員達到碩士以上學歷。

運行機制

研究中心實行主任負責制。為加強研究中心的學術領導,吸收省內有關專家,成立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制定了實驗室管理辦法等各項規章制度;各類儀器設備能高效、正常運轉;技術依託單位對實驗室高效運轉給予了大力支持。實驗室實行“開放、流動、合作”的運行機制,積極承擔國家、省部及各類科研課題,與國內外、省內外及大專院校之間進行了多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

機構特色

紅棗中心的特色和優勢在於套用研究和服務於產業發展,特別是在良種選育、優質豐產栽培、紅棗乾制與加工、鮮棗貯藏保鮮等方面在全國形成了特色和優勢。今後在繼續發揚這一特色的基礎上,開展基礎領域的研究。力爭在5到7年內,將該研究中心辦成特色鮮明、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專業研究中心。其發展規劃和目標是:
中期目標:確定陝西及西北棗區的良種結構,選育出紅棗良種3~5個,1~2個通過國審;各項配套的產業化技術先進實用,加工新技術和新產品在企業廣泛套用,科技對紅棗產業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研究中心”的科技水平和整體實力顯著增強;
長期目標:選育良種3~5個,產業化配套技術水平顯著提高,科技對產業的貢獻率達70%以上;“研究中心”的科技水平和整體實力處於全國領先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