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崗

李新崗,男,1963年12月出生,陝西富平人。教授,博士,森林保護和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學科點博士生導師,森林保護和經濟林專家。現為林學院林業研究所所長,林學系副主任;兼任國家林業局黃土高原林木培育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陝西省紅棗研究中心主任,陝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陝西省“三·五”人才。2013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新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3年12月
  • 職業:教授
  • 性別:男
  • 籍貫:陝西富平
教學方面,科研方面,主持或參加的課題獲獎情況,目前主持或參與主持的科研項目,科學研究,獎勵與榮譽,主要論文與論著,

教學方面

先後承擔《昆蟲生理與生物化學》、《昆蟲生理學》等研究生課程;先後培養研究生4名;合作出版了《昆蟲生物化學》研究生教材,陝西省科技出版社(1998);2005年主要參加的本科生課程——《森林昆蟲學》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陝西省精品課程。

科研方面

先後主持課題18項,發表研究論文50多篇;主要論著有:
① 《中國針葉樹種實害蟲》(副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年;
② 《棗樹豐產栽培》(第一作者),陝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
③ 《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森林災害防治技術》(參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年。

主持或參加的課題獲獎情況

①國家七·五攻關子專題——油松種實害蟲及其防治技術研究,1991年組織鑑定,其成果達國際先進;1993年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四);
②國家七·五攻關專題——油松種實害蟲防治技術研究,1991年組織鑑定,其成果達國際先進;1994年獲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五);
③陝西省攻關課題——主要造林樹種害蟲—松黃葉蜂防治技術研究,1996年課題鑑定,國內領先;1997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④陝西省農業推廣課題——大荔縣高效農業示範區建設,1998年課題鑑定;1999年獲陝西省農業科技推廣三等獎(排名第一);
⑤陝西省農業推廣課題——紅棗良種選育及豐產栽培技術推廣,2000年課題鑑定;2001年獲陝西省農業推廣三等獎(排名第一);
⑥國家科技部九·五重點課題——陝北紅棗良種選育及優生區研究,2001年課題鑑定,國內領先;2003年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一);
⑦1997年和2000年分被國家科技部評為科技扶貧“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
⑧主持選育抗逆性紅棗新品種3個(佳縣油棗、延川狗頭棗和閻良相棗),並於2001年通過陝西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審定。

目前主持或參與主持的科研項目

①陝西省十·五科技項目——陝北紅棗優果工程示範,主持人,(2001-2005);
②陝西省農業攻關課題——油松種實害蟲控制技術研究,主持人,(2003-2005);
國家林業局推廣課題([2001]25號)——陝北紅棗良種豐產示範,主持人,(2001-2005);
國家林業局課題([2004]26-1號)——退耕還林綜合配套技術示範,第二持人,(2004-2006);
國家林業局課題([2005]44-1號)——核桃優良品種示範與推廣,第二持人,(2005-2007);
國家林業局課題([2004]44-1號)——棗品種DUS測試指南與已知品種資料庫,第二持人,(2004-2006);

科學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1、蟲害誘導的植物防禦 主要研究蟲害誘導植物在酶學和抗性物質基礎上的防禦反應, 如蛋白酶抑制劑(PI)、多酚氧化酶(PPO),以及一些抗性物質的變化;同時,研究蟲害誘導植物防禦基因的表達。
2、化學生態學 研究植物與植物、植物與昆蟲間的化學信息及其生態學功能。通過蟲害植物揮發物的採集、分析和鑑定,研究健康植物對臨近蟲害植物揮發物的感受和誘導防禦機制;研究蟲害誘導揮發物對害蟲或天敵的作用。
主要研究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2項、國家林業局項目3項、陝西省13115科技專項課題1項、陝西省農業攻關課題1項、農業部行業計畫項目子課題1項。

獎勵與榮譽

1.陝西省“三.五”人才(第二層次)(2007年);
2.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04年);
3.陝西省農業推廣三等獎2項(2001年和1999年);
4.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
5.林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994年);
6.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993);
7.審定抗逆性紅棗新品種4個(佳縣油棗、延川狗頭棗、閻良相棗和蜜罐新1號);
8.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協“先進個人”(2000年);
9.國家科技部“先進工作者”(1997年)。

主要論文與論著

蟲害誘導的防禦與化學生態方面:
松果梢斑螟成蟲的寄主選擇. 林業科學,2009, 45 (2): 75~81.
蟲害誘導植物防禦的分子機理. 套用生態學報,2008,19(4):897-900.
油松球果對外源MeJA和蟲害誘導的生化反應.林業科學,2007, 43(3). 66~72.
影響松果梢斑螟寄主選擇的球果揮發成分研究. 林業科學,2006,42(6).71~78.
華山松球果萜類揮發成分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 2005,25(10):2072~76.
油松球果害蟲的危害機理研究.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 2002, 30(2):78~82.
《中國針葉樹種實害蟲》,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昆蟲生物化學》,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植物保護與利用方面:
我國棗品種改良研究進展. 果樹學報, 2007,24(5):637~678.
我國制乾棗優生區研究. 果樹學報, 2005, 22(6):620~625.
棗制乾新品種“佳縣油棗”.園藝學報,2003,30(3);373.
棗新品種“延川狗頭棗”.園藝學報,2003,30(2);247.
抗裂制乾棗新品種“閻良相棗”.園藝學報,2004,31(3):418
陝北棗區鮮食棗適應性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2005, 25(11):2319~2324.
李新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