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

2009年3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9〕21號印發《陝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該《綱要》分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主要任務;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縣域重點鎮建設力度;加強縣域城鎮化工作的組織領導6部分。

主要任務是: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形成集約發展態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承載能力;突出產業支撐,加快工業化進程;完善市場體系,實現生產要素高效有序流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9〕21號
  • 印發時間:2009年3月27日
通知,發展綱要,

通知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的通知
陝政發〔2009〕21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陝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已經2009年第6次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陝西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發展綱要

陝西省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綱要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確保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特制定本綱要。
一、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縣域城鎮化是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戰略舉措。
縣域城鎮化是農村人口和非農產業不斷向縣域城鎮聚集的經濟社會過程。推進縣域城鎮化,充分發揮縣域城鎮連線城市和農村的橋樑作用,有利於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差距;有利於提高土地集約效益,促進人口就地就近轉化,減輕大中城市人口過度膨脹的壓力。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對於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實現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具有全局性的戰略意義。
(二)縣域城鎮化是搭建產業發展平台,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
縣域城鎮化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推進縣域城鎮化,能夠吸引中小企業向城鎮集聚,承接城市的產業轉移,促進縣域工業發展;推進縣域城鎮化,能夠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增強城鎮服務功能,提高城鎮承載能力,帶動文化、教育、衛生、商貿、金融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推進縣域城鎮化,搭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平台,承載縣域經濟發展要素,對於建設西部強省具有重要意義。
(三)縣域城鎮化是拉動投資消費,應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迫切要求。
我省86%的國土、64%的人口在縣域。加快縣域城鎮道路交通、給水排水、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設施,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加大投資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農村人口和非農產業向縣域城鎮集中,可以不斷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成長,進一步調整分配結構、產業結構和城鄉結構,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縣域城鎮化對於確保我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具有現實意義。
二、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改革推動、產業支撐、政策支持、機制激勵、體制保障的工作思路,按照農業產業化、工業園區化、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模式,以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動力,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不斷加快縣域城鎮化進程。
(二)基本原則。
——堅持規劃指導原則。以城鄉一體化規劃統攬縣域城鄉建設發展全局。增強城鄉規劃的法定性、權威性和嚴肅性,發揮規劃對縣域城鎮建設和產業布局的指導作用。
——堅持產業支撐原則。積極推進縣域工業化、農業產業化,著力發展第三產業。吸引工業向縣域城鎮或工業園區集聚,形成規模效應,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增加城鎮就業崗位,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為城鎮化提供發展動力。
——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新機制,積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形成推進縣域城鎮化的強大合力。
——堅持重點突破原則。在統一規劃、全面部署的基礎上,突出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優先選擇區位有優勢、產業有特色、發展有潛力的建制鎮,加大支持力度,進行重點建設。
——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立足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合理確定城鎮發展的空間布局,統籌安排重大基礎設施,引導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
到2012年,縣域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非農產業初具規模,工業布局相對集中,經濟實力明顯提升,城鎮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社會保障體系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健全,初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重點鎮為支撐、以中心村為基礎的全省城鄉一體化框架。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左右時間,使縣域城鎮規模進一步擴大,城鎮化質量進一步提高,縣域城鎮化水平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在西部處於領先地位。
1.縣域城鎮化水平。
到2012年,縣域城鎮化水平達到34.3%,年均增加1.2個百分點,縣域城鎮人口達到790萬,年均增加28萬;到2020年,縣域城鎮化水平達到43.5%,年均增加1.2個百分點,縣域城鎮人口達到1000萬,年均增加26萬。
2.縣域基礎設施建設。
到2012年,全省縣域市政基礎設施水平顯著提高,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7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5%,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人均道路面積達到8平方米,燃氣普及率達到85%;建制鎮、村莊主要道路全面硬化,建制鎮建成簡單、低耗的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實現統一收集處理。
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完善,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資源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縣城有劇院和標準化文化館、圖書館,鎮(鄉)有標準化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動室;全面完成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城鎮體育場地人均達到12平方米。
3.縣域人居環境。
到2012年,城鎮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5平方米;主要街道、沿街建築、交通設施、廣場綠地、廣告牌匾等整潔美觀,30%的縣城建成園林縣城;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2平方米,居住環境優美,服務功能齊全。
三、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形成集約發展態勢。
關中地區以國家關中——天水經濟區開發為契機,重點發展“一軸一環三走廊”。“一軸”即沿隴海鐵路陝西段的城鎮綿延帶,“一環”是以西安都市圈為核心的關中環線城鎮帶,“三走廊”為彬長旬城鎮帶、鹹陽——銅川城鎮帶、渭南——韓城城鎮帶。依託重點鎮建設,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文化旅遊、現代農業、能源化工和區域性物流等產業,提升關中城鎮群綜合競爭能力,實現關中率先發展。
陝北地區要通過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帶動,加快長城沿線和210國道“人”字形城鎮帶建設。充分發揮煤、油、氣、鹽等資源優勢,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關聯度,促進城鎮帶建設,實現陝北跨越發展。
陝南地區要加快三個城市發展片區、漢丹江兩個生態功能拓展帶的建設,以城鎮為承載,依託優勢資源,促進園區建設,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陝南突破發展。
(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承載能力。
按照統一規劃、配套建設的原則,加快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城鎮交通、污水管網和垃圾清運設施,縣城建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大力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加快城鎮園林綠化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
完善城鎮公共設施的配置,依據服務人口規模、人口結構與分布、設施服務半徑,合理建設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服務設施。建設縣、鎮(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文化服務網路,縣城建有公共體育場館,社區、村莊普及健身設施。抓好公共安全工程建設,完善城鎮綜合防災體系。重點做好防洪、排澇、抗震、消防等工作,防止和減少災害發生與損失。
(三)突出產業支撐,加快工業化進程。
根據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明確產業定位,引導生產要素向城鎮聚集。以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和產業集群為核心,積極培育有競爭力的專業化、規模化的城鎮主導產業。
工業園區應根據城鄉建設規劃,合理選址布局,並與縣城和重點鎮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城鎮基礎設施,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以農產品加工、現代服務、裝備製造、能源化工、生物製藥為重點,培育一批重點產業。
(四)完善市場體系,實現生產要素高效有序流動。
繼續培育和發展資本、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市場,進一步完善技術、信息、房地產市場,打破市場的城鄉分割、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構築城鄉統一開放、競爭有序、服務良好的市場體系,為城鎮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流轉創造條件。
四、加快縣域城鎮化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規劃編制,指導縣域城鎮化科學發展。
啟動縣域城鄉一體化建設規劃編制工作,統籌城鄉建設、產業布局、土地利用、綜合交通、供水體系、農田保護、村莊分布、生態涵養等方面的空間布局,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實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共建共享。
加快縣城和建制鎮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進一步加大規劃經費投入,各級政府要足額安排規劃編制經費並納入財政預算。2010年底前完成建制鎮規劃的編制工作,未編制規劃的,不予安排建設項目及補助資金。
(二)統籌城鎮建設用地,擴大城鎮發展空間。
以國家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做好土地利用規劃與城鎮建設規劃的銜接。城鎮總體規劃和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規劃等確定的建設用地應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範圍。在下達年度土地利用計畫時,縣域建設用地指標要向縣城和重點鎮傾斜。
堅持集約節約用地的原則,挖掘土地潛力,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勵將移民搬遷、舊村改造、空心村治理、破產工礦企業場地利用、川道河灘治理等開發復墾的土地,置換為城鎮建設用地指標。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對依法取得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允許以轉讓、租賃、作價出資(入股)等方式進入統一有形的土地市場進行流轉。鼓勵農村成片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用於城鎮的開發建設,在法律法規規定的範圍內與國有土地享有平等權益。
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分配辦法,保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的30%以上用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城鎮規劃區內的城中村改造,增加城鎮建設用地。城中村土地可由村民參股的企業進行開發建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將城中村集體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在土地性質轉變過程中的有關費用按規定給予返還。建立用地審查報批綠色通道。
(三)深化投融資和公用事業改革,加大縣域城鎮建設投資力度。
縣(市、區)政府可成立城鎮開發建設投資公司,建立城鎮建設融資平台。儘快形成以政府推動,市場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城鎮建設投融資機制,實現城鎮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政府公共財政要積極引導投資方向,財政資金主要用於項目資本金和貸款貼息。
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行城鎮建設投資主體多元化、項目運營企業化、設施享用商品化。按照統一規劃、特許經營、有序競爭、加快發展的要求,對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供水、供氣、供熱等經營性城鎮基礎設施,根據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資本採取多種形式投資建設,擴大城鎮建設的資金來源。
整合使用各類項目資金,充分發揮資金效益。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部門聯動的原則,做好項目和資金的銜接,集中有限資金,重點投入,提高城鎮的承載能力。區域性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和城鎮發展相結合,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的建設項目要向縣城和重點鎮集中。
(四)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吸引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
建立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制度和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不斷提高農村勞動者的職業能力和素質。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確保農民工在流動就業中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指導方針,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政策,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和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完善農民工和失地農民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辦法,完善社會救助制度。
(五)大力支持城鎮住房建設,推動縣域城鎮化發展。
按照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市民受益的原則,著力培育和搞活縣域房地產市場,引導和鼓勵企業參與縣域城鎮建設及舊城改造。允許在基本農田以外的山地、荒地等適宜居住的地塊,開發建設低密度、低容積率、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居住區。
充分利用住房公積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推行農房確權辦證,為農民以農房作抵押申請貸款、提供創業資本金、增加財產性收入等創造條件。鼓勵長期在城鎮經商、務工的農民用宅基地在城鎮換房。
五、加大縣域重點鎮建設力度
(一)擇優扶強,確定重點。
在建設好關中百鎮,全面啟動陝北、陝南50個鎮建設的基礎上,按照擇優扶強的原則,在全省範圍內選擇100個重點鎮,集中財力,創新投入機制,力爭3—5年形成全省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100個重點鎮的標準是除縣城所在鎮之外,鎮域生產總值超過3億元,地方財政收入超過500萬元,生產總值增幅連續3年在15%以上的建制鎮;鎮域人口3萬人以上,鎮區居住人口5000人以上、建成區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建制鎮;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捷的建制鎮;具有獨特文化旅遊、礦產資源,產業發展有潛力的建制鎮。
(二)創新機制,擴權強鎮。
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賦予100個重點鎮縣級管理許可權。理順縣鎮財政關係,建立一級財政,設獨立國庫的財政管理體制,形成自我發展的長效機制。在100個重點鎮可設定城鎮建設管理辦公室,編制2人,工作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三)籌措資金,專項扶持。
成立陝西省城鎮建設投資公司,為100個重點鎮建設搭建融資平台。省市財政設立100個重點鎮建設專項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100個重點鎮按照縣城標準徵收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生活垃圾處理費和污水處理費,用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
(四)政策傾斜,確保用地。
全省下達年度建設用地計畫時,將100個重點鎮建設用地指標單列。土地出讓金收益除農民安置補償和有關稅費外,全部用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對符合城鎮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的建設項目,簡化環節,縮短審批周期,確保建設用地。
六、加強縣域城鎮化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各級領導要充分認識加快縣域城鎮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推進縣域城鎮化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指導全省縣域城鎮化工作,省、市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從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支持。縣級人民政府是推動縣域城鎮化的責任主體,要切實加強對縣域城鎮化的領導。在鄉鎮政府社會管理辦公室配備一名城鎮建設管理員。
(二)將縣域城鎮化發展指數納入《陝西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暫行辦法》。從2009年起,縣域城鎮化發展工作列入年度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全省每年評選10個縣域城鎮化工作先進縣(市、區),由省政府予以通報表彰,連續三年被評為先進縣(市、區)的黨政主要領導,組織部門優先提拔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