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1685年中國軍隊攻占了
阿穆爾河上阿爾巴津要塞(雅克薩),45名俘虜被押解到北京,從此開始了俄國人在中國生活的歷史。康熙皇帝對待阿爾巴津人相當慈悲,讓所有阿爾巴津人都住在
東直門的一個胡同里,把他們編入軍隊,隸屬
鑲黃旗,編為滿洲第四參領第十七佐領(
俄羅斯佐領),稱為“俄羅斯隊”。並分別授予他們四品至七品的官銜,享受與
旗人同等的優厚待遇,與中國官兵一樣得到國家的住房、領取生活費和分到了耕地,單身的
哥薩克被賜予八旗滿洲和八旗蒙古女人為妻,最初,阿爾巴津人沒有自己的教堂,阿爾巴津人參拜
天主教的
南教堂。後來,
關帝廟轉給了阿爾巴津人。
起初這些
哥薩克人被允許與當地被殺頭的罪犯所留下的寡婦結婚。他們的後裔與當地中國人結婚,儘管他們已經不再說俄語,但是他們的
東正教信仰得以保存。
1686年,司祭馬克西姆·列昂季耶夫(他是在中國的第一位東正教司祭)將其改建成索非亞教堂,他一直在這裡當
神父直到1695年。俄羅斯人通常把這座小教堂稱為尼古利斯教堂,中國人稱為羅剎廟,使這個詞具有了“俄羅斯廟”的意思。此後,他們在北京城繁衍生息,至上個世紀初已有四五百人。據原北京俄國東正教駐華傳教士團的神職人員
趙德本回憶,俄羅斯東正教會從1713年開始給北京派送東正教北京傳道團。後期到中國的俄羅斯人發現,儘管保持了他們的信仰,阿爾巴津人逐漸不再有俄羅斯人的體貌特徵。到十九世紀末,估計有1000位阿爾巴津人居住在北京。
1900年,
北京的
義和團為對抗正在攻打天津的
八國聯軍,開始在城內燒教堂、殺教民。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便開始燒殺擄掠。
庚子事變之後,
莫斯科東正教教廷牧首發令,被義和團打死的教民的家屬享受優待,選拔他們的後代為
神甫,作為教會骨幹。“享受此種優待者有
羅曼諾夫、杜畢寧、姚適烏列夫、何利桑夫、吉神甫後嗣,除吉神甫為滿族外,其他均系阿爾巴津族俄羅斯
牛錄人。”
義和團事件中,很多外國人和中國基督教教徒被害。俄羅斯東正教會聲稱當中有222位阿爾巴津人被殺害。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有幾個阿爾巴津人家庭移居前蘇聯,但是絕大部分選擇留在了中國。
2005年初,一些阿爾巴津人被邀請去俄羅斯尋源探訪。
風俗習慣
作為編入滿洲旗屬的俄羅斯人,很自然的受到了滿洲和蒙古文化的影響,在辮式、衣著、飲食、語言、姓氏等方面受到了滿洲和蒙古的巨大影響。此處,只說姓氏和語言。
俄羅斯人逐漸的滿洲化,卻沒有真正的成為
滿洲人,人數也沒有大的增長。繁華的都市和優越的物質生活,使得這些
淘金者(上文已解釋)的陋習逐漸的顯現出來,多以遊手好閒為業,成為當時旗人社會的笑柄,甚或於受到正統滿洲八旗旗人的鄙視。
阿爾巴津人信奉
東正教,但受
薩滿教、
喇嘛教影響至深。阿爾巴津人把
東正教堂稱為羅剎廟或
喇嘛台;把上帝稱為
佛;把
教士稱為
喇嘛;把
聖愚稱為
薩滿等等。阿爾巴津人當代通用漢語。部分老人能使用
俄羅斯語、
教會斯拉夫語、
滿語、蒙古語、古希臘語。阿爾巴津人的俄羅斯姓氏都根據諧音改成了
漢姓(即根據俄羅斯姓氏中的第一個字母,取一個發音接近的漢姓)——羅曼諾夫(Романов)改為羅姓、
哈巴羅夫(Хабаров)改為何姓、雅克甫列夫(Яковлев)改成姚姓、杜必寧(Дубинин)改為杜姓、賀洛斯托夫(Холостов)改為賀姓等等。
族屬問題
1 1951年的
民族識別,將
俄羅斯佐領後裔,劃歸滿族,其家譜均保留在旗衙門,而非個人所有。
2 1956年,蘇聯大使館出錢,為遷出
北館(即蘇聯大使館)的阿爾巴津人後裔,在北京真武廟一帶,興建了集體住宅。老樓,前幾年去得時候還在,可惜裡面的人,已經不是阿爾巴津人的後裔了。
3 1955年以後,雖然東正教教廷,隔絕了與中國東正教的關係,但是阿爾巴津人,尤其是老人,仍舊信奉東正教,活動地點便在
前蘇聯大使館內的教堂,主持人為杜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