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
阿爾巴尼亞語 :
Republika Popullare Socialiste e Shqipërisë )為1976年到1990年間在
阿爾巴尼亞 成立的社會主義政權。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徽 1939年,義大利
法西斯 軍隊占領阿爾巴尼亞,1943年,義大利投降,阿又被德國占領。1944年,在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的倡議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會議,
恩維爾·霍查 任主席。1944年11月29日,阿全境解放。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於1941年創建。恩維爾·霍查為該黨領袖。1945年12月,全國第一次普選舉行,勞動黨獲得執政地位。1946年1月11日,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宣布成立。1976年12月28日,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阿長期堅持階級鬥爭,稱之為“推動全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對外“不同帝國主義和
修正主義 調和”。
地理 面積為2.87萬平方公里。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北接塞爾維亞和黑山(
南斯拉夫 ),東北與馬其頓相連,東南鄰希臘,西瀕
亞得里亞海 和
伊奧尼亞海 ,隔奧特朗托海峽與義大利相望。海岸線長472公里。山地和丘陵占全國面積的3/4,西部沿海為平原。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
人口:約313.4萬。主要民族是阿爾巴尼亞族(98%),希臘族(1.8%),
馬其頓 族(0.1%),其餘有
黑山 、
塞爾維亞 、
克羅地亞 族等(0.1%)。全國通用阿爾巴尼亞語。信奉
伊斯蘭教 (70%)、希臘東正教(20%)和羅馬
天主教 (10%)。
歷史 自力更生 1976年12月28日,阿爾巴尼亞改稱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
中阿關係破裂令阿爾巴尼亞的失去了唯一的外部保護者。地拉那對美國和蘇聯實現關係正常化的呼籲充耳不聞。相反,阿爾巴尼亞與西歐和開發中國家拓展了外交聯繫,開始強調自力更生原則是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關鍵。但是,霍查對外部世界小心翼翼的試探激起了阿爾巴尼亞國內要求改革的波瀾。當獨裁者的健康每日逾下時,要求下放對黨的控制與更大的開放的呼聲也稍有抬頭。為此霍查發動了一系列的清洗運動,解除了國防部長和許多高級將領的職務。一年之後,霍查因經濟問題清洗了政府,用年輕人取而代之。
隨著霍查的健康情況變差,他開始計畫有秩序的接班。他將自己的政策進行制度化,希望挫敗他的繼任者可能冒險改變他為阿爾巴尼亞開闢的史達林主義道路的企圖。1976年12月,阿爾巴尼亞通過實行了第二部戰後的史達林主義憲法。這份檔案“保證”了阿爾巴尼亞人的言論、出版、組織、結社和集會
自由 ,但是把這些權利從屬於個人對整個社會的義務之下。憲法把
閉關鎖國 捧為金科玉律,禁止政府尋求財政援助或貸款,或是與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的共產黨國家組成合資企業。憲法的序言也吹噓說阿爾巴尼亞的宗教信仰的基礎已經被破除了。
阿爾巴尼亞領導人恩維爾·霍查 1980年,霍查將
拉米茲·阿利雅 提為自己的接班人、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來監視與他長期站在同一戰線的同志——
穆罕默德·謝胡 。霍查首先嘗試說服謝胡主動退居二線,但失敗之後,霍查安排了一次政治局全會來指責他允許自己的兒子同一個前資產階級家庭的女兒訂婚。謝胡據說於1981年12月18日自殺。但是有懷疑是霍查將他殺害。霍查顯然因為害怕報復,清洗了謝胡的家庭成員與他在警察和軍隊中的支持者。1982年11月,霍查宣布謝胡是外國特務,同時為美國、英國、蘇聯和南斯拉夫工作,計畫對霍查本人進行暗殺。“他像一條狗一樣被埋葬了”,獨裁者在他的阿爾巴尼亞語版《狄托分子》中寫道。
霍查在1983年繼續推進他的退隱計畫,阿利雅就任阿爾巴尼亞行政部門領導人。阿利雅不斷到阿爾巴尼亞各地進行訪問,在主要問題上擁護霍查,發表推行新政策的講話,給年事已高的主席吟誦讚歌。當霍查1985年4月11日去世時,他給阿爾巴尼亞留下的是政治壓抑、技術落後、孤立,以及對外部世界的恐懼。阿利雅成功接替了主席職務,兩天后成為了法定的勞動黨總書記。他適時成為了阿爾巴尼亞媒體上的核心人物,他的標語用深紅色大字寫在全國的布告版上。
江河日下 在霍查的統治下,阿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人民生活困苦。霍查死後,阿利雅取代了他的職務。他試圖維持霍查的路線,但是巨變已經開始,中南歐共產主義的衰落導致了阿爾巴尼亞社會全方面的變化。
米哈伊爾·戈巴契夫 在蘇聯上台,帶來了新的開放和經濟改革政策。美國與歐洲向極權主義政權施壓,同時民憤迭起。在
尼古拉·齊奧塞斯庫 (
羅馬尼亞 共產黨領導人)在革命中被處決後,阿利雅了解到如不進行改革自己將重蹈其覆轍。他簽署了保障人權的赫爾辛基協定(其他國家已於1975年簽署)。在學生和工人們的強大壓力下他開始允許政治多元化。在阿利雅政府時期舉行了共產黨在阿爾巴尼亞掌權後的第一次多黨制選舉。阿利雅的黨贏得了1991年的選舉。但是很明顯改變不會就此停止。在1991年過渡性的基本法之後,阿爾巴尼亞在1998年通過了一部新的憲法,確立了建立在法制和保障基本人權基礎上的民主政治制度。
共產黨人在新憲法實施後的第一輪選舉中仍然保持了對於政權的控制,但是在兩個月之後的一場總罷工中下台。一個“救國委員會”接管了政府,但是也於半年後倒台。1992年共產黨在選舉中被民主黨勝出。從一黨專政向民主的過渡面對諸多挑戰。民主黨必須兌現改革的承諾,但是這些改革或者太慢,或者根本沒有解決問題。人民在快速繁榮起來的希望未能滿足之後感到失望。在1996年的大選中民主黨試圖贏得壓倒性多數,並操縱選舉。該屆政府因
非法傳銷 網路崩潰和大面積的腐敗而於1997年下台,導致由前共產黨人和國安會幕後插手的全國性無政府狀態和騷亂。政府嘗試以軍事手段鎮壓騷亂,但是由於武裝部隊長期以來因政治和社會因素導致的腐敗而失敗。
1985年,霍查逝世,阿逐步改變其內外政策。1990年,東歐局勢動盪,年底,阿也宣布開始實行多黨制,國家走上“政治多元化”和“議會民主”的道路,放棄“社會主義專政”,軍隊、公安、司法、外交等重要部門實行非政治化和非黨化。是年三次發生阿公民大規模出逃到義大利、希臘等國的事件,總人數達15萬,占全國人口的5%。3月31日舉行首次多黨選舉,產生了第一個多黨議會,取消了國名中的“社會主義”和“人民”字樣,是為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 。
政治 國家機構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唯一政黨,一直掌握政權,成為統治阿爾巴尼亞的政治集團。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政治機關有:
最高權利機關人民議會,也是唯一的立法機關。議會閉會期間,人民議會主席團是最高權利機關。政府的名字叫部長會議,是國家最高權利執行機關。1992年,勞動黨失去了政權。
意識形態 1960年代中期,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對於急速成長的
官僚 體制對他們權力的威脅提防甚嚴。黨的紀律開始鬆弛。人民抱怨瀆職、
通脹 和劣質的商品。作家們開始偏離要求藝術與文學作為為政府和黨的政策服務的工具的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正統。因此,在
毛澤東 1966年在中國發動
文化大革命 之後,霍查發動了他自己的文化與意識形態革命。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將重點放在軍事、政府官僚體制與經濟改革上,為他的
史達林主義 體制尋求新的支持。當局取消了軍銜,重新在軍隊實施
政委 制度,取消志願兵。為了限制“
白領 作風”,當局還大幅削減了中高級官員的工資,將管理和技術人員趕出辦公室,送到工廠和農田做苦工。六名部長被處決,包括法務部長本人在內。農村集體化一直擴張到遙遠的山區。另外,政府攻擊作家和藝術家異議分子,改革了教育制度,主要是強化了阿爾巴尼亞與歐洲文化的隔絕,目的是為了消除外部影響。
1967年,當局在阿爾巴尼亞發動了一場劇烈的消滅宗教運動,宣布宗教分裂了阿爾巴尼亞民族,使其發展步履維艱。學宣隊下到農村,強迫阿爾巴尼亞人停止進行宗教活動。不顧所有的反對,甚至是勞動黨黨員的反對,在年底以前所有的教堂、
清真寺 、
修道院 以及其它宗教設施都被關閉或改成倉庫、體育館和工廠。一項特別命令廢止了該國所有主要宗教團體的運營許可證。這場運動在阿爾巴尼亞宣布成為世界上首個
無神論 國家時到達高潮,被宣揚為恩維爾·霍查的偉大功績之一。
阿爾巴尼亞傳統的以族長制家庭為中心的家族制度在戰後的對於族長權威的抑制、農業集體化、工業化、農村向城市移民,以及對宗教的鎮壓下分崩離析。戰後政府大幅改變了阿爾巴尼亞婦女地位。婦女在傳統阿爾巴尼亞社會中被看作二等公民,她們承擔著大部分家務勞動和農活。二次大戰之前,90%的阿爾巴尼亞婦女是文盲,在很多地區被古老的部落法律和習俗看作是動產。在文化和意識形態革命中,黨鼓勵婦女走出家庭就業,以克服勞動力短缺和消除她們的保守思想。霍查宣稱任何蔑視黨的婦女權利公告的人都應該被“扔進火堆”。少數民族被強有力地壓制。
伊利里亞人 的民族主義神話甚囂塵上,將國家問題搞成一堆虛構的人名。
外交 與南斯拉夫關係 與中國關係 1976年
毛澤東 死後不久,
霍查 開始批評新的領導人以及北京對美國和西歐的實用主義政策。中國的回應是1977年邀請
狄托 訪問北京以及1978年中止援助阿爾巴尼亞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