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共治時期 大約在406年,阿提拉出生。
432年,匈人各部落在魯嘉(Ruga)的領導下完成統一。
阿提拉
434年魯嘉死後,他的兩個侄子阿提拉和
布萊達 (Bleda)便繼承他而統治匈人。
436年,阿提拉無情地謀殺他的胞兄(他胞兄或在與拜占庭的戰爭里被殺),統治帝國後匈人部落的勢力快速擴展,並開始與當時的東羅馬皇帝
狄奧多西二世 相討歸還幾個在
拜占庭帝國 庇護下的叛教部族。
437年,阿提拉和布萊達在馬古斯(Margus,現塞爾維亞
波扎雷瓦茨 )會見了拜占庭帝國的代表團,在談判後並達成一個十分成功的條約:拜占庭承諾歸還叛教部族(這些部族曾經協助拜占庭對抗
汪達爾人 ),並把以往每年對匈人的350羅馬鎊(約114.5千克黃金)納貢增加到兩倍,開放更多與市予匈人商人互市,並為每個被俘虜的羅馬人支付8個金幣的贖金。在簽署條約後,匈人為著鞏固和加強他們的帝國,便由拜占庭的邊疆撤向內陸地區。而狄奧多西二世便藉此機會,建立了
君士坦丁堡 的城牆,並沿
多瑙河 建立防禦工事,增強了拜占庭帝國的防禦能力。
在接下來的五年,匈人未有再對拜占庭帝國進行大規模進攻,而是轉而向薩珊
波斯帝國 進攻。但是,當他們在亞美尼亞遭到薩珊波斯還擊打敗後,阿提拉便放棄征服薩珊波斯。
440年,匈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到拜占庭帝國,並屢次侵擾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指責拜占庭人未履行他們的條約,更聲稱馬古斯的主教褻瀆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人皇家墳墓,要脅要再次進攻拜占庭。阿提拉率領匈人橫渡了多瑙河,把
伊利里亞 地區(今巴爾幹半島西部地區)和
色雷斯 地區徹底摧毀,還包括了省會費米拉孔。匈人一直攻打到馬古斯,在匈人正與拜占庭人相討交出主教的條件時,該名主教出逃並放棄了此城。
441年,匈人鐵騎先後攻陷了馬古斯,費米拉孔(Viminacium),辛吉度努姆(Singidunum,今
貝爾格勒 )及塞爾曼(Sirmium)等城市,直至翌年狄奧多西二世從北非調回他的軍隊,以及發行新金幣支付軍費,才暫時遏止了阿提拉的攻勢。這以後,他認為已有足夠力量對抗阿提拉,便拒絕了匈人的要求。
在要求被拒後,阿提拉在443年再沿多瑙河沿岸發動大規模進攻,並侵占了軍事重鎮Ratiara,及圍攻了Naissu(Nis,尼斯,今塞爾維亞境內城市)。這兩次戰役里,匈人第一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車等重形裝備。然後匈人軍隊再度橫掃巴爾幹半島,沿著Nishava河攻陷了謝爾迪卡(今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亞城市普羅夫迪夫),留萊布爾尬茲(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內城市)等大城市,最後攻至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匈人雖然消滅了城外的羅馬守軍,但由於欠缺攻城器具所以面對著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牆只能圍困該城。
在長期圍困後,狄奧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節
亞納多留斯 與阿提拉相議和平條約。最終狄奧多西二世與阿提拉達成協定,簽訂一條更嚴厲的條約:拜占庭同意賠償6,000羅馬鎊(約1963千克黃金)作為早前毀約的懲罰,而每年納貢增加三倍至2,100羅馬鎊(約687千克黃金),至於每個被俘虜的羅馬人支付的贖金也增至12個金幣。這些條款雖然為拜占庭帝國帶來更沉重的負擔,但亦暫時滿足了匈人的欲望,使他們再次撤向內陸地區。
阿提拉塑像
根據約爾丹尼斯(Nishava)及普利斯庫斯(Priscus)的著作記載,約於在445年,即匈人撤向內陸地區後不久,布萊達便被阿提拉殺害。在殺害布萊達後,阿提拉成為惟一統治匈人的君主,並再次將目標指向拜占庭帝國。
獨裁時代 一連串的人為和自然災害在阿提拉率領匈人撤走便接連降臨在君士坦丁堡:競技場(Hippodrome)上的大暴動,445年至447年發生的嚴重瘟疫和饑荒,還有差少許就使
君士坦丁堡 的巨大城牆被徹底摧毀的大地震。於是在447年,鞏固了自己作為匈人惟一領袖地位的阿提拉便伺機而入,由
默西亞 (Moesia)行省入侵。在Vit河沿岸,一個哥德騎兵指揮官Arnegisclus帶領一支羅馬軍隊進行抵抗但卻被阿提拉打敗。但羅馬軍隊的損失仍不大,於是阿提拉便繞過了一些主要的軍事重鎮,橫越巴爾幹半島直趨塞莫皮萊獈口(今
希臘 境內)。當匈人軍隊再次到達君士坦丁堡後,面對著迅速重建後的新城牆卻顯得束手無策。阿提拉於是提出恢復“和平”的條件:“拜占庭人需繼續履行納貢的責任,以及把多瑙河以南5日騎程內的防禦工事全部撤除”。 此後協商斷斷續續地持續了約三年。
阿提拉
進軍西方 450年,阿提拉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歐,並向西羅馬帝國表示願意與之結盟,共同對付
土魯斯 的強大
西哥特王國 。在這以前阿提拉與西羅馬帝國,尤其與當時已成為大公的
埃提烏斯 (幼時被作為人質交換至匈人帝國,與阿提拉交情深厚)維持著一段良好的關係。在當時,匈人軍隊對巴斯克人和哥德人的節節勝利,使阿提拉在西歐已獲得“大元帥”(magister militum)的稱號。而汪達爾王成塞瑞克(Geiseric),在懼怕西哥特人的陰影下,對西歐其他各族的外交努力也對提升阿提拉在西歐的影響力產生幫助。
匈人帝國 但是在羅馬,當時的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與他的姊姊霍諾利亞(Honoria),就阿提拉提出的建議卻持相反意見。霍諾利亞為了逃避與一名宮廷官員的婚約,竟在那年春季主動向阿提拉求婚。阿提拉在考慮過後,接受了她的提議,但卻同時提出要以帝國的一半管治權作為嫁妝。瓦倫丁尼安三世得知後,斷言拒絕了提議並以“提婚不合法”為由回復了阿提拉,並在攝政太后加拉.普拉西提阿(Galla Placidia)的建議下把霍諾利亞流放。但阿提拉卻沒有被說服,並派遣了使者到拉文納要求進一步的解釋,準備不能獲得滿意的答覆便揮軍攻打西羅馬帝國。
匈人的帝國
同年,在東部拜占庭帝國,執政長42年的皇帝狄奧多西二世因墮馬而喪生,繼位的
馬爾西安 (Marcian) 停止了向匈人的納貢,因為在經過長年累月被匈人和其他蠻族蹂躪後,作為支撐帝國經濟命脈的巴爾幹半島已經無甚可剩了。同時間在阿提拉轄下統治的法蘭克人王國,在國王死後他的兩個兒子爆發了爭奪王位的衝突,大兒子及二兒子分別向阿提拉與埃提烏斯求援。著名歷史學家J.B. Bury認為,阿提拉介入的最終目的,可能是為了把他的帝國跨越高盧擴展至大西洋海岸。
在派遣到拉文納使者得不到答覆,以及加上法蘭克人的求援後,阿提拉決定集結一支龐大軍隊攻向
高盧 。他從阿蘭人,薩克森人,東哥德人,勃艮第人,赫魯利人等服從匈人統治的民族中抽調軍隊,加上自己領導的匈人騎兵,組成一支混合軍隊攻打西羅馬帝國高盧的領地。451年,當阿提拉率領大軍抵達羅馬帝國比利時行省時,根據約爾丹尼斯的記載已達50萬(雖然含有誇大成份)。4月7日他攻陷了門次城(Metz) ,同時間羅馬主將
埃提烏斯 正在
凱爾特人 ,
法蘭克人 和
勃艮第人 中抽調軍隊。
當阿提拉進一步西進後,元老院議員阿維都斯(Avitus)便受命說服西哥特王
狄奧多里克 (Theodoric),使西哥特人與羅馬人結盟,也構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準備與匈人決戰。這支軍隊搶先在阿提拉前趕到了奧爾良地區,以阻止匈人軍隊繼續前進。終於埃提烏斯在約現今法國的夏隆-香檳泉市(Chalons-en-Champagne)追上了阿提拉的軍隊,雙方爆發了著名的
沙隆戰役 。 慘烈的戰役最後以羅馬和西哥特聯軍勝利結束,但西哥特王狄奧多里克在這戰里戰死,而埃提烏斯因為不能有效控制聯軍,而被逼解散。這場戰役被認為是歷史影響最大的戰役之一,埃提烏斯的勝利成功阻止了
西羅馬帝國 的滅亡與
基督教 的覆滅,阿提拉在這戰以後,離開了高盧並把目標指向義大利本土。
侵入義大利 在452年,當阿提拉重新向西羅馬帝國要求對霍諾利亞的婚姻時,匈人的軍隊同時越過了
阿爾卑斯山 侵入了羅馬帝國的核心—義大利本土。他的軍隊摧毀了許多城市,並且把義大利東北的軍事重鎮亞基利(Aquileia)徹底摧毀,使這裡永久地從地圖上消失。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被嚇怕,從拉文納逃到舊都羅馬,只剩下
埃提烏斯 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卻很少。最後匈人軍隊在義大利北部的
波河 停止了攻勢,阿提拉並接見了由教皇
利奧一世 ,元老院首席議員阿維努斯(Aviennus)及禁衛軍統領特里傑久斯(Trigetius)等當時羅馬帝國內身份最顯赫的人所領導的議和使節團。在一輪相議後,阿提拉決定接受議和條款並撤走,但他也同時警告如果羅馬帝國違反對霍諾利亞的婚約時,他會再次入侵羅馬。
對於阿提拉突然撤走的原因,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軍隊當時可能受到軍糧短缺或
瘟疫 困擾,或者被拜占庭帝國軍隊越過多瑙河侵擾後方所逼。而根據普利斯庫斯的記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阿提拉害怕會重蹈410年,
西哥特 王
亞拉里克一世 入侵
羅馬城 後不久暴斃的覆轍。這個由預言家阿基坦所發出的預言,經過畫家
拉斐爾 的畫筆與阿加第的鑿子美化後,形成了一幅由聖彼得和聖保羅保護著
教皇 ,警告
蠻族 不得入侵“永恆之城”羅馬的畫像。
匈奴王阿提拉
死亡與後事 無論如何,阿提拉率領著匈人軍隊離開了義大利,越過多瑙河回到了自己的皇宮。同時他亦籌劃著名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使拜占庭皇帝馬爾西安恢復中斷了3年的納貢。就在這時,他卻在453年初突然逝世。對此,最常見的解釋出自普利斯庫斯的著作,當中記載道阿提拉在他新婚迎娶一個日耳曼裔的少女伊笛可(Hildico)的婚宴後,在睡夢中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致窒息而死。這血管破裂可能是由於阿提拉飲酒過多而引起。一個曾經狂言“被匈人鐵蹄踐踏過的土地,將寸草不生”的征服者,就是這樣怪異和反高潮地逝去了。
阿提拉
他的侍從和戰士在發現他的死訊後,以剪下自己一撮頭髮,和以劍在臉上刺傷口來哀悼他。約爾丹尼斯也這樣地記載當時的情況:“最偉大的戰士是不應以女性的哀號和淚水,而是以戰士的鮮血來哀悼的”。在葬禮上,匈人騎士們排著隊形,圍繞著存放阿提拉遺體的大型絲綢天幕轉圈,向這位他們最偉大的領袖唱著喪歌。儀式完結後,
匈人 們便依照傳統,在阿提拉下葬的墳前飲酒作樂。 他的遺體分別被放在三個由金,銀,鐵所製成的棺木中,連同戰利品,和那些負責發挖墳墓後被殺的俘虜一起埋葬。 在他死後,他的故事被演化作不同的傳奇。在《
尼伯龍根之歌 》(德國中世紀長篇史詩)中的Etzel和《佛爾頌薩迦》(冰島史詩)中Atli都是由阿提拉的生平所演化的人物。
關於阿提拉逝世的傳說和故事, 還有另一個版本。約在阿提拉死後八十年,一名羅馬的編年史家(Count Marcellinus)的著作中這樣地記載著:“Attila rex Hunnorum Europae orbator provinciae noctu mulieris manu cultroque confoditur.” (阿提拉, 匈人的皇帝和
歐羅巴 的毀滅者,被他的妻子用刀殺害。)在尼伯龍根之歌和佛爾頌薩迦中都描述"Atli"是被其妻Gudrun殺害。但多數學者都不接受這個解釋,而選擇了相信在阿提拉時代生活的普利斯庫斯的記載。有新的論據出現反駁普利斯庫斯的記載。根據詳細的文獻學分析, Babcock提出了由普利斯庫斯的著作中記載的自然死亡論, 是由受到當時拜占庭皇帝
馬爾西安 政治壓力的傳教士篡改的,所以對可信性存疑。
阿提拉死後,他的指定繼承人艾拉克(Ellak)、丹克玆克(Dengizich)以及艾內克(Ernakh)就帝國繼承權互相攻伐,使匈人帝國四分五裂,如約爾丹尼斯所記載—“就好像那些好戰的國王與他們的人民,應該被他們像家庭財產般攤分”。於是在後來,在格庇德的國王艾達里克王領導下的反匈人聯盟,在
尼達奧河之戰 (Battle of Nedao)擊敗了匈人,殺死了艾拉克,使匈人帝國逐漸瓦解並開始從歐洲歷史中淡出。
在中世紀的各國文化中,統治者經常會吹噓自己的祖先是某名最強大的征服者。 阿提拉,作為一個從亞洲來臨的蠻族征服者,在此原因下他的事跡被傳奇化地保存下來,同時他的血脈也一直流傳下來。其中保加利亞的沙皇是當時被視為最可信為阿提拉後代的君主。現時,一些家族系譜專家正試圖重新排列阿提拉家族的圖譜。當中有一些專家嘗試把阿提拉的血脈圖譜連線至查理大帝,但當前仍未能成功。
軼事典故 姓名來源 有關阿提拉的名字來源,應該是在
哥特 語中 “小父親”(前綴"atta" “父親” 加上後綴"-la") 演變而來的。這也可能是從
阿爾泰語系 而來 ("Atatürk and Alma-Ata",當代於阿爾泰語作"Almaty",應該由前綴"atta" “父親”加上“il”“土地”而組成)。"Atil"在阿爾泰語中,也是當代
伏爾加河 的名稱,所以也有以此河命名的可能。
外貌特徵 關於阿提拉的外貌,特徵和性格,主要的資料都出自普利斯庫斯的《出使匈人王廷記》,此書是於他在448年與拜占庭廷臣馬古西斯(Maximin)領導的使節團出使匈人帝國時所著的。在當中記載了匈人在草原上搭建的營帳有如大城市的規模,以及以木牆屏障的防禦設施等情況。而在書中他用以下文字描述了阿提拉的外貌:“身材矮小,胸膛廣闊,頭大眼小,鬍鬚稀疏而呈灰色,鼻子扁平,體形長等不太均稱。這些都是匈人常見的特徵之一。”
阿提拉的外形與亞洲東部黃種人的特徵頗為相似,甚至與
韃靼人 的特徵如出一轍。所以他的確保有了典型亞洲東部的外貌特點,而沒有歐洲人的外形特徵。
19世紀歐洲畫作中的阿提拉
阿提拉在西方歷史上通常有“上帝之鞭”之名,而他的名字也成為了殘暴和野蠻的同義詞。這也許也與他的外貌和特徵有關連。在平常的描述中,那些草原上的新征服者,如
成吉思汗 、
帖木兒 等,都被視為殘暴,好殺戮和好戰的化身。但在現實中,他的性格也許是更加複雜的。阿提拉時代的匈人文化,有一段時間與羅馬文明有很大的交流,主要是透過
日耳曼 比利時行省的邊境傳入。而當448年使節團出使匈人時,普利斯庫斯也能夠辨認匈人間常用的兩種主要語言—
匈奴語 和
哥德語 ,也有些匈人懂得拉丁語及希臘語。普利斯庫斯也曾與一個拜占庭俘虜會面,而他顯然已經適應了匈人的生活模式,更不想回國。當時的拜占庭歷史學家,在記載匈人謙卑和樸素的性格更是毫不含糊的表示傾慕。
人際關係 父輩 兄長 妻子 Arykan (日耳曼名)
Kreka(日耳曼名)
兒子 文學形象 在
但丁 的《
神曲 》中,阿提拉在第七層煉獄出現,浸沒在一條沸滾的血河中,被稱為“世界之鞭”。但丁也譴責了他對
佛羅倫斯 的破壞,但這卻是但丁一個嚴重的錯誤,因為他把阿提拉與
東哥德人 征服者多迪拉(Totila)混淆了。
在古日耳曼的史詩中,對阿提拉有著微妙的描述:“他是一個高尚和慷慨的盟友,無論是在
尼伯龍根之歌 里的Etzel,或是在《佛爾頌薩迦》或《
埃達 》(
北歐神話 )中的Atli都是如此。”現今在一些國家中,在有關阿提拉歷史的記載上都是褒多過貶的。在
匈牙利 及
土耳其 ,阿提拉與他最後一名妻子伊笛可的名字仍然十分流行且常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