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釋與重構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的功能研究》是2007年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先來。所屬分類: 文學評論與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闡釋與重構: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的功能研究
- ISBN:9787811123210
- 頁數:274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05-01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圖書信息
作 者: 饒先來 著
內容簡介
《闡釋與重構:當代中國文學批評的功能研究》是在作者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寫成的,對文學理論所做的有效積累,恰在於它預設了文學批評可能出現的一種新形態。這一點,它是建設性的,探索性的,換句話說,是指向未來的。也正因如此,該書才會充滿信心地期待與展望這一形態,認為它將使新世紀的文學批評重獲應有的功能,並具有更強的審美闡釋力和思想穿透力,從而為文學創作的繁榮、為先進文化的發展作貢獻。
·查看全部>>
作者簡介
饒先來,江西東鄉人,2004年6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4年6月分配至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工作,長期致力於中國當代文學、文學批評與理論的研究。近年來,在《文藝報》、《小說評論》、《學習與探索》、《高校理論戰線》、《雲南社會科學》、《甘肅社會科學》、《青海社會科學》、《黑龍江社會科學》、《當代文壇》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其中有5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或部分轉載。
·查看全部>>
目錄
序 董學文
前言
第一章 當代文學批評功能的偏失
第一節 批評意識的匱乏
第二節 批評主體的缺失
第三節 批評寫作的虛擬化
第二章 文學批評的危機及其反思
第一節 危機意識
第二節 危機意識的影響
第三節 批評的反思
第三章 解釋與對抗
第一節 批評——理論的觸角與臍帶
第二節 對解釋的創新與對文學創新的解釋
第三節 理論生成的機制
第四章 批評話語的特徵與形態
第一節 解釋活動與批評話語的生成
第二節 批評話語的形態
第三節 批評話語建構理論的方式
第五章 批評家的主體意識和文學責任
第一節 主體意識
第二節 批評的發現
第三節 批評的命名情結
第四節 當代批評的文學責任
第六章 當代文學批評的理想形態之重構
第一節 當代文學批評的形態及其啟示
第二節 批評的“理論化”與理論的“批評化”
第三節 對經典作品的理論開掘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文學理論的研究,需要一步一步具體化,需要在一些看似平常的問題上進行深入探討和開掘。許多文學理論問題,表面看來是清楚明了的,可細究起來,往往會發現其中有不少缺乏具體闡釋和論證的地方。有些文學理論的文字,洋洋灑灑、大而化之,不僅無的放矢,並且秀而不實。就以文學批評可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文學理論這個問題來說吧,這恐怕是盡人皆知的常識。韋勒克就說過:批評是理論的認識,或以這樣的認識為其宗旨。它的終極目的必然是有關文學的系統知識,是文學理論。可是,這種轉化到底有些什麼法則或規律,真下工夫去研究者,卻又不多見。
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之間,本是一種互動、共生的關係。文學理論對文學批評有指導作用,反過來文學批評也能促進文學理論的發展。至於文學批評的變遷將如何導致文學理論研究重心的轉移,文學批評可能會向常規文學理論發出怎樣的挑戰與啟迪,文學批評的新發現作為一種“亞理論”將如何被總結、提煉和升華為新的文學理論,這些都是需要認真研究的。隔靴搔癢,霧裡看花,總覺膚淺模糊,不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