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川河

關川河

關川河,黃河支流祖厲河的支流,發源於定西市安定區南部華家嶺西北麓,從定西市安定區(原定西縣)入會寧縣境經關川在郭城驛鎮大羊營匯入祖厲河。集水面積3307.33平方公里。河長138公里,坡降3.4‰,徑流量5526萬立方米,徑流深8.8毫米,年輸沙量1711萬噸,侵蝕模數6460噸/平方公里。

關川河上游西河,是流域內最好的水源。東河水質較差,關川河幹流,上游礦化度較低;下游4.8克/升。不適於人畜飲用,流域內的人畜飲水一直是當地政府努力解決的難題。但春季消冰水可灌溉農田。流域內建有多處引水灌溉渠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川河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祖厲河的支流
  • 地理位置:安定區、會寧縣
  • 流經地區:安定區、會寧縣
  • 發源地安定區南部華家嶺西北麓
  • 主要支流:西河、稱溝河
  • 河長:138 km
  • 流域面積:3307.33 km
  • 河口:會寧縣郭城驛鎮大羊營
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西河及其支流,東河支流,稱鉤河及其支流,關川河支流,治理開發,渠道,水庫,

幹流概況

關川河
關川河
關川河的位置水系分布
關川河,上游有兩源:西河、東河,一般以東河上正源。東河發源於定西市安定區華家嶺西北麓,集寧遠,杏園、李家堡、張灣、團結、香泉,城關等鄉及通渭、隴西等縣入境水在縣城西北與西河匯入關川河。主流長76.7公里,流域面積788.04平方公里(包括境外97.2平方公里)。
關川河集東、西河之水起於縣城西北側。集城關、內官營、稱鉤驛、景家泉、御風、白碌、青嵐山、崾口,魯家溝、葛家岔、石峽灣等鄉及榆中縣之入境水在城區東北關川峽紅峴兒下游入會寧縣,經頭寨子鎮,至郭城驛鎮大羊營匯入祖厲河。安定區境內主流長104公里,其中安定區境內流域面積2660.39平方公里(包括境外178.64平方公里)。會寧縣縣境內河長34公里,坡降3.4‰,徑流量5526萬立方米,徑流深8.8毫米,年輸沙量1711萬噸,侵蝕模數6460噸/平方公里。河流全長138公里,集水面積3307.33平方公里。
關川河
安定城區東西河交匯後一段
關川河
安定城區段
關川河
關川河安定區魯家溝鎮段
關川河
關川河下游會定縣頭寨子鎮段
關川河
關川河江入祖厲河處
關川河
關川河江入祖厲河處郭城驛鎮

水文特徵

關川河年際間水量分配也極不均勻。據巉口水文站徑流資料,豐水年徑流量7900萬立方米(1967年),枯水年徑流量1490萬立方米(1976年)。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3620萬立方米,而10年一遇乾旱年徑流量1770萬立方米,20年一遇乾早年徑流量1480萬立方米。
西河水礦化度在2克/升以下,是全縣最好的水源。東河水質較差,上游支流及唐家堡河地表徑流礦化度在2克/升左右;幹流由於匯入了其它河溝的苦水,礦化度在2.35克/升以上。關川河幹流,上游礦化度2.6克/升;下游4.8克/升。稱鉤河及西鞏河的礦化度在5克/升以上,無利用價值。

主要支流

西河及其支流

西河,發源於胡麻嶺南北兩麓,集符家川、黑山,高峰、東嶽,內官營、香泉、西寨、城關等鄉以及榆中縣之入境水在縣城西北側與東河匯合為關川河。主流長67.5公里,流域面積636.87平方公里(包括境外3.12平方公里)。
石門河,源出黑山鄉童家灣,東經楊寨,南集寶石坪,林擊溝、郭家溝、乃長溝、新窯溝、滿溝、灰岔溝,後溝溝、康家溝等水,北集紅莊溝、坡底下,暖水溝、金星溝(源自榆中縣:集符家川鄉上灣,泉溝等水)之水東南入內官營鄉與廟兒河匯合為西河。
細水河,集符家川鄉西岔、洞溝、高莊溝、彭家溝、泉溝、大岔、小岔、羅家岔、雙頭岔、丁家門、崔家岔、秦家岔及內官營鄉地耳岔、楊家岔,殷富岔,曲家岔,三皇咀等水匯入西河。
廟兒河,集黑山鄉鴉鴉、咀頭、黑山、石家、張家’_-神仙(即後溝)等溝之水及源自高峰鄉的李家峽(集夏家窯,馬營溝、大樹溝、南溝、野鵲溝等)水入內官營鄉,又集邊家灣、永安溝等水東與石門河匯合為西河。
丁家峽,自高峰鄉集肖家寨、泉子岔等水東北入內官營鄉與陽陰峽匯流。
陽陰峽,自東嶽鄉集南岔峽、小陽陰,大陽陰,堡子灣、胡麻岔、大地溝、董家灣、哈巴溝、祝家溝、林子溝等水北入內官營鄉,又集紅河子、桑家溝、何家岔等水,合丁家峽,繞內官營城東北注入西河。
許家河,自香泉鄉中莊村北經東嶽鄉集柴家峽之水入內官營鄉臥龍川,北入西河。
香泉河,集香泉鄉雙廟(集馬家窯灣、’張家溝、隴西溝、支河岔等)、老人溝、紅堡子等溝之水入西寨鄉,又集青崗岔(集九個灣、朱家岔等)之水溝,後灣溝、關門口(集大山灣與團結鄉小山灣等)之水北入城關鄉,匯入西河。
西河流域在城關鄉尚有賈家翁、紀家岔、賀家岔,吳家岔、於家岔、苦水溝(集小魚子岔、付家溝等)等水匯入。

東河支流

唐家堡河集香泉鄉水岔口、店子川(即馬蓮灘)、團結鄉姚家岔(集苟家羿、邵家岔,陽山溝,寒水岔、華家灣、松樹灣、柳樹灣、小岔、貴家溝、萬家岔、許家岔、後灣溝等)、南(廟)川(集溫家川、廟兒川、劉家岔,馬河川、曹家灣、廟後灣,張家灣、灰堆灣,麻刺灣等)、好地掌(集小岔、沙家灣、蘇家灣、油坊溝等)等溝溪水入城關鄉注入東河。
蘇家岔,自張灣鄉西部呈南北向i集深夾羿,唐家灣之水入城關鄉,又集南大灣溪水注入東河。
王家岔,自張灣鄉馬家溝、韓家灣北入李家堡鄉注入東河。
白虎岔,姚家岔、俊家岔等溝之水均白張灣鄉北入李家堡鄉,往入東河。
泉子岔,自張灣鄉東部集中家川、上泉子岔等水北入李家堡鄉匯入東河。
雙頭岔,自李家堡鄉呈南北向匯入東河。
馬家岔,源自隴西縣,入杏園鄉為鄭家河,集戴家岔之水經寧遠鄉入李家堡鄉,又集馬家岔(源自隴西縣)之水注入東河。
白虎岔,自杏園鄉集陰坡鄭家川及泉溝、何家、付家等灣之水入寧遠鄉,又集四十岔灣二朱家灣羿、蛟龍峴子等為彭家灣入東河。
王家岔,自寧遠鄉西部呈南北向匯入東河。
李家河,自杏園鄉集張家溝、牛營溝(集秋田溝,夏家口)、張家岔、花羊灣、康家灣,’許家岔入寧遠鄉,集段家岔匯入東河。
韓家堡河,集源自通渭縣經杏園及寧遠鄉之南岔(集小岔,劉家岔、張家岔等)及源自通渭縣入寧遠鄉之東正川(集長兒灣、大岔灣、小岔灣等)、高家河(集窯坡灣,上,下旮旯、王家灣、馬家岔灣等),堡子灣、黃家灣、朱家灣、肖家灣與源自通渭縣的薛川河(集道回溝、黑家岔、羅家岔、邱家岔,羊營、雷家石灘蓆家羿、石溝灣、張家岔、全家岔、剪子岔、李家岔,海珊灣、南岔灣,龍灘河等)為東河上游。
東河流域北、東側,尚集有寧遠鄉豐盛岔、闖家岔、李家堡鄉安家岔、鹿馬岔,南灣川(集馬家寨子,張川,劉家灘、董家溝、尚家坪、呂家岔、王家灣、窯坡、張家灣等)、城關鄉榆河(集王家灣、張家莊、呂家灣等)、安家坡、馬家岔等溝谷,在城關鄉尚有小西岔、李家岔呈東北向匯入。

稱鉤河及其支流

稱鉤河,發源於符家川鄉,經榆中縣龍泉鄉入縣內稱鉤鄉,集景家泉、巉口等鄉鎮之水於巉口街西側注入關川河。主流長34.2公里,流域面積281.74平方公里(包括境外145.88平方公里)。
稱鉤河從符家川鄉西北灣腦里發源,與邊家灣溪水匯合於榆中縣龍泉鄉,東流入縣之稱鉤鄉,南集林家岔、段家岔、秦家岔、周家河,高家岔、曹家灣(即景家川)、九條峴溝、田家岔、花川溝(集寨柯溝、窯川溝、鞍子坪溝、鹼灘岔、三朋岔、趙家岔等)、孟家岔、牧羊岔、董家岔、八苟家灣、劉家岔、狼兒溝(以上屬稱鉤鄉)、郭家溝(屬咚口鄉)等,北集李家河灣(源自榆中縣龍灘河)、榆木岔、道回溝(集大王家一即袁家岔、小李家岔、楊家河、虎家岔、後溝、東坡莊溝一即白楊鋪溝、李家岔一以上屬稱鉤鄉,華龍溝、官興岔、唐家岔一以上屬景家泉鄉)等於咚口入關川河。

關川河支流

定西至咚口段東側有:
響河子溝,集青嵐山鄉花岔溝、灣崖里、大坪溝、大澇池、肖家溝,安家河(即郭川)、上河灣,城關鄉夏家灣,十石灣‘墳灣、梁家岔,馬藏溝,咚口鄉曹家灣、松川灣等於城關鄉西入關川河。
甘霖岔自咚口鄉西入關川河。
石家岔,集咚口鄉孫家溝、洞子溝,井溝灣、孟家溝、半山溝、師家溝、寇家溝、賈家灣、驛馬溝等西入關川河。
巉口至關川峽出境處東側有:
峰口鄉馮家岔,牟家溝、趙家灣等分別匯入關川河。
紫雲溝,自魯家溝鄉集李家溝、常家川等匯入關川河。
張家溝,集葛家岔窯岔溝匯入關川河。
魯家溝鄉陽陰河,大溝里、劉家河、賈家川溝分別匯入關川河。
柏林溝,集魯家溝鄉甜水灣、老馬灣、彭家灣:剡家溝、黑羊灘、上,下鹼川等匯入關川河。
紅溝,自魯家溝鄉匯入關川河。
九岔溝,集葛家岔鄉東灣兒、蘆子坪、埂子川、張家灣、黑溝灣、平分地、青糜岔、魯家溝鄉馬家羿、哈家岔,石峽灣鄉九岔灣、大景灣、肖家灣、林灣、大站灣..西溝羿等匯入關川河。
石峽灣鄉小陽山溝、三灣溝’.馮家岔溝、.自家溝、三岔溝(集新泉灣、風匣灣、馬鞍溝..彭家岔二楊家灣等)分別匯入關川河。
定西至巉口段西側有:
城關鄉薛家岔、左家溝、小鹼溝、大鹼溝(集稱鉤鄉牛頭灣、金川溝、內官營鄉泉坪溝、曾家莊溝、城關鄉八角盤、楊家岔、關家蜿,陳家岔,泉溝、楊家灣、寇家門溝、寇家溝、老虎溝等)、山莊溝、豐禾岔(集深溝莊、張家遼坡、東灣河、深溝河等),康家溝(集抓溝灣)分別匯入關川河。
巉口鄉大柏林岔(集崖灣里、苟家羿、張家羿、灣兒里、黃羊岔等)、小柏林岔(集范家羿、好麥川、康家灣、溝兒灣、榆樹坪灣、安洞灣、陳家岔等)分別匯入關川河。
峰口至關川峽出境處西側有:
磨石溝,源於景家泉鄉箍窯嶺,集自家灣、亂莊、張古家灣、李家灣、剪子岔..潘家咀、田家坪等於晦口鄉匯於關川河。
甄家溝,源於景家泉鄉,集麻家峴、中山寺溝、欠子灣、馬子山、大溝里等於蜂口鄉匯入關川河。
鹽溝,源自車道嶺北,集景家泉鄉寺坪溝、林家灣溝、花家溝、樹灣里、萬家河、楊史家灣、金灘水、彭家溝,史家灣、老莊溝、黑窯莊、上陽山坪,宋家咀、麻家窯、溝灘、碾子川、。朱家川、上、下范家羿、陡川上,武家灣、陽山坪入魯家溝鄉集尹家山、東灣溝等東入關川河。
廟灣(山林)溝,集御風鄉後陽灣溝、蘆子坪(集三灣、周家溝、何家峴等)、羅家川、張家溝(集郭家溝、小岔子、當中溝、高家岔等)、澇池溝、大深灣溝、堡子山溝,後陽灣溝,入魯家溝鄉集甄家岔、王家岔、呂家岔等匯入關川河。
石溝,集白碌鄉平定溝、簸籮溝、左家溝,年家灣等,御風鄉灑代溝、亂溝,穹溝、二井川,東南入魯家溝鄉集馮家岔等匯入關川河。
大岔,小岔二溝,居廟灣溝與石溝下游之間匯入關川河。
蒲家灘溝,集白碌鄉蒲家灘、河西溝,依其溝、大灘溝、席芨灣、圈兒上等為龐家岔於石峽灣鄉匯入關川河。
自碌溝,集自碌鄉陷馬灣、鏵尖溝、’大地溝、白碌碡溝、花路峴溝(集大花溝、班家灣,羅家灣,窖台溝、小碌碡灣、碌碡灣、毛兒刺,散岔、廟兒溝、上細岔、阿家灣、白楊樹樑溝、八里灣等)、陽擊溝入關川河。
小楊家灣溝與秦家灣二溝,居蒲家灘溝與白碌溝下游之間呈東南向匯入關川河。
母狼溝,集白碌鄉東北部復興村南之馬場灣,田家灣、莫家岔、喜家岔、張家灣、桃樹灣,清明灣東經會寧縣匯入關川河。
白碌鄉中山樑之北有蛤蟆溝與中山樑平行於定西、會寧之間,入會寧縣匯入關川河。

治理開發

渠道

民國13年(1924),李家咀賀昶等6戶農民在香泉河月陽池下的河灣地中修渠,以後延長至橫河子,澆地248畝。
民國18年(1929),華洋義賑會以工代賑興修了西河渠。乾渠自梁家莊至康家河坪,全長5公里。有效灌溉面積為2000畝。
民國20年(1931)以後,內官,符川、雲山等地修小型渠道6條,澆地566畝。
西河渠,始建於1929年,有效面積I.05萬畝,保灌面積8700畝。
東河渠,始建於1954年,有效面積1.27萬畝,保灌面積9300畝。
香泉渠,始建於1952年,有效面積2084南,保灌面積1461畝。
鄭家屲渠,始建於1967年,有效面積160畝,保灌面積147畝。
馬蓮渠,始建於1967年,有效面積200畝,保灌面積150畝。
雲山渠,始建於1953年,有效面積180畝,保灌面積180畝。
朱家岔渠,始建於1967年,有效面積200畝,保灌面積50畝。
解放渠,始建於1953年,有效面積510畝,保灌面積510畝。
永豐渠,始建於1954年,有效面積400畝,,保灌面積400畝。
清溪渠,始建於1958年,有效面積350畝,保灌面積330畝。
丁家峽渠,始建於1966年,有效面積270畝,保灌面積250畝。
李家峽渠,始建於1933年,有效面積450畝,保灌面積450畝。
團結聯合渠,始建於1956年,現有效面積3000畝,保灌面積2500畝。
五七一渠,始建於1967年,現有效面積100畝,保灌面積100畝。
東山渠,始建於1974年,現有效面積400畝,保灌面積400畝。
西山渠,始建於1977年,現有效面積300畝,保灌面積300畝。
中河渠,始建於1971年。現有效面積6600畝,保灌面積6400畝。

水庫

1958~1959年,在東河上游修建寧遠水庫和關川河峽口段(魯家溝,白碌、石峽灣鄉交界處)修建馬家堡水庫。由於缺乏科學設計和施工條件的限制,均未完成計畫。
1970年決定重建寧遠和新修韓家堡水庫,以灌溉寧遠、李家堡9000畝旱川地。兩庫由縣統一規劃設計、領導施工。寧遠、李家堡兩公社共抽調民工700多名,投資80餘萬元。歷經4年,於1973年12月,庫渠配套全面建成開始受益。
寧遠水庫由於違背汛期開閘,排洪蓄清要求,加速了泥沙淤積。1981年降為淤地壩。韓家堡水庫蓄水主要北調,調劑中、東河渠水量。
1976年又先後建成七一、青年(城關)、馬家岔(李家堡)水庫。同時又動工修建豐禾(城關)、東川(峻口)和堡子川(稱鉤)水庫,均中途停建。1977年建成泉子岔水庫(李家堡),1978年建成石門(符川)、許家岔(團結)、李家河(杏園)等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