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戶村

八百戶村

八百戶村是郭城驛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位於會寧縣北部,郭城驛鎮西南的關川河流域屬於靖會灌區;

八百戶村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581戶,2873人。耕地面積5100畝,其中水澆地保灌面積4460畝,201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82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百戶村
  • 外文名稱:Eight hundred households in the village
  • 別名:八百戶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郭城驛鎮
  • 下轄地區:5個村民小組
  • 電話區號:0943
  • 郵政區碼:730726
  • 地理位置:會寧北部
  • 方言:中原官話,蘭銀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性季節氣候
  • 車牌代碼:甘D
基本信息,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水系,自然資源,交通情況,村莊人口,經濟情況,綜述,經濟收入,農業發展,概述,農業培訓,地圖信息,

基本信息

行政村委員會:【甘肅省會寧縣郭城驛鎮八百戶村委會】
行政村代碼:[620422101201]
村委會駐地:會寧縣郭城驛鎮八百戶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會寧縣郭城驛鎮八百戶村位於,郭城驛鎮西南的關川河流域,屬靖會灌區。

地貌

河谷平塬地貌:此地貌分布於祖厲河及其支流祖河、厲河、關川河、為寬窄、長短、高低各異的三級河谷階地,呈樹枝狀嵌入梁峁丘陵之間。海拔1400—1800米。郭城川、關川、甘溝川等七川為典型河谷平原,高出河床1—3米的一級階地為河灘,寬數米至數百米,為排洪區;高出河灘10—30米的二級階地為川地,地勢平坦,寬數百米至3公里;高出川地10—30米的三級階地為坪台地,斷續分布於川道兩邊。階地多由第四級沖積、洪積物組成,黃土層厚,土質較好。

水系

關川河:祖厲河支流。在甘肅省中部、上游分東西二支: 東河源於通渭縣華家嶺,西源於定西縣內官營胡麻嶺,兩河在定西縣城關鎮匯合為關川河。西北流過嶺口釋後,逐漸轉為東北入會寧縣境,至郭城驛鎮祖厲河。全長208.8公里,流域面積3457平方公里。年徑流量0.56億立方米,有80%集中在5~10月。水質苦鹹,水源靠夏季降水補給。流經黃土高原丘睦溝壑區,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里1850萬噸,河流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高過1 250公斤,兩河交匯注入靖遠黃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耕地面積:5100畝;其中水澆地保灌面積:4460畝。

交通情況

公路
郭城驛鎮-定西讒口公路

村莊人口

八百戶村全村轄5個村民小組,581戶,2873人。

經濟情況

綜述

八百戶村從實際出發,立足黃灌區優勢,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了地膜玉米套種早熟洋芋的水地高效栽培和無公害大棚蔬菜、舍飼養羊三大主導產業,尤其是大棚蔬菜種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結合貫徹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蔬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及全縣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總體部署,新建全鋼架無立柱塑膠大棚500座,育苗棚2座,全村塑膠大棚達到800多座,日光溫室90多座。主要生產早熟菜用型馬鈴薯、辣椒、西紅柿等設施蔬菜,實現當年建棚、當年投產、當年見效的目標;新建八百戶蔬菜批發市場1處,促進當地蔬菜產業快速發展。經過幾年的發展,全村的大棚蔬菜以無公害、高品質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規模優勢,畝均淨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今後我們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著力解決菜農用水難、用電難、行路難的問題,大力發展大棚蔬菜產業,走“一村一品”的路子,增加農民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郭城驛鎮八百戶村蔬菜大棚郭城驛鎮八百戶村蔬菜大棚

經濟收入

201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3820元。

農業發展

概述

郭城驛鎮八百戶村蔬菜種植大戶在遠程教育工作開展以來,郭城驛鎮八百戶村黨支部通過採取集中學習、培育示範戶、組建輔導員隊伍等有效措施,充分發揮遠程教育服務功能,不斷提高廣大黨員民眾致富本領,為村民架起了一座通向致富之路的橋樑。

農業培訓

一,組建遠程輔導隊伍,提高農民致富能力。郭城驛鎮黨委結合實際,組織成立了由大學生村官、“土專家”等組成的遠程教育教學輔導隊,定期深入村組進行實地授課、現場指導,變“灌輸式”學習為“互動式”學習,切實增強遠程教育學習培訓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八百戶村民在輔導隊的指導下,通過遠程教育視頻課堂學到了“黃瓜嫁接栽培、辣椒腐病防治、溫室內提升病蟲害地溫”等技術,掌握了大棚種植實用技術、種植方法和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郭城驛鎮八百戶村農田郭城驛鎮八百戶村農田
二,培育遠程示範典型,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八百戶村黨支部注重樹立典型,結合全鎮開展“雙聯“行動,選擇示範帶動效果好、發揮作用明顯的種養殖大戶作為示範戶,帶動全村廣大民眾增收致富。積極組織示範戶定期深入農戶家中,開展農村適用技術的普及推廣,解決民眾在遠程教育集中培訓時學不透的問題。全村利用從遠程教育中學到科技種植新知識,改變以往傳統蔬菜種植模式,採取“一棚多用”方式,夏季種蔬菜冬季種植食用菌,年收入達到3-5萬元。
三,強化遠程教育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水平。村黨支部從“抓遠教、搞經濟、建基地、惠民生”入手,充分發揮遠程教育站點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生動直觀等優勢,加大對農村黨員幹部、致富能手的培訓力度。通過收看學習“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視頻專題講座,全村80%以上的民眾掌握了種植無公害蔬菜技術,黨員民眾的致富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全村建成全鋼架無立柱塑膠大棚500座,新建八百戶蔬菜批發市場1處,全村的大棚蔬菜以無公害、高品質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規模優勢,畝均淨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

地圖信息

地址:白銀市會寧縣三二七縣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