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省鐵腕治霾“1+9”專項行動工作方案,8月31日,西安市政府邀請關中各市(區)召開大氣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商定推進關中地區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聯席會議
- 舉辦地點:西安市
為落實省鐵腕治霾“1+9”專項行動工作方案,8月31日,西安市政府邀請關中各市(區)召開大氣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商定推進關中地區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工作。
為落實省鐵腕治霾“1+9”專項行動工作方案,8月31日,西安市政府邀請關中各市(區)召開大氣污染治理聯席會議,商定推進關中地區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工作。會議通報了全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情況;西安市、寶雞市、鹹陽市、銅川市、渭...
2024年關中平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於2024年6月27日在西鹹新區舉行。會議舉行 2024年6月27日,2024年關中平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聯席會議在西鹹新區舉行,會上,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人民政府,甘肅省天水市、平涼市、慶陽市人民政府與西安交通大學簽訂了“飛地創新、離岸孵化”合作協定,陝西、山西、甘肅三省稅務局...
(十八)推進環境污染聯合治理。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落地,建立健全跟蹤評估和動態調整工作機制。強化汾渭平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加強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位於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城市完成國家下達的煤炭消費總量控制任務。加大鋼鐵、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提升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煤電機組,實現重點區域的平原地區...
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城市群建設的硬任務和大前提,最佳化生態安全格局,強化生態保護與修復,推進氣水土等污染防治,實現區域污染同治、生態同建,為城市群追趕超越增添綠色動力。構建“兩屏、一帶、多廊、多點”的生態安全格局。堅持區域生態一體化建設,推動城市群內外生態建設聯動,確保城市群生態安全。加強秦嶺、黃河生態...
認真汲取教訓,鞏固專項整治成果,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持之以恆有效地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最佳化生態功能區建設,強力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系統推進生態保護與修復,不斷提升關中地區發展的空間承載能力。23.強化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歷次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鞏固秦嶺北麓西安境內違規建別墅問題專項...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對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市、縣(市、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本級其他負有大氣環境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建立並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制度。 第六條 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大氣環境質量目標責任考核評價制度,將大氣環境...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遠近結合、標本兼治,著力解決流域水污染、礦區環境污染、大氣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的保護,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加大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運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積極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工業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及電廠脫硫設施...
——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森林覆蓋率達到47%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60%以上;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顯著降低,渭河幹流達到Ⅲ類水質,中心城市市區空氣中SO2和NO2含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鎮污水、生活垃圾、工業固體廢物基本實現無害化處理。專欄1: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第三章 空間布局 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
推動毗鄰地區污水處理設施共建共享。支持在長江、嘉陵江一級支流開展水環境治理試點示範,深化沱江、龍溪河、岷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完善飲用水水源地風險聯合防控體系。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建設跨省市空氣品質信息交換平台,發揮西南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作用,實施聯合預報預警。建立重污染天氣共同...
4.持續改善大氣質量。加強對城區工業企業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減少溫室氣體和污染物排放量。替代煤炭消費,拓寬清潔能源消納渠道。嚴格管控車輛超標排放、施工場地揚塵,有效應對沙塵、霧霾天氣,改善大氣環境質量。5.推行低碳化生產生活方式。積極發展光伏、光熱和風能利用等分散式能源,推行多能互補、安全清潔的城市供熱供冷...
支持建立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開展區域大氣污染和江河湖海水環境聯防聯治,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建立會商機制,健全公開透明的信息發布制度,推進環保信用體系建設。強化應急聯動機制合作,共同應對區域突發性生態環境問題。探索區域一體的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完善再生資源線上交易系統。支...
陝西省檢察院部署開展關中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監督,推動整治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等污染。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加大對溫室氣體排放、高耗能高碳排放項目建設、破壞固碳釋氧功能等領域問題辦案力度,助推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碳達峰碳中和典型案例10件。探索適用認購碳匯方式替代生態環境...
設區城市規劃區(除已批項目和熱電聯產外)禁止建設燃煤電廠及鋼鐵、冶金、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重污染工業項目。加強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加快城市燃煤鍋爐改造。“十一五”期間,關中、陝北設區市建成區和所轄縣級城市加快集中供熱建設,積極推廣清潔能源。綜合治理建築施工和道路交通揚...
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深入實施一大批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項目,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黃河幹流、渭河、大夏河、洮河等水環境綜合治理效果明顯,泥沙入河量顯著減少,水源涵養能力持續提升。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成效顯著。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修復工程有序推進,特別是祁連山生態環境由亂到治、大見成效。農牧業發展...
滇池、巢湖、太湖等重點流域和沿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要提高脫氮除磷水平。推動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最佳化養殖場布局,合理確定養殖規模,改進養殖方式,推行清潔養殖,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養殖小區、散養密集區污染物實行統一收集和治理。到2015年,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突破。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安全螢幕障更加牢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得到最佳化。節能降耗穩步推進,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區域發展機制逐步健全。隴東南區域協同發展聯席會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交通基礎...
加快建設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和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管理系統,為城市空間精細化治理提供智慧型化手段。指導各地區在編制城市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城市開敞空間、大氣輸送廊道、改變局地擴散條件等因素,協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自然資源部、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各省級有關部門負責)(十一...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旅遊發展過程中,堅守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紮實推進大氣、水、土壤、固廢四大污染防治行動。 一、大氣污染防治 (一)積極發展和利用清潔能源。城區、旅遊鎮(村)和旅遊區(點),要調整燃料結構,推廣使用(管道)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實行集中供熱及聯片採暖,採取清潔能源替代等方...
滇池、巢湖、太湖等重點流域和沿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要提高脫氮除磷水平。推動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最佳化養殖場布局,合理確定養殖規模,改進養殖方式,推行清潔養殖,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嚴格執行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養殖小區、散養密集區污染物實行統一收集和治理。到2015年,全國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