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關不住的歌聲
- 專輯歌手:楊祖珺
- 發行時間:2008-02
- 唱片公司:大大樹
基本信息,簡介,曲目,
基本信息
表演者: 楊祖珺版本特性: 專輯
介質: CD
發行時間: 2008-02
出版者: 大大樹
唱片數: 1
簡介
這張光碟中收錄的歌曲,除了1977年的「美麗島」,是楊祖珺與胡德夫為了李雙澤的喪禮臨時錄製之外,其餘清一色地來自楊祖珺在黨外時期,在各個不同的選舉期間所錄製的錄音帶。1970年代中期以後黨外政治力量的出現,一方面由於台灣社會中產階級興起,加上當國中國國民黨為了爭取美國政府支持,刻意表現民主化而定期舉辦的選舉政治有關;另方面也與國民黨政府實質上「去中國化」、「去台灣化」,而全盤美國化的政策息息相關。當時多數的年輕人在沒察覺到的肅殺社會氣氛中,在不解左派思想長年累月受到壓抑的環境下,跟著政府配合美國政策的腳步,60年代中期以後順著美國唱片工業的發展,美國流行排行榜歌曲因而進入了台灣年輕學子的生命中。雖然,在當年成長的路上,從國小到高中每周僅有的一、兩堂音樂課中,學生必需使用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西洋美聲唱法,扯著脖子高唱著「美哉中華 」或「沙里洪巴」等幾十首歌曲;到了大學後,美術系的學生不準使用紅色為主的色調作畫,音樂系的學生不準使用中西樂器合奏,但是,問題不大!因為,年輕的學生可以毫無忌憚地跟隨著收音機中播放由「美軍電台」(即美軍撤退後改為今日的ICRT)工作人員在市面盜版販售的美國流行歌曲放聲高歌。除了擔心父母或老師責罵我們跟著音樂搖頭擺腦,或責怪我們不會念書只會唱歌之外,60、70年代的反戰、反叛、與反權威的「動念」,就跟著1960年代的美國排行榜的流行,在台灣的文化沙漠中埋下了綠意。「唱自己的歌」運動也就在前述美國流行文化的啟蒙下逐漸醞釀成形。
1970年代中期出現「鄉土文學論戰」,在美國學習現代舞的林懷民組「雲門舞集」演出「渡海」,繼有台大學生楊弦在「中國現代民歌」的演唱會中,譜唱出了外省老一代因戰亂流離,而揮之不去的鄉愁。與「夏潮雜誌」相關的文化人、加上極少數廣播人(如陶曉清、凌晨、李文等)和唱片製作人有心正視年輕人的創作而在商業文化中大力推廣,台灣年輕人在1980年代以後,逐漸出現了不再因為使用自己語言唱歌而感覺「沒有水準」的風潮。
這張光碟的版稅收入,楊祖珺將全數捐給「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曲目
01. 美麗島(1977)
02. 一隻鳥仔(1981)
03. 補破網(1981)
04. 望你早歸(1981)
05. 我知道(1981)
06. 少年中國(1981)
07. 愚公移山(1983)
08. 亞細亞的孤兒(1983)
09. 老鼓手(1983)
10. 台灣之乎者也(1983)
11. 超級倒霉小市民(1985)
12. 心肝兒(1985)
13. 大地是我的母親(1985)
14. 累了嗎(1994)
15. 美麗島(Live 2003)
16. 老鼓手(Live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