闊苞菊

闊苞菊

灌木,高1-2米。葉互生,倒卵形或楔狀倒卵形,有短葉柄,全緣或有少數小尖齒。頭狀花序頂生,直徑約5毫米,多數,排成傘房狀。花異性,全部筒狀。瘦果有棱;冠毛一層,白色,乾後稍帶褐色。

分布於廣東印度馬來西亞也有。生於臨近潮水的地方。廣州俗例摘取其葉,搗爛和以米粉及糖製成餅,小孩食之有暖胃去積之效。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驗方1,驗方2,

形態特徵

灌木。莖直立,高2-3米,徑5-8毫米,分枝或上部多分枝。有明顯細溝紋,幼枝被短柔毛,後脫毛。
下部葉無柄或近無柄,倒卵形或闊倒卵形,稀橢圓形,長5-7厘米,寬2.5-3厘米,基部漸狹成楔形,頂端渾圓、鈍或短尖,上面稍被粉狀短柔毛或脫毛,下面無毛或沿中脈被疏毛,有時僅具泡狀小突點,中脈兩面明顯,下面稍凸起,側脈6-7對,網脈稍明顯,中部和上部葉無柄,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基部楔尖,頂端鈍或渾圓,邊緣有較密的細齒或鋸齒,兩面被卷短柔毛。
頭狀花序徑3-5毫米,在莖枝頂端作傘房花序排列;花序梗細弱,長3-5毫米,密被卷短柔毛;總苞卵形或鐘狀,長約6毫米;總苞片5-6層,外層卵形或闊卵形,長3-4毫米,有緣毛,背面通常被短柔毛,內層狹,線形,長4-5毫米,頂端短尖,無毛或有時上半部疏被緣毛。雌花多層,花冠絲狀,長約4毫米,檐部3-4齒裂。兩性花較少或數朵,花冠管狀,長5-6毫米,檐部擴大,頂端5淺裂,裂片三角狀漸尖,背面有泡狀或乳頭狀突起。
瘦果圓柱形,有4棱,長1.2-1.8毫米,被疏毛。冠毛白色,宿存,約與花冠等長,兩性花的冠毛常於下部聯合成闊帶狀。花期全年。

分布範圍

產我國台灣和南部各省沿海一帶及其一些島嶼。生於海濱沙地或近潮水的空曠地。在印度、緬甸、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鮮葉與米共磨爛,做成糍粑,稱欒樨餅,有暖胃去積效能。
功能:化氣、去濕、消堅散核。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痰火核:用乾根1~2兩,豬瘦肉適量清水煎服;2、胃痛:用法同1;3、氣痛:用法同1;4、疝痛,配伍用;5、花柳骨痛:用乾根2~4兩,清水煎服或加豬瘦肉同煎服。

驗方1

(治痰火核方):煙樨根1兩、簕茨菇5錢、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或加豬瘦肉同煎服。
(方解)煙樨根化氣、除痰、消堅散核;簕茨菇化氣,單用亦能散核,合之則功用更大。
(方歌)痰火核成肝鬱因,能療斯疾煙樨根,簕茨菇應同加入,消堅散結力千斤。

驗方2

(治疝氣方):煙樨葉(根亦可用)1兩、黃皮根1兩,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或加豬瘦肉同煎服。
闊苞菊
(方解):煙樨葉化氣祛濕,黃皮根化氣,相輔為用,化氣之力更大。治疝氣之分者,有效。
附錄:(葉)清熱、平肝、去積、化氣除痰。民間習慣於農曆四月初八日用煙樨葉和米粉、黃糖製成煙樨餅食,或加使君子葉、白花蟛蜞草、白毛雞屎藤葉等製成。
(花)治小腸疝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