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閶江
- 又名:閶江河
- 全長:二百五十三公里
- 注入:鄱陽湖
閶江,又名閶江河,是昌江河在安徽省祁門縣境內的稱呼。閶江——昌江水系流經安徽、江西兩省,是徽饒水道的北道,發源於安徽祁門縣大洪嶺深處,向南流經景德鎮,經鮎...
閶江雙橋為祁門縣平政橋和仁濟橋的合稱。位於祁門縣城東閶江之上,上橋名“平政”,長78米;下橋稱“仁濟 ”,長79.4米。兩橋各寬7米,均為五孔,全用紫砂石...
祁門歷山閶江位於祁門縣城西39公里處,背倚歷山。由歷山發源的彭龍河、古溪河自北流南,匯此出口得名。歷水河穿鎮而過,將村鎮分為河東、河西兩片。始建於宋。既...
祁門城東的閶江之上,相距僅250米左右,並立著兩座古橋,上橋叫平政橋,下橋名仁濟橋。閶江雙橋也被人們稱為閶江雙虹,是祁門唯一入選國家文物局主編的《中國名勝...
祁山鎮隸屬於黃山市祁門縣,是祁山鎮祁門縣治所在地。地處祁門縣中部,閶江、金東河交匯處,濱臨閶江上游,襟黃山而連鄱陽湖,是皖贛邊界的重要門戶。境內山脈均為低...
安徽省祁門縣第一中學枕祁山、襟閶江,得祁山之毓秀、獲閶江之靈氣。建校六十餘年,為國家,為祁門培養了無數人才。學校創辦於1939年,1997年被評為黃山市示範性...
祁門閶江雙橋 類別: 百年石拱橋 名稱: 平政橋、仁濟橋 地點: 祁門縣城閶江之上 年代: 平政橋: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 仁濟橋:明嘉靖十年(1532年) 構造: ...
祁門一中枕祁山、襟閶江,得祁山之毓秀、獲閶江之靈氣。建校六十餘年,為國家,為祁門培養了無數人才。學校創辦於1939年,1997年被評為黃山市示範性完全學校。2004...
徽饒水道,由北道昌江河(閶江)與南道樂安河(婺江)構成,是徽州與饒州之間進行商業往來的重要通道,也是一條水上移民之路,與徽杭水道齊名。元末明初的洪武趕散...
柏溪村是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柏溪鄉政府所在地,鄉直機關和上海石化院希望國小坐落該村,村內有石鐘山、燕山等景觀應引人注目,上街河、下街河繞村而過進入閶江,祁...
雙橋映月為平政橋和仁濟橋的合稱。位於祁門縣城東閶江之上,上橋名“平政”,長78米;下橋稱“仁濟 ”,長79.4米。...
因此,閶江和青弋江1—3級淺水溪流中魚類群落結構的空間分布格局是溪流大小和空間位置的共同作用結果,且溪流大小和空間位置分別決定魚類的個體數與物種數的空間分布。...
牯牛降主峰位於牯牛降呈東西向橫臥在石台縣與祁門縣交界處,是閶江和秋浦河的分水嶺。該山地處東117°23’---117°33’,北緯30°---30°05’,海拔1728米,...
古代,閶江是祁門縣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木材、茶葉、瓷土等山貨土產的出口和糧食、百貨的輸入全靠水運。明清兩代,水運興盛時,祁門至景德鎮一線,河間船隻近萬,...
該鄉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峰1090米,水系是大洪河,發源於大洪嶺南麓,是閶江的源頭。中文名稱 大坦鄉 行政區類別 鄉 地理位置 祁門縣 面積 92.63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