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送王船習俗

閩台送王船習俗

閩台送王船習俗,福建省莆田市民俗,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一年一度的莆田靈川東汾五帝祖廟的閩台送王船習俗,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初,傳承已有數百年的歷史。閩台送王船習俗包括五個部分:糊船、祭船、點眼、請聖、化船。龍舟鳳船製作精巧,以杉木竹為骨架,用白紙做底,加手工色紙裱制而成。自四月初一開始,由五人手工製作,花整整一個月時間才完成。“戲台”上的人物則是按第一天開演劇目第一場出台的人物形象裱糊的。

2009年5月31日,“閩台送王船習俗”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擴展項目名單,項目編號:Ⅹ-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台送王船習俗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
  • 保護單位:莆田東汾五帝祖廟
  • 項目編號:Ⅹ-4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閩台送王船習俗最早可追溯到明初。民間相傳,農曆五月初五是五帝神誕日,莆田市城廂區東汾村每年都舉行盛大的歡慶活動,從農曆四月二十六開始至五月初五共演戲九天。節日期間,莆田市和惠安縣善男信女成群結隊而來,殿里香火旺盛,煙柱裊裊繞殿宇。廣場上焚燒“貢銀”,火焰連天,鞭炮聲響不斷。為了避免擁擠,東汾的村民安排在早晨和晚上進香。

民俗內容

閩台送王船習俗包括五個部分:糊船、祭船、點眼、請聖、化船。
1、糊船
即用紙紮糊一艘巨型龍舟和30多隻小型的鳳船。在農曆四月初一,紙紮師傅就開始用杉木、竹子綁紮龍舟和鳳船的骨架,再以白紙作底色,用五顏六色的油光紙裁剪裱糊。龍舟長2丈8尺,高6尺5寸,寬7尺,桅高2丈4尺,龍舟兩側描畫著色彩明快的魚蝦蟹及水浪。龍舟上有:姿態雄健有力的水手,栩栩如生;四個皂隸,面目猙獰,大有見惡便拿之勢;吹鼓樓、戲棚、廟宇,搭貼精巧,造型逼真;還有那廟裡的五帝和十將等神像,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尤其是站在船首的兩尊蘇爺,神情詼諧,活潑可愛,其頭部在微風的吹拂下,還能前俯後仰,酷似活人。整艘龍舟,做工精細,巧奪天工。
2、祭船
即謝船戶主帶領家族成年男女祭拜龍舟。下午三時半,巨型龍舟由十名壯漢從五帝廟的前殿右邊抬到前殿中央。四時,十多位謝船家族女青年,身穿紅衣黑褲,肩挑十個盤的供品,從五帝祖廟山門口魚貫進入廟埕,到達頂埕,然後將琳琅滿目的供品排放在10多張八仙桌上。緊接著,法師5人,其中領班1人執劍,4人手拿銅敲擊器,在古樸典雅的鼓樂聲中,設壇誦經。他們時而低聲誦念,時而高聲吟唱,時而繞桌表演。領班者或舉劍在空中畫符,或向空中噴一口水灑淨,或向空中撒出紙錢。站在頂埕南邊的4位鄉老和20多位謝船家族代表,面向正極殿,在領班法師指點下,頻頻虔誠跪拜,心中默默祈求五帝賜福。最後法師拋撒福餅,觀眾紛紛爭拾。至此,祭船儀式在神秘、活躍氣氛中結束。
3、點眼
下午五時,五位法師在頂埕供桌前開始做道場。他們在鼓樂齊鳴聲中,念經禱告,穿梭跑場。一位法師抱著一隻大公雞,另一位法師右手執寶劍,左手端瓷碟,在雞冠上取血,然後用毛筆蘸著雞血,莊重而虔誠地分別給龍舟、鳳船及神像點眼。
4、請聖
即恭請神靈上船。下午六時許,龍舟由前殿中央移到頂埕中央,並豎起雙桅,掛起雙帆。龍舟左右搖擺,桅頂的旗幡也迎風飄拂。遠遠望去,龍舟就像乘風破浪前進一般。此時,一位法師雙手托著一隻小鳳船,不斷穿梭搖擺行進,另一位村民則手舉火把引航,並不時往火把上撒拋松香粉,使之騰起一陣陣耀眼奪目的火光,激起觀眾連連喝彩就這樣,法師在廟堂與龍舟之間,往返穿梭了四十二次之多,把五帝等神靈恭請上了龍舟。
5、化船
晚上八時左右,整個送王船習俗達到了高潮。前殿中央的執事分列兩旁,神情肅穆,並高聲吆喝著,大鑼開道,長號轟鳴,銃槍齊放,焰花騰空。在驚天動地聲中,8名壯漢迅速地將龍舟抬到大埕的貢銀堆上,點火焚化。緊接著30多隻鳳船也被一一送入火堆焚化。至此,長達四個多小時的閩台送王船習俗宣告結束。
閩台送王船習俗
閩台送王船習俗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台送王船習俗是閩台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融合宗教、民俗活動,旨在宣傳愛國愛鄉思想,紀念屈原、紀念抗倭鬥爭,對促進閩台文化交流具有積極意義。此外,王船製作工藝技術性強、集紙紮、剪紙、貼花、繪畫於一體,具有較高的工藝研究價值。
閩台送王船習俗已成為東汾村村民端午節特有而又雄壯的篇章,它寄寓著百姓的禳災避禍、祈求平安吉祥的美好願望。

傳承人物

林玉坤,漢族,莆田市城廂區人,1933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閩台送王船習俗”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林玉坤從小生活在紙紮工藝世家,受家庭影響,自幼對紙紮工藝產生濃厚興趣。他13歲開始跟隨父親林明九學藝。後林玉坤開設紙紮作坊,不斷鑽研、摸索,熟練掌握與送王船習俗相關的紙紮技藝。每年端午節,他都製作用於送王船的巨型王爺船和鳳船。林玉坤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如對王爺船船首站立的兩尊蘇爺進行改良,使其頭部可以活動。
閩台送王船習俗
林玉坤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7年5月30日(農曆五月初五),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鎮東進村的村民們聚集東汾五帝祖廟,舉行閩台送王船習俗活動。

文化軼事

東汾五帝祖廟是座千年古廟,廟中主奉著五帝:青帝、黃帝、赤帝、白帝、黑帝。相傳明嘉靖年間,倭寇騷擾東南沿海。某年端午節,村民正準備過節,一股倭寇上岸偷襲,村民躲進土寨反抗。但時間一久,難以支持。危急時刻,天邊出現祥雲。原來是“五帝”駕龍舟前來助陣,村民信心大振,同仇敵愾,反敗為勝。五帝既驅瘟又除惡,村民感恩,就在每年端午節這天燒化龍舟,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